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做好企业内部审计定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如何做好企业内部审计定位
当前,随着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内部审计定位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做好企业内部审计定位,也是当前开展好内部审计工作需要研究的新课题。
内部审计职能的定位
企业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必须建立健全内部管理。
企业要提高经济效益,离不开有效的内部管理,必须根据资本运动的客观规律和经营活动进行科学计划、组织、调节、控制、指导和监督。
此外,企业由于经营和管理的内在需要,也必须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内部审计是企业管理层更好地管理企业的一种重要工具和手段,内部审计人员要站在组织发展的全局来分析和考虑问题。
内部审计通过对企业内部经济活动的监督与评价,维护经济秩序,不断改进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保护企业合法权益。
内部审计在组织风险管理框架中的定位。
内部审计可以协助组织进行风险管理过程的初步建立工作,还可以通过改善组织基本程序的咨询工作,对传统保证业务进行补充。
内部审计要评价单位的固有风险和剩余风险,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办公自动化程度的日益提高,控制人员逐步减少,组织的风险性质和影响程度也发生了变化。
审计人员要分析这些环境因素的变化,才能进一步考虑组织结构的风险变化和控制是否与形势变化相符。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内部审计在组织可持续发展中发挥重大的作用。
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要健全内部控制,加强自我约束,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就必须加强内部审计。
凭借内部审计自身的独立性和对本企业情况的了解,以及在长期审计工作中积累的经验,能够及时发现内部控制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并通过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影响,找出措施和方法完善企业内部控制。
内部审计的最终目的和企业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就是通过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促进企业把注意力转移到如何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促进资产保值增值上来。
内部审计职能由“监督导向型”向“服务导向型”转变。
从内部审计的组织
定位方面看,内部审计应立足于企业全局,以参与、合作的态度,定位于企业的服务部门,通过对审查活
动的分析、评价,提供改进工作建议和咨询服务,从而帮助组织内成员有效地
履行其职责,提高工作质量,为组织创造更多的价值。
第一,在审计开始时,要对被审计部门抱着合作和信任的态度,召开审计座谈会,消除被审计者的顾虑,并尽量不妨碍被审计部门的工作,使他们把审计工作视同本职工作。
与他们讨论审计目标、审计内容,需要被审计部门协助的内容,讨论要检查的文件资料以及相关的审计技术等。
在相互尊重、友好合作的气氛中进行座谈,以取得被审计部门的理解和支持。
第二,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征求被审计部门的意见,寻求合作。
及时与当事人讨
论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对不寻常的经营活动有所“警觉”,如无效的指标、闲置的设备等,共同分析改进的必要性,并探讨改进的可行性措施。
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与被审计部门沟通,可以是口头、非正式的,以便及时地解决和改正存在的问题,避免发生更大的损失。
第三,提出最终审计报告时,重点放在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可能造成的影响及改
进措施上,客观地描述存在的事实。
同时,为使审计结论和审计建议易于理解和令人印象深刻,审计人员还应该注重通过直观形象的手段阐述情况,以争取管理层的重视和支持。
为管理层强化控制、统筹全局、科学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督促被审计单位及时纠正,改善不良状况,提高绩效水平。
被审计部门已经采取的改进行动也应包括在审计报告中,以促进他们对审计工作的积极态度。
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由“监督导向型”向“服务导向型”转变是唯一的出路。
以服务于企业的姿态贯穿于内部审计工作全过程中,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内部审计作为管理控制的作用。
内部审计向内部管理的延伸
在现代企业经营现实中,由于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管理层次的增多,经营领域的多元化以及经营区域的广泛化,使得高层管理者直接监督其下属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日益困难,客观上需要一个专职的日常监督机构帮助管理者履行这一职责,以确定下层人员责任履行情况的好坏。
在这种情况下内部审计应运而生。
所以内部审计就其性质来看,是一种管理权的延伸,是一种组织内部的管理活动。
从根本上说,公司的存在是以所有者投入资本为前提的,各职能部门及人员工作的开展,其终极约束目标都在所有权。
换言之,各职能部门及人员都是因为所有权的存在才得以生存。
从这个意义上讲,他们都应当维护所有者权益。
内部审计作为一个专职监督部门也不例外,在这一点上可以把其看成是一种所有权的延伸,应该从两方面正确看待。
一是这里讲的所有权,是一种狭义的所有权,即在监控经营者、决策者方面的所有权,而不是财产的支配权和收益的分配权。
内部审计最终目的就是保障所有者权益,所以对于企业各职能部门的任何不符合所有者利益的行为过程都可以进行监督评价,甚至可以帮助创建一些程序。
二是代表所有权与代表管理权两者的关系。
在所有者设计了较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作用下,管理者就要最大限度地保障所有者权益,从这个意义上讲,所有权与管理权目的是一致的。
内部审计无论在谁的领导下,都站在保护所有者权益的高度开展工作。
如果所有者未设计或实施一套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出现管理者行为与所有者目标背离时,内部审计代表所有者监督评价反映管理者行为,就成为保障所有者权益的重要手段。
反之,则可能出现内部审计对损害所有者权益的行为束手无策的情况。
这一地位的明确界定,使得内部审计有充分的动力与权力在企业中开展工作。
因此,必须从根本上重新认清内部审计的性质、职能与目标,正确处理代表所
有权监控与服务于管理部门的关系,拓展企业内部审计的内容与范畴。
审计内容要服务于审计目标,内部审计机构在企业中,无论是在董事会领导下还是在监事会和总经理领导下,都必须明确:日常工作的开展是以财务收支和经济效益审计为基础的,而且要立足于服务,树立寓监督于服务的思想。
不能因为可以代表所有者监督而凌驾于各职能部门,以至于遭到各部门的反对和工作上的不配合,最终影响审计工作效率和效果。
内部审计要站在保护所有者的高度认识自己,不拘泥于管理者,但这并不意味
着内部审计可以高高在上,对各部门指手画脚。
由现代内部审计发展的新职能可以看出,内部审计更应当将自己融入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凭借优势在工作中履行监督评价服务职能。
这些职能是通过具体的业务活动体现的。
根据审计的内容,以财务审计为基础,审查企业经营活动中的财务成果是否真实准确;以经济效益审计为中心,审查利润及相关指标,分析影响企业财务成果的因素,评价企业经济活动的效率和效益,挖掘企业增加经济效益的潜力,提出改善
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建议。
除了这些传统项目外,内部审计今后的工作
应当向帮助企业创建一些程序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方向发展,在此基础上重新架构内部审计的设置模式。
内部审计通过对内部控制制度及所有部门的经营活动进行独立和系统的检查和评价,就经营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和存在问题提出解决办法与改进措施,目的在于对内部管理的政策、工作和控制的效率和效果向管理层提出建议,协助本单位管理部门有效地履行职责,充分发挥其防护、鉴证和监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