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事件解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简介
伊莱休·卡茨:生于1926年,美籍以色列社会学家。作为一名社会学家,他一生却致力于传播学的研究,并为传播的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正因为他是以色列人,他在本书中反复列举萨达特出访埃及的例子)。
他的学术活动跨越多个社会科学领域,并与不同学科——包括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政治学和传播学——的众多学者合作。整合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的取向,他的学术成就不仅凸显了传播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的特征,而且反映了传播学研究应有的全球视野。(研究领域广泛,贴合了传播学这门交叉学科的特征)
自1992年起,他受聘为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校董讲座教授,同时兼任以色列耶路撒冷大学社会学和传播学教授及应用社会研究所所长(现已从该大学退休),目前任教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安纳博格传播学院。
卡茨是参与早期哥伦比亚传播研究而至今仍活跃于学术第一线的唯一学者,作为传播学奠基人之一的保罗·拉扎斯菲尔德的同事。卡茨最为让大家熟知的一个学术成果就是使用与满足理论的提出,在其著作《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中首先提出该理论,他将媒介接触行为概括为一个“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媒介期待--媒介接触--需求满足”的因果连锁过程,提出了“使用与满足”过程的基本模式。
丹尼尔·戴扬:丹尼尔•戴扬拥有人类学、比较文学、符号语言学和电影研究学位,曾在美国史丹福大学、法国索邦大学和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修读,并于罗兰•巴特(鲍德里亚)指导下取得美学博士学位。(本书因此经常出现符号学,语义学)
在一次采访中对巴特的感情:大致上我和罗兰•巴特的交往有三个层次,其一是朋友,因为我们都曾在同一疗养院治疗肺病。其二,1966年他是我的论文导师。其三,1967至1968年,他则是我的上司。他聘请我于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当助理。
戴扬曾是多间大学的讲师、访问学人和教授,任教大学包括:巴黎第二大学、巴黎第三大学巴黎政治研究学院、奥斯陆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和日内瓦大学。
近作包括《恐怖奇观:恐怖主义和电视》、《电视:由观众到公众》、《拥有奥运:新中国的多种叙述》。
本书成书的缘何:(《娱乐至死》1985年,2004年)(采访中对谈人:丹尼尔·戴扬、邱林川、陈韬文)。他们自20世纪70年代初便开始关注并收集一些具有典型性的媒介事件进行研究,直到1992年本书才第一次出版,2000被翻译成中文。前后研究近20年。
这本书起初是探究一种新外交手法,也就是撒达特访问耶路撒冷的媒体外交。卡茨向我挑战,建议为撒达特每天的表现作分析,以展示符号语言学可以如何应用。这一连串的记录变成一个大型计划,最后我们发展出各自的议程。卡茨认为媒体事件建构出意想不到的新受众群体,这些群体的出现吊诡地“强化”事件的影响,而非“限制”它们。在我而言,传统以来,电视在历史书写的角色一直备受议论。
本书脉络:本书脉络十分清晰,作者在前言中也已经概括出来,每一章自成一部分。
第一章介绍什么是媒介事件以及为何研究媒介事件。
第二章说明媒介事件的三种类型,即3c事件:竞赛加冕征服
第三章媒介事件的三个伙伴:组织者、媒介和观众对事件的协商过程
第四章电视在媒介事件中的表演以及对不在场观众的补偿与事件的重构
第五章家庭在媒介事件收看中的角色和观众对媒介事件的读解
第六章对媒介事件如何对现实进行影响
第七章媒介事件所产生的内外部效果
研究方法:实证方法。选取重大媒介事件进行研究(萨达特、教皇、肯尼迪、戴安娜)
对本书的讨论
媒介事件:一个十分狭窄的定义
媒介事件并非本书作者首创的概念,在本书之前已经有很多学者对媒介事件做出各种解释,其中最著名的也是在本文中反复出现的一个解释(比如本书第一页),是美国历史学家丹尼尔.布尔斯廷在《形象》中下的定义:精心策划和实施而发生的,专为新闻媒介报道而操作的事件。比如记者招待会,大厦剪彩,政治集团所进行的各种公关活动,由于这种事件极具人为色彩跟操控性,因此被称为“假事件”。
从定义可看出丹尼尔对媒介事件持的是一种贬低和否定的态度,基本可以理解为现在所讲的新闻策划活动,但本书中的媒介事件定义与假事件大相径庭,并且作者对媒介事件持肯定态度,认可其产生的积极效果。
本书作者事实上至始至终没有给媒介事件下一个非常严谨科学的定义,如本书开篇所下的定义“对电视的节日性收看,即关于那些令国人乃至世人屏息驻足的电视直播的历史事件”,很显然这个定义无法使作者书中的媒介事件与其他对媒介事件的解释显著区别开来,因此本书对媒介事件含义的阐述实际是通过对其特征的描述来体现出来的。
个人认为本书中所讨论的媒介事件共有四个特征:
第一,极强的干扰性(即书中说的非常规性)。这是媒介事件区别于日常新闻报道与电视节目最大的特点(p5第三段正常的播出被强占……又被引导会原来的状态)。一般的电视节目都是按固定时间播出,而这里的干扰性是指日常的节目播放被中断,人们的日常生活也被暂停,很多家电视台在某一时段集中直播一件重大的事件,同时有成千上万的受众人群通过电视媒介来观看这一事件,而在这一过程里受众有一种“被邀请参加活动”的错觉。
而这种干扰性又兼具支配性与垄断性。几十家的电视频道完全被某一重大事件所垄断,只有零星的几个频道播放其他节目。观众对事件意义的读解很大程度上被电视在事件中的表演所支配,对电视所提供的信息也是基本接受。尽管也存在受众反向读解的情况,但毕竟还是少数的。
提前策划性。“媒介事件都是经过提前策划、宣布和广告宣传而成的(p7)”。提前策划,这也是其一个很大的特征。如某些事件尽管具备强大的干扰性,但由于不具备提前策划性,因而不属于媒介事件。这里面的一个典型例子就是书中讲的一个例子,肯尼迪遇刺使得很多电台电视台立刻中止正在播出的节目来报道这起谋杀,但它很显然不是提前策划的,因此只是重大的新闻事件。相反肯尼迪的葬礼在组织者与电视媒介的提前导演下进行的,因此是典型的媒介事件。
直播性与远距离性。媒介事件不是重播节目,它使对重大事件的实时记录,而这种直播性也就暗示一种非预知性,如书中“因为它具有不可预知性……”(p6),因此有时媒介事件中会出现组织者与媒介组织未预料到的突发事件,即书中所说的媒介事件的“病变”。其中典型例子就是慕尼黑运动会以色列运动员惨遭屠杀,这时媒介事件是继续按仪式规则进行下去,还是转而变成对突发事件的报道,成了两难抉择。
远距离性具有两层含义:首先,它是指媒介事件往往发生在距离观众很远的地方,比如美国观众收看萨达特出访以色列,教皇的波兰之行等。也正是由于来自陌生地区的直播,受众获得了更多的信息与更大的视觉刺激。其次,它暗示此事件非媒介组织自行发起,而是组织者发起的,典型的组织者就是议会,政府,国际组织等。
崇敬与礼仪性。这也是其显著区别于其他重大事件的新闻报道的一大特征,在媒介事件中记者与媒介放弃了在新闻报道中惯有的中立立场和批评怀疑的态度,相反抱以崇敬甚至敬畏的态度来记录事件,并且他们并非置身事外,而是参与其中并成为事件的一个主要角色,努力向观众阐述事件想表达的中心价值,如书中所提的“记者的扮演的几近牧师般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