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实现人生的价值》教学案例

生活与哲学《实现人生的价值》教学案例
生活与哲学《实现人生的价值》教学案例

实现人生的价值

价值与价值观

知识准备:

1、物的价值

2、人的价值

3、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

4、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学习方式:小组合作探究

例题示范:

日本“奶酪天皇”的奋斗史

佐藤贡——日本的“奶酪天皇”。从小就目睹和接触喂养奶牛、挤牛奶技巧和制作奶酪等一套奶牛工序,逐渐在耳濡目染中对奶牛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暗自立下宏图大志——“早日成为一名技湛艺精的奶牛业专家”他总是在认真刻苦完成好学业的基础上,利用课余时间投身到熟悉奶牛业的社会实践之中,高中毕业时,无师自通地学会了喂养高产奶牛的各种绝招,掌握了超一流的奶酪制作技术。在美国俄亥俄州州立大学农艺畜学专业的四年间,他经过刻苦攻读,以超人的机敏扑捉到了美国奶牛业的一整套先进经验,洞察出了日本奶牛业的一系列落后弊端,确立了“全力改变日本奶牛业落后现状,早日赶超美国奶牛业先进水平”的奋斗目标,回国后,他经过不断的努力,52岁那年创造了日本最大的企业形乳制品联合体——雪印乳业,带领着广大酪农奔小康,人人称他为“乳品王”,受到了日本当地居民和社会各界的尊重。

点评:(看我的——)人生价值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二是社会对个人尊重和满足,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佐藤贡从小就立下了振兴日本奶牛业的宏愿大志,通过艰苦奋斗,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在奶牛业行业中埋头苦干,发挥出了聪明才智,为日本的奶牛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模拟练习:

盲人提灯笼

一个漆黑的夜晚,一个盲人一手拿着根小竹竿小心翼翼地探路,一手提着一只灯笼。路人问:“你自己看不见,为什么还要提着灯笼走路?”“我提着灯笼并不是为自己照路,而是让别人容易看到我,不会误撞到我,这样我就可以保护自己的安全。而且,由于我的灯笼为别人带来光亮,为别人引路,人们也常常热情地搀扶我、引领我走过一个个沟坎,使我免受许多危险,你看,我这不是既帮助了别人,又帮助了自己吗?”

点评:

智慧分享:

请同学们讲一个关于“人生的价值”的案例,供大家分享。(先在小组内交流,后选出代表在班内交流)。

案例:(看我的——)

专家点评:

(1、案例是否符合要求,2、案例是否具有新颖性和趣味性,

3、案例是否具有代表性、典型性,

4、案例是否具有可推广性。)

我是专家,我的点评如下:

本课心得:

1、知识方面:(友情提示:同学们是否真正理解了人生的价值的有关知识?)

2、生活方面:(友情提示:同学们如何看待“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这一句话?)

文化在应试中的作用

文化可以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也可以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通过下面三个案例,我们可以领略到文化在应试中的魅力。

阿西莫夫是美籍俄国人,世界著名的科普作家。他从小就很聪明,年轻时多次参加“智商测试”,总分总在160分左右,属于“天赋极高”之列。一次,他的一个老熟人----汽车修理工对他说:“嗨!博士!我来考考你的智力,出一道思考题,看你能不能正确回答。”阿西莫夫点头答应了。修理工开始说:“有一位聋哑人来到五金店里,想买几根钉子,对售货员做了这样一个手势:左手指立在柜台上,右手握拳做出敲击的样子。售货员见状,先给他拿来一把锤子,聋哑人摇了摇头,售货员明白了,他想买的是钉子。聋哑人买好钉子,刚走出商店,接着进来一位盲人,这位盲人想买一把剪刀,请问,盲人将会怎样做?”阿西莫夫顺口说:“盲人肯定会这样----”他说着伸出食指和中指,做出剪刀

的形状。修理工笑了,说:“盲人只需开口说,我买剪刀就行了,他干嘛要做手势呀?”

这就是著名的“阿西莫夫的失误”的故事,通过这个故事,同学们要明白:在考试中,任你的头脑多么聪明,准备得多么充分,如果不认真审题,即使是一道简单的试题,也会答非所问,谬以千里,以至于遗恨终生。可见,认真审题在考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高考前夕,我问学生:“如果一个小孩掉进水缸里,我们应该怎么办?”话音未落,几乎所有的学生答道:“砸缸!”我作瞠目结舌状,“假若水缸里没有水,我们也要像当年的司马光那样将水缸砸碎吗?”学生们被问笑了,笑过之后,是长时间的安静。同学们们之所以能这样回答,是因为在平日学习中只会照抄搬用现成的方法,思维给框死了,出现了思维定势。

我接着讲:司马光少时经常与伙伴们玩球,一次,球滚进了一个树洞里,伙伴们蹲在洞前用尽了各种办法,也没有将球取出来。此时,一位老妪过来问明情况后,回家提了一桶水倒进洞里,球被取了出来。伙伴们继续玩球去了,可司马光没有走,他问老妪:“为什么用水能把球从洞中取出?”老妪回答:“因为球比水轻,所以进入洞里的水能把球驮出来。”事隔不久,一名小伙们玩耍时掉进水缸里,情急中,司马光投石砸缸,小伙伴得救了,“司马光砸缸”成为千古佳话。

在这里,司马光没有往缸里灌水,而是砸缸,这是一种创新,而同学们回答的“砸缸”则是照抄搬用。通过上面发生在司马光身上的两个小故事,同学们要懂得:解答问题时要问一问自己,这是不是最好的答案,还有没有最好的答案?并找出几种答案进行比较,鉴别,择优而用。

有个老师上课时说了一个故事:有三只猎狗追一只土拨鼠,土拨鼠钻进了一个树洞。这个树洞只有一个出口,不一会儿,从树洞里钻出了一只兔子,兔子飞快地向前跑,并且爬上了另外一棵大树。兔子仓皇中从树上掉了下来,压晕了正仰头看的三只猎狗,兔子趁机逃脱了。老师讲完故事让学生们提问问题。

学生们问:兔子会爬树吗?一只兔子怎么可能压晕三只猎狗呢?老师说:“这些问题提得都不错,找到了故事不合理的地方。可是,还有一个问题,你们都没有问,就是土拨鼠到哪里去了?”

注重结论,忽略细节,这种思维方式有时会妨碍我们全面地认识事物,在考试中因为缺少步骤或答案要点,会失去很多分数的。“一分之别,相差千名。”同学们一定要慎之又慎。

考试是综合势力的较量,文化修养在里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请同学们记住这三个案例,把它运用到考试中去,一定会受用无穷。

给老师的话

一个老师在网上说:“哲学好难教啊,政治最难教,而政治

中哲学最难。”广东省佛山市南海松岗高中的一位老师回复说:“政治教学难者难,易者易,关键是教师如何充分整合教材——学生——时事,鄙人一孔之见:渊博的知识、灵活的教法、机智的技巧和现代的技术则是不可缺少的成功法宝。”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笔者非常赞同这位老师的真知灼见,好想与他握握手。

此刻,《趣味哲学大课堂》像一个刚刚降生的婴儿躺在产房里清亮地啼哭着,他的身上还沾染着母亲的斑斑血迹,需要老师和同学们给他进行第一次沐浴。在以后的日子里,他还需要大家精心呵护,饿了,他会啼哭,吃饱喝足后,他要小便,他甚至还会把小便淋在你的怀抱里。对此,大多数母亲会快慰地喊,看呀,他又撒尿了,接着会快慰地擦拭起来……大课堂需要你这样的包容,需要你这样的爱护。

需要说明的是,大课堂的课型是活动课,是在新授课结束后进行的,所需课时一般为一课时。目的是在活动中拓宽学生的视野,领悟知识的真谛,培养思维品质,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经历。由于第九课是整个哲学的重点部分,分得比较细,几乎每个知识点都照顾到了,老师们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可以在新授课中进行,也可以作为发展性作业给学生做。在其它各单元中,有的知识点还没有涉及到,留了布白,老师们可根据本模式进行设计,也可组织学生进行设计。

“条条大路通罗马”。教无定法,教学是需要用心的。只要

你用心了,你不但会闻到花儿的芳香,而且更会听到花开的声音,这是多么奇妙的发现啊!它一定会使你读书不厌,诲人不倦。大课堂欢迎老师们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正,进行创新。下面是笔者学习《伊索寓言》的一点感受,附录如下,供老师们参考,以作抛砖引玉。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