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管理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富管理研究
摘要
虽然我国财富管理服务市场初具规模,但是与欧美成熟的财富管理市场相比,中国财富管理行业总体上还处于发展初期。目前,我国财富管理行业存在一系列问题亟须解决,尤其是近些年,我国高净值人群的快速增长,向财富管理业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我国财富管理服务的基本要求出发,通过介绍和借鉴西方财富管理的经验和模式,针对我国财富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希望人们能对该行业的认知和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财富管理,私人银行,高净值人群,监管
1. 财富管理概述
财富管理是指为高资产净值的家庭或个人提供投资组合管理、税务规划、遗产规划、信托服务、离岸资产服务、不动产管理、融资、慈善等安排的一系列服务。财富管理较传统个人理财有以下明显不同特征:
第一,在服务对象上,财富管理全面服务于全球各区域内顶级富豪,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个人理财,其准入门槛较高。
第二,在服务理念上,财富管理完全以客户为中心,产品的订制完全根据客户需求量身定做,为真正意义上的全方位多层次的个性化服务。
第三,在盈利模式和空间上。财富管理的盈利模式不是用产品的销售利润作为盈利主渠道,而是通过管理资产如提供财富管理方案收取费用。
第四,在隐私权上,财富管理的客户大多坐拥亿万财富的富豪,协助管理如此庞大的财富,自然要求严格的保密性。
第五,从业人员的素质,为超级富豪提供全方位服务,需要高超的技巧和专业知识,因此训练有素的专业客户经理是不可或缺的人才。
2. 我国财富管理发展探索
2.1 我国财富管理的现状
当前我国财富管理行业已初具规模,财富管理机构类型趋于多样化,基础产品数量逐渐丰富,民众的理财意识逐步增强,尤其是一些高净值人群的财富管理需求日益增加。
中国财富管理业者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信托公司、保险公司等。随着高净值财富人群的快速增加,不断增加的市场需求也催生了第三方理财机构,如纽交所上市的诺亚财富和钜派投资。其中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是财富人群选择的主要财富管理机构。
2.1.1商业银行的财富管理
2002年招商银行首先推出金葵花理财品牌,面向日均存款或资产超过50万的中高端客户,切入了启动阶段的财富市场。2007年中国银行推出了私人银行业务,标志着分层次财富管理格局的产生。截至目前,在中国有100多家家银行机构提供财富管理服务。商业银行依照资金进入门槛和风险承受度向财富客户提供诸如传统的现金管理工具、结构性产品、不动产基金、资产基金、信托产品、私募基金、对冲基金、QDII共同基金以及其他指数挂钩类投资工具。
我国商业银行面向财富客户的这些产品和一般理财客户的产品差别有限,且服务同质化严重。销售或代销理财产品获取手续费是财富管理部门主要的收入来源,且财富管理的收入在我国商业银行总收入的比例极低。
2.1.2 证券公司的财富管理
2010年广发证券正式引入了投资银行财富管理的概念。目前有十多家综合类券商通过设立财富管理中心或财富俱乐部切入财富管理市场。同银行的处境一样,证券业受制于分业监管,客户的存款、投资账户相分离格局短期内无法改变。由于无法为客户提供统一账户下的资产规划,券商如何财富业务还处于摸索阶段。
2.1.3 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
所谓第三方财富管理,是指独立于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之外,代表客户利益,站在客户立场,根据客户需求,独立、客观、公正地为客户进行金融资产配置和理财产品筛选的专业财富管理。面对中国日益增长的财富管理需求,第三方财富管理应运而生。如在纽交所上市的诺亚财富和钜派投资。自2010年诺亚财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后,其所带来的财富示范效应,加上行业准入门槛极低,使得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快速发展,目前中国大大小小的各种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数量已超过8000家。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第三方财富管理占据整个财富管理市场份额的60%以上;在台湾、香港等地也占30%左右。在中国大陆,第三方财富管理占整个财富管理的市场份额非常小,占比不到5%。同时,行业发展良莠不齐,一些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的违法事件甚至影响到了地方的金融稳定,也彰显了政府监管相对滞后。
2.2我国专业财富管理服务内在需求
2.2.1财富管理需求持续提升
根据贝恩咨询公司和招商银行发布的《2015年私人财富报告》,中国个人可投资资产1000万人民币以上的高净值人群规模已超过100万人。截止2014年末全国个人持有的总的可投资资产规模达到112万亿人民币,约合20亿美元,仅次于美国的46万亿美元而且中国私人财富市场的可投资资产规模和高净值人群数量将继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个人财富在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中迅速积累为财富管理等个人高端理财业务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高端理财业务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
2.2.2我国真正财富管理的缺失
虽然中国财富管理的需求日益增大,但由于当前中国经济体系,金融市场成熟度和监管体系的完善程度的原因,做好财富管理的关键因素的现实基础是缺失的。第一,产品机制缺乏,我国金融市场缺乏产品对冲机制,很难为资产规模庞大的私人客户设计风险分散方案。第二,我国资本市场不完全开放,很难做到全球资产配置,这对实现真正的财富管理是一个较大的障碍。第三,人才基础和人才机制不完善,财富管理需要专业的人才,需要专业的一对一客户经理,客户经理背后也整个团队的支撑,中国在这方面做得不够。第四,法规和监管的严重不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严重跟不上金融市场的需要。
3.加快发展财富管理服务
与欧美成熟的财富管理市场相比,中国财富管理行业总体上还处于发展初期,财富管理机构开展业务同质化、监管的碎片化严重。财富管理的财产观念、风险责任的界定等问题仍较模糊,财富管理尚缺乏统一和专门的制度体系和法律规范,一系列问题亟须解决。
3.1 对银行等财富管理者的建议
一、管理观念改变,树立更广泛的金融观念。放开思想是改革的第一步。随着金融改革,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