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关于共同配送的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关于共同配送研究的文献综述

高歌

(重庆交通大学管理学院,重庆 400074)

摘要:共同配送是物流配送领域的一种新型模式,在我国共同配送研究主要集中在共同配送的概念与内涵、共同配送社会经济效益、共同配送模式、共同配送利益分配及费用分摊4个方面。本文在对各方面问题研究综述的基础上,提出共同配送未来研究的侧重方面,以促进共同配送工作在我国的发展。

关键词:物流;共同配送;文献研究;效益

Literature review of domestic research on joint distribution

Gao Ge

(School of Management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74)

ABSTRACT:Joint distribution is a new model in the field of logistics and distribution. In our country, the study focuses on the concept and content of joint distribution, soci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of joint distribution, joint distribution model, the distribution of benefits and costs of joint distribution share. Based on the review of research on various aspects of the joint distribution, this paper put forward some aspects of future research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joint distribution in China.

KEY WORDS:logistics; Joint distribution; literature research; Benefit

1 研究背景

由于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物流业,使整个配送行业都得到了迅速的成长和壮大,但是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遇到瓶颈期,物流配送成本过高、城市交通压力较大等问题日益显著。而目前正是我国物流配送行业突破瓶颈期的关键时期。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产品制造商不断变化产品生产模式,纷纷要求高频少量的配送方式;同时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也日益趋向精细化和个性化,这些都要求配送企业尽快提高其配送能力并改善配送服务。然而由于我国物流业起步较晚,国内配送企业呈现出规模参差不齐、配送资源零散、一体化集中程度较低、缺乏竞争力等现象。即使在物流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配送基础设施、信息管理系统及物流专业人才等方面仍发展滞后,配送企业各自发挥局部优势,互为竞争,相互打压,这些都成为阻碍我国物流业发展的不利因素。自从我家加入WTO以来,很多有实力的国外配送企业陆续进入中国,如UPS、联邦快递、DHL,这些企业发展得早,配送能力雄厚,网络信息系统强大、管理模式标准化、服务安全到位,一进入中国市场就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现阶段我国配送企业资源配置效率较低,造成资源的浪费严重,许多企业实力较弱,与这种发展晚上的外企竞争处于明显的弱势,但是想要快速提高个别企业的配送能力是不太现实的,因此许多企业尝试采用共同配送的运营模式集合能量来帮助自身摆脱困境。

2 研究现状

近年来,共同配送在发达国家取得了飞快的发展,共同配送体系逐步建立,相关的理论研究也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例如日本福冈市滕井区的共同配送系统、京阪神地区12家百货公司的共同配送体

系;德国Kaeesl市、不来梅市的共同配送体系;摩纳哥的共同配送系统等[1]。我国对于共同配送的研究虽然晚于西方,但得益于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依然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果。纵观国内外关于共同配送的研究专著,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共同配送的概念内涵研究,共同配送的模式研究,共同配送的经济社会效益研究、共同配送的利益分配和费用分摊研究。

2.1 共同配送的概念与内涵

对共同配送概念与内涵的进行研究有利于了解共同配送的本质属性。Alexander Schone在其文章中提出由于企业间的竞争导致资源无法合理分配和利用以及发货频率过高引发许多社会问题,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共同配送的产生[2]。日本运输省认为:共同配送是指“在城市里,为了使物流合理化,再几个有定期运货需求的货主的合作下,由一个卡车运输者,使用一个运输系统的配送”[3]。日本学者汤浅和夫认为共同配送不仅仅是只考虑某一家公司的物流合理化,而是由多个企业进行合作,将每一家公司需要配送的货品集中,合理安排路线统一配送,从而使他们每家企业都能达到最佳的物流配送效果[4]。国内对于共同配送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晚,但是随着国家对物流业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共同配送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王之泰教授认为共同配送是几个配送中心联合起来,共同制定计划,共同对某地区的用户进行配送,具体执行时共同使用配送车辆的一种配送方式[5]。郝渊晓教授认为共同配送是一种综合配送方式,它在规定的区域内将运送至仓库的货物进行统计整理,某些需要拆零的货物进行加工,货物做好标记后,将两类货物混装到一辆车上进行运送[6]。我国GB/T18354-2006《物流术语》把共同配送解释为有多个企业联合组织实施的配送活动[7]。从上述概念中,我们可以看到除了日本交通省比较强调运输工具这一方面外,不管是我国学者还是日本学者都比较强调企业间的合作。综上可得,共同配送的实质就是多个企业在资源共享的理念下,利用契约实现互惠惠利,共同完成配送任务。其目的在于降低物流成本, 提高物流效率和服务水平,它主要是货主和运输者通过共同配送, 解决运输过程中低效率的问题。

2.2 共同配送模式

经过多年的研究,众多学者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提出了不同的分类结果。日本物流配送学研究员北冈正敏从适用行业的角度入手,把共同配送模式分为六种形态:仓库中心型、仓库中心型、仓库中心型、连锁企业型、运输企业型、组合型[8]。刘佳从产业和产品流通的角度进行考虑,认为配送模式主要有两种模式:横向共同配送模式和纵向共同配送模式。横向共同配送主要是指同产业企业和异产业企业之间实施的共同配送。纵向配送模式一般是指商品流通过程中各节点企业之间的共同配送,包括生产企业和批发商之间的共同配送、批发商和零售商之间的共同配送[9]。李戍从配送路线的方向上进行考量,把共同配送分成以下三种模式:异地双向互补型、异地同向互补型、异地混合互补型[10]。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业务横跨几个行业的企业不断增多,因此北冈正敏按照适用行业对共同配送进行分类的做法难免具有片面性,而刘佳和李戍的分类标准较为合理。

2.3 共同配送的经济社会效益

2.3.1 效益产生机理

共同配送的效益来源于规模经济效应、范围经济效应、共生经济效应、协同管理效应的共同影响。我国学者高鸿业认为规模经济就是把固定成本分摊到大量产品中,降低产品平均单位成本所产生的经济效应[11]。同理,运输业规模经济指的是增大运输总量,降低平均单位运输成本所呈现的不断下降的趋势。实施共同配送的终极目的就是要实现配送作业规模化,提高设备设施的利用率,车辆的装载率和配送密度,从规模经济效益重视企业获得收益。范围经济是一种多产品共同生产的经济特性,是厂家为了节约生产成本,成分利用生产要素生产多种相关产品。各交通运输企业合作生产多种运输产品与单独生产一种产品相比可以降低平均成本。共同配送的范围经济主要体现在仓储协同、配送协同、加工和包装作业协同[12]。共生经济起源于自然界的“共生现象”原理,独立的经济企业之间通过同类资源的共享或异类资源的互补形成共生体,从而优化资源配置并提高使用效率[13]。管理协同效应是指企业之间的法律、会计、财务、人力资源等企业基础设施在配送任务上实行协同管理。

2.3.2 共同配送的效益

对共同配送的效益进行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探讨实行共同配送的意义。

国外对于共同配送的效益的研究主要是从经济社会的角度出发,主要关注共同配送系统究竟能多大程度缓解交通、减轻环境污染和降低物流成本,如何减少货车的数量和配送时间、选择配送车辆的路径及配送中心的位置,分析共同配送在经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