(仅供参考)石油及天然气储量计算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气井的工业油气流标准:指在现有的技术、经济条
件下,一口油(气)井具有实际开发价值的最低产油气量标
准(即油气井的产油气下限)。
★★
储集层的工业油气流标准:指工业油气井内储层的产
油气下限,即有效厚度的测试下限--储量计算的起点。
当前,在考虑到酸化、压裂等增产措施的有效应用条件 下,我国现行油气井工业油气流标准如下:
可采储量与累积采出量之差。 ★
国内外储量分类对比表
国家或会议
储量
资源量
第十一届 世界石油 会议推荐
Proved 探明
Developed 已开发
Undeveloped 未开发
Unproved 未探明
Probable 概算
Possible 可能
Speculative 推测
探明 中国现规范 (1988) 已开发 未开发 基本探明
2、预测储量--在地震详查及其他方法提供的圈闭内,经预
探井钻探获得油气流、油气层或油气显示后,根据区域地质 条件分析和类比,对有利地区按容积法估算的储量。 ★★
--预测储量是制定评价勘探方案的依据。
3、控制储量:在某一圈闭,预探井发现工业油气流后,
并钻了少量评价井后(初步了解油气层的岩性、物性、流体性质及压力
● 计算探明储量时:
应分别计算:石油(包括石油中溶解气)、天然气的
地质储量、可采储量、剩余可采储量。
● 采收率(ER)--可采储量与地质储量之比值。 ★
受油层条件、流体性质、采油技术和经济条件限制。
ER
NR N
N--石油地质储量,104t;
NR--可采储量,104t; ER--采收率,小数。
● 剩余可采储量:指油气田投入开发后,
(Ⅰ类) (Ⅱ类) (Ⅲ类)
控制
预测
远景 潜在 推测
美国
前苏联 (1983)
Proved 证实
Developed 已开发
Undeveloped 未开发
Probable or Possible or Hypothetical+ Indicated Inferred Speculative 概算或预示 可能或推断 假定+推测
A
B,C1
部分C1
C2
C3
D
四、油气储量的综合评价
分析勘探的效果不仅要看探明多少储量,还要综合分 析探明储量的质量,甚至包括开发的难易程度。
申报的油气储量按:产能、储量丰度、地质储量、 油气藏埋藏深度 4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⑴ 按产能大小划分
石油储量:可根据千米井深的稳定产量、每米采油指数 和流度划分为:高产、中产、低产、特低产四个等级。
毛细管压力曲线特征
低渗油层(非均质)→毛细管压力曲线出现缓慢变化段, 则有相当厚的油水过渡段。
② 对于岩性不均一储层
对于岩性不均一的储层,油水界面及油水过渡带具有 不同形态。可以是倾斜的 或凹凸不平的。
若储层岩性向 油水界面倾斜 某方向明显变差 过渡段向岩性变差方向增厚
若储层岩性结 油水界面凹凸不平 构复杂,变化大 过渡段的厚度也会变化
◆ 可采储量为:
NR N ER
NR--可采储量,104t; ER--采收率,小数。
二、容积法计算公式中参数的确定
容积法计算油气储量中涉及6个参数:
对储 量精 度影 响程 度减 弱
1、含油面积 2、有效厚度 3、有效孔隙度 4、束缚水饱和度 5、地面脱气原油密度 6、原油(原始)体积系数
1、含油面积的确定
但开发难度大、经济效益低的储量。 ⑷ 非烃类天然气储量--包括:H2S、CO2 及氦气。 ⑸ 超深层储量--井深>4000m。
第二节 容积法计算石油储量
利用油田静态资料和参数来计算石油储量--是计算油气 田地质储量的主要方法;适用于不同勘探、开发阶段。
一、容积法的基本公式
★
二、容积法计算公式中参数的确定 ★
>15
>1.5
>80
>10
>5~15 >1~1.5
>30~80
3~10
1~5
0.5~1
10~30
<3
<1
<0.5
<10
⑵ 按地质储量丰度划分
油藏的储量:分高丰度、中丰度、低丰度、特低丰度 气藏的储量:分高丰度、中丰度、低丰度 3个等级
油、气储量综合评价(按储量丰度)
评价等级
储量丰度
油 / 104t/km2
天然气储量:仅根据千米井深的稳定产量划分为高产、 中产、低产三个等级。
评价 等级
高 中 低 特低
油、气储量综合评价(按产能)
千米井深的
每米
稳定产量 采油指数
流度(k/μ)
千米井深的 稳定产量
油
油
油
气
t/(km·d) t/(Mpa·d·m) 10-3(μm 2/m Pa·s) 104m3/(km·d)
② 应用毛管压力曲线 确定油水界面
根据毛细管压力曲线 特征及相渗透率曲线, 按井的产出特征可以将 油藏垂向油水分布自上 而下可分为3段:
产纯油段 油水过渡段 产纯水段
油水相对 渗透率曲线
▲ 油水界面一般指第Ⅰ 段与第Ⅱ段的分界面。
30% 78%
Sw
油藏油水垂向分布示意图
根据毛细管压力曲线特征及相渗透率曲线,按井的产 出特征可以将油藏垂向油水分布自上而下可分为3段:
岩性侧向变化引起油水界面倾斜和过渡段加厚
⑵ 油水界面的确定
① 利用岩心、测井及试油资料确定油水界面 岩心--含油情况与颜色; 测井--SP、Rt
② 利用毛管压力资料确定油水界面; ③ 利用压力资料确定油水界面。
① 利用岩心、测井及试油资料确定油水界面
首先,以试油资料为依据,结合岩心资料的分析研究, →制定判断油水层的测井标准; →划分各井的油层、水层、油水同层。
确定油水界面分3步:
A)算出某一油水系统中各井最低油层底界和 最高油水同层或水层顶界海拔高度。
B)投点--在图上依次点出各井油底、水顶位置。 C)在油底、水顶之间划油水界面。当资料较少,油底和
水顶相距较远时,油水界面应偏向油底,以防面积增大。
海 拔 高 度
● 油层底界 ○ 水层顶界
井号
确定油水界面图(据韩定荣,1983)
该类油藏以岩性圈闭为主。 确定含油面积关键之一:正确识别岩性油气藏; 其次,根据岩性边界圈定含油边界。
Ⅱ、断块(层)油藏
含油面积由断层边界、岩性边界、 油水(气)边界构成。
确定含油面积前,必须先确定: ▲ 断层的正确位置; ▲ 搞清断块内油气水系统。
断块油藏圈定含油面积通常不分 纯油区和过渡带,一般以外含油边 界圈定(计算平均有效厚度时,应将过渡带
厚度减薄的因素考虑在内)。
断层油藏含油面积示意图
Ⅲ、构造-岩性油藏和岩性油藏
特大油田
>10
大型气田
>300
大型油田
>1~10
中型气田
50~300
中型油田
0.1~1
小型气田
<50
小型油田
<0.1
⑷ 按油、气藏埋藏深度划分
划分为四个等级:浅层、中深层、深层、超深层; 在浅层、中深层油藏与气藏划分标准略有差别。
油、气储量综合评价(按埋藏深度)
评价等级
埋藏深度,m
油藏
气藏
浅层
<2000
30
10
0.075
⑴ 有关概念的回顾
5
0.15
毛细管压力,MPa 孔喉半径,μm
油水界面、油水过渡带、
0.75
油水边界(内、外边界)
0.5 P50 Pd
0.1
① 对于岩性均一的储层
0.05
7.5
高渗储层→毛管压力曲线近似 L 型,油水过渡段小→视为一个界面
0.01
75
100 80 60 40
20
0
汞注入量,%
储存于地下的油气,由于地质、技术和经济上的原 因,不能全部采至地面,故把油气储量分为两类:
油气储量
地质储量 可采储量
● 地质储量(N)--指在地层原始条件下,具有产油(气)能力
的储集层中呈原始状态的石油和天然气的总量。 ★
表11-3
● 可采储量(Nr)--在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
可以从储油层中采出的油(气)量。 ★
含水饱和度
相对渗透率
Ⅰ段 Sw<30% 水的相对渗透率为0
Ⅱ段 Sw30%~78% 油、水相对渗透率均>0
Ⅲ段 Sw>78% 油的相对渗透率为0
产出特征 产纯油段 油水过渡段 产纯水段
③ 利用压力资料确定油水界面
测压面水平 储集层均质高渗 地表海拔高度为0 或已知井口海拔
H1 How
How w g (How H1)o g P1
油田开发地质学
2010年4月-6月
第十一章 石油及天然气储量计算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油气储量的分类与综合评价 容积法计算石油储量 压力降落法计算天然气储量 油气储量计算的其他方法
第一节 油气储量的分类和综合评价
一、油气资源和储量的相关术语
p301
二、工业油气流标准
工业油气流标准包括:油气井的工业油气流标准, 储集层的工业油气流标准。
油藏类型对圈定含油面积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 在确定含油气面积时,首先初步确定油藏类型,了解 控制油气分布主要因素。
Ⅰ、简单的背斜油藏 Ⅱ、断块(层)油藏 Ⅲ、构造-岩性油藏和岩性油藏
Ⅰ、简单的背斜油藏
对于背斜油藏,主要搞清构造形态及确定统一的油水 界面,之后,即可比较准确地圈定含油面积。
油层厚度稳定的背斜油藏 油层厚度不稳定的背斜油藏
SWi--平均束缚水饱和度,小数
ρo--平均地面脱气原油密度,t/m3
Boi--平均原始原油体积系数
▲ 油层中一定体 积原油与它在地面 标准状态下脱气后 的体积之比。
◆ 地层原油中的原始溶解气的地质储量为:
Gs 104 N Rsi
GS--溶解气的地质储量,108m3 RSi--原始溶解气油比,m3/t。
<1500
中深层
2000~3200
1500~3200
深层
>3200~4000
>3200~4000
超深层
>4000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4000
3、特殊储量
--指根据流体性质、勘探开发难度及经济效益,在开发 上需要采取特殊措施的储量。开发难度一般较大。 该类储量要单独列出,并加以说明。
⑴ 稠油储量(重质油)--地下原油粘度>50mPa·s稠油。 ⑵ 高凝油储量--凝固点在40℃以上者为高凝油。 ⑶ 低经济储量--指达到工业油、气流标准,
后),所计算的储量。
★★
※ 控制储量 相对误差不超过±50%;
※ 可作进一步评价钻探,编制中、长期开发规划的依据。
4、探明储量:在油气田评价钻探完成或基本完成后计算
的储量;在现代技术和经济条件下可提供开采并能获得社
会经济效益的可靠储量。
★★
--探明储量是编制油田开发方案,进行油田开发建设 投资决策和油气田开发分析的依据。
三、储量计算单元
四、储量计算参数平均方法
一、容积法的基本公式
容积法的实质:计算地下岩石孔隙中油气所占体积,
并用地面的体积单位或质量单位表示。
N 100 A he (1 Swi ) o / Boi
N--石油地质储量,104t
A--含油面积,km2
he--平均有效厚度,m Φ--平均有效孔隙度,小数
油水界面处水 柱产生的压力
油水界面至1井底 油柱产生的压力
1井底实 测压力
⑶ 含油面积的确定
① 相关术语
含油面积:一般指油藏产油段在 平面上的投影。指具有工业性油流 地区的面积。
纯含油区:内含油边界控制部分 过渡带: 平均有效厚度≈该油层1/2 含油饱和度不同于纯含油部分
油水过渡带示意图
② 依据油藏类型确定含油面积
5.0
50.0
10000
100000
>4000
10.0
20000
三、油气资源与储量的分类
含油气盆地的总资源量,包括两大部分:
含油气 盆地总 资源量
远景资源量 储量
推测资源量 潜在资源量
预测储量 控制储量 探明储量
根据勘探阶段以及 对油气田认识程度
1.远景资源量
--根据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资料统计或类比估 算的尚未发现的资源量。根据普查勘探程度分为2类:
探井工业油气流暂行标准(1988 )
工业油流下限(t/d)
产油气层埋深/m
陆地
海域
工业气流下限(m3/d)
陆地
海域
<500
0.3
500
500~1000
0.5
10.0
1000
10000
>1000~2000
1.0
20.0
3000
30000
>2000~3000
3.0
30.0
5000
50000
>3000~4000
气 / 108m3/km2
高
>300
>10
中
>100~300
2~10
低
50~100
<2
特低
<50
⑶ 按油、气田地质储量大小划分
油田划分为特大、大型、中型和小型油田四个等级;
气田只分大、中、小三个等级。
油田 评价等级
油、气储量综合评价(按地质储量)
地质储量 油 / 108t
气田 评价等级
地质储量 气 / 108m3
● 推测资源量--根据区域地质资料,与邻区同类型沉积盆
地类比,结合盆地或凹陷初步物探普查资料或参数井的储层 物性和生油岩有机地化资料,而估算的资源量。
--它是提供编制区域勘探部署或长远规划的依据。
● 潜在资源量(圈闭法远景资源量)--根据地质、物探(地震)
等资料,对具有含油远景的各种圈闭逐个逐项类比统计,所 得出的远景资源量范围值。--可作为编制预探部署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