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青少年科学工作室建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青少年科学工作室建设
2006年2月,国务院颁布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计划作为重点人群的科学素质行动计划之一,在带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上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有18岁以下未成年人3.67亿,未成年人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提高未成年人的科学素质,不仅对实现《科学素质纲要》提出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更是实现到本世纪中叶我国成年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长远目标的关键所在。

提高未成年人科学素质最主要任务就是努力提升现阶段青少年群体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素质,而在这一过程中,除了依赖学校提供的科学课程外,加强校外青少年科普资源建设也是至关重要的。

青少年科学工作室作为校外科普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青少年科学素质的今天,作用越来越大。

一、创建青少年科学工作室的目的和意义
2001年以来,中国科协在全国倡导创建了“青少年科学工作室”项目,对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发挥了示范和推动作用。

吉林省科协青少年科学工作室是由中国科协、吉林省科协共同出资在吉林省科技馆建设的青少年科技活动项目,工作室于2006年12月向中国科协申报、立项,2007年5月1日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

其目的是深入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建立起新的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青少年科技教育平台,形成新的青少年科技教育有效机制,创新青少年科技活动手段,丰富青少年科技活动内容,提高青少年科技活动水平,推动全省青少年科技活动向更高层次发展。

目前工作室活动面积近400平方米,包括机器人创意工作室、模型制作工作室(“五合一”少年鲁班)、电脑、多媒体工作室、中国古典数学益智玩具工作室。

青少年科学工作室的建成并运行使吉林省科技馆更加适应青少年校外科技活动的需要,为全省广大青少年接受科技教育,参与科技活动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基地和平台。

二、校外青少年科学工作室的活动内容和特点
(一)青少年科学工作室定义为具有相关的设施、器材和工具,以青少年参与实验和相关实践活动为主要活动形式,以传播科学方法为主要特色的科学活动场所。

青少年科学工作室为青少年提供了两类主要活动内容:科学探究和工程技术实验或创新。

科学探究主要涉及的内容有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地球与环境科学、信息学(含英特尔“求知计划培训”)、空间科学(含天文)、其他等;工程技术实验或创新类活动包括航模(含航空、航海和车辆模型)制作活动、无线电(含测向和电台)活动、机器人搭建活动、模型火箭(含“水”箭和固体燃料火箭)制作和发射活动、发明创造活动、其他等。

(二)青少年科学工作室的活动以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活动符合青少年的认知要求和心理特点。

青少年科学工作室具有以下特点:
开放性,工作室为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创造了愉快和谐的环境,是一个全开放的学习空间,青少年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学习的过程是有趣的、放松的、自由自在的。

实践性,工作室面对青少年组织开展的一系列科技创新、技术设计、动手制作、信息技术和机器人展示等活动,采用互动式、参与式、动手操作式,使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学以致用,从中体验科技的乐趣,培养青少年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

探究性,充分发展青少年参与探索知识的思维过程,从观察、思考、发现和提出问题入手,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一定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

创造性,以培养青少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注重青少年的个性发展,潜在能力的发展,创造才能的发展。

综合性,通过科技培训、示范表演、动手制作、组织竞赛等方式,培养青少年多学科综合运用能力、动手制作能力、创新性思维、团队合作精神及强烈的竞争意识,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心健康等综合素质。

三、校外青少年科学工作室的现状和问题
(一)青少年科学工作室按类别和作用分为“省级青少年科学工作室”、“市级青少年科学工作室”和“社区青少年科学工作室”三大类,其各自的特点和功能不同。

近年来全国范围内青少年科学工作室建设的增长速度非常快,2003年全国建成了13个青少年科学工作室,2004年建成了22个,而2005年一跃建成39个,2001年至2005年底,全国建成校外青少年科学工作室100个,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

根据中国科协青少年部与中国科普研究所于2005年12月至2006年1月对校外95个青少年科学工作室负责人的问卷调查数字表明:青少年科学工作室有40%是由中国科协青少年部使用财政专项经费牵头资助,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各级政府、科协和社会各界配套资助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有52.6%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使用省级财政专项经费牵头资助,由地区(市)以下各级政府、科协和社会各界配套资助建成并投入使用的;还有7.4%是得益于相关政府部门、企业、其他科教组织或机构的资助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充分体现了各级政府、科协和社会各界对青少年科普工作的高度重视。

调查还表明,工作室开放日达到60天以上的占90.5%,开放日达到90天以上的占70.5%。

全国近百个校外青少年科学工作室以其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每年为全国范围近30万人次青少年提供了参与校外科普活动的机会。

(二)目前全国有近百个青少年科学工作室开展活动,在各地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效。

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青少年科学工作室还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

其一运行经费困难,活动很难保障;其二师资队伍比较薄弱;其三活动内容匮乏,形式单一,缺少创新性;其四场地空置率较高,效率偏低,每周一至周五工作室闲置较多。

根据有关调查数据表明:有10.5%的青少年科学工作室每年没有可支配的运行经费,只有省(自治区、直辖市)级青少年科学工作室运行经费大多有保障。

还有相当一部分青少年科学工作室,没有建立良好的领导与管理机制。

“拥有相对固定的科技教师、活动和教材”的工作室为47%,“建立规范、完整的青少年科学工作室档案(包括管理人员、科技教师和学员档案)”的只有
44.2%。

四、加强青少年科学工作室建设的建议
建设青少年科学工作室需要投入较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争取政府、财政、教育等部门有力支持极为重要,得到社会各方面更多的关注必不可少。

(一)进一步提高对青少年科普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对青少年科学工作室教育活动的支持力度,通过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增加对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的投入,充实和改善部分青少年科学工作室的基础设施和基础条件,解决长期困扰科技教育场所的经费问题。

(二)加强科技辅导员师资队伍的建设,是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基础和关键。

目前,师资队伍比较薄弱,一些青少年科学工作室配备的兼职、专职科技教师,很难适应工作室建设发展的要求,建议相关部门和机构组织协调,为师资建设工作做出专门的经费预算,建立青少年科技辅导教师培训机构,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培养,组织科技教师参加多种形式的专业学习和研讨交流等活动,加快培养优秀的师资人才。

科技辅导教师也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和进修计划,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努力成为高素质的优秀教师。

(三)加强与学校的联系合作,建立校内外相衔接的机制,要做好对教育行政部门、学
校和教师的宣传工作,特别是做好学校与教师的工作,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为,学校和教师的背后是无数潜在的观众。

中国现有的应试教育制度,学校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教育,使老师学生很难重视社会教育,可采取开展免费培训学校教育组织者活动,让学校老师了解青少年科学工作室的教育功能,动员学校组织广大青少年积极参与青少年科学工作室的各项科普教育活动,形成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的合力。

(四)加强同社会媒体的协作,开展青少年科学工作室活动的宣传报道工作,增加宣传的力度和深度,提高社会影响力及关注度。

(五)注重青少年科学工作室的考核与评估,促进工作室事业的发展。

工作室考核与评估是工作室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为科学评价工作室完成任务质量提供了标准,对促进青少年科学工作室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大作用。

通过科学评估指标评价,有效地促进工作室走上规范和科学管理的轨道,完善工作室管理,推动青少年科学工作室的建设与发展。

从2006年3月开始,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青少部)制定了青少年科学工作室建设评估办法,将对全国范围内已建成并运行一年以上的青少年科学工作室进行科学评估。

《青少年科学工作室建设评估指标表(试行)》,包括科学工作室的领导与管理、科学工作室设施与经费保障、科学工作室队伍建设、科学工作室的活动开展和科学工作室建设成效等5项一级指标,以及14项二级指标和34项评估细则,每项均已给出相应分值,总分为100分。

凡评估达标的青少年科学工作室,将由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青少部)正式命名并挂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