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概论名词解释汇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幼儿园课程概述

1、课程

2、幼儿园课程

3、课程组织

4、相关课程

5、融合课程

6、活动课程

7、显性课程

8、隐性课程

参考答案

1、课程是教与学的内容,是教与学的计划,是学习者的经验,是各种活动。

2、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3、课程组织是课程内容组织的简称,指在一定的教育价值观指导下把课程的各种要素组织成动态运行的课程结构系统。

4、相关课程指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科目,建立共同的关系,但各科目仍保持其原来的独立状态。

5、融合课程是将有关科目合并成为一个新的学科,合并后原来科目不再单独存在。

6、活动课程是根据儿童经验或团体生活统整起来的课程,它的力量基础是“经验主义”课程哲学观,所以又称经验课程。

7、显性课程即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的正式课程。

8、隐性课程即学生在学习环境中(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体系)所学习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

第二章幼儿园课程开发模式与设计取向

1、课程开发

2、课程设计

参考答案

1、课程开发是一种决定、改进课程的活动与过程,探讨形成、实施、评价和改变课程的方式、方法,主要有两种模式,即目标模式和过程模式。

2、课程设计指课程的实质性结构、课程基本要素的性质以及这些要素的组织形式或安排。

第三章幼儿园课程目标

1、课程目标

2、普遍性目标

3、行为目标

4、生成性目标

5、教学性目标

6、认知领域

7、情感领域

8、动作技能领域

9、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层次

10、年龄阶段(学年)目标

11、单元目标

12、具体教育活动目标

参考答案

1、课程目标与教育目的、教育目标是有内在联系的,从教育目的到教育目标再到课程目标是一个从宏观到中观再到微观,从概括大具体的过程。

2、普遍性目标是依据一定的哲学或伦理观、意识形态、社会政治需要而引出的对课程进行原则性规范或总括性指导的目标。

3、行为目标是以具体的、可被观察与操作的行为来表述的课程目标。它指明课程实施以后儿童身上所发生的行为变化。

4、生成性目标也称形成性目标或展开性目标。它是在教育情境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课程目标。

5、教学性目标是在课程计划中预先规定好的,它指明儿童在完成一项或几项学习活动后所应习得的具体行为,如知识、技能等,旨在使儿童掌握现成的文化。

6、认知领域,主要包括知识的掌握、理解或回忆、再认,以及认知能力的形成、发展等方面的目标。

7、情感领域,主要包括兴趣、态度、习惯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形成、发展的目标。

8、动作技能领域,主要包括神经肌肉协调的操作技能、动作技能和行动等方面的目标。

9、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层次是指幼儿园课程目标的纵向结构。

10、年龄阶段(学年)目标。以内容领域为结构框架的年龄阶段目标,不仅要考虑课程的几个内容维度,还要考虑幼儿年龄发展的维度,从这两个维度确立年龄阶段目标。

11、单元目标是年龄阶段目标的再分解。在以内容领域为结构框架的幼儿园课程目标中,单元目标可以以时间为单元,也可以以内容,如主题为单元。

12、具体教育活动目标。这是微观层面的课程目标,一般要求制定得具体、清晰。第四章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1、幼儿园课程内容:

2、幼儿园课程内容的范围是:

3、态度

4、基本态度:

5、基本行为:

6、环境卫生教育:

7、心理卫生教育:

8、安全教育:

9、适宜性原则:

10、核心课程:

11、课程内容超载:

12、幼儿园课程内容组织:

13、论理组织法:

14、心理组织法:

15、横向组织法:

参考答案:

1、幼儿园课程内容:是指依照幼儿园课程目标选定的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和组织的基本知识、基本态度、基本行为。

2、幼儿园课程内容的范围是:指幼儿园课程内容的基本要素或基本组成部分。

3、态度:是伴随着活动过程而产生的体验,它的形成是潜移默化的结果,同时,态度是学习的驱动器,良好的态度对幼儿学习知识、增强能力、获得适宜的行为方式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4、基本态度:可以理解为人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应该具有的心理品质,

5、基本行为:更是一些基本方式、方法的综合体。那些有助于幼儿发展的基本行为,其根本在于使幼儿获得有益的基本方式、方法

6、环境卫生教育:是让幼儿懂得保护和臭化环境与增进健康的关系,逐渐形成保护环境卫生的社会责任感,并落实于自身村行为.

7、心理卫生教育:是退步增强幼儿自身心理强度,增强对内外压力的认识、评价、容忍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8、安全教育:是提高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学习应付紧急事件的技能,井能自觉遵守有关安全制度和行为规范。

9、适宜性原则:分析所面对的、现实中的幼儿,是选择课程内容时遵循适宜性原则的关键。

10、核心课程:这类课程围绕社会问题来组织内容,目的在于通过课程使幼儿获得完整的生活经验,增强幼儿对生活的适应性。

11、课程内容超载:课程内容超载是一种比喻的说法,以说明课程内容在量与质上与幼儿发展特点、水平不相适宜的问题。

12、幼儿园课程内容组织:是指创设良好的课程环境,使幼儿园课程活动兴趣化、有序化、结构化,以产生适宜的学习经验和优化的教育效果,从而实现课程目标的过程。

13、论理组织法:是指根据知识本身的系统及内在联系来组织课程内容的一种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