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品质评定与营养调控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镁主要影响猪肉的 pH 和系水力。 通常饲料原 料含镁较高,普通配合饲料即使不额外添加镁也能 满足猪的正常生长需要。 D’Souza 等(1998)研 究 表 明:屠宰前 5 d 在日粮中额外添加天冬氨酸镁(50 g/d) 能提高猪背最长肌宰后 40 min 的 pH, 减少滴水损 失,降低肉色的 L 值,防止 PSE 肉的发生。 随后的研 究 结 果 表 明 :更 加 廉 价 的 硫 酸 镁(31.6 g/d)、氯 化 镁 (38.3 g/d) 与天冬氨酸镁(40 g/d)一样,饲喂 5 d 即能 降低滴水损失, 改善猪肉品质 (D’Souza 等,1999)。 Hamilton 等(2003)发 现 , 在 宰 前 1 d 每 头 猪 饲 喂 1.6 g 镁就能有效降低滴水损失,改善肉色。
日粮中添加甘油和共轭亚油酸(CLA)可以改善 肉质。 甘油可以参与糖的异生及脂肪合成,并可作 为一种快速利用能量物质以代替糖原供动物在屠 宰前的几小时应激利用。 在日粮中加入 5 %甘油可 以减少背最长肌与半膜肌的滴水损失及火腿加工 过程中的损失(Moumt,1993)。 在日粮中添加 CLA 可 降低背膘厚,提高瘦肉比例,降低皮下脂肪的含量, 增加肌内脂肪含量(Pettigrew 等,1999;Wiegand 等 , l999)。 2.4 维生素
0.01 %。 因此,度量手段也有严格要求。 肌内脂肪酸尤其是多聚不饱和脂肪酸是肉香
味的重要前体物质,因其在加热过程中,双键发生 氧化反应,生成氧化物,继而进一步分解为低香气 阈值的羰基化合物, 而且多聚不饱和脂肪酸是人体 不可或缺的营养物质。
肌内脂肪测定最经典的方法为索氏抽提法。
2 营养调控措施
2.1 能量 日粮能量水平主要影响猪的生长速度,胴体组
日粮蛋白质水平主要影响胴体瘦肉率、肌肉脂 肪沉积和嫩度。 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随着日粮蛋 白质水平的增加,胴体瘦肉率增加,背膘厚度降低, 背最长肌肌间脂肪含量减少,肉中大理石花纹逐渐 降低,嫩度下降。 日粮蛋白质的摄入不足可能降低 胶原蛋白的合成数量,并减少胶原蛋白交联结构的 形成,这可能是低蛋白饲粮改善嫩度的另一原因。
饲料研究 FEED RESEARCH NO.12,2009 23
生理代谢调控
种、性别、年龄、营养、环境、屠宰方式、加工工艺及 烹饪方法等,其中对于特定条件和特定品种性别的 猪来说,营养因素对猪肉风味的影响最大。 猪肉中 的风味物质和风味前体物质计有 1 000 多种, 难以 一一测定,故通常的肉质风味评定仍以口感品尝评 定小组的形式进行。 1.2 理化指标 1.2.1 pH
日粮中添加高水平的维生素 E 可减少脂类氧 化速度,维持屠宰后肌肉细胞膜的完整性,减少滴 水损失,从而改善猪肉品质。 在育肥猪日粮中添加 维生素 E,可以降低鲜猪肉滴水损失和失水率,降低 脂 类 过 氧 化 反 应 , 改 善 肉 色 (陈代文等,2002;pettigrew 等,2001)。 大量试验结果表明:添加 200 mg/kg 维生 素 E 较为适宜 (蔡 海 莹 ,2008;黎 伟 ,2008;李 苏 新 , 2008)。
日粮脂肪类型直接影响猪肉的脂肪类型。 猪能 完整吸收脂肪酸并沉积于脂肪中,因此,可以通过 改变日粮中脂肪的组分和含量来改变猪肉的脂肪 酸类型和水平。 饲喂玉米型日粮的猪体脂不饱和脂 肪酸含量高,体脂变软。 饲喂大麦型饲粮的猪体脂 中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高,体脂硬实。 软脂含较多的 不饱和脂肪酸,有益于人体健康,但同时也带来了 软膘肉和货架期易氧化变质的负面效应。 硬脂在肉 类加工中易于成型,且耐保存运输。 向日粮中加入 饱和油脂或氢化油脂可以减少不饱和脂肪酸在体 内的沉积,从而改善肉质。
肉 色 和 大 理 石 纹 通 常 采 用 比 色 板 (NPPC , 1994 ) 进 行评定。 比色板法属主观评定法,不同人员 在不同条件下评定结果存在一定差异。 比色板法评 分见表 1。
收稿日期:2009 - 09 - 09 基金项目:青岛市科技计划项目“肉猪健康养殖关键技术研究与
示范”(07 - 2 - 1 - 32 - nsh) 通信作者:戈新
成性状和猪肉的 pH。 高能饲料有利于脂肪沉积和 提高脂肪酶活性。 张克英(2002)报道,提高日粮能量 水平可以加快猪的生长速度,但会造成肌内蛋白沉 积受阻, 未被利用的能量以脂肪形式沉积于肌内、 肌间及脂肪组织中,降低胴体瘦肉率。 张勇等(1998) 研究表明: 饲粮消化能水平降低可显著提高生长肥育猪 的瘦肉率。 陈代文等(2002)研究表明:低能量饲料(ME 12 MJ/kg)与高能量饲料(ME 14.2 MJ/kg)相 比 ,可 以 明 显提高肌肉水分含量,降低背膘厚、肌内脂肪含量 和失水率。 Meclaine(1997)研究表明:能量水平对肌 肉中胶原蛋白总量的影响很小,但可显著影响盐溶 性和酸溶性胶原蛋白的比例及胶原蛋白的交联程 度,从而影响肉质的嫩度。 此外,日粮能量水平直接 影响活体猪肌肉糖原贮存量,通过短期禁饲的方式 阻止宰前猪摄入能量,能减少肌肉糖原贮存量继而 延缓 pH 降低速度。 对于含有氟烷基因的猪,宰前禁 饲可有效防止 PSE 肉产生(Schaefer 等,1995)。此外, 宰前饲喂高纤维、 高脂肪和低可消化糖类的饲粮, 也 可 控 制 能 量 获 取 而 降 低 肌 肉 糖 原 贮 存 量 (Rosenvold 等,2001), 实现降低宰后 45 min 猪肉温度与滴 水损失 (Rosenvold 等,2001),达到改善肉质的目的。 2.2 蛋白质和氨基酸
1 肉品质评定
1.1 感观特征 1.1.1 肉色和大理石纹
肉色反应了肌肉生理、 生化和微生物学的变 化,是人们最直接的感观印象。 肉色的深浅取决于 肌 肉 中 的 色 素 物 质 肌 红 蛋 白 (Mb) 和 血 红 蛋 白 (Hb) 的 含量,Mb 含量越高,肉色越深。 通常畜禽肌肉中 Mb 的含量:牛肉>羔羊肉>猪肉>家禽肉>兔肉。 猪肌肉 中 Mb 的含量为 0.6 ~ 4 mg/g,介于牛羊肉和禽兔肉 之间。 大理石纹反应了肌肉中脂肪层的分布情况, 与肉的多汁性、风味和嫩度有密切关系。 大理石纹 与肌肉中脂肪含量有关,肌内脂肪对肉的柔软度和 风味起重要作用,若肌内脂肪较少则会导致口感不 佳。
目前,国外多采用色差仪来检测肉色。 色差仪 可以测出猪肉颜色的 L 、a 和 b 值, 具有数据精确 度高、客观性强和操作方便等优点。
表 1 比色板法评分
分值
颜色评分
颜色
说明
大理石纹评分
分值 大理石纹
说明
1 灰白色(PSE 肉) 异常肉色
1
痕量 非理想分布
2 轻度灰白
倾向异常肉色 2
微量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尚可分布
3 鲜红色
嫩度评定有主观评定法和客观评定法。 主观评 定法通常采用口感品尝来评定。 客观评定法采用嫩 度计等仪器进行测定。 也可对肉样进行处理,切片 后在显微镜下测定肌纤维直径和密度等指标进行 辅助判定。 1.1.3 风味
风味由滋味和香味组合而成。 滋味的呈味物质 是非挥发的,如:无机盐、游离氨基酸、小肽、肌苷酸 和核糖等;香味的呈味物质主要是挥发性的芳香物 质,主要是由肌肉基质在烹调加热后一些芳香前体 物质经脂质氧化、美拉德反应以及硫胺素降解产生 的挥发性物质,如:不饱和醛酮、含硫化合物及一些 杂环化合物等。 猪肉风味的影响因素较多包括,品
pH 是评定肉质的一项重要指标。 猪屠宰后肌 肉中的肌糖原通过无氧代谢途径酵解生成乳酸,随 肌肉中乳酸的积累肌肉的 pH 下降。 pH 越高的肉意 味着酸性越小,而酸性是造成肉色变浅、肉质松软 和腐烂的重要因素。 pH 还与屠宰前后的处理方法 有关,屠宰应激会使动物高度兴奋和狂躁,糖原酵 解加强,产生过量乳酸,使肌肉 pH 大幅下降;而屠 宰前长时间的绝食和肌肉运动,会使肌肉中糖原耗 竭而几乎不产生乳酸,pH 较高。 pH 下降的程度对 肉色、嫩度、系水力和货架期都有明显的影响。 提高 猪肉 pH 的最重要的措施之一就是保证屠宰后的畜 体被迅速冷藏。
日粮补充氨基酸对猪肉品质的影响,有关报道 结果不一。 氨基酸对肉质的影响要考虑日粮的类 型, 不同的日粮其限制性氨基酸的类型也不同,因 此,氨基酸对肉质的影响应与日粮一起考虑(张欢,
24 饲料研究 FEED RESEARCH NO.12,2009
生理代谢调控
2007)。 现已证明,动物遭受应激时,下丘脑中 5-羟 色氨的质量浓度较低。 色氨酸是 5-羟色胺的前体, 而 5-羟色胺是减少应激反应的神经递质。有研究表 明: 添加色氨酸可以有效解决与屠宰前应 激 有 关 的 P SE 肉 问 题 (Ball,1988;Warner,1990;Adeola, 1992)。 Henry(1996)发现,添加 0.16 %和 0.12 %的色 氨酸可使45 min 和 24 h pH 升高。 2.3 脂肪
系水力测定可采用快速滤纸法、 滴水损失法、 烹饪损失法、拿破率法和压力法进行测定。 目前主 要采用滴水损失法和压力法进行测定。 1.3 营养成分
肌内脂肪是猪肉多汁性的重要因素,含有大量 产生风味化合物的前体物质。 根据大理石纹评分可 大致估计出肌内脂肪含量档次,如:大理石纹 1 分 相当于肌内脂肪 2 %,5 分相当于肌内脂肪 8 %。 但 某些品种如长白、皮特兰和汉普夏等的肌内脂肪常 低于 2 %,而我国早熟的地方品种常高于 8 %,此时 则无法用大理石纹来推测肌内脂肪含量,而 且 现 代 肉质标准对肌内脂肪的定量概念要求精确到
pH 通常采用 pH 计测定。 正常猪肉宰后 45 min 内,pH 在 6.1 以上,0 ~ 4 ℃放置 24 h 后 pH 在 5.5 以上。 1.2.2 系水力
系水力是离体肌肉在特定的条件下, 在一定时 间内保持其内含水的能力。 系水力直接影响肉的颜 色、风味、嫩度和营养价值。 系水力高,肉表现为多 汁、鲜嫩和表面干爽;系水力低,则肉表面水分渗 出,可溶性营养成分和风味损失严重,肌肉干硬,肉 质下降。 影响肌肉系水力的因素很多,主要有 pH、 空间效应、加热和脂质氧化程度等。
维生素 D3 可改善猪肉品质。 其原理是通过提 高骨骼中钙的含量而激活肌原纤维降解酶,提高肌 肉嫩度。 Enright 等(1998)研究发现,猪日粮中添加维 生素 D3 显著提高了猪肉色度和硬度, 降低了滴水 损失。 Wilborn(2004)研究证实,日粮中添加 4 万 IU/kg 维生素 D3 可显著改善猪肉肉色,并提高 pH。
维生素 B2 即核黄素,是氨基酸代谢和脂肪代谢 的必需成分。 Rosson 指出,现在 NRC 关于核黄素需 要量的规定已不太适宜。 武英等(2005)研究表明:日 粮中添加 3 倍于 NRC 的 B 族维生素效果较好。
Figg(1977)报道,生长猪日 粮 中 添 加 生 物 素 能 够提高猪肉脂肪的饱和度及嫩度。 生物素对肉脂的 影响主要是通过改变猪肉脂肪中的不饱和脂肪酸 含量而起作用的。 动物体缺少生物素就会在体内聚 集较多的亚油酸和亚麻酸,产生质地柔软的背膘。 2.5 矿物元素
维生素 C 能够使机体内的水相起抗氧化作用, 具有抗应激和减缓猪屠宰后 pH 下降速度的功效, 改善猪的肉质。Mourot(1992)研究结果表明:在长白× 皮特兰猪日粮中加入 250 mg/kg 的维生素 C 可以改 善屠宰后 45 min 与 24 h pH 及色度指数,减少 PSE 肉。为了保证维生素 C 的作用效果,应在屠宰前的 1 个月添加。 此外,维生素 C 与维生素 E 在细胞膜的 抗氧化中具有协同作用。
正常肉色
3
适量
理想分布
4 稍深红色
正常肉色
4
大量
尚可分布
5 暗紫色(DFD 肉) 异常肉色
5
过量 非理想分布
注:取样部位为背最长肌。
1.1.2 嫩度 嫩度是口感的首要物理指标,主要由肌肉中肌
原纤维、结缔组织和肌浆蛋白的含量与化学结构状 态所决定, 也一定程度上反应了肌肉中肌原纤维、 结缔组织及脂肪的含量、分布和化学状态。 肌束中 肌纤维数越多,肌纤维越细,肉就越嫩。 嫩度还与肌 间脂肪呈正相关。
生理代谢调控
猪肉品质评定与营养调控措施
王建华 戈 新 李培培 张宝珣 山东青岛市畜牧兽医研究所
我国是生猪生产大国, 也是猪肉消费大国,猪 肉在城乡居民的肉类消费中占主要地位。 随着人们 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猪肉产品的安 全和品质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 国内外先进养猪 技术的应用,使生猪胴体瘦肉率、生长速度和饲料 报酬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这种提高却是以猪肉品 质下降为代价的。 因此,猪肉品质评定和如何利用 营养调控改善商品猪肉质逐渐成为当前研究的热 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