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及儿童的临床用药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新生儿药效学及用药特有反应 1.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胆红素脑病
新生儿最常见的药源性疾病是高胆红素血症 (1)[胆红素的代谢] 胆红素是血红蛋白的分解代谢产物, 胆红素在血中或游离,或与血浆蛋白结合成胆红素-白蛋 白复合物后,会很快转运至肝脏与Y、Z蛋白受体结合,再 在一系列酶作用下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后,通过肠道菌群将 其分解为胆素原并顺肠道排出体外。 (2)[高胆红素血症,胆红素脑病发生机理] 血中游离胆 红素生高,一但超过205.2 umol/L时,便成为高胆红素血症。 血清中过高浓度的胆红素易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脊液与脑 核蛋白结合而酿成胆红素脑病或称核黄疸症。
③ 小于胎龄儿;
适于胎龄儿; 大于胎龄儿
新生儿及儿童的临床用药
二、新生儿药动学
新生儿生理生化特点决定了同一药物在新生 儿的体内过程,与儿童、成人之间有较大差异。 1. 药物的吸收
静脉注射是新生儿常用的给药途径;口服不 失为安全的给药途径;直肠给药具有简便易行和 避免服药呕吐的优点;肌肉注射很少采用,皮下 注射基本不用。慎用局部给药并要注意防止吸收 中毒。
新生儿及儿童的临床用药
新生儿的合理用药
一、新生儿的概念
胎儿娩出后28d内为新生儿期,7d内为新生儿早期,7~ 14d —中期,14~28d —晚期。
早产儿 足月产儿 过期产儿
①
0
28
37 40 42
② <1500g <2500g
2500-4000g >4000g
极低体重儿 低体重儿
正常体重儿
巨大体重儿
新生儿及儿童的临床用药
新生儿药动学
新生儿用药情况比较复杂,尤其是早产儿, 既不同于足月儿,更不同于年长儿,应根据不同 期的生理特点用药。新生儿应按日龄给药,一般 出生后1周内用药量宜偏少,1周后可加大 一次剂量,两周后又可加大一次剂量,否则药 物浓度降低会影响疗效。
某些药物在新生儿及成人体内的半衰期
新生儿及儿童的临床用药
新生儿药动学
3. 药物的代谢
从新生儿代谢特点看:新生儿期药物在肝脏的代 谢率减慢,t1/2延长。应适当减少给药量及延长间隔 时间,否则会造成药物蓄积而中毒。一般出生1~2 周后肝脏处理药物的能力迅速成熟.
4. 药物的排泄
从排泄特点看:新生儿体内药物的t1/2会延长, 许多药物及其代谢物在体内易发生蓄积中毒,应 适 当减少给药量及延长间隔时间。一般生后一周肾小 球滤过率会迅速增加。
新生儿及儿童的临床用药
新生儿药效学及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药特有反应
新生儿应慎用或禁用易引起溶血及血浆蛋白结合力强 或肝脏毒性大的药物,并应避免长时间或大量使用广谱抗 生素。
易引起新生儿溶血或黄疸的药物 药疗措施: ① 促肝成熟:苯巴比妥或+尼可刹米;
此外, ② 肠道↓胆红素重吸收:活性碳、琼脂; ③ ↓胆红素生成药: 皮质激素类,↓溶血、↑肝酶活性; 锡原卟啉,↓血红蛋白代谢; ④ 输注白蛋白或血浆;
(2)常见引起高铁血红蛋白症的药物有: 长效磺胺、对氨基水杨酸、非那西丁、硝基化合物、 亚甲蓝、苯佐卡因、硝酸盐、次硝酸铋、伯氨喹、苯 胺、氯苯胺等。 新生儿应慎用或忌用上述药物。
药疗措施:轻者停药可恢复,重者静注美蓝解救。
新生儿及儿童的临床用药
新生儿药效学及用药特有反应 3.新生儿出血 (1)新生儿凝血功能不健全,用药稍不当即可引起出血。 凡能抑制维生素K及其依赖因子(Ⅱ、Ⅶ、Ⅸ、Ⅹ) 生成的因素都可引起出血。 (2)常见易引起新生儿出血的药物有: 非甾体抗炎药、抗凝血药等可引起消化道出血; 保泰松、皮质激素类、三氟拉嗪、氯丙嗪、庆大 霉素、卡那霉素、多粘菌素、磺胺类药、环磷酰 胺、秋水仙碱等,甚至iv高渗药液均可能导致颅 内出血出、出血性坏死性肠炎 。
药疗措施: VitK1使凝血因子上生。
新生儿及儿童的临床用药
新生儿药效学及用药特有反应 4.新生儿药物免疫性疾病 (1)一些过敏体质的孕妇,用一些药物后,体内会产生 IgG,并可通过血胎屏障进入胎儿使胎儿红细胞致敏, 因此出生后新生儿若用相关药物,可能引起免疫性溶 血或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2)易引起新生儿药物免疫性疾病的药物有: 奎宁、头孢噻啶、头孢噻吩纳、氨苄西林、利福平、 异烟肼、甲磺丁脲、奎尼丁等。 (3)一但发生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立即撤药,3-4天可 恢复;免疫性溶血的药疗。
5.其它 对药物的超敏反应及灰婴综合征
其它治疗措施:①光疗;②换血
新生儿及儿童的临床用药
新生儿药效学及用药特有反应 2.新生儿高铁血红蛋白症 具有氧化性的药物易引起新生儿高铁血红蛋白症。
(1)机理:新生儿酶系统不健全,其红细胞的6-PGDH 和谷胱苷肽还原酶缺乏,药物易使其亚铁血红蛋白氧 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另一方面高铁血红蛋白还原酶及 促酶活性低,不能使高铁血红蛋白还原为亚铁血红蛋 白。使血红蛋白携氧能力↓,造成新生儿缺氧综合症。
新生儿及儿童的临床用药
三.新生儿对药物反应的特点
1.新生儿对药物敏感。 2.新生儿的药物代谢、排泄能力差、T1/2延长。 3.对于不同胎龄、日龄、体重的新生儿个体间
差异很大,对同一新生儿的不同龄阶段其对 药物的反应差异也较大。
对新生儿应开展临床TDM,这对保证新 生儿的用药安全有重要意义。
新生儿及儿童的临床用药
新生儿婴幼儿儿童的临床合理用药
新生儿及儿童的临床用药
大纲:
[目的] 了解新生儿用药的特殊性,掌握新生儿药动学 及对药物反应的特点,熟悉新生儿用药的特有反应。了 解婴幼儿、儿童的用药注意。 [内容]新生儿概念,新生儿药动学,新生儿对药物反 应的特点,新生儿药效学及用药的特有反应,药物与新 生儿哺乳,几种新生儿常见疾病的药物治疗。新生儿常 用药物剂量、用法。婴幼儿、儿童的用药注意。
新生儿及儿童的临床用药
新生儿药动学
2. 药物的分布
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较复杂,取决于药物与血浆蛋白 的结合力,各器官的血流量,脂肪含量,体液的pH值, 体液与体重的比例,细胞内、外液的比例,药物的性质 以及生物屏障等较多因素,但对新生儿分布影响较大的 有以下四大因素。
从新生儿分布特点看: 用药应适当减量;对有中枢神 经系统作用或不良反应的药应慎用,而与血浆蛋白结合 力强的药物应忌用或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