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免疫学重点笔记(精华版)6869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免疫学

一免疫的概念:机体对“自己”或“非己”的识别、应答过程中所产生的生物学效应的

总和。正常情况下是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性功能。担负着机体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和免疫监视这三大功能。

二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功能

根据免疫应答识别的特点、获得形式以及效应机制,可分为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

1.固有免疫 (innate immunity )

又称天然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机体在长期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个体出生时就具备,可以遗传。

固有免疫的特点:

①非特异性:作用范围广,并非针对某一种特定抗原;

②效应迅速性:针对病原体及异物侵袭可迅速发挥作用;

③无记忆性:其应答模式和强度不随接触病原体的次数而改变。

2.适应性免疫(adaptive immunity)

又称获得性免疫或特异性免疫,是个体受抗原刺激后获得的一类具有针对性的免疫功能,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不能遗传。

适应性免疫的特点:

①特异性:仅针对特定抗原发挥免疫效应;

②获得性:其免疫效应只有通过免疫系统接受抗原刺激后才能建立;

③记忆性:免疫系统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产生比初次快速、强烈的免疫效应。

免疫器官

一中枢免疫器官

功能:免疫细胞发生、发育、分化、成熟的场所。包括骨髓和胸腺。

骨髓的功能

1.各类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

2.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3.再次体液免疫应答的主要场所

胸腺的功能

1.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2.免疫调节功能

二外周免疫器官

功能:是成熟T、B淋巴细胞定居的场所,也是免疫应答发生的部位。

外周免疫器官包括: 淋巴结、脾脏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淋巴结的功能:1.T细胞及B细胞定居的场所2.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

淋巴结的结构:1皮质 1)浅皮质区:细B胞定居的场所2)深皮质区:T细胞定居的场所。 2髓质 1)髓索:B细胞和浆细胞较多2)髓窦:巨噬细胞较多

3.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

(二)脾脏的功能

1.是免疫细胞定居的场所

2.是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

3.合成生物活性物质

4.过滤作用

抗原的概念及其特性

抗原概念:指能与T细胞、B细胞的 TCR/BCR特异性接合,促使其增殖、分化,产生抗体或

致敏淋巴细胞,并与之结合,进而发挥免疫效应的物质。

抗原的性能(抗原的特性):

(1)免疫原性:是指抗原分子能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特性。即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能力。

(2)免疫反应性:是指抗原分子能与免疫应答产物,即抗体或效应T细胞发生特异反应的特性。抗原的异物性与特异性

异物性:是抗原物质的首要性质。即“非己”物质。在胚胎期未与机体淋巴细胞充分接触的称为异物。亲缘关系(即种属关系)越远,异物性越强,免疫原性越强。

a. 异种物质:各种病原体

b. 同种异体物质: ABO血型, HLA。

c. 自身抗原:1隐蔽的自身抗原 2修饰的自身抗原 3正常的自身抗原

特异性

特异性:指物质之间的相互吻合性或针对性、专一性。

抗原的特异性表现: *免疫原性的特异性 *抗原性的特异性

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物质基础是抗原分子中的抗原决定簇(抗原表位)。

抗原表位(抗原决定簇(AD))概念:抗原分子中的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又

称表位。它是与TCR、BCR或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基本结构单位。

抗原表位的类型:

顺序表位(线性表位):指一段序列相连续的氨基酸片段。

构象表位:序列不相连的多肽或多糖,由空间构象形成的表位。

T细胞仅识别由抗原提呈细胞(APC)处理加工提呈的线性表位。B细胞则可识别线性表位和构象表位。

T细胞表位和B细胞表位

T细胞表位指被T细胞所识别的抗原表位,可存在于抗原分子的任何部位。

B细胞表位指被B细胞所识别的抗原表位,多位于抗原分子的表面。

共同抗原表位与交叉反应

共同表位:不同抗原物质含有相同或相似的抗原表位,这种表位称为共同表位;

共同抗原(交叉抗原):带有共同表位的不同抗原称为共同抗原。

交叉反应: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对具有相同和相似表位的不同抗原的反应。

影响抗原诱导免疫应答的因素

一、抗原分子的理化性质

1、化学性质

蛋白质:强,含芳香族氨基酸更强。多糖:较强核酸:抗原性很弱;

脂类:一般无免疫原性。

2、分子量大小:

作为完全抗原的物质,其分子量一般在10kDa以上。在一定范围内,分子量越大,则抗原性越强。

3、结构的复杂性

明胶分子量虽大,但免疫原性弱,加入2%酪氨酸,则免疫原性提高

4、分子构象

5、易接近性

6、物理性状:环状结构的蛋白质其免疫原性比直链分子强;聚合状态的蛋白质较其单体免

疫原性强;颗粒性抗原较可溶性抗原强

二、宿主方面的因素

1、遗传因素:种属、个体不同MHC

2、年龄、性别与健康状态青壮年比幼年和老年对抗原应答强‘

新生儿或婴儿易耐受雄性比雌性免疫应答弱妊娠期免疫抑制

三、进入机体的途径

抗原进入机体的数量、途径、次数、两次免疫的间隔时间以及免疫佐剂的应用和佐剂类型等明显影响应答。

免疫应答强弱:皮内注射﹥皮下注射﹥肌内注射﹥腹腔注射﹥静脉注射。

口服耐受原因:消化酶水解,抗原丧失抗原性

抗原的分类

一、根据诱生抗体时是否需要T细胞辅助

1、胸腺依赖性抗原(TD-Ag)

需要在T细胞的辅助下才能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大多蛋白质抗原为TD-Ag

2、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I-Ag)

不需要在T细胞的辅助下就能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

如细菌的脂多糖,荚膜多糖及聚合鞭毛素等少数抗原。

二、亲缘关系

1、异种抗原:病原及其分泌物;动物免疫血清(抗毒素);抗生素及化学药品等。

2、同种异体抗原:血型抗原、HLA

3、自身抗原:

4、异嗜性抗原:存在于不同种属动植物、微生物间的共同抗原。

5、独特型抗原

三、根据抗原的来源

1、外源性抗原:APC细胞之外的抗原。

2、内源性抗原:在APC细胞内合成的抗原。

免疫球蛋白

Ab的概念;是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糖蛋白,发挥体液免疫功能。

免疫球蛋白的结构

(一)轻链和重链

Ig基本结构:两对四条肽链通过链间二硫键连接形成Ig的单体结构。

两条相同的长链称为重链(H链);另两条相同的短链称为轻链(L链)。

两条重链间,轻链与重链间以二硫键相连,整个Ig分子呈“Y”字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