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西市2009-2011年人间布鲁杆菌病流行病学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鸡西市2009-2011年人间布鲁杆菌病流行病学分析
发表时间:2013-06-03T14:10:37.78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12期供稿作者:李众[导读] 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 是一种由布鲁杆菌引起的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和畜牧业发展的人畜共患的传染-变态反应性疾病。
李众(鸡西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58100)
【中图分类号】R1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2-0417-02 【摘要】目的分析鸡西市2009-2011年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的流行特点,为制定布病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收集整理2009-2011年鸡西市人间布病疫情监测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年-2011年共报告了211例布病患者,男性169例,女性42例。发病最小的10岁,最大的80岁,以青壮年居多25—55岁166例,占总例数的78.67%。职业以农民为主,发病142例,占67.30%。结论 2009-2011年,鸡西市人间布病疫情呈现“高-低-低”的流行态势,建议加强对牲畜的检疫和染疫病畜的及时处理,加大布病防治工作力度,对重点发病人群进行布病防护知识的宣传,提高职业人群的自我防护意识。【关键词】布氏菌病分析
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 是一种由布鲁杆菌引起的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和畜牧业发展的人畜共患的传染-变态反应性疾病。[1]该病不仅损害人群健康,还影响着包括乳、肉及其制品、皮、毛、医药等在内的民生需求,严重时可影响畜牧业发展和民间致富乃至国际贸易。为了进一步了解鸡西市布病的流行规律,掌握其流行动态及发展趋势,减少布病的发生和传播,对鸡西市2009-2011年布病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及分析方法:布病疫情资料来源于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鸡西市2009-2011年报告的布病疫情进行统计分析。
1.2 检测方法及判定标准:按照知情同意原则,对具有可疑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史的就诊患者,采集静脉血5ml,采用虎红试验进行定性检测,并用试管凝集试验法进行血清抗体定量检测,SAT滴度为1::100(++),确诊为布病感染者,结合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确定布病病例。操作方法及判定标准均按《布鲁氏菌病防治手册》[1]中有关规定进行。
2 结果分析
2.1 我市布病疫情
鸡西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地处三江平原南端,辖3个县(市)6个区,以农业和煤矿业为主。近年来,尤其是2004年以来,布病发病呈上升趋势。
2.1.1 疫情概况
布病在我市发生是从1960年开始,1960—2008年累计1493例,2009年85例,2010年83例,2011年43例。
2.1.2 分布规律
2.1.2.1时间分布:2009-2011年累计211例,四季均有,以4-7月份最高,占55.45%。
2.1.2.2地区分布:主要集中在鸡东县、密山市,至今9个县(市)区全部发生过布病疫情。以密山市发病最高,共报告发病100例,占47.39%。
2.1.2.3人群分布:男性多于女性,男性169例,女性42例,男女比例4.02:1。发病最小的10岁,最大的80岁,以青壮年居多25—55岁166例,占总例数的78.67%。职业以农民为主,发病142例,占67.30% 。
3 讨论
随着我市发展畜牧业的深入进行,许多农户发展畜牧养殖业,从内蒙古、吉林及本省引进牛羊,这些地区也是我国布病的老疫区。农民在买卖牲畜时从不问有无检疫和免疫。老疫点未得到彻底清除,传染源转移和输入,导致我市近年布病多发。群众对传播途径不了解,对病症不认识,自我防护较差。春羔羊是引起人群2-6月份发病最多的原因,人群发病高峰总在羊产羔季节之后的2—3个月左右,牲畜的流产胎儿及其附属物是最危险的传播因子。经皮肤和消化道感染是主要的,通过呼吸道等其它途径感染是次要的 [4] 。以“免疫、检疫、淘汰病畜”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未能真正落到实处。畜牧部门人力、物力、财力严重短缺,经费投入不足,输入牲畜不能按要求检疫,发现病畜不能及时处理,农民检疫出病畜怕损失就转手卖出,增加了传染源传播机会。
4 结论
布病是一种病死率不高,但可造成骨关节、呼吸系统、心脏血管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神经系统等多系统损害,严重影响人的正常生产生活,同时还影响着包括乳、肉及其制品、皮、毛、医药等在内的民生需求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要控制布病,关键从源头抓起,控制传染源就能控制布病在人间和畜间流行。领导重视是前提是关键,加强牲畜检疫,真正把措施落到实处是控制和消灭传染源的根本途径。加强健康教育也是布病防治重中之重。同时坚持培训经常化,加强疫情监测,强化部门间协调配合,多系统多部门协同共同控制布病疫情。
参考文献
[1]王翠玲,肖立珠,范子田,等.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1, 9(5) :555.
[2]萧东楼.布鲁氏菌病防治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