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节目分析《新闻调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视节目分析《新闻调查》
编者按:《新闻调查》是中国电视专栏中的一个异数,它有着良好的品质,却从不曾在众声喧哗的评议中占一席之地,它不像《东方时空》、《焦点访谈》般耀目,也不像《实话实说》般有观众缘,无论是赞扬还是批评,人们对《新闻调查》似乎陷入沉默或失语当中。

这个专辑试图从《新闻调查》运作的观念、模式,选题的内容,节目的形态特征,制作手段进行各侧面的剖析,以图对《新闻调查》发展的历程和未来的走向有一个明晰的了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从1996年5月17日《宏志班》播出开始,至今4年时间,累计200余期节目,中央电视台大型新闻评论性栏目《新闻调查》的成就和缺陷,都已经表现得非常明显。

其成功之处,是充分利用了中央电视台作为国家级宣传舆论工具的政治权威性,对某些新闻热点问题和一定范围内存在的社会敏感问题,进行新闻取证、分析和透视,从而引起了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重视,较好地发挥了舆论导向和舆论监督的作用。

其缺陷之处,恰恰就在成功的背后。

立论的政治权威意识,调查过程自上而下的舆论监督感,编辑制作的启蒙说教姿态,严重地制约了这个电视栏目精神空间的进一步拓展,文化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政策报道简单化,工作报道程式化,成就报道概念化,批评报道一般化
,报道语言文书化,缺乏与现实生活的交融性,与底层群众的亲和力,导致对新闻事件背后的生活与命运,文明与审美的淡漠,正在日渐成为这档每期45分钟的大型新闻评论节目的症候。

一、站在什么角度调查
站在工作的角度,自上而下地进行舆论导向或舆论监督式的新闻调查,是《新闻调查》栏目中大部分节目的基本形式特征。

1997年10月29日,中国国家最高领导人在时隔12年后,又一次实现对美国的正式访问。

11月4日,《新闻调查》播出一期题为《跨世纪的访问》的
节目。

"在克林顿总统为江泽民主席主持的欢迎仪式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声中,我们不禁想起25年以前,第一位到达中国的美国总统。

"节目以此开头,回顾历史,再拉回现实,在历史与现实之间,高屋建瓴,大开大合,采用大题材、大视野,社论、政论,加学术论文的格式,依次从"几度起伏的中美关系"、"台湾问题是核心问题"、"江主席登上哈佛讲坛"、"'中国威胁论'--一些美国人的借口"、"'中国威胁论'的实质"、"克林顿的许诺"和"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等几个方面,对中美关系发展的历史、分歧、问题实质,都作出高度概括性和权威性的阐释。

这是《新闻调查》栏目里非常具有典型性的一种节目形式。

在某些特定的时间里,对于某些重大的新闻事件,或者某些特别的问题,作出具有权威性的新闻评论,发挥其作为国家级电视台的鲜明舆论导向作用。

就节目本身来说,这些节
目都是观点鲜明,逻辑严密,制作相当精良的,但是时时处处都带着一副导向的腔调。

所谓"导向腔调",有几个明显的特征:其一,是居高临下地谈问题,看问题,缺乏贴近民众的可亲可近性。

1997年3月14日,全国人大八届五次会议通过关于批准设立重庆直辖市的决定,21日的《新闻调查》栏目播出《重
庆:中国第四直辖市》,煞费苦心地解释什么是直辖市,重庆改为直辖市的历史、现状、缘起、意义,以及当时重庆市的工作重点应当是如何脱贫和发展。

这期节目,如果从普及宣传宪法知识,宣传报道人大工作的角度来说,是未尝不可的;但是,如果从普通观众的角度,甚至是与此有直接关系的重庆市市民来看,则显得距离远了,那是在谈至少重庆市一级领导同志才有可能直接接触到的问题。

至于重庆市改为直辖市这样一件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情,对于一个普通的重庆市市民来说,意味着什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节目没有对此作出新闻调查,也就失去了让一个普通老百姓收看这次节目的
兴趣。

其二,是满足于对问题表象的一般描述性调查,缺乏事件背后的生活与历史的精神文化空间拓展。

今年7月7日,是"芦沟桥事变"67周年的日子,《新闻调查》制作播出了《幸存者证言》。

节目就南京市民现年83岁的李秀英老人,曾经蒙受日本侵略军的残酷强暴,现在向日本东京地方法院提起诉讼,而日本侵略势力辩护者松村峻夫却著述否定李秀英存在的事件,调查李秀英本人及其健在的小学同学兼危难救助的护士,旁证当年在南京的德国商人拉贝、国际红十字会美国医生威尔逊、南京红十字会主席马吉医生留下的文
字、图片和摄像资料,证明李秀英其人及其遭遇的客观真实性,并借以表达希望此案能尽快得到公正判决,让日本就侵华战争向中国人民谢罪,今后两国人民之间能够长期友好下去的良好愿望。

由于节目采用就事论事的新闻调查、取证、论证方法,整个节目显得很拘紧,很沉闷,结论也就缺乏应有的力度。

其实,对于这桩诉讼案的态度立场问题,反映着一个和平民族与一个侵略性民族的文化观念分歧和矛盾。

抗日战争距离我们已经半个多世纪了,时至今日,我们只有将这种民族文化观念深层的分歧和矛盾充分揭示出来,才足以警醒同胞,警醒每一个有良心的日本人,警醒所有当今的世人们。

而这种文化观念的分歧和矛盾,非它,就在李秀英老人行云流水,青年不幸蒙难--惨遭日本侵略者的蹂躏,晚年不幸蒙冤--竟然被日本侵略势力的辩护者否定真实生命存在--的日常生活中。

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今年7月14日的节目《羊泉村记忆》里。

记者千里迢迢地来到山西盂县,寻找到当年惨遭日本侵略者禽兽般蹂躏的幸存者万爱花、刘面换、赵润梅三位老人,请她们倾诉并见证惨遭蹂躏的经过、地点和伤害;同时,又表现出对于现在她们向日本东京地方法院提起诉讼的一副
公正立场,询问:如果得不到满意的判决,你们会怎么样?殊不知,这场跨国诉讼案,无论她们能不能打赢,新闻调查的目的不应当仅仅在于关注案情本身,也不应当仅仅在于最后结果如何,而应当在于通过新闻调查,揭示出事件背后所包涵的已经深深地嵌入痛苦无告的中国劳动妇女生命血肉里的现实历史内容。

值得一提的倒是这期节目里,在几个场景转换关头,编导别出心裁地借用了中国北方民间乐器唢呐悲怆的音乐,配以黄土地沧桑壮阔的场景,点染了这些曾
经为民族蒙受了奇耻大辱的平凡而又伟大的女性们的命运主题。


是无言的歌,打破了节目的沉闷,唱响了新闻事件背后人物生活与命运的题中应有之意。

遗憾的是,这几处背景音乐都是片段的、无言的,题中应有之意始终没有表现出来。

其三,是一副高高在上,咄咄逼人的政论口气。

1996年5月17日《新闻调查》栏目开篇节目《宏志班》用这样的口气引出节目话题:
"曾经有人用这样的话来形容北京人的生活:读《精品购物指南》,打的去豪华商场购物消费。

但在这个城市里,有一些人收入比较低,生活相对困难。

比如说在北京,月收入在210元以下的下岗职工就有5.5万多人。

在这样的家庭中,经济的困难自不必说。

……"
事件缘由是早在一年前,北京广渠门中学公开向社会招收家庭月人均收入在200元以下,即低于当时北京市政府规定的生活贫困线家庭的应届初中毕业生,然后组成了一个54人的"宏志班",在社会上引起较大的反响。

那么对于这样一个新闻主体事件的导入,为什么要作为一番议论的例证才出现呢?在整个节目中,先后有两次集中的议论反诘推动节目情节展开。

-"那么,这个宏志班是怎样诞生的?它为什么会成为热点?它怎么在开办半年时间,就有了像电视剧一样的情节呢?"
-"但是,宏志班之所以引起人们广泛关注,是因为围绕宏志班暴露出很
多问题。

在很多富裕的孩子当中,突然出现了一个特殊的宏志班,他们平常怎样接触?谁会影响谁?过去的生活和现在的生活这种巨大的反差是否会在孩子的心理上留下哪些影响?宏志班会成为明星班吗?宏志班会继续办下去吗?"
发生在整个宏志班里54名同学身上生动感人的现实命运故事,都被纳入了上述调查论证的疑问框架中。

可以说,这期节目的全部思想内涵,也就被这些带有强烈政论口气的疑问句设定了。

1997年8月8日播出的节目《国家的孩子》,就现有节目当中所提供的材料,可以看出其中包含着多少可歌可泣,感人至深的生活故事和人生命运。

正如节目编导后来在采访笔记中说的那样,"每一个人都有一段动人的成长故事,每一个人都有一份刻骨铭心的草原情结。

"①可惜的是,所有这些丰富生动的人生内容,都被剪裁包装在一个由政论口气出现的既定历史大背景下,并且最后被用来说明一个人人耳焉能熟的舆论导向性的政治结论。

这是属于一种歌颂性的新闻调查,但是由于节目采用的是自上而下的姿态,站在工作总结的角度进行调查论证,板结了新闻题材本身应有的丰富生活、命运内涵的展示,所以给人不痛不痒,看了就算看了,没看也没有什么可惜的感觉。

代表某种政治权威,依照既定的社会政治生活的运行规则,选择工作式的自上而下的新闻调查角度,从而自觉或不自觉地执行着舆论导向和舆论监督的政治使命,这促使《新闻调查》取得了颇可以骄人的成就,同时,也致命地限定了这
档45分钟的大型新闻评论性电视节目,在社会转型,世纪交替的伟大历史时期,所可能有,也应当有的更大思想文化作为。

二、从哪里取得调查材料
一般普遍意义上的新闻调查,应当从调查对象有关的各个方面取得调查材料。

但是,代表政治权威承担舆论监督任务的《新闻调查》栏目,却有着相对被限定的取得调查材料的活动范围。

这个范围是以政治权限来区分的,通常是在省(部)级以下(不含省部级),与县(处)级以上(含县处级),普通民众往往只有旁证的资格。

这在批评暴露性新闻调查节目中表现得犹为明显。

因为我们所说的和所见到的舆论监督,实质上是政治监督,政策法令执行情况的监督。

就事论事,就问题谈问题的新闻调查,当然要从新闻事件所可能涉及到的各级行政机关和执法部门去取得调查材料。

1997年5月30日播出的节目《追踪私盐》,就社会上日渐猖獗的私盐问
题进行新闻调查。

私盐猖獗不仅严重违反了国家有关食盐专营的规定,而且由于私盐缺碘将导致食用者轻者致病,重者丧命的严重后果。

应当说,在这个问题上,执行国家的法令与维护人民的群众利益之间,是完全统一的。

节目以记者直接参与并现场记录安徽省和合肥市的盐政执法人员的一次执法过程为逻辑线索,然后继续追踪私盐猖獗的流通渠道、源头所在。

节目中间,穿插以"祸国殃民的行当",介绍私盐造成的危害性;最后,以"为了子孙后代"为题,采访专家学者,强调打击私盐的重要性。

这样一期节目,有热热闹闹的场面,有辛辛苦苦的追踪调查,有言之凿
凿的逻辑论证,确实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起到对打击私盐工作进行舆论监督的作用。

可是,普通观众对节目却反应平平。

为什么?因为节目调查取证、论证的材料,都是走着"中下层"和"中上层"政权路线,用对盐业专营执法工作的舆论监督,取代了这项法规执行对于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休戚相关的生活内容的生动揭示,从而严重削弱了节目应有的冲击力和震撼力,也削弱了舆论监督作用的更好发挥。

其实,在私盐猖獗,各执一辞的形势下,要想彻底杜绝私盐泛滥,必须让所有的人都知道私盐的危害,借以动员社会,打一场禁止私盐买卖的人民战争,才能够真正消灭私盐这一死灰复燃的社会公害。

将电视这一现代社会强势传播媒体和公共文化空间,整合成简单的政治执法工具,不仅不利于电视事业的发展,社会文化空间的开拓,而且,也不利于舆论监督作用的真正发挥。

云南省开远糖厂造纸改扩建项目工程,原定2年时间完成,最后却拖到14年,工程投资也由最初预算的1800万元膨胀到1.2亿元。

这种惊人的浪费现象,是计划经济体制结出的恶瘤,同时也是人们在长期计划经济条件下逐渐滋生的等待依赖观念的产物。

如果记者满足于从各级领导部门获得权威性的数据材料,将新闻调查的取证范围局限在计划经济的体制运行上,那么,节目就会流为一般工作性的舆论监督;如果记者不满足于仅仅从各级领导部门获得一般权威性的统计
数据,而是将新闻调查的取证范围扩大到为什么普通职工对于身边一片被围占了14年的工地熟视无睹,麻木不仁,再论证那被白白浪费的钱财其实与每一个职工群众都有着的直接利益关系,那么,节目就可能造成对于普通群众性观众的强大精神冲击力和心灵震撼力。

1997年5月23日播出的节目《"胡子工程"备忘录》,走的是前一条调查取证的路数。

也许节目编导后来对此有所觉悟,②一年后,该节目内容被收?quot;新闻调查'97实录"《新闻背后的新闻》一书时,片名被改为《"胡子工程"何时了》。

调查材料是为调查动机和结论服务的,当动机和结论都被严格限定之后,材料的获得也就有了大体固定的范围、方式和途径。

长期以来,我们的新闻媒体都是在严格限定了的动机与结论之间运行,所以,调查性报道中的证据获得和使用也就随之出现了可以划分的等级。

"政府文件,如统计数字、审计报告、职能部门提交的报告等,虽然也有掺杂使假的情况出现,但它们仍基本保持了较高的可信度,是最值得引用的证据之一?quot;③《新闻调查》栏目里的节目,从各级政府部门获得调查材料,往往比从其他途径获得材料的可能,要多得多。

这不一定就是《新闻调查》的记者们在新闻采访过程中不深入群众,而更有可能的是因为社会体制和电视观念的根本制约。

太湖污染,蓝藻爆发,其污染源已经不是单一的某个点,而是环太湖流域到处都有成片成片的污染源。

1997年10月10日《新闻调查》为此播出一期节目《谁为太湖负责》。

太湖污染已经病入膏肓,"谁为太湖负责?"新闻调查的题目实在是叫得好。

节目中先后采访了--
江苏省无锡市环保局局长王辰斗;
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虞孝感;
太湖流域水资源保护局顾问汪耀斌;
江苏省环保局局长史振华;
无锡市副市长陈林荣;
浙江省环保局局长黄家矩;
太湖流域水资源保护局副局长陈荷生;
苏州市副市长沈长全……
节目中所有采访对象无一例外地都是各级领导干部,让他们谈太湖污染的危害,治理污染的工作情况。

作为尚方宝剑征引的法规资料有--
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把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联系起来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保证的观念;
1992年国务院决定制订《中国21世纪议程》,即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
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制订的"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部分内容;
1996年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的太湖流域要在1998年排污达标,2000年湖水变清目标……
节目之所以选择这样的调查采访对象,是建立在这样的观念前提上--
"太湖治污关键在各级领导干部要有正确的认识,要有观念的转变,……"现在的问题是,"水污染要治理,这是环太湖各市领导的共识,但如何治理?认识并不完全一致。

"
当然,即使我们承认上述观念前提,也不能希望一期节目就可以统一环太湖各市领导的认识问题。

时至今日,太湖流域污染问题依然成为不大不小的新闻时时出现在报刊上。

④这是未能改变的现实,同时也是对上述电视节目的观念质疑。

当《新闻调查》轻车熟路地将太湖污染治理问题,当作环太湖流域各级政府环保部门的工作问题,以及对工作的认识问题,新闻调查就丧失了自己在社会现实面前应有的批判立场和舆论监督功能。

面对太湖难看更难喝的一湖污水,面对害在当代危在子孙的太湖污染,如此新闻调查没有,膊豢赡苣芄徽嬲钊肷睿罢壹榷ㄌ逯乒勰钪獾闹ぞ荩⑾置挥斜环⑾值闹⒔幔卣瓜钟泄勰钗醇暗木裎幕占洹?
其实,轻车熟路上也是有陷阱的。

当这期《新闻调查》节目的取证范围设定在各级环保部门和分管环保的领导身上,陷阱就在于现行政治体制决定了这些部门的职权,是不可能真正彻底解决太湖流域的环境污染问题。

太湖污染由点到面,积重难返,根源在八十年代异军突起的"苏南模式",是整整一个历史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道路问题。

十年、二十年之后,我们今天应当重新审视这个发展模式,必须深刻质疑这个发展道路。

生活永远大于观念。

文学创作是这样,电视节目创作也是这样。

《新闻调查》栏目如果不能从现有电视观念中走出来,自觉或不自觉地放弃了对现实社会生活的直接介入,而是满足于对问题作一般工作性的舆论监督,不但不能实现根本性的突破,就是舆论监督功能也是要大打折扣的。

三、能在多大程度上发挥调查作用
电视作为现代社会强势传播媒体,当其充当自上而下的行政工作性的舆论监督工具时,只有在调查对象是属于局部的,属于某一级政府部门可以独立控制的问题,才有可能发挥其一定的调查作用。

如果超出了这个范围,就往往显得苍白乏力。

近代社会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政策实现以来,我们在工业化、现代化
的发展道路上争先恐后,突飞猛进。

只有当我们已经工业化、现代化,才发现我们正在为此付出的代价。

太湖污染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江南不复存在;草原垦荒了,"风吹草低见牛羊"的风光难寻;湖滩开发了,来鄱阳湖越冬的已经濒临绝种的飞禽遭了殃……《新闻调查》栏目既然已经把注视的目光投向这些令人揪心的新闻事件,为什么始终没有能够发挥应有的调查作用呢?
西双版纳是我国最集中最典型的一块热带雨林风光,在这里还有经过我国几代科研工作者艰苦努力而创设的具有重大经济价值和战略意义的橡胶科研与生产基地。

九十年代初,自从电视连续剧《孽债》播出后,西双版纳声名鹊起。

不论是背着孽债的上海知青,还是毫无负担的城市游客,都一窝蜂地涌进了版纳平静的生活。

而西双版纳的干部群众都喜不自禁地借此大力发展旅游事业,不停息
地盖旅社、饭店、富丽堂皇的星级宾馆。

于是,浓烟滚滚的砖瓦厂就接二连三地崛起了。

数年之间,在一直承担着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的云南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周围不到2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密集地分布着8家砖瓦厂。

日夜焚烧的浓烟,终于严重危及了有"国家橡胶种质资源基因库"之称的热带植物研究所。

1997年7月25日,《新闻调查》栏目为此播出节目《污染事件发生前后》,仅就热带植物研究所被污染事件进行新闻调查。

调查结论是,为了维护更高的利益,必须牺牲局部利益,采用行政手段治理、整顿或关闭砖瓦厂。

这期节目的调查对象自我限定在8家砖瓦厂,那么,即使节目可以促使有关部门整治这8家砖瓦厂,却无法阻止滚滚而来的现代化思潮。

造成对热带植物研究所直接威胁的是8家砖瓦厂,构成对橡胶林和基因库间接影响和深远威胁的却是从城市流向边少地区的人流、物流和潮流。

节目策划刘山鹰已经看得很清楚,"其实,与其说是版纳人要'革命',倒不如说是现代都市人刺激了版纳这片净土。

"⑤既然如此,为什么这期节目仅就污染事件进行调查,而没有深入追究事件背后的经济变革和社会发展模式,或者更进一步就西双版纳的发展道路问题进行新闻调查呢?
可以说,解救热带植物研究所被污染问题,对于电视新闻调查来说,是一个工作监督问题,而解救西双版纳热带雨林风光被破坏问题,则是一个涉及社会发展方向道路的问题。

工作监督不是不重要,而是工作监督只能解决工作范围内的问题,要使得工作范围内的问题沿着更公正合理的方向解决,就必须追究事件背后的历史与未来,人物与命运。

淮河污染,是《新闻调查》栏目给予特别关注的问题,迄今已经先后制作了3期节目。

前两期节目《淮河水》(1996年8月16日)和《再访淮河》(1997年12月26日),都是站在政府工作的角度,视淮河污染为一个不言自明的严重问题,新闻调查的目的设定在为了更好地宣传贯彻执行中央领导的有关指示和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领导小组的工作计划。

生存在淮河中下游被污染流域里的群众生活和命运,只在列举例证时才被介绍到。

作为第二次节目的编导之一刘春,在节目外的其他文章中才提到自己曾在淮河边遇到的一幕触目惊心的场面--
在河南沈丘县城,淮河支流沙河流经之处,"沿河所有建筑上的铜字嵌铭都受不了河气的浸蚀而锈迹模糊。

铜犹如此,人何以堪!……而我们的摄像机一出现,四周便围满激动的人群,它让我明白'怨声载道'这一词的原始含义。

"生活在河边张岗玉村的几位老农,"显然对来访的记者已经麻木。

他们说'告也告不赢',又说这两个村子得癌症的人多,光棍汉多,'谁家的闺女愿意嫁到咱这!"⑥
淮河污染是近二十年来淮河地区经济发展带来的一场灾难。

它将经济发展,社会变革造成的利益重新划分,推上了一个极端的层次。

作为肩负着抚慰民心,稳定大局之重任的国家级电视台,其《新闻调查》栏目既要暴露问题,又要掩饰矛盾,还要促进工作开展,就只能在舆论导向和舆论监督的框架里伸伸手脚弯弯腰,作出一副忧国忧民的开明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