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古德兰德学说浅析中国生态文明理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古德兰德学说浅析中图生态文明理论

09届项目管理李沛朔

学号:08SG10057

古德兰德认为,社会进步的评价不应当仅仅从经济学方面,而应当从地球生态系统的角度来衡量。其标准应当是形态复杂性、适应性、基因和生物多样性以及生存持续性。笔者将以此为基础,浅谈应如何构建中国的生态文明。

当今中国的生态文明理论——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生态学会前理事长、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委员马世骏就提出,社会的发展不能只要经济,也不能只要环境,还应该要有社会。在他的指导下,我国致力于生态研究的学者们提出了“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生态系统理论”。这一理论主张环境为体、经济为用、生态为纲、文化为常。四者共同组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态文明。笔者支持这一观点。

生态文明,是指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在自然与社会生态关系上的具体表现,是天人关系的文明,涉及体制文明、认知文明、物态文明和心态文明。

环境为体、经济为用、生态为纲、文化为常,四者共同组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态文明。

财富是形,健康是神,文明则是本。可持续发展必须从本抓起,促进形与神的统一。弘扬生态文明是重建中国的自然生态和人类生态,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传统文明只包括精神文明和人们的行为方式等,而广义的生态文明不仅包括体制的内容,还应包括人们的认知。

生态文明是人们贯穿经济、社会、自然的一种观念更新、体制革新和文化振兴,是科学发展观在上层建筑层面的具体体现。

环境和经济双赢不是可持续发展,必须要社会、经济、环境的三赢。发展是硬道理,这个发展包括经济的发展、人的发展和环境的发展。

广义的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改造环境、适应环境的实践中所创造的人与自然持续共生的物质生产和消费方式、社会组织和管理体制、伦理道德和社会风尚,以及资源开发和环境影响方式的总和。可持续发展需要的是广义的生态文明,包括对天人关系的认知(哲学、科学、教育、医疗、卫生)、对生产经营方式的组织(产品的纵向、横向和区域组织方式)、对人类行为的规范(道德、伦理、信仰、消费行为、价值观)、对社会经济关系的调控(制度、法规、机构、组织),以及有关天人关系的物态和心态产品(建筑、景观、产品、文学、艺术、声象)等。

中国生态文明的历史发展思路——

中国封建社会正是靠着对这些天时、地利、人和之间关系的正确认识,靠着物质循环再生、社会协调共生和修身养性自我调节的生态观,维持着其3000年超稳定的社会结构,以世界7%的耕地和水资源养活了世界21%的人口,形成了独特的华夏生态文明。

当然,最近200多年,我们不仅科学上落后,传统生态文明也在

衰败。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引进了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但是传统社会的生态自生和共生机制有所削弱。西方有宗教在平衡市场机制条件下的社会心态。中国人本质上是不信宗教的,但我们却有2000多年儒、释、道、诸子百家文化荟萃的中华文化,维持社会的稳定持续。中国人的家庭观念、单位观念、社会共生能力很强。人的动物本能是温饱境界,市场经济基于功利境界,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还必须有道德境界、信仰境界和天地境界。文化大革命把一切传统文化全部砸烂,市场经济恢复了功利境界极度膨胀,但道德、信仰境界却相对滞后。只有5类境界相辅相成,我们的现代化才可能持续。八荣八耻、三个代表和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就是要解决这后几类境界问题。

从现代来看,上世纪20年代美国芝加哥学派形成了人类生态学。他们提出把自然生态的一些原理应用到城市中,管理好城市社会,这是城市的生态文明。美国著名动物学家利奥波德1948年出版的《沙乡年鉴》中创造了一种新的伦理学──土地伦理学,把土地、水、植物和动物看作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反对“人类沙文主义”和以人为中心的伦理准则,即人只是大自然家庭中的普通一员,不应该使人作为自然的主宰。土地伦理学提出在农、牧、渔等农业活动中应善待自然、善待土地、善待牧场、善待海洋,使其能够持续利用。这是农业生态文明的表现。

美国著名海洋生态学家卡尔逊1960年出版的《寂静的春天》一书是近代生态文明发展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卡尔逊呼吁人类不要残酷地对待自然,要恢复理性,倡导一种生态的、合理的文明。这本书宛

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国际社会引起从政府到民众对环境问题的关注。1972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是生态文明的又一个里程碑。当时国际社会关注的问题是要环境还是要发展?结论是: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人类要善待地球、善待环境,保护环境应该是首要的、第一位的,解决了一个“或(or)”字。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国际社会关注的问题是环境和发展要平衡,强调了一个“和(a n d )”字。但实际上,环境和经济发展不可能完全绝对地平衡。在2002年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的里约10年环境高峰会上,又提出寓环境保护于经济建设之中,强调一个“合(in)”字,在发展中保护环境。这种环境与经济的真正融合才是更高层次的生态文明和科学发展观。

经过近200年工业化的正反教训,生态文明已经在许多发达国家特别是人口密集、资源压力大的欧洲和日韩等各国政府、企业和民众中蔚然成风。主要表现在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型和价值观的革新;体制法规的健全和生态管理方法和技术的创新;以及全社会生态知识的普及和生态意识的提高。

我国传统的农业文明是环境友好、生态持续的,但这种持续是在低技术、低效益、低规模、低影响基础上的持续,其认识论基础是顺天承运,技术手段是小农经营,生产力不高。我国整体上尚处在工业化的初期,我们的建设既需要发展的稳度又需要发展的力度;既需要节流,又需要开源;既需要循环再生和自力更生,又需要开拓竞争和外向共生。现代生态文明必须在吸取传统农业生态文明再生和自生精

华的基础上推进改革开放,发展竞争经济和共生经济,在自然生态承载力允许范围内实现线性与循环叠加的螺旋型增长。如果只强调物质的闭路循环而忽视产业发展的力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骤会十分缓慢。两条腿走路,才是完整的循环经济。

中国必须建设生态文明——

过去100年,中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戊戍变法、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从两次世界大战到3次国内革命战争,从大跃进、文化大革命到改革开放,整个中国正从自然经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向城市社会过渡。旧的文化连同其精华与糟粕经过一次次革命和运动被逐渐否定,西方形形色色的文化先后涌入中国。各种传统的、现代的、西方的、东方的文化交相作用,华夏自然生态及人文生态正在经历着剧烈的改变。特别是最近30年,中国的经济结构、社会生活和自然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民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全国城乡政通人和、百废俱兴、民富国强、日新月异。

在庆幸大好形势的时候,我们也应该看到,在一些地区,强烈的现代化需求、密集的人类开发活动、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高物耗、高污染型的产业发展,给区域生态系统造成了强烈的生态胁迫效应。几乎所有早期工业化国家的环境污染和殖民地国家的生态破坏问题在这些转型期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经济的进化和环境的退化在这些地方同样触目惊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