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规律和特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规律和特点

作者:陈湧

来源:《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17年第06期

[摘要]社会主要矛盾是指社会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居于首要地位、起主导和决定作用的矛盾,对于无产阶级政党来说,正确认识一定历史时期内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明确工作任务、制定路线方针的基础。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漫长征程中正是通过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揭示社会主要矛盾、分析和把握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来正确制定党在各个阶段的纲领和路线的。也可以说,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地深刻认识和判断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不断解决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的历史。

[关键词]社会主要矛盾;新时代;变化

[中图分类号]B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071(2017)06-0034-03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科学论断集中反映了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为新时代谋划发展、推动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

一、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历次论断的回顾

社会主要矛盾是指社会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居于首要地位、起主导和决定作用的矛盾,对于无产阶级政党来说,正确认识一定历史时期内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明确工作任务、制定路线方针的基础。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对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进行过不同的论断,并根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来确定党的工作重点,也可以说,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地深刻认识和判断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不断解决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的历史。

党的社会主要矛盾理论形成于抗日战争时期,但对这一理论问题的探索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就已开启。1921年,党的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横空出世,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在一大通过的纲领和决议中指出我们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承认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等。这说明,我们党从成立之初就注重分析社会阶级之间的关系及矛盾以制定正确的革命纲领和政策策略。1922年,党的二大分析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指出:当前的中国革命性质是民主主义革命;革命的动力是无产阶级、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也是革命的力量之一;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这是我们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对中国国情和阶级关系认知的一次重大进步,虽然这时还没有明确运用社会主要矛盾这一概念,但无疑为此后正确认识社会主要矛盾奠定了基础。

1927年,正当第一次国共合作下革命形势发展迅猛的关键时刻,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和帝国主义勾结起来,叛变革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遭到失败。大革命失败后,蒋介石在全国建立了代表地主买办阶级的反动政权。1928年,中国共产党在莫斯科召开了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中国社会的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现阶段的革命仍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的中心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实行土地革命。此后,随着“九一八”事变的发生,日本侵华不断加剧,中国人民掀起了抗日民主运动的高潮,中国共产党也面临着从土地革命战争向民族革命战争转变的新形势。1935年,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后,召开了著名的瓦窑堡会议,指出:当前时局的基本特点是日本帝国主义“正准备并吞全中国,把全中国从各帝国主义的半殖民地变为日本的殖民地”,民族矛盾已上升为主要矛盾,并随后在全国停止没收地主土地,以减租减息作为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基本政策。

抗日战争时期,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断深入,党的社会主要矛盾理论终于逐渐形成并成熟,在这一过程中毛泽东同志做出了最主要的贡献。1937年8月,毛泽东同志撰写《矛盾论》一文,为中国共产党社会主要矛盾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39年12月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提出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的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中国革命的任务,主要地就是打击帝国主义和封建地主阶级这两个敌人,而在抗日战争阶段,民族革命的任务主要地是“反对侵入国土的日本帝国主义”。党的社会主要矛盾理论基本形成了。1945年抗战胜利后,随着日本法西斯的覆灭,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具体表现形式再次发生变化,新的情况和任务是国内斗争,也即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的人民大众与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前夕,中共中央发布了著名的《五四指示》,该指示决定将减租减息的政策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标志着我们党对国内阶级关系以及主要矛盾认识的一个新转变。

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53年全国范围内土地改革基本完成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为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国民党残余势力之间的矛盾。从1953年始,随着土改的胜利完成,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步成为国内的主要矛盾,这一主要矛盾的解决就是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1956年党的八大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的办法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实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为此,大会作出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必须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重大战略决策。八大关于当时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虽有不够完善准确的地方,但基本方向是正确的。它为改革开放后更全面深刻地认识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奠定了基础。但是,1957年以后,党的指导思想逐渐走向“左”倾,在1958年的八大二次会议上,正式改变了八大关于国内主要矛盾的正确提法,指出:“在整个过渡时期,也就是说,在社会主义社会建成以前,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斗争,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斗争,始终是我国内部的主要矛盾。这个矛盾,在某些范围内表现为激烈的、你死我活的敌我矛盾。”1962年9月,党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