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大阅读活动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大阅读活动方案

南孙庄中学语文组

一、大阅读活动的背景与界定:

实施新课程和推进素质教育以来,新的教学理念正在逐步影响着我们的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结构和教学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学生阅读量少仍然是困扰语文教学乃至整个学校教育的一个“瓶颈”。我们的语文课堂,更多地还是只注重短期效益而忽视学生的长期积累,只注重知识教育而忽视人文精神,只注重课文的共性分析,而忽视个性化的阅读指导。这一切造成了课堂的高耗低效,导致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冷漠。教育的全部问题都可以归结为阅读量,增加学生的感悟和体验。为此我们开展了语文大阅读活动的实验。

所谓“大阅读”是指教师凭借文本素材的主题,开展课内与课外的语文学习、实践活动。教师依据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本质,凭借新教材以单元主题编排的特点,实施“主题阅读”,课内让学生在浓浓的情感中感悟文本主题,通过前后连接整合主题,多元感悟升华主题;课外通过丰富多彩的语文阅读实践活动延伸主题,让一个个主题成为学生精神成长的养料,使母语文化能够渗透到学生的人格中去,促进学生生命发展。

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是精神享受的过程,也只有这样的过程,才能提升生命的质量,实现生命的价值。大阅读就是指凭借文本的主题开展的系列课内与课外的语文学习系列活动,让文本的主题在学生的心底打下烙印,为学生生命发展打好底色。

1、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也是人文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的影响是深广的,语文学习的资源和实践机会也是无处不在的,我们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让学生更多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阅读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2、语文学习应充分体现汉语言文学的特点,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同时注重知识的积累和运用。我们通过“读”、“诵”、“悟”等环节,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汉语言文化的浸染熏陶和运用。其中“读”包括“博览群书”、“主题阅读”、“任务阅读”,“诵”包括“朗诵”、“背诵”、“齐诵”,“悟”包括“读书笔记”、“阅读反思”、“小练笔”。

3、生活是语文的源泉,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我们的语文学习就要尽量多地引领学生接触语文材料,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积累文化知识,并从整体着眼解读文本,从中获得语言和精神的整体提高、丰富人生的涵养,为终身发展奠基。

二、为学生阅读打造有利条件和环境:

改革教学,需要发挥智力优势,更需要物质的保障和环境的创设。为满足学生“读”的需要,学校图书室储备了足量的中外名著、名家作品、传记、故事等文学读品和各类杂志。语文教师按照阅读计划,指导学生进行名著阅读、推荐阅读和兴趣阅读。为了达到每日诵读,学校统一规定每周一升旗前和每节课的课前三分钟为集体诵读时间,诵读内容统一选取儒家经典语录,对学生进行文学和思想的熏陶。为使学生“悟”有实效,学校统一印制阅读手册和个性手册,学生人手一份,每次阅读活动后都留下收获。对此学校实行档案管理。

三、阅读保障与兴趣激励措施:

语文教材是智慧的结晶,是语文教育专家思想的“化身”,具有“经典”性。教师要将生命教育和阅读教学融合一体,在以体现单元主题的文本解读过程中,要促进读者和作者达到情感的交流,读者与读者之间达到情感的交流,在情感交流中感受生命,同时潜移默化地提升阅读能力。充分利用当地教育资源,发挥校本教材研究的优势,将当地的风俗人情、历史典故、传统故事纳入学生课外探究学习的范围。

1、语文老师要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首先要改革备课制度和方法,探索“阅读教学”备课模式,设计行之有效的能够发展学生个性的开放性教案,提倡老师进行单元备课,用学案代替教案。

2、配合“每日诵读”,充分发挥学生“阅读笔记”的作用,定期开展学生语文素养和阅读成果展示活动,对表现突出的优秀学生授予“阅读小才子”、“诵读小硕士”、“阅诵小博士”等称号。

3、为了促进大阅读活动积极有效的开展,激发学生兴趣,督促阅读有成果,学校定期开展语文知识竞赛、朗读比赛、演讲比赛、作文竞赛、故事会等比赛活动,并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

4、学校建立学生阅读档案,教师认真做好定期评价,学生做好阶段性总结,重视阅读成果的积累与推广。

语文“大阅读”评价方案

为进一步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倡导读书明理、读书求知、读书成才的新风尚,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对参与大阅读活动的学生有动态、量化的管理,特制订阅读评价方案。

一、活动的意义及指导原则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位高尚的人在对话。与经典为友,可以为学生的一生奠基。为此,在学校教育、读书活动中养成良好读书习惯,走进经典,可以对塑造学生人格,培养高素质人才产生重要影响。

组织阅读评价,本着老师指导、学生全员参与,自我评价、小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原则,把“诵”、“读”、“悟”三方面有机结合,每学期一次阶段总结,每学年一次全面总结。

二、具体操作办法如下:

1.严格按照“周、月、季”计划评价,具体规定为:每周背诵一首古诗;每月读一份刊物(或全月报纸);每季度阅读一部图书。

2.结合“每日诵读”和“阅读笔记”以及各种竞赛,建立“星级阅读”评价体系,每学期一次阶段总结,每学年一次全面总结,对于各类优秀者,分别授予“阅读小才子”、“诵读小硕士”、“阅诵小博士”等称号。

三、措施

1.每班建立健全一个图书角,每班适合本学段学生阅读的图书不少于人均两册;

2.每天坚持利用课前三分钟“经典诗文诵读”,每周坚持上好两节大阅读课;提倡学生课外每天拿出20分钟时间读书诵诗。

3.扎实落实“周月季读书计划”,规定学生每周背诵一首古诗词(以区教研室新修订的《古诗文背诵目录》为准),每月读一种报纸或刊物,每季度至少读一本书(包括“主题阅读”、“推荐阅读”、“兴趣阅读”各种篇目。)

4.结合古诗文背诵及图书报刊阅读做好读书笔记(读书摘抄笔记每生每学期不少于1200字),各年级每学期举行学生读书笔记展评,并对优秀个人和班级进行表彰奖励。

5.建立我校学生阅读档案,并作为学校“书香班级”评选依据。利用寒暑假假期时间开展读书活动,在每学期开学初举办学校读书活动竞赛。

6.语文教师负责好学生“星级阅读”评价表的填写及期中、期末总结工作,班主任负责好学生“星级阅读”评价档案的整理。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