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习与语感培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小学阶段,除了培养小学生基本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外,研究小学生语言学习的特点以便更好地培养她们的语感也是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学习,探讨以及思考的问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小学生语言学习和语感培养的有关内容。

儿童语言的获得

后天环境决定论:

定义:语言能力是后天环境决定的结果,强调环境、强调存在物质的刺激,该理论把人机械化了。

强调语言是一种习惯,与儿童语言发展中的先天的或遗传的因素无关。人脑好像一块白板,知识是通过后天经验获得的。

譬如宝宝在呀呀学语时期,常常会自动地、无目的地发出各种声音,一旦有些声音近似成人的某种语音时,成人便会立即对这些声音做出反应,予以强化。如当宝宝发出了类似“ma”或“mama”声音时,成人立即有反应,如果当时妈妈在场,就会出现在宝宝面前,情绪兴奋地重复“ma ma”进行强化,使“妈妈”这个人与“ma ma”声音之间建立了联系。

比较不赞成,它完全将人的意志和理性抹灭,将人的思维与动物等同。

先天决定论:

定义:它强调人的先天语言能力,强调遗传因素对儿童语言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其内部较有影响的两大理论是先天语言能力说和自然成熟说。

乔姆斯基认为人脑中有一种无形的语言获得装置(LAD),语言能力主要是天生的,可能包含天赋成分。儿童能够获得关于语言的一系列规则。

在LAD的临界期前没能发挥语言作用便很难再发展语言。

举例:《知更鸟不歌唱》(美国)Mockingbird Don’t Sing

卡蒂4岁到12岁过了最佳的语言学习时期

先天能力与后天环境相互作用论:

定义:后天环境论强调后天因素的决定性作用,而先天决定论突出的是先天因素的作用。以皮亚杰为代表的认知学派,在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之外又提出了由其相互作用产生的一个语言赖以依托的第三者认知结构,提出了先天与后天相互作用论。

皮亚杰

儿童具有掌握某种语法或规则的潜在能力,需要开发,也需要孩子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包含生物,社会和心理因素,由低级到高级,比较全面。

语言能力:(乔姆斯基)

定义:人的大脑中形成的一种能够按照本族语的语言规则把声音和意思联系起来的能力,即语言使用者对语言内容内在规则的了解。

举例说来,在语文学习上,文言文便是注重背诵,语体文便是注重理解。高考语文试卷除作文之外,大部分的题目都是在考察学生的语言能力。

语言运用:(海姆斯——语言交际理论)

定义:语言能力的实际运用,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对于语言的具体运用。

举例说来,小学生经常做的扩句,看图些话等都是在培养她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叶圣陶:

语文教育的一个主要任务是让学生认识语言现象,掌握语言规律,学会正确地熟练地运用语言这个工具。

叶老的这段话提出了语文课程语言学习的内涵,既包括“语言能力”,要认识语言现象,又包含“语言运用”,即正确地熟练地运用语言这个工具。

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

当代教学的弊病就是注重语言能力,而忽视语言运用。学生的语言层次停留在“消极语言”

——只能理解不会运用的语言),要注重培养她们的“积极语言”——又能理解又会运用。无师自通的语言天才毕竟罕有。

学得:学生在学校里通过教师的指导有意识地学习语言,侧重于语法、语音、句型等语言知识学习,并且进行听听、说说、写写等语言的训练。较书面化

习得:指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语言与他人交往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获得语言能力。较带有个人情感,多数是“对话语言”

一般通过实践,通过自然的人际交往情境,是一种无意识的学习,不讲究系统的语言知识和规律,没有人进行刻意指导。

同时,语言可分为:

口头语言——对话语,独白语

书面语言——看的语言和写的语言

在进入小学进行正规学习后,一二年级学生基本以对话语为主,教师与学生一问一答。三年级开始,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独白语”和“书面语言”的学习,也就是说,要让学生将已掌握的词汇充分运用到会话和写作中去,更加注重独立思考和独立写作的能力。

语言学习和语言发展

学习三环节:语言的理解——语言的积累——语言的表达

语言的理解(获取):通过听和读,从口头和书面两条不同的渠道获得新的语言材料

语言的积累(储存):通过朗读、背诵、摘记等各种方法,存储进自己的记忆系统

语言的表达(输出):从自己的语言仓库里提取适当的语言通过加工组合后输出,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加以表达

为什么特别强调“运用表达”

评价学生语文能力的主要标志是语言的运用表达。

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是儿童学习语言过程中的两次飞跃。

理解而不会运用,不是真正的理解,理解了并且会运用了,才是真正的理解。

综上,在理解—积累—运用的三个环节中,尤其强调“运用表达”。

误区!——理解不等于运用(自己深有体会,看书,看报纸,知道他讲什么,自己却写不出来)

如何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

1,重视语言的积累(多看书,看报,看电视……)

2,有机会与别人进行言语交际(在有意识地与别人的交流中,可以发现自己的错误与不足,同时也能促进自身的言语发展)

走出教室这个局限!

语感

定义:是对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的敏锐感受力,是读者将自己的生活经验融合到语言文字上去的结果。

语感的特征:

语感的对象不是语言而是言语,即语感是一种在时间之外通过人称代词提出了说话者,从而使交流得以实现的行为活动;

语感的主体是个人;

语感的方式是直觉,是霎那间不假思索的反应;

语感的表现是能力,分别从广度,深度,美度和敏度这四个方面对小学生的语感品味素质进行评价。

语感是多种心理因素的组合,见习期间在听课过程中,老师十分注重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