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量-说课-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重、难点
• 重点: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以及物质的量与 阿伏加德罗常数之间的运算关系 • 难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
二、说教法
启发式 教学
讲练结合
(1)启发式教学 • 明确探讨的问题:宏观物质与微观粒子之间的联系。以 及由此引出的一系列知识点。首先通过“宏观物质能够用 肉眼观察且可以称量,而微观粒子不能称量和用肉眼观察” 提出本课时的问题,然后一步一步引出其他问题,让学生 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认 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 (2)讲练结合 • 教师精讲、学生多练,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 主导的教学原则。
• 贯穿了中学化学的整个教学,甚至还运用于物理学中, • 今后的使用频率很高,且在化学计算中处于核心地位;
是学生进一步顺利、快捷操作实验的基础,也是形成学生 合理知识链的重要环节。 • --
•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认识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 本单位,能用于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体会定量研究的方 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可见,《新课程标准》 淡化了对概念本身的理解,而着重强调了概念的应用。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说课
目录
一、说教材
二、说教法
三、说学法
四、说教学程序
一、说教材
教材的 地位及 其作用
学情分析
目标分析
重、难点
(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化学(必修I)》第一章《从实
验学化学》第二节;
• 本节承接上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中讲到学习化学,
经常需要实验,而做实验就需要遵守实验室规则、注意安 全、掌握正确操作方法,而在实验中也需要进行称量;为 学习摩尔质量、物质的量浓度做铺垫; 体现了学科之间的交叉性;
(二)学情分析
• 通过初中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习了相对原子质量、化学 式的书写、原子个数的初步求解,也熟知宏观物质由原子、 分子、离子等微粒组成,但学生并不明确地知道如何将宏 观物质与微观粒子联系起来。由于本课时的概念比较抽象, 限于接受能力,不能要求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理解透彻,因 此在教学中,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同时还要通过老师 的讲及学生的多练强化记忆。
导入 物质的量的概念讲解 摩尔作为物质的量的单位的讲解
教学程序
教学内容的实施 阿伏加德诺常数的讲解
总结能目标
过程与方法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
• 知道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的概念
学会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的运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

解释宏观物质与微观粒子之间的联系;

分析物质的量的意义及适用范围;

尝试运用“N、n、m”之间的相互转化。

情感态度价 值观目标
养成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及不断进 取、创新的优良品质 通过了解使用物质的量及相关概念, 认同到化学计量的出现对化学 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培养热爱化学、热爱科学的情 感, 感受到宏观和微观的完美结合
三、说学法
• 由于新课程改革,课本内容越来越少,为了达到我们的 教学目标,为了充分学习以及能够灵活运用,学生应该自 主学习与合作学习,查阅相关资料、与同学相互讨论,以 补充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扩大知识面。学生应注意对物质 的量的掌握,从而熟知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常数、摩尔 质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四、说教学程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