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各国总军力对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战各国总军力对比
军力:军事实力。
包括人员和装备。
通常以建制单位或人数表述。
军事:有关军队和战争的事情或事务。
战争打的是后勤,后勤取决于本国的国力。
也就是本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技术等方面的总实力。
第二次世界大战(World War II,简称二战)。
1939年9月1日—1945年8月15日,以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轴心国及芬兰、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
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
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4万多亿美元付诸流水。
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
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两个组织,轴心国和同盟国!61个国家开战群殴!实际上,主要国家还是轴心国的德国、意大利、日本;同盟国的英国、美国、苏联、中国为主。
不算意大利,没法算它!怎么看怎么觉得意大利军队像是一帮喜剧演员,在阿尔巴尼亚、希腊,北非、西西里、演出啦一幕幕幽默喜剧!轴心国也就两个国家,德国、日本;加上英国、美国、苏联、中国;总共六个国家。
如果二战是一部大电影,那么
这六国是主演,其它国家你也可以说是配角。
主要说这六国。
如果要给六国具体军事实力(陆、海、空,三军的总实力加国力)排名,那么美国无疑是第一!这么说德粉们不愿意苏粉们更不愿意,他们肯定会举出很多美军无能和胆小如鼠的例子!苏粉们会说,东线如何如何,没有苏军拖住德军主力会如何如何!真是无语!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胜利,这是古往今来各国军事家们的最想做到的!无疑,二战美国做的最好,因为它是最大的赢家![ 转自铁血社区
/ ]美国的国防工业实力应当是主要交战国中最强大的。
早在20世纪初美国就已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和经济大国,有数据显示,1940年时美国的GDP即达到2000多亿美元,遥遥领先于其他工业大国。
依托强大的经济,美国同时建立起了世界上生产能力最强也最具活力的工业体
系(当然它还是最安全的工业体系),1940年美国钢产量达到2800万吨,居当时的世界之首。
到1945年时,美军总兵力达到1050万人,美国军事工业已经可以年产飞机4万架、坦克2万余辆,二战期间美国共生产8万多辆坦克,其中近半数是位于底特律的克莱斯特工厂生产的M4谢尔曼坦克。
军用汽车的年生产能力更是达到百万辆的规模。
海军装备方面,1941-1945年,美国共建造了航空母舰(包括护航航母在内)131艘、战列舰10艘、巡洋舰48艘、驱逐舰355艘、护卫舰498艘、潜艇203艘;而同期的日本在海军装备上拼
尽全力也只建造出航母15艘(也有17艘一说)、战列舰2艘、巡洋舰6艘、驱逐舰63艘、潜艇126艘。
美国强大的军工生产能力不仅能够满足自身的战争需要,而且还被大量用来支援同盟国作战,对盟国的物质支援其实早在美国参战之前就开始了。
苏德战争期间美英援助苏联的大量军用装备和物资(仅美国援苏的飞机就超过了13000架、汽车超过40万辆),这些物资(尤其是机械化装备)为苏军取得对德作战的胜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应当说,美国巨大而不受任何干扰的工业生产能力为同盟国服务是同盟国最终取胜的根
本保证。
在轴心国的高级军事将领中,除了山本五十六外,德国的隆美尔元帅也较早地意识到了美国工业能力对战争
全局的影响。
所以,他非常看重大西洋潜艇战的成败(虽然他作为陆军将领对海战没有什么影响力),当大西洋潜艇战在1943年归于失败后,隆美尔开始感到战争的前途暗淡起来了。
《隆美尔战时文件》对于北非战争这样的一番总结:“决定北非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就是盟军的物质优势。
事实上,自从美国人参战之后,我们对最后胜利的希望就已经极其渺茫。
假使我们的潜艇能控制大西洋,那么也许还有一线希望,因为即令美国人能够生产大量的战车、火炮和车辆,但仍须经过海运始能到达战场上。
可是足以决定战争前途的‘大西洋之战’,不久就因为我们潜艇损失数字惨重而宣告失败。
这个事实就是一切胜负的主因:只要是美英运输舰队可以到
达的地方,那么我们就已经败定了。
”在隆美尔看来,只要美国的强大工业力量能够在某个战场上发生作用,则对轴心国而言,这个战场便再也不会有最后胜利的机会了。
战争的实际进程印证了隆美尔的看法。
美国的参战使同盟国对轴心国确立了真正不可动摇的压倒性的物质优势,这在消耗巨大、突出规模效应的二战中是决定性的因素。
可惜的是在德国的最高决策层里,并没有多少人具有隆美尔那样的战略眼光,更没有什么人看重过美国的军事工业实力。
所以希特勒对于美国人登陆北非并没有表现出太大的担心,殊不知,随着美英肃清北非,轴心国阵营的瓦解已近在眼前了。
第二是德国,德国在十九世纪末期超越英国成为欧洲头号的工业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工业强国。
有一组数据:1932-1938年,德国生铁产量由390万吨提高到1860万吨,钢产量由560万吨增至2320万吨。
1933-1936年,德国新建300多家兵工厂,包括55家飞机厂、40家汽车和坦克厂、70家化工厂、15家造船厂和80家火炮厂。
1940年8月2日,德军总参谋长凯特尔要求战时经济与军备局制订装备180个陆军师的军备计划。
到1941年2月,半年之内德国军火生产增加近60%,其中弹药增加100%,坦克增产25%,德国及其占领区的钢产量达到3180万吨,整个西欧还有4876家工厂为德国生产军火。
但隐藏在“辉煌”数字背后的却是二战时期德国工业存在的一些关键性问题:首先,德国工业缺
乏足够的原料。
德国拥有的自然资源十分有限,军工生产需要的很多原料德国都很紧缺,这影响到了军工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譬如德国在战争后期生产的喷气式飞机的轮胎材料是人工合成的再生橡胶(因为缺乏天然橡胶来源),但这种人工产品满足不了高速喷气式飞机的起降需要,在降落时经常发生爆胎的情况。
其次,德国严重缺乏石油等燃料来让它的军工产品充分发挥作用。
在严密科学的组织和施佩尔富有创意的领导之下,德国的军工生产在1944年底以前竟然可以维持在相当高的产量上,前纳粹德国将军冯·梅林津在其所著的《坦克战》一书第二十三章中引述了纳粹德国军工部长施佩尔在向纽伦堡国际法庭作证时说的话:“如果用数字来说,[德国的]军工生产是很可观的。
就拿1944年来说,我可以装备130个步兵师和40个装甲师。
就是说,可以使200万人得到新的武器装备。
如果没有飞机轰炸,产量还可以提高30%。
整个战争中,我们弹药生产的最高峰是在1944年8月,飞机产量的最高峰是1944年9月;火炮和新潜艇的生产是在1944年12月。
”1944年7月德国武器生产量比1939年扩大5.3倍,飞机厂从1943年的80家增至550家,全年飞机产量39870架,其中战斗机30511架,是1941年的6.6倍,坦克产量增长33.9%,达到2.7万辆,火炮增加50.3%,达到8.7万门。
在1944年冬季之前,德国还看不出有失败或崩溃的迹象。
然而德国一直没有足够的燃料让这些可观的装
备充分投入到战场上,同盟国的战略轰炸以及境外燃料来源的丧失最终使得德国的军工生产在战争后期几乎失去了意义。
从军工厂生产出来的成千上万架的飞机、数千辆的坦克、为数众多的潜艇都只能如废铁一样摆在地面上或泊在港口里,因为没有燃料可供它们前往战场。
德国的战时工业生产无法像美国那样在完全不受干扰和破坏的环境中进行。
自从1944年5月以后,德国的燃料工厂已成了盟国空军集中攻击的目标。
此后,德国失掉了90%的燃料,这才是真正的大灾难。
“敌人飞机的轰炸使我们输掉了这场战争,武器生产再多也无济于事,因为新式坦克和喷气飞机没有燃料是没有用的。
”------施佩尔[ 转自铁血社区/ ]比较一下轴心国和同盟国军工生产的总体环境,就会看出一个巨大的差别,德国和意大利的工业目标在战争中后期一直处于同盟国战略空军的打击范围之内,经常要遭受持续不断地轰炸,这对军工生产和运输都造成了不可忽视的重大破坏;相反,主要是由于地理上的原因,美国本土依仗两个大洋的阻隔远离轴心国武装力量的打击范围,其工业设施和生产活动不会受到丝毫的影响,可以长期处于满负荷的安全运转状态。
同样,苏联广袤的纵深地区(如乌拉尔山脉以东)也不在纳粹德军的打击半径之内,英国内地(西北部)的工业生产由于德国空军战斗机作战半径小而有幸免遭德国轰炸机
轰炸,而且德国轰炸机本身的载弹量普遍不足,难以对英国
的工业设施造成毁灭性或实质性的破坏,英国的军工生产能力在战时基本上可以保证不遭到实质性的削弱,甚至还能够明显地得以提升。
再加上同盟国占据着空中优势,所以,同盟国的军工生产的主要部分处于非常安全的状态。
安全环境的差异势必直接影响军工生产的效率和成本,而这点对于一场长期的全面战争来说极为关键。
到了战争的末期,尤其是进入1945年之后,德国军工生产体系在同盟国空军的狂轰滥炸和陆军的不断推进之中终于土崩瓦解,不再有能力支撑德军的作战。
而同时期的同盟国军工生产却达到了历史的最高峰。
也就是说,和总的战争形势一样,德国的军工生产是一个逐渐被削弱直到最终垮台的过程,同盟国则是越打越强。
第三,苏联。
苏联的工业体系在二战中也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众所周知,十月革命之后的苏联用了不太长的时间就把一战时虚弱的俄罗斯改造成了一个强大的工业化国家。
苏德战争爆发前苏联的钢产量为1830万吨。
这个数字在当时的世界范围内仅次于美国和德国。
不过很多人以为二战中苏联的工业都集中于西部地区,并且在1941年德军的悍然入侵中被大部占领和摧毁。
实际上,斯大林早在二十年代后期起就开始了国家工业布局的战略性调整,他早已经意识到在自己国土的东部纵深建立强大工业区的深远意义,当希特勒上台后,面对咄咄逼人的纳粹德国,这种工业重心调整的必要性就显得更加突出。
尽管表面上看,苏联西部的工业在
战前仍然支撑着国家的经济基础,但是东部工业区的存在为苏联提供了宝贵的战时工业储备,为苏联在苏德战争初期遭受重大挫败后继续抵抗德军提供了后续的支撑力。
当德军以闪电般的速度攻入苏联、苏联在三个月的时间内丢失了西部超过15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相当于英法两国国土面积之和的两倍)时,斯大林大大加速了重工业东迁的工作。
到1941年下半年苏联从西部搬迁了2593个工业企业的设备和大量物资。
1942年5月,基本完成乌克兰、白俄罗斯、波罗的海沿岸地区企业的转移,第二阶段又疏散了斯大林格勒和北高加索等南部地区企业。
不少内迁企业平均不到两个月就在新址开始运转,有些甚至在中途或露天就部分开工。
到1942年夏,苏联完成了国民经济战争转轨,有1200家东迁的工厂和850家新建工厂投产,东部地区工业产值的比重从1940年的28.4%上升到70%。
1944年,苏联飞机年产量达到40300架,坦克28983辆,火炮122500门。
二战期间苏联共生产了10.8万辆坦克和自行火炮(但其中有近7万辆在战争中被德军击毁)、82.5万多门火炮和迫击炮,苏联强大的生产能力和英美的外援及时补充了这些损失。
飞机生产方面的数字我们在前面分析主要交战国的空军实力时已介绍过,数字超过13万架之多。
平均计算,苏联在苏德战争期间平均每年要生产出2.7辆坦克、近21万门火炮和迫击炮、34250架飞机,还不包括数量更为巨大的军用车辆、轻装备、弹药等必
要的军需物资,毫无疑问,这个数据反映出了苏联非常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
[ 转自铁血社区
/post_8384161_1.html/ ]1944年苏德双方在陆军主战装备方面的产量,两国的差距并不很明显,苏联方面的数量优势微弱,尤其是在坦克和飞机的数字上更是接近。
这一现象表明德国的战时工业生产能力绝不在苏联之下,何况苏联取得的生产成绩还是建立在德国根本无法企及的资源优势和安全环境的基础上。
德国生产出的装备由于燃料的匮乏和陷于瘫痪的交通无法大量运往战场发挥战斗力,而苏联则可以不受制约、最大限度地使用它的装备进行作战,这也是为什么在苏德战争的中后期,苏军投入到战场上的装备数量总要远远超过德军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三,英国的情况较为特殊,它是老牌的西方工业列强,拥有较强的工业制造能力。
但是在二战期间的大部分时间里,英国的主要战场局限于海上和空中,因为它只需确保自己在海上和空中的相对优势,就可以自保,因此其工业生产的重心自然倾向于海空装备方面。
在很长一段时期内(1943年7月登陆意大利以前),英国对德作战的陆上战场仅限于北非,而北非对德国来讲只是个很次要的战区,德国投入到这个战场上的兵力非常有限(大部分时间里只有4个不整齐的师),所以英军的陆上压力较小,陆军装备的需求量不是特别大,其生产在三军装备生产计划中并不占有优先的位置。
总的来讲,英
国具有很强的工业生产能力,但是这种能力严重依赖于海外资源的大量输入,在这方面,来自美国的援助和英帝国众多海外殖民地的贡献是不容忽视的。
第四,日本在二战中表现出来的工业生产能力只能算是中等水平,这须用比较的方式才能直观地体会到。
譬如日本的飞机生产量只相当于美国的十分之一略强。
数据显示:日本的车辆生产在顶峰时为1941年的47901辆,而美国在1943年的汽车生产量却达到了621502辆。
1941-1945年,日本只生产了604门口径大于105毫米的野战火炮和70至105毫米口径火炮6512门,而同一时期美国却生产了重炮7803门,其他中型口径火炮27082门。
1941-1942年,日本只生产了1065辆中型坦克(需要指出的是,二战中日本装备的主战坦克普遍轻薄,日本自己称为“中型坦克”的坦克实际上只相当于其他主要交战国的轻型坦克,譬如日本在战争期间生产装备并投入实战使用的最重的坦克不过15吨重,而同期德美苏英等国的中型坦克全重都已超过30吨,而像德国装备的“豹”式中型坦克全重甚至已经超过40吨)和1024辆轻型坦克,而美国却生产了24997辆中型坦克和4052辆轻型坦克。
海军装备的生产量对比前面已经介绍过。
总体来看,日本的国防工业生产重心侧重于海军,其空军和陆军的装备生产能力相对较弱。
最致命的是,日本比德国还缺乏资源,几乎所有的战略物资均要依靠进口。
一旦日本失去制海权,其海外原料的输入就会变得
非常困难(到了战争的后期,原料的输入几乎完全断绝),这将直接影响到军工生产能否维持下去。
日本的整体国防工业基础与美、英、德、苏相比本来就存在着差距,自然资源状况也不及上述四国,因此战时的日本虽全力生产,也无力改变战场态势。
当美国人掌握了太平洋战场上的绝对制海权和制空权后,日本的工业体系便在严酷的封锁和令人窒息的战略轰炸中不可避免地走向崩溃。
至于中国,总体来说,比起上述几个现代国家,我们当时只能算是近现代国家!中国战前人口约4.5亿人,超过日本6倍多。
但当时铁的年生产量不足10万吨、钢的年生产量不足千吨,仅有很小的军火工业生产能力,可以生产少量步兵武器、小口径迫击炮、小型艇船等较小型武器装备,根本无法满足战争对武器装备的需求。
大型武器装备如飞机、火炮、坦克、机动车辆、舰艇等都不能制造,完全依靠向外国购买。
“七七事变”爆发时,掌握全国政权的国民党政府军事力量计有陆军步骑兵191个师、52个旅、海军舰艇5.9万余吨、空军飞机300余架。
国民党政府的总兵力约200多万人,但内部矛盾很多。
政府军每师编制1万余人、步骑枪3800余支、轻重机枪300余挺、火炮46门。
在抗战时期,国民党方面的主要弹药装备的最高年产量为:步枪139200支,机枪20400挺,82迫击炮2520门,79步枪子弹252000000发,山野炮弹780000发,82迫击炮弹2140000发,手榴弹5100000枚,60炮可
月产350门,60炮弹月产10万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