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营业收入和利润的审计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返回
9.3 利润分配的审计
9.3.1 利润分配审计的相关法规规定
9.3.1.1《公司法》规定
公司利润是指公司在一定时期(1年)内从事经营活动的财务成果, 包括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以及营业外收支净额。公司应当按如下顺序进
行利润分配:
(1) 弥补以前年度的亏损,但不得超过税法规定的弥补期限; (2) 缴纳所得税;
9.1.1.2《企业会计准则》第四十五条规定
企业应当合理确认营业收入的实现,并将已实现的收入按时入账。企业
应当在发出商品、提供劳务,同时收讫价款或者取得索取价款的凭据时,确 认营业收入。长期工程(包括劳务)合同,一般应当根据完成进度法或者完 成合同法合理确认营业收入。
9.1.1.3《企业会计准则》第四十六条规定
销售退回、销售折让和销售折扣,应当作为营业收入的抵减项目记账。
9.1.2 营业收入审计的案例分析
9.1.2.1 营业收入审计的内容
营业收入审计的内容包括营业收入内部控制制度的评审、主营业务收 入的审计和其他业务收入的审计。 营业收入内部控制制度的评审,主要是对其健全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查 和评价。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计划和合同控制;(2) 销售业务程序控制; (3) 销货退回的控制;(4) 销货款清理控制。
(3) 法定公积金不足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的,弥补亏损;
(4) 依法提取法定公积金和公益金; (5) 提取任意公积金; (6) 向股东分配利润。 股东或董事会违反规定,在弥补亏损和提取法定公积金、法定公益金 之前向股东分配利润的,必须将违反规定分配的利润退还公司。
9.3.1.2 公积金和公益金
公积金分为盈余公积金和资本公积金两类。盈余公积金是从公司税 后利润中提取的公积金,分为法定盈余公积金和任意盈余公积金两种。 法定盈余公积金按照税后利润(减弥补亏损)的10%提取,当公司法定 公积金累计额已达到注册资本50%时可不再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按照 公司章程规定或者股东会决议,从税后利润中提取。资本公积金包括资 本溢价、法定财产重估增值、接受捐赠的资产价值等。 公司的公积金应当按照规定的用途使用。公司公积金主要有两方面 用途:一是弥补亏损。二是转增资本。公司为了实现增加资本的目的, 可以将公积金的一部分转为资本。股份有限公司经股东大会决议将公积 金转增资本时,按股东原有股份比例派送新股。对用任意公积金转增资 本的,法律没有限制,但用法定公积金转增资本的,法律规定公司所留 存该项公积金不得少于注册资本的25%。 公益金是公司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用于集体福利的资金。公司按照 当年税后利润的5%~10%计提法定公益金。法定公益金应当按照国家有 关规定用于本公司的集体福利。
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所得税,是指企业应计入当期损益的所得税费用。 净利润,是指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后的金额。
9.2.2 利润审计的案例分析
9.2.2.1 利润审计的内容和程序
利润审计的内容包括利润内部控制制度的评价审查、营业利润的 审计、投资净收益的审计、营业外收支净额的审计、所得税的审计。 对利润审计时,一般应按以下程序进行: (1) 评价审查利润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有效性; (2) 验证企业利润形成的真实正确性和合法性; (3) 验证利润表中各项目表达的恰当性; (4) 分析评价企业的获利能力和周转能力。
9.2.2.5 所得税的审计
所得税是国家对各类企事业单位的生产经营所得和与生产经营有关的 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审查时,应按照税法的规定,审阅“所得税”、 “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和“递延税款”明细账,并核对其他有关账 户,抽查有关会计凭证,验证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和缴纳情况。所得税的审 计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审查所得税计税依据的合法性和正确性;(2) 审查所得税税率 的合法性和正确性;(3) 审查所得税减免的合法性和正确性;(4) 审查 应纳所得税额计算与解缴的正确性和及时性。
9 营业收入和利润的审计
9.1 营业收入的审计 9.2 利润审计 9.3 利润分配的审计 ◎ 习题与思考题
9.1 营业收入的审计
9.1.1 营业收入审计的相关法规规定
9.1.1.1《企业会计准则》第四十四条规定
收入是企业在销售商品或者提供劳务等经营业务中实现的营业收入,包
括基本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9.2.2.2 营业利润的审计
营业利润是营业收入与营业成本费用配比的结果,是利润的主要来 源。营业利润审计的具体内容包括前已述及的主营业务收入审计、主营 业务成本审计、营业费用审计、管理费用审计、财务费用审计以及其他 业务收入的审计。
9.2.2.3 投资收益的审计
投资收益是指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或发生的损失。审查时,应结 合具体投资收益业务,审阅“投资收益”明细账和“短期投资”、“长 期股权投资”、“长期债权投资”等账户记录,抽查有关会计凭证,验 证投资审批文件、投资协议等资料,验算投资收益与损失的数额,必要 时,可向有关单位、部门和个人查询。 审查投资收益,主要应审查以下几点: (1) 审查投资收益来源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2) 审查投资收益入账的正确性和及时性 (3) 审查投资收益数额计算的真实性和正确性 (4) 审查投资收益账务处理的合规性和正确性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9.1.2.2 营业收入审计的程序
(1) 评价审查营业收入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 (2) 验证营业收入在会计报表上表达的充分性和恰当性。 (3) 审查营业收入账簿记录的真实性和正确性。 (4) 验证营业收入的确认、计算、记录和会计行为的真实性、合法性 和正确性。 (5) 分析和评价被审计单位营业收入的变动趋势。
9 营业收入和利润的审计
教学目标
收入和利润审计是审计人员对企业的营业收入以及利润和利润分配的真实性、 合法性和正确性所进行的审计。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明确收入和利润审计的意义 和程序,结合教学案例和工作实际,掌握收入与利润内部控制制度评审的基本方 法,掌握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 所得税及利润分配审计的内容和方法。
9.1.2.3 主营业务收入审计
主营业务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 常活动中所产生的收入。 企业应当按规定确认营业收入实现,并按已实现的收入记账,计入当 期损益。实现的商品销售收入,应当按实际收到或应收的价款入账。
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于销售商品和提供工业性劳务。对主
返回
9.2 利 润 审 计
9.2.1 利润审计的相关法规规定
9.2.1.1《企业会计制度》第一百零六条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营业利润、利润 总额和净利润。 营业利润,是指主营业务收入减去主营业务成本和主营业务税金及附 加,加上其他业务利润,减去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后的金额。 利润总额,是指营业利润加上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减 去营业外支出后的金额。 投资收益,是指企业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减去发生的投资损失和 计提的投资减值准备后的净额。 补贴收入,是指企业按规定实际收到退还的增值税,或按销量或工作 量等依据国家规定的补助定额计算并按期给予的定额补贴,以及属于国 家财政扶持的领域而给予的其他形式的补贴。
关键词汇
利润(Profit) 所得税(Income Tax) 营业收入(Business Income) 营业利润(Business Profit) 利润分配(Profit Distribute) 销售退回(Sell Turn Back) 主营业务成本(Chief Business Cost) 主营业务收入(Chief Business Income) 折让和折扣(Discount and Convert) 其他业务收入(Other Business Income)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Chief Business Tax and Surtax) 其他业务支出(Other Business Expenditure) 投资收益(Investment Income) 营业外收支净额(Income and Expenses Net Amount of Money out of Business)
营业务收入审计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分析主营业务收入的变动趋势
(2) 主营业务收入确认的审查
(3) 主营业务收入合法性的审查 (4) 主营业务计算的真实性和正确性的审计
(5) 销售退回、折扣和折让的正确性审查
9.1.2.4 其他业务收入的审计
其他业务收入是指除主营业务以外的其他销售或其他业务的收入, 如材料销售、代购代销、包装物出租等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的核算一般 通过“其他业务收入”账户进行核算。对其他业务收入的审计,应根据 该账户的明细账资料,结合“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原材料” 等账户进行对比检查。 其他业务收入审计的主要内容有: (1) 审查其他业务收入的内容、范围是否符合规定。 (2) 审查其他业务收入发生额是否真实,有无多计、少计等情况。 (3) 审查其他业务收入是否及时入账,有无提前虚计收入或拖延不 计等情况。 (4) 材料销售收入的审查。 (5) 代购代销收入的审查。 (6) 包装物出租收入的审查。
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活动 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和各项支出。营业外收入包括固定资产盘盈、 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罚款净收入等。营业外支出包括固定资产盘亏、 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处置无形资产净损失、债务重组损失、计提的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在建工程减值 准备、罚款支出、捐赠支出、非常损失等。 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应当分别核算,并在利润表中分列项目 反映。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还应当按照具体收入和支出设置明细
9.2.2.4 营业外收支净额的审计
营业外收支净额是指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与 支出相抵后的差额。审查时,应审阅“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明 细账及相关账户,抽查有关会计凭证,验算营业外收支及其净额,如认为 有必要时,可向有关单位、部门和个人查询。 营业外收支净额的审计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审查营业外收支项目设置的合规性;(2) 审查营业外收支数额 的真实性和正确性;(3) 审查营业外收支账务处理的合规性和正确性。
(3) 审查利润分配数额与账务处理的正确性
返回
知识归纳
本章主要介绍对企业营业收入及以此形成的利润和利润分配的真实性、合法性 和正确性所进行的审计。本章的重点是基本业务收入的审查,本章的难点是所得 税的审计、利润分配的审计。 1 对企业基本业务收入的审计,主要把握以下几点: (1) 了解和掌握基本业务收入审计的一般程序。 (2) 运用内部控制制度评审的基本原理,对基本业务收入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健 全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查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实质性审计的范围、重点、程 序和方法。 (3) 基本业务收入的审查包括基本业务收入的确认和合法性审查、计算的真实 性和正确性审查、销售退回(包括折扣和折让)的正确性审查。 2 对其他业务收入的审查,主要审查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 审查其他业务收入的内容、范围是否符合规定。 (2) 审查其他业务收入发生额是否真实,有无多计、少计等情况。 (3) 审查其他业务收入是否及时入账,有无提前虚计收入或拖延不计等情况。 3 对其他业务支出审查,主要审查以下几个方面: (1) 审查计算结转的其他业务支出是否与其他业务收入相配比。 (2) 审查企业材料销售、出租包装物结转的成本费用是否真实、正确。 (3) 审查其他业务支出发生的账务处理是否正确。 (4) 审查其他业务应交税金的计算和结转是否真实、正确。 (5) 审查其他业务支出期末结转本年利润是否真实、正确。
9.3.2 利润分配审计的案例分析
利润分配是指企业已实现的利润,按照国家规定在国家、集体和个 人之间的分配。审查时,应依据国家财经法规和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 审阅“利润分配”明细账和相关明细账,抽查有关的会计凭证,验算 利润分配数额。 利润分配审计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审查利润分配项目的合法性 (2) 审查利润分配顺序的合规性
9.3 利润分配的审计
9.3.1 利润分配审计的相关法规规定
9.3.1.1《公司法》规定
公司利润是指公司在一定时期(1年)内从事经营活动的财务成果, 包括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以及营业外收支净额。公司应当按如下顺序进
行利润分配:
(1) 弥补以前年度的亏损,但不得超过税法规定的弥补期限; (2) 缴纳所得税;
9.1.1.2《企业会计准则》第四十五条规定
企业应当合理确认营业收入的实现,并将已实现的收入按时入账。企业
应当在发出商品、提供劳务,同时收讫价款或者取得索取价款的凭据时,确 认营业收入。长期工程(包括劳务)合同,一般应当根据完成进度法或者完 成合同法合理确认营业收入。
9.1.1.3《企业会计准则》第四十六条规定
销售退回、销售折让和销售折扣,应当作为营业收入的抵减项目记账。
9.1.2 营业收入审计的案例分析
9.1.2.1 营业收入审计的内容
营业收入审计的内容包括营业收入内部控制制度的评审、主营业务收 入的审计和其他业务收入的审计。 营业收入内部控制制度的评审,主要是对其健全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查 和评价。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计划和合同控制;(2) 销售业务程序控制; (3) 销货退回的控制;(4) 销货款清理控制。
(3) 法定公积金不足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的,弥补亏损;
(4) 依法提取法定公积金和公益金; (5) 提取任意公积金; (6) 向股东分配利润。 股东或董事会违反规定,在弥补亏损和提取法定公积金、法定公益金 之前向股东分配利润的,必须将违反规定分配的利润退还公司。
9.3.1.2 公积金和公益金
公积金分为盈余公积金和资本公积金两类。盈余公积金是从公司税 后利润中提取的公积金,分为法定盈余公积金和任意盈余公积金两种。 法定盈余公积金按照税后利润(减弥补亏损)的10%提取,当公司法定 公积金累计额已达到注册资本50%时可不再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按照 公司章程规定或者股东会决议,从税后利润中提取。资本公积金包括资 本溢价、法定财产重估增值、接受捐赠的资产价值等。 公司的公积金应当按照规定的用途使用。公司公积金主要有两方面 用途:一是弥补亏损。二是转增资本。公司为了实现增加资本的目的, 可以将公积金的一部分转为资本。股份有限公司经股东大会决议将公积 金转增资本时,按股东原有股份比例派送新股。对用任意公积金转增资 本的,法律没有限制,但用法定公积金转增资本的,法律规定公司所留 存该项公积金不得少于注册资本的25%。 公益金是公司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用于集体福利的资金。公司按照 当年税后利润的5%~10%计提法定公益金。法定公益金应当按照国家有 关规定用于本公司的集体福利。
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所得税,是指企业应计入当期损益的所得税费用。 净利润,是指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后的金额。
9.2.2 利润审计的案例分析
9.2.2.1 利润审计的内容和程序
利润审计的内容包括利润内部控制制度的评价审查、营业利润的 审计、投资净收益的审计、营业外收支净额的审计、所得税的审计。 对利润审计时,一般应按以下程序进行: (1) 评价审查利润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有效性; (2) 验证企业利润形成的真实正确性和合法性; (3) 验证利润表中各项目表达的恰当性; (4) 分析评价企业的获利能力和周转能力。
9.2.2.5 所得税的审计
所得税是国家对各类企事业单位的生产经营所得和与生产经营有关的 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审查时,应按照税法的规定,审阅“所得税”、 “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和“递延税款”明细账,并核对其他有关账 户,抽查有关会计凭证,验证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和缴纳情况。所得税的审 计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审查所得税计税依据的合法性和正确性;(2) 审查所得税税率 的合法性和正确性;(3) 审查所得税减免的合法性和正确性;(4) 审查 应纳所得税额计算与解缴的正确性和及时性。
9 营业收入和利润的审计
9.1 营业收入的审计 9.2 利润审计 9.3 利润分配的审计 ◎ 习题与思考题
9.1 营业收入的审计
9.1.1 营业收入审计的相关法规规定
9.1.1.1《企业会计准则》第四十四条规定
收入是企业在销售商品或者提供劳务等经营业务中实现的营业收入,包
括基本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9.2.2.2 营业利润的审计
营业利润是营业收入与营业成本费用配比的结果,是利润的主要来 源。营业利润审计的具体内容包括前已述及的主营业务收入审计、主营 业务成本审计、营业费用审计、管理费用审计、财务费用审计以及其他 业务收入的审计。
9.2.2.3 投资收益的审计
投资收益是指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或发生的损失。审查时,应结 合具体投资收益业务,审阅“投资收益”明细账和“短期投资”、“长 期股权投资”、“长期债权投资”等账户记录,抽查有关会计凭证,验 证投资审批文件、投资协议等资料,验算投资收益与损失的数额,必要 时,可向有关单位、部门和个人查询。 审查投资收益,主要应审查以下几点: (1) 审查投资收益来源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2) 审查投资收益入账的正确性和及时性 (3) 审查投资收益数额计算的真实性和正确性 (4) 审查投资收益账务处理的合规性和正确性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9.1.2.2 营业收入审计的程序
(1) 评价审查营业收入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 (2) 验证营业收入在会计报表上表达的充分性和恰当性。 (3) 审查营业收入账簿记录的真实性和正确性。 (4) 验证营业收入的确认、计算、记录和会计行为的真实性、合法性 和正确性。 (5) 分析和评价被审计单位营业收入的变动趋势。
9 营业收入和利润的审计
教学目标
收入和利润审计是审计人员对企业的营业收入以及利润和利润分配的真实性、 合法性和正确性所进行的审计。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明确收入和利润审计的意义 和程序,结合教学案例和工作实际,掌握收入与利润内部控制制度评审的基本方 法,掌握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 所得税及利润分配审计的内容和方法。
9.1.2.3 主营业务收入审计
主营业务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 常活动中所产生的收入。 企业应当按规定确认营业收入实现,并按已实现的收入记账,计入当 期损益。实现的商品销售收入,应当按实际收到或应收的价款入账。
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于销售商品和提供工业性劳务。对主
返回
9.2 利 润 审 计
9.2.1 利润审计的相关法规规定
9.2.1.1《企业会计制度》第一百零六条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营业利润、利润 总额和净利润。 营业利润,是指主营业务收入减去主营业务成本和主营业务税金及附 加,加上其他业务利润,减去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后的金额。 利润总额,是指营业利润加上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减 去营业外支出后的金额。 投资收益,是指企业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减去发生的投资损失和 计提的投资减值准备后的净额。 补贴收入,是指企业按规定实际收到退还的增值税,或按销量或工作 量等依据国家规定的补助定额计算并按期给予的定额补贴,以及属于国 家财政扶持的领域而给予的其他形式的补贴。
关键词汇
利润(Profit) 所得税(Income Tax) 营业收入(Business Income) 营业利润(Business Profit) 利润分配(Profit Distribute) 销售退回(Sell Turn Back) 主营业务成本(Chief Business Cost) 主营业务收入(Chief Business Income) 折让和折扣(Discount and Convert) 其他业务收入(Other Business Income)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Chief Business Tax and Surtax) 其他业务支出(Other Business Expenditure) 投资收益(Investment Income) 营业外收支净额(Income and Expenses Net Amount of Money out of Business)
营业务收入审计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分析主营业务收入的变动趋势
(2) 主营业务收入确认的审查
(3) 主营业务收入合法性的审查 (4) 主营业务计算的真实性和正确性的审计
(5) 销售退回、折扣和折让的正确性审查
9.1.2.4 其他业务收入的审计
其他业务收入是指除主营业务以外的其他销售或其他业务的收入, 如材料销售、代购代销、包装物出租等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的核算一般 通过“其他业务收入”账户进行核算。对其他业务收入的审计,应根据 该账户的明细账资料,结合“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原材料” 等账户进行对比检查。 其他业务收入审计的主要内容有: (1) 审查其他业务收入的内容、范围是否符合规定。 (2) 审查其他业务收入发生额是否真实,有无多计、少计等情况。 (3) 审查其他业务收入是否及时入账,有无提前虚计收入或拖延不 计等情况。 (4) 材料销售收入的审查。 (5) 代购代销收入的审查。 (6) 包装物出租收入的审查。
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活动 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和各项支出。营业外收入包括固定资产盘盈、 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罚款净收入等。营业外支出包括固定资产盘亏、 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处置无形资产净损失、债务重组损失、计提的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在建工程减值 准备、罚款支出、捐赠支出、非常损失等。 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应当分别核算,并在利润表中分列项目 反映。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还应当按照具体收入和支出设置明细
9.2.2.4 营业外收支净额的审计
营业外收支净额是指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与 支出相抵后的差额。审查时,应审阅“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明 细账及相关账户,抽查有关会计凭证,验算营业外收支及其净额,如认为 有必要时,可向有关单位、部门和个人查询。 营业外收支净额的审计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审查营业外收支项目设置的合规性;(2) 审查营业外收支数额 的真实性和正确性;(3) 审查营业外收支账务处理的合规性和正确性。
(3) 审查利润分配数额与账务处理的正确性
返回
知识归纳
本章主要介绍对企业营业收入及以此形成的利润和利润分配的真实性、合法性 和正确性所进行的审计。本章的重点是基本业务收入的审查,本章的难点是所得 税的审计、利润分配的审计。 1 对企业基本业务收入的审计,主要把握以下几点: (1) 了解和掌握基本业务收入审计的一般程序。 (2) 运用内部控制制度评审的基本原理,对基本业务收入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健 全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查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实质性审计的范围、重点、程 序和方法。 (3) 基本业务收入的审查包括基本业务收入的确认和合法性审查、计算的真实 性和正确性审查、销售退回(包括折扣和折让)的正确性审查。 2 对其他业务收入的审查,主要审查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 审查其他业务收入的内容、范围是否符合规定。 (2) 审查其他业务收入发生额是否真实,有无多计、少计等情况。 (3) 审查其他业务收入是否及时入账,有无提前虚计收入或拖延不计等情况。 3 对其他业务支出审查,主要审查以下几个方面: (1) 审查计算结转的其他业务支出是否与其他业务收入相配比。 (2) 审查企业材料销售、出租包装物结转的成本费用是否真实、正确。 (3) 审查其他业务支出发生的账务处理是否正确。 (4) 审查其他业务应交税金的计算和结转是否真实、正确。 (5) 审查其他业务支出期末结转本年利润是否真实、正确。
9.3.2 利润分配审计的案例分析
利润分配是指企业已实现的利润,按照国家规定在国家、集体和个 人之间的分配。审查时,应依据国家财经法规和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 审阅“利润分配”明细账和相关明细账,抽查有关的会计凭证,验算 利润分配数额。 利润分配审计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审查利润分配项目的合法性 (2) 审查利润分配顺序的合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