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中暑急救流程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 急救 继教 培训
并发症处理
多器官功能衰竭
持续肾透析(CRRT)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速碧林0.4IU皮下注射
脑水肿
20%甘露醇250ml静滴
休克
扩容
2011 急救 继教 培训
高温综合症
热射病
热衰竭
热痉挛
由于大量失水和失 盐引起的肌肉疼痛 性痉挛
由于严重脱水和电 解质紊乱引起的周 围循环容量不足而 发生虚脱,病情轻 而短暂者成为热昏 厥
2011 急救 继教 培训
中暑按症状轻重分类
先兆中暑 病人常常感到大量出汗、头晕、眼花、无力,恶心、心慌, 气短,注意力不集中,定向力障碍。体温常常小于37.5摄氏度。在离 开高温作业环境进入阴凉通风的环境时,短时即可恢复正常。
轻症中暑 病人除有先兆症状外,有的表现为体温升高至38摄氏度以 上,皮肤灼热、面色潮红;面色苍白,呕吐,皮肤湿冷,脉搏细弱, 血压下降等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通常休息后体温可在4小时内恢复 正常。
因高温引起体温调 节中枢功能障碍出 现高热,严重生理 和生化异常
2011 急救 继教 培训
急救流程
尽快降温
早期插管
充分补液
腋窝、腹股沟冰 袋,酒精搽浴, 使用冰盐水灌胃 或灌肠,冬眠疗 法,体温降至37 度。
昏迷患者早期插 管,可保证氧供 及防止误吸。抽 搐时用安定控制 ,血压稳定后使 用甘露醇脱水, 同时可使用甲强 龙。
醒脑静 生脉 清开灵
防暑降温
2011 急救 继教 培训
2011 急救 继教 培训
中暑降温细则
1、降温 是抢救重症中暑的关键。高热持续时间越长,组织损害越严重,预后也越差, 故需积极、迅速、有效地采取降温措施降温。 (1)环境降温(2)体表降温 A 冰水酒精敷擦:在头、颈、腋窝、肘部、腹股沟、用加入少量酒精(5%---10%)的冰水 或冷水擦拭全身皮肤。 上肢擦拭顺序为:自侧颈---肩---上臂外侧---手背;自侧胸---腋窝---上臂内侧---肘窝---手心。 背部擦拭顺序为:自颈下至臀部。 膝关节后等大血管走行处放置冰袋。 下肢擦拭顺序为:自髂骨沿大腿外侧至足背;自腹股沟沿大腿内侧至足内踝;自臀下沿大腿后 侧经腘窝至足跟。 B 冰水浸浴:病人采用半坐卧位,浸于含有碎冰块,水温在15---16度的冷水中,水面不超过 病人的乳头平面。并随时控制水温,保持在15---16度;浸浴每10---15分钟应将病人抬离水面, 测肛温一次,一般可在20分钟内体温下降2---4度,如肛温下降到38度时,即停止浸浴。 下降的温度又回升至39度以上时,可再行浸浴。 C 体内降温: 用4---10度5%葡萄糖盐水1000ml经股动脉向心性注入病人体内。 用4---10度5%葡萄糖盐水1000ml注入病人胃内。 用4---10度5%葡萄糖盐水1000ml给病人灌肠。 D 药物降温:采用复方氨基比林2ml肌注或消炎痛栓一枚肛塞。 2、保持呼吸道通畅 昏迷病人采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可防止舌后坠堵塞气道,也便于分泌物从口角流出,避免 分泌物吸入呼吸道导致窒息,并及时清除鼻咽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3、对有抽搐的病人,在补液充分时可给予按摩或安定10mg静注或鲁米那0.1肌注。 4、对有心跳、呼吸停止的病人,立即进行现场心肺复苏。
2011 急救 继教 培训
中暑的治疗原则
中暑先兆:暂时脱离高温现场,密切观察。 轻症中暑:迅速脱离高温现场,在通风阴凉处休息,给予含盐清凉饮。 重症中暑:迅速物理或药物降温,纠正水或电解质紊乱,对症治疗。采用“四早 一支持(积极支持器官功能)” 的治疗原则。 (1)早期快速降温,使用冰毯、冰帽、酒精擦浴结合冬眠降温,使体温尽快降至正 常; (2)早期快速扩溶:以晶体液为主,结合血浆、蛋白,尽快补足血容量,纠正低钾、 低钠等电解质紊乱,有研究显示低钠血症如处理不当,病死率高达50% 一80%。 (3)早期抗凝使用低分子肝素钠5000U,皮下注射,1次/12h,连续7d。 (4)早期改善微循环。 (5)积极支持脏器功能:(早期快速扩溶 患者重度脱水,常表现脉搏细速、心率 >150次/min,血压偏低, 血细胞压积>45% ,血红蛋白>150 g/L,无尿。表明 血液浓缩,血容量明显减少。在排除心功能不全的情况下,应予早期快速扩溶, 开放多路静脉通道或中心静脉置管。用晶体复方林格氏液,以1000~1500 ml/h 的速度输入体内,最好在前4 h内输入丢失量的1/3~1/5,约3000~5000 ml, 在第一个24 h补足体液丧失的量。重症中暑的失水相对于慢性消耗性疾病的失水 对器官的损伤更危急,应高度重视早期液体复苏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为使补液更 为精确,应监测中心静脉压(CVP)指导补液。临床易把重症中暑患者出现的有效循 环血量递减、心输出量减少、心搏加速、心率达150次/min误认为心功能不全, 临床医生不敢早期快速输注体液而延误抢救的契机。)
通过刺激人体使人 自身产生抵抗能力 ,放痧通脉,有条 件的最好是输氧。 中暑的病理机制是 血氧不足,毛细血 管收缩闭塞所致。
2011 急救 继教 培训
中暑护理措施
1. 迅速将病人搬离高热环境,户外者选择通风良好的阴凉处,有条件者选择20-25摄氏 度的空调房。 2.解开衣领,或者脱去上衣,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有休克者,取中凹卧位。保持呼吸 道通畅,防舌根后坠和误吸。 3.降温护理:轻者饮含盐冰水或清凉饮料,冰水乙醇敷擦。重者放置冰袋,冰水侵浴, 4-10℃的5%葡萄糖盐水1000ML股动脉向心注入(灌肠或注入胃内)。体温持续38.5℃以 上者,遵医嘱药物降温。 4.严密观察病情: ⑴.降温效果:监测病人生命体征。每15-30分钟一次肛温,观察四肢末梢循环状况,出 汗情况,病人反应。(高热而四肢末梢厥冷,紫绀,提示病情更严重。寒战,鸡皮疙瘩, 提示药物降温量不足。呼吸抑制,深昏迷,收缩压低于80mmHg,停用降温药物。) ⑵.休克:严密观察有无休克发生。(高热可导致循环衰竭而休克,降温过程大量排汗 也可导致虚脱和休克) ⑶.急性肾功能衰竭:检测尿量。 ⑷.其他症状:如是否伴有咳嗽,呕吐,腹泻,出疹和出血等,以协助医生明确诊断。 5.高热惊厥的护理:置于保护床内,防坠床和碰伤。床边备开口器和舌钳,防舌咬破。 6.加强基础护理 ⑴.口腔护理:高热者唾液分泌少,口腔干燥,易发生舌炎,牙龈炎等。要注意口腔清 洁以防感染和粘膜破溃。 ⑵皮肤护理 ⑶饮食护理
中暑急救流程
( 2011 )
肖彪
急诊科 主任医师
中暑的错误认识
错误治疗
民间传说
输注葡萄糖 引起低钾
加重低钠
不能输液的原因
抗生素过敏 加重低钙
医案医话 2009 年46卷05期 中暑死亡原因统计
2011 急救 继教 培训
中暑死亡的认识
低钙
横纹肌溶解
低钠
休克、DIC、心衰、 脑水肿、MODS
2011 急救 继教 培训
低钙血症
一般补液后自行缓解,如不缓解可静推葡 萄糖酸钙1克或加入生理盐水100毫升中静 滴
肌肉痉挛
保证呼吸道通畅和补液充分的情况下,安 定1~2毫克/公斤静注
2011 急救 继教 培训
横纹肌溶解症
由于挤压、运动、高热、药物、炎症等原因所致横纹肌破坏和崩解, 导致肌酸激酶、肌红蛋白等肌细胞内的成分进入细胞外液及血循环, 引起内环境紊乱、急性肾衰竭等组织器官损害的临床综合征。气温或 体温过高或过低均可引起肌肉损伤,诱发横纹肌溶解。热射病是体温 过高导致横纹肌溶解症的另一原因。劳力型热射病,高温和运动(体力 劳动)叠加在一起,更容易发生横纹肌溶解。低血钾、低血钠等电解质 紊乱,引起肌细胞ATP耗竭,进而影响Na+-K+-ATP酶和Ca++-Na+ 的交换,同时影响Na+-K+泵的功能。最终的共同途径是细胞外的钙 离子进入细胞内,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升高。细胞内钙超载对肌动 蛋白和肌球蛋白产生病理性影响,并激活细胞内的蛋白酶,引起肌肉 破坏和肌纤维坏死。
3
横纹肌溶解
CK可升至20000以 上,但CK-MB相 对升高较少,血小 板急剧下降,低至 30以下,肌酐升高 (早期灌注不足)
2011 急救 继教 培训
症状处理
低钠血症
补充等渗生理盐水或高渗(3%)盐水,维 持血浆钠平衡,3%氯化钠100ml = 0.9%氯 化钠77 ml + 10%氯化钠23 ml
2011 急救 继教 培训
2011 急救 继教 培训
中药制剂
清热解毒
清开灵注射液 40ml或醒脑静注 射液20ml加入生 理盐水500ml静滴 ,具有抗脑缺血 损伤作用,减轻 结脑缺血再灌注 。 生脉注射液 40~60ml加入生理 盐水500ml中静脉 滴注,维持有效 周围血容量,预 防休克发生。
2011 急救 继教 培训
口服补液盐
ORS
每日不得超过3000毫升
加水1000ml
氯化钠3.5克
碳酸氢钠2.5克
氯化钾1.5克
Leabharlann Baidu
葡萄糖20克
2011 急救 继教 培训
2011 急救 继教 培训
刮痧疗法
适用于 中暑轻证
用光滑平整的汤匙 蘸食油或清水,刮 背脊两侧,颈部, 胸肋间隙,肩臂, 胸窝及腘窝等处, 刮至皮肤出现紫红 色为度。
补液以羟乙基 淀粉和生理盐 水为主,早期 使用低分子肝 素,防止DIC。 若无尿,则需 行CRRT 。
2011 急救 继教 培训
高温合并症
先兆中暑
日射病
热痉挛
高温
热衰竭
热射病
多器官衰竭
2011 急救 继教 培训
重症中暑并发症
1
肝功能受损
转氨酶升高 谷丙 升高可达2000以 上
2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脑水肿 脑干损伤 植物状态 脑死亡
2011中暑指南
1. 中暑判定 2. 先兆中暑 3. 轻型中暑 4. 重型中暑 5.中暑并发症
2011 急救 继教 培训
中 暑
中暑是指人体在高温或烈日下,引起体温调节功能紊乱、散热机能发 生障碍,致使热能积累所致的以高热、无汗及以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 主的综合征。中暑多见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温带地区在遭遇严重的 热浪袭击时,可引起大量不适人群受累。研究表明,当气温大于31摄 氏度时,便可有中暑发生。在我国,中暑多见于南方地区的夏季,老 年人多见。人群分布上多见于在炎热气温下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参加 大型体育竞赛和军事训练的人;另外,长途旅行的人也多见。随着全 球气候变暖,已经习惯于人工恒温环境生活工作的人们,由于普遍面 临机体耐热能力的下降,日常生活中,中暑的发生率有呈逐渐升高的 趋势。至2011年不完全资料统计,中暑的病死率可高达20%~70%。所 以在炎热的夏季,人们更需积极防治中暑。
重症中暑 上述症状进一步加重。出现皮肤苍白,出冷汗,肢体软弱 无力,脉细速。血压下降(收缩压降至80毫米汞柱以下),呼吸浅快, 体温正常或变化较小,意识模糊或昏厥。剧烈头痛、头晕、耳鸣、呕 吐、面色潮红、头温40摄氏度以上,体温一般正常,严重者昏迷。继 续发展为高热,体温高达40摄氏度以上,伴有晕厥、皮肤干燥灼热、 头痛、恶心、全身乏力、脉快、神志模糊、严重时引起多脏器损害而 死亡。
2011《高温中暑事件卫生应急预案》
2011 急救 继教 培训
中暑原因
环境因素 高温、高湿、风速小。在高温辐射作业环境(干热环境) 和高温高湿作业环境(湿热环境)中易发生。据研究,连续三天平均 气温超过30摄氏度和相对湿度大于73%时最易发生中暑。要注意有时 虽然气温不高,湿度不大,但由于环境通风较差,也易发生中暑。比 如夏季人们在密闭的工作环境中,易发生中暑。在城市中,各种高大 建筑物影响空气流通,夏季空调的大面积使用,街道的狭窄及逐渐增 多的车辆,各种仪器设备的使用,城市绿化面积的减少等原因,形成 热岛效应,增加城市的气温;以及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的增多,形成的 温室效应,气温呈升高的趋势,这些原因均导致了中暑现象的增多。 自身因素 主要有产热增加,如从事体力劳动和体育运动,以及患有 发热、甲亢等代谢增加的疾病。热适应差,如营养不良、年老体弱、 孕产妇、过度疲劳、缺乏体育锻炼、睡眠不足、饮酒、饥饿以及突然 进入旅游热区和高温环境。散热障碍,如过度肥胖、穿紧身、透气性 差的衣裤、先天性汗腺缺乏症、硬皮病、痱子、大面积烧伤病人恢复 的瘢痕。另外,在使用抗胆碱药物、抗组胺药物、抗抑郁药物、β 肾 上腺素受体阻滞剂、利尿剂、酚噻嗪类等药物治疗期间,以及患有脱 水、休克、心衰等疾病的患者,也是导致中暑的不可忽视的因素。
并发症处理
多器官功能衰竭
持续肾透析(CRRT)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速碧林0.4IU皮下注射
脑水肿
20%甘露醇250ml静滴
休克
扩容
2011 急救 继教 培训
高温综合症
热射病
热衰竭
热痉挛
由于大量失水和失 盐引起的肌肉疼痛 性痉挛
由于严重脱水和电 解质紊乱引起的周 围循环容量不足而 发生虚脱,病情轻 而短暂者成为热昏 厥
2011 急救 继教 培训
中暑按症状轻重分类
先兆中暑 病人常常感到大量出汗、头晕、眼花、无力,恶心、心慌, 气短,注意力不集中,定向力障碍。体温常常小于37.5摄氏度。在离 开高温作业环境进入阴凉通风的环境时,短时即可恢复正常。
轻症中暑 病人除有先兆症状外,有的表现为体温升高至38摄氏度以 上,皮肤灼热、面色潮红;面色苍白,呕吐,皮肤湿冷,脉搏细弱, 血压下降等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通常休息后体温可在4小时内恢复 正常。
因高温引起体温调 节中枢功能障碍出 现高热,严重生理 和生化异常
2011 急救 继教 培训
急救流程
尽快降温
早期插管
充分补液
腋窝、腹股沟冰 袋,酒精搽浴, 使用冰盐水灌胃 或灌肠,冬眠疗 法,体温降至37 度。
昏迷患者早期插 管,可保证氧供 及防止误吸。抽 搐时用安定控制 ,血压稳定后使 用甘露醇脱水, 同时可使用甲强 龙。
醒脑静 生脉 清开灵
防暑降温
2011 急救 继教 培训
2011 急救 继教 培训
中暑降温细则
1、降温 是抢救重症中暑的关键。高热持续时间越长,组织损害越严重,预后也越差, 故需积极、迅速、有效地采取降温措施降温。 (1)环境降温(2)体表降温 A 冰水酒精敷擦:在头、颈、腋窝、肘部、腹股沟、用加入少量酒精(5%---10%)的冰水 或冷水擦拭全身皮肤。 上肢擦拭顺序为:自侧颈---肩---上臂外侧---手背;自侧胸---腋窝---上臂内侧---肘窝---手心。 背部擦拭顺序为:自颈下至臀部。 膝关节后等大血管走行处放置冰袋。 下肢擦拭顺序为:自髂骨沿大腿外侧至足背;自腹股沟沿大腿内侧至足内踝;自臀下沿大腿后 侧经腘窝至足跟。 B 冰水浸浴:病人采用半坐卧位,浸于含有碎冰块,水温在15---16度的冷水中,水面不超过 病人的乳头平面。并随时控制水温,保持在15---16度;浸浴每10---15分钟应将病人抬离水面, 测肛温一次,一般可在20分钟内体温下降2---4度,如肛温下降到38度时,即停止浸浴。 下降的温度又回升至39度以上时,可再行浸浴。 C 体内降温: 用4---10度5%葡萄糖盐水1000ml经股动脉向心性注入病人体内。 用4---10度5%葡萄糖盐水1000ml注入病人胃内。 用4---10度5%葡萄糖盐水1000ml给病人灌肠。 D 药物降温:采用复方氨基比林2ml肌注或消炎痛栓一枚肛塞。 2、保持呼吸道通畅 昏迷病人采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可防止舌后坠堵塞气道,也便于分泌物从口角流出,避免 分泌物吸入呼吸道导致窒息,并及时清除鼻咽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3、对有抽搐的病人,在补液充分时可给予按摩或安定10mg静注或鲁米那0.1肌注。 4、对有心跳、呼吸停止的病人,立即进行现场心肺复苏。
2011 急救 继教 培训
中暑的治疗原则
中暑先兆:暂时脱离高温现场,密切观察。 轻症中暑:迅速脱离高温现场,在通风阴凉处休息,给予含盐清凉饮。 重症中暑:迅速物理或药物降温,纠正水或电解质紊乱,对症治疗。采用“四早 一支持(积极支持器官功能)” 的治疗原则。 (1)早期快速降温,使用冰毯、冰帽、酒精擦浴结合冬眠降温,使体温尽快降至正 常; (2)早期快速扩溶:以晶体液为主,结合血浆、蛋白,尽快补足血容量,纠正低钾、 低钠等电解质紊乱,有研究显示低钠血症如处理不当,病死率高达50% 一80%。 (3)早期抗凝使用低分子肝素钠5000U,皮下注射,1次/12h,连续7d。 (4)早期改善微循环。 (5)积极支持脏器功能:(早期快速扩溶 患者重度脱水,常表现脉搏细速、心率 >150次/min,血压偏低, 血细胞压积>45% ,血红蛋白>150 g/L,无尿。表明 血液浓缩,血容量明显减少。在排除心功能不全的情况下,应予早期快速扩溶, 开放多路静脉通道或中心静脉置管。用晶体复方林格氏液,以1000~1500 ml/h 的速度输入体内,最好在前4 h内输入丢失量的1/3~1/5,约3000~5000 ml, 在第一个24 h补足体液丧失的量。重症中暑的失水相对于慢性消耗性疾病的失水 对器官的损伤更危急,应高度重视早期液体复苏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为使补液更 为精确,应监测中心静脉压(CVP)指导补液。临床易把重症中暑患者出现的有效循 环血量递减、心输出量减少、心搏加速、心率达150次/min误认为心功能不全, 临床医生不敢早期快速输注体液而延误抢救的契机。)
通过刺激人体使人 自身产生抵抗能力 ,放痧通脉,有条 件的最好是输氧。 中暑的病理机制是 血氧不足,毛细血 管收缩闭塞所致。
2011 急救 继教 培训
中暑护理措施
1. 迅速将病人搬离高热环境,户外者选择通风良好的阴凉处,有条件者选择20-25摄氏 度的空调房。 2.解开衣领,或者脱去上衣,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有休克者,取中凹卧位。保持呼吸 道通畅,防舌根后坠和误吸。 3.降温护理:轻者饮含盐冰水或清凉饮料,冰水乙醇敷擦。重者放置冰袋,冰水侵浴, 4-10℃的5%葡萄糖盐水1000ML股动脉向心注入(灌肠或注入胃内)。体温持续38.5℃以 上者,遵医嘱药物降温。 4.严密观察病情: ⑴.降温效果:监测病人生命体征。每15-30分钟一次肛温,观察四肢末梢循环状况,出 汗情况,病人反应。(高热而四肢末梢厥冷,紫绀,提示病情更严重。寒战,鸡皮疙瘩, 提示药物降温量不足。呼吸抑制,深昏迷,收缩压低于80mmHg,停用降温药物。) ⑵.休克:严密观察有无休克发生。(高热可导致循环衰竭而休克,降温过程大量排汗 也可导致虚脱和休克) ⑶.急性肾功能衰竭:检测尿量。 ⑷.其他症状:如是否伴有咳嗽,呕吐,腹泻,出疹和出血等,以协助医生明确诊断。 5.高热惊厥的护理:置于保护床内,防坠床和碰伤。床边备开口器和舌钳,防舌咬破。 6.加强基础护理 ⑴.口腔护理:高热者唾液分泌少,口腔干燥,易发生舌炎,牙龈炎等。要注意口腔清 洁以防感染和粘膜破溃。 ⑵皮肤护理 ⑶饮食护理
中暑急救流程
( 2011 )
肖彪
急诊科 主任医师
中暑的错误认识
错误治疗
民间传说
输注葡萄糖 引起低钾
加重低钠
不能输液的原因
抗生素过敏 加重低钙
医案医话 2009 年46卷05期 中暑死亡原因统计
2011 急救 继教 培训
中暑死亡的认识
低钙
横纹肌溶解
低钠
休克、DIC、心衰、 脑水肿、MODS
2011 急救 继教 培训
低钙血症
一般补液后自行缓解,如不缓解可静推葡 萄糖酸钙1克或加入生理盐水100毫升中静 滴
肌肉痉挛
保证呼吸道通畅和补液充分的情况下,安 定1~2毫克/公斤静注
2011 急救 继教 培训
横纹肌溶解症
由于挤压、运动、高热、药物、炎症等原因所致横纹肌破坏和崩解, 导致肌酸激酶、肌红蛋白等肌细胞内的成分进入细胞外液及血循环, 引起内环境紊乱、急性肾衰竭等组织器官损害的临床综合征。气温或 体温过高或过低均可引起肌肉损伤,诱发横纹肌溶解。热射病是体温 过高导致横纹肌溶解症的另一原因。劳力型热射病,高温和运动(体力 劳动)叠加在一起,更容易发生横纹肌溶解。低血钾、低血钠等电解质 紊乱,引起肌细胞ATP耗竭,进而影响Na+-K+-ATP酶和Ca++-Na+ 的交换,同时影响Na+-K+泵的功能。最终的共同途径是细胞外的钙 离子进入细胞内,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升高。细胞内钙超载对肌动 蛋白和肌球蛋白产生病理性影响,并激活细胞内的蛋白酶,引起肌肉 破坏和肌纤维坏死。
3
横纹肌溶解
CK可升至20000以 上,但CK-MB相 对升高较少,血小 板急剧下降,低至 30以下,肌酐升高 (早期灌注不足)
2011 急救 继教 培训
症状处理
低钠血症
补充等渗生理盐水或高渗(3%)盐水,维 持血浆钠平衡,3%氯化钠100ml = 0.9%氯 化钠77 ml + 10%氯化钠23 ml
2011 急救 继教 培训
2011 急救 继教 培训
中药制剂
清热解毒
清开灵注射液 40ml或醒脑静注 射液20ml加入生 理盐水500ml静滴 ,具有抗脑缺血 损伤作用,减轻 结脑缺血再灌注 。 生脉注射液 40~60ml加入生理 盐水500ml中静脉 滴注,维持有效 周围血容量,预 防休克发生。
2011 急救 继教 培训
口服补液盐
ORS
每日不得超过3000毫升
加水1000ml
氯化钠3.5克
碳酸氢钠2.5克
氯化钾1.5克
Leabharlann Baidu
葡萄糖20克
2011 急救 继教 培训
2011 急救 继教 培训
刮痧疗法
适用于 中暑轻证
用光滑平整的汤匙 蘸食油或清水,刮 背脊两侧,颈部, 胸肋间隙,肩臂, 胸窝及腘窝等处, 刮至皮肤出现紫红 色为度。
补液以羟乙基 淀粉和生理盐 水为主,早期 使用低分子肝 素,防止DIC。 若无尿,则需 行CRRT 。
2011 急救 继教 培训
高温合并症
先兆中暑
日射病
热痉挛
高温
热衰竭
热射病
多器官衰竭
2011 急救 继教 培训
重症中暑并发症
1
肝功能受损
转氨酶升高 谷丙 升高可达2000以 上
2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脑水肿 脑干损伤 植物状态 脑死亡
2011中暑指南
1. 中暑判定 2. 先兆中暑 3. 轻型中暑 4. 重型中暑 5.中暑并发症
2011 急救 继教 培训
中 暑
中暑是指人体在高温或烈日下,引起体温调节功能紊乱、散热机能发 生障碍,致使热能积累所致的以高热、无汗及以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 主的综合征。中暑多见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温带地区在遭遇严重的 热浪袭击时,可引起大量不适人群受累。研究表明,当气温大于31摄 氏度时,便可有中暑发生。在我国,中暑多见于南方地区的夏季,老 年人多见。人群分布上多见于在炎热气温下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参加 大型体育竞赛和军事训练的人;另外,长途旅行的人也多见。随着全 球气候变暖,已经习惯于人工恒温环境生活工作的人们,由于普遍面 临机体耐热能力的下降,日常生活中,中暑的发生率有呈逐渐升高的 趋势。至2011年不完全资料统计,中暑的病死率可高达20%~70%。所 以在炎热的夏季,人们更需积极防治中暑。
重症中暑 上述症状进一步加重。出现皮肤苍白,出冷汗,肢体软弱 无力,脉细速。血压下降(收缩压降至80毫米汞柱以下),呼吸浅快, 体温正常或变化较小,意识模糊或昏厥。剧烈头痛、头晕、耳鸣、呕 吐、面色潮红、头温40摄氏度以上,体温一般正常,严重者昏迷。继 续发展为高热,体温高达40摄氏度以上,伴有晕厥、皮肤干燥灼热、 头痛、恶心、全身乏力、脉快、神志模糊、严重时引起多脏器损害而 死亡。
2011《高温中暑事件卫生应急预案》
2011 急救 继教 培训
中暑原因
环境因素 高温、高湿、风速小。在高温辐射作业环境(干热环境) 和高温高湿作业环境(湿热环境)中易发生。据研究,连续三天平均 气温超过30摄氏度和相对湿度大于73%时最易发生中暑。要注意有时 虽然气温不高,湿度不大,但由于环境通风较差,也易发生中暑。比 如夏季人们在密闭的工作环境中,易发生中暑。在城市中,各种高大 建筑物影响空气流通,夏季空调的大面积使用,街道的狭窄及逐渐增 多的车辆,各种仪器设备的使用,城市绿化面积的减少等原因,形成 热岛效应,增加城市的气温;以及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的增多,形成的 温室效应,气温呈升高的趋势,这些原因均导致了中暑现象的增多。 自身因素 主要有产热增加,如从事体力劳动和体育运动,以及患有 发热、甲亢等代谢增加的疾病。热适应差,如营养不良、年老体弱、 孕产妇、过度疲劳、缺乏体育锻炼、睡眠不足、饮酒、饥饿以及突然 进入旅游热区和高温环境。散热障碍,如过度肥胖、穿紧身、透气性 差的衣裤、先天性汗腺缺乏症、硬皮病、痱子、大面积烧伤病人恢复 的瘢痕。另外,在使用抗胆碱药物、抗组胺药物、抗抑郁药物、β 肾 上腺素受体阻滞剂、利尿剂、酚噻嗪类等药物治疗期间,以及患有脱 水、休克、心衰等疾病的患者,也是导致中暑的不可忽视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