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施工技术要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施工技术要点

一、工程概况

机动车道上面层采用厚度4cm的沥青玛蹄脂混合料(SMA-13),非机动车道面层为AC-13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二、沥青面层路用材料的技术要求

1.道路石油沥青、改性沥青、乳化沥青和改性乳化沥青

道路石油沥青选用70号A级沥青,其技术要求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表4.2.1-2的要求(气候分区1-3)。

改性沥青选用SBS(I-D),其技术要求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表4.6.2的要求。

乳化沥青选用PC-2(透层用),其技术要求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表4.3.2的要求。

改性乳化沥青选用PCR(粘层用),其技术要求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表4.7.1-2的要求。

2.沥青混合料中的粗集料

粗集料应选用碎石。粗集料应用无风化、微风化的石料轧制而成,不含土和杂质,石料坚硬、表面粗糙、洁净,轧成碎石形状方正。

粗集料与沥青应具有良好的粘附性,表面层所用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应达到5级;其他情况粘附性不宜低于4级。

当粘附性达不到要求时,应通过掺入适量的消石灰、水泥或抗剥落剂等措施,提高粘附性等级及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其它质量技术要求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表4.8.2中一级公路的要求。

3.沥青混合料中的细集料

细集料,宜用机制砂和天然砂,或石屑与天然砂配制。细集料应具有一定棱角性,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不含土。

天然砂宜选用中砂、粗砂,天然河砂不宜超过集料总质量的20%。其它质量技术要求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表4.9.2中一级公路的要求。

4.沥青混合料中的填料

矿粉必须采用石灰石等碱性石料磨细的石粉,不得使用酸性岩石等其他矿物的矿粉,矿粉应干燥、洁净、不成团块。若需利用拌和机回收的石粉时,掺入比例不应大于25%。其它质量技术要求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表4.10.1中一级公路的要求。

5.SMA沥青混合料

本工程机动车道上面层采用4cm改性的SMA-13沥青混凝土结构,SMA是由沥青玛蹄脂和粗集料二部分组成。设计要求采用SBS改性沥青, 纤维稳定剂采用木质纤维。

沥青玛蹄脂是由沥青混合料、纤维稳定剂、细集料和填料(矿粉)组成的混合物。

纤维稳定剂是木质纤维、矿物纤维、聚合物化合纤维等各类纤维的总称。在沥青玛蹄脂混合物中起吸附沥青,增强结合料粘结力和稳定作用。

6.AC-13细粒式沥青混凝土,其技术要求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表5.3.2-1,5.3.2-2的要求。

施工除应符合本文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

(1)材料

1)粗集料

粗集料应使用玄武岩,加工成表面粗糙,形状接近立方体,有良好的嵌挤能力的破碎集料,其质量应符合我国沥青路面对抗滑表层的技术要求,并具有更高的抗压碎能力,用于表面层SMA的粗集料的质量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中一级公路的技术要求。

2)细集料

细集料宜采用专用的细料破碎机生产的机制砂,并选用优质石料生产。细集料的质量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中一级公路的技术要求,机制砂的级配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中S16的要求。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不宜使用天然砂。

细集料的粗糙性可以采用棱角性或粗糙度作指标,当采用棱角性作为细集料的粗糙度指标时,宜要求不小于45%。

3)填料

填料必须采用由石灰石等碱性岩石磨细的矿粉。矿粉必须保持干燥,能从石粉仓自由流出,其质量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中一级公路的技术要求,为改善沥青结合料与集料的粘附性,使用消石灰粉和水泥时,其用量不宜超过矿料总质量的2%,粉煤灰不得作为SMA的填料使用。SMA使用除尘装置回收的粉尘时,不得大于矿粉总量的25%,混用回收粉的0.075mm通过部分的塑性指数不得大于4。

4)沥青结合料

沥青结合料采用SBS类(Ⅰ-D型)成品改性沥青,剂量宜为3%~5%,其技术要求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中聚合物改性沥青技术要求。

5)稳定剂

用于SMA改性沥青混合料的纤维稳定剂采用木质素纤维、矿物纤维。木质素纤维质量技术标准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中木质素纤维质量标准要求,掺加比例以沥青混合料总量的质量百分率计算,通常不宜低于0.3%;矿物纤维不宜低于0.4%,。必要时可适当增加纤维用量,具体掺量以实验为准,掺加纤维的质量允许误差为±5%。

(2)SMA-13配合比

配合比应通过实验确定。

SMA-13的矿料级配采用间断级配,其级配范围应符合表A。

SMA混合料矿料级配范围(建议)表A

SMA-13的配合比技术要求应符合表B 。

SMA-13马歇尔试验配合比技术要求

表B

SMA-13设计配合比检验应符合表各项指标的要求,试验方法应遵照《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的规定进行。

SMA-13配合比设计检验指标建议表C

表注:[1]谢伦堡沥青析漏试验在施工最高温度下进行,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试验

温度为185℃。

[2]车辙试验试件不得采用经二次加热重塑成型的试件,改性沥青试件成型后在常温下保温的时间不宜少于2d,也不宜大于4d。

[3]渗水系数仅适用于配合比设计室内试验的压实试件试验,不适用于施工现场检验。

[4]构造深度与集料公称最大粒径有关,粒径小的构造深度也小,此值不适用于施工现场检验。

沥青拌和厂可按照混合料要求和混合料配合比要求进行生产性试配料,建议以4.75mm通过率为关键性筛孔,可选用22%、26%、30%3个档次进行试配。生产配合比设计和生产配合比设计检验。根据试配结果,按《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执行。

三、SMA层施工技术要求

SMA面层施工工艺

1)施工温度

SMA的施工温度应由沥青结合料的粘度~温度曲线确定,以粘度为0.17±0.02Pa·s(170±20mm/s)的温度作为拌和温度,以粘度为0.28±0.03Pa·s(280±30mm/s)的温度作为碾压温度。当采用赛波特粘度计测定时,以粘度为85±10s时的温度作为拌和温度,以粘度为140±15s的温度作为碾压温度。

在缺乏粘浊曲线数据时,在正常情况下,施工温度宜根据沥青标号、改性剂的品种及剂量、粘度、气候条件及铺装层的厚度按下表规定的范围选择。较稠的沥青,改性剂剂量高时,选用高值。气温较低时,施工温度应适当提高,但经试验段或施工实验证明表中规定温度不符合实际情况时,容许作适当调整。

由于SMA使用冷矿粉数量较多,集料烘干温度应适当提高,通常需达200℃以上。

沥青混合料温度应采用具有金属探测针的插入式数显温度计量取,不得采用玻璃温度计测量。在运料车上测量时宜在车厢侧板下方打一个小孔插入不少于15cm量取。碾压温度时可借助于金属改锥分几次在路面上打洞插入测量得到。

2)拌和

生产SMA应采用间隙式沥青拌和机拌和,且必须配备有材料配比和施工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