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饮食文化详细版.pp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选
6
主食
壮族的主食是稻米此外有玉 米芋头、红薯、木薯和荞麦, 辅以黑饭豆、白饭豆和绿豆 等。玉米仅次于稻米,品种 齐全,其中的糯玉米是壮人 培育的优良品种之一,可以 用来做棕子和糍粑,和糯米 一样可口。
稻米的做法是焖饭、蒸饭、烫饭 或煮粥。壮族的节日特殊主食, 代表了食品的民族特色。有色、 味、香俱全的五色饭、糍粑、油 堆和沙糕;有外形奇特的各种粽 子;有吃法与众不同的包生饭; 有金灿灿的粘小米饭;还有无论 是节日或平时都受欢迎的米粉。
优选
7
优选
8
五色饭 五色蛋
五色饭 是用红兰草、黄饭花、枫叶、紫
蕃藤等植物的汁液分别浸泡糯米,然后蒸 熟制成的;
五色蛋 有鸡蛋、鸭蛋和鹅蛋,也分别染
成五种颜色。
五色饭和五色蛋色彩鲜艳,表示来年“风 调雨顺”、“五谷丰登”,也用于祭祀和 待客。此外,烤整猪、白斩鸡等,也都是 壮族用以待客的特色佳肴。
每片尽可能涂匀调料;
6.涂好的芋头一层、肉片一层,整
齐地码在碗里,上锅蒸30分钟;
7.扣肉蒸好后,另起锅将水淀粉和
5ml老抽加热勾芡,浇至刚才蒸好
的扣肉上即可。
优选
12
白斩鸡
1、将鸡在滚开汤锅内浸烫熟,取 出晾凉后切成块(晾凉再切鸡肉不 会散),装在盘中; 2、葱,姜切成末;分别装在小碗 中,碗内在加少许的盐(姜葱是 同放一起调味的,出来只有一个 味碟,另外还有姜葱里加少许香 菜也可,口味更好) 3、炒勺内倒入油,在旺火上烧开, 浇在葱末和姜末上。作成两个粘 料。 4、切好的鸡和粘料一切上桌。
优选
15
平乐十八酿
“十八酿”,就是十八种酿菜。当地有 童谣唱道:“高罗汉做了个竹笋酿,矮罗汉 做了个螺蛳酿。肥罗汉做了个冬瓜酿,瘦 罗汉做了个柚皮酿。哭罗汉做了个辣椒 酿,笑罗汉做了个豆腐酿。美罗汉做了个 茄子酿,丑罗汉做了个苦瓜酿。长眉罗汉 做了个葫芦酿,大胡子罗汉做了个豆芽酿。 降龙罗汉做了个萝卜酿,伏虎罗汉做了个 芋头酿。大嘴罗汉做了个南瓜花酿,高鼻 罗汉做了个蛋卷酿。巨手罗汉做了个大 蒜酿,三眼罗汉做了个香菇酿。天聋罗汉 做了个油豆腐酿,地哑罗汉做了个菜包 酿。”
优选
4
优选
5

主要酒类: 米酒 、白薯酒 、木薯酒 、甜酒 米酒是过节及待客的主要酒水, 客人先到先敬甜酒,以示欢迎。
壮族的其它酒: 如蛤蚧酒、三蛇酒等,
均属于药酒,蛤蚧酒是用蛤 蚧、当归浸泡好酒而成,有 补肾、壮阳、润肺等功效。 三蛇酒是用去毒的过山龙、 扁头风、金环蛇或银环蛇浸 泡好酒而成,其中也加入一 些草药,是一种名贵的药酒 。
优选
9
三月三
节庆饮食
按过去的习俗为上坟扫墓的日子,届时 家家户户都要派人携带五色糯米饭、彩
壮族最隆重的节日莫过于春节,其次是七 月十五中元鬼节、三月三、清明上坟、八 月十五中秋,还有端午、重阳、尝新、冬 至、牛魂、送灶等等,几乎每个月都要过 节。过春节一般在腊月二十三过送灶节后 便开始着手准备,要把房子打扫得窗明几 净,二十七宰年猪,二十八包粽子,二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统称“僮
族”(“僮”与“壮”同音),
直到周恩来倡议在1965年改“僮”
为“壮”。
优选
2
布洛陀经诗
《布洛陀经诗》壮族的创世史诗; 壮族巫教的经文,它唱诵壮族祖神 布洛陀创造天地万物,规范人间伦 理道德,启迪人们祈祷还愿消灾祛 邪,追求幸福生活。这部经诗贯穿 着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的原始宗教 意识。
优选
11
扣肉
1. 芋头去皮备用,五花肉洗净放入
汤锅中,加入八角,将五花肉煮至
七成熟后捞出;
2.用牙签在煮好的肉上扎一些小孔,
用5ml左右老抽均匀地涂抹五花肉
表面;
3.涂好老抽的五花肉切片,芋头切
稍厚的片,大蒜切碎备用;
wk.baidu.com
4.将盐、蜂蜜5ml老抽、腐乳汁、
油和大蒜碎混合成调味汁备用;
5.芋头片和肉片在调料中拌匀,使
《经诗》共有八篇,序歌、造天 地、造人、造万物、造土官皇帝、 造文字历书、伦理道德、祈祷还 愿等。
优选
3
服饰
壮族服饰主要有蓝、黑、棕三种颜 色。壮族妇女有植棉纺纱的习惯, 纺纱、织布、染布是一项家庭手工 业。用自种自纺的棉纱织出来的布 称为“家机”,精厚、质实、耐磨, 然后染成蓝、黑或棕色。用大青 (一种草本植物),可染成蓝或青 色布,用鱼塘深可染成黑布,用薯 莨可染成棕色布。壮族服饰各有不 同,男子、女子的服饰,男子、妇 女、未婚女子的头饰,各具特色。
人认为,没有鸡不算过年。年初一喝糯米
甜酒、吃汤圆(一种不带馅的元宵,煮时
水里放糖),初二以后方能走亲访友,相
互拜年,互赠的食品中有糍粑、粽子、米
花糖等,一直延续到十五元宵,有些地方
甚至到正月三十,整个春节才算结束。
优选
10
婚丧嫁娶、盖房造屋,以及小孩 满月、周岁等红白喜事,都要置 席痛饮。
一般要有扣肉、米粉肉、清煮白 肉块、猪肝、白斩鸡、烤乳猪、 豆腐圆、油炸蓉(用油豆腐加工 而成)、笋片、鱼生等8或10 道菜。
优选
13
狗肉带皮
酸萝卜 和 油炸蓉
优选
14
饮食习惯
•壮族人忌讳农历正月初一这天杀牲; •有的地区的青年妇女忌食牛肉和狗肉; •火塘、灶塘是壮族家庭最神圣的地方,禁止用脚踩踏火塘上的三脚架以及灶台。 •吃饭时忌用嘴把饭吹凉,更忌把筷子插到碗里。 •杀鸡时,鸡头、鸡翘必须敬给老人。 •壮族是稻作民族,十分爱护青蛙,有些地方的壮族有专门的“敬蛙仪”,所以到壮 族地区,严禁捕杀青蛙,也不要吃蛙肉。 •用餐时须等最年长的老人入席后才能开饭;长辈未动的菜,晚辈不得先吃;给长辈 和客人端茶、盛饭,必须双手捧给,而且不能从客人面前递,也不能从背后递给长 辈;先吃完的要逐个对长辈、客人说“慢吃”再离席;晚辈不能落在全桌人之后吃 饭。
壮 族
饮 食
优选
1
壮族历史
壮族(旧称僮族,壮文:
Bouxcuengh)是中国56个民族
中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分
布在广西、云南、广东和贵州等
省区。秦以来,壮族先人历代分
别称为西瓯、骆越(雒越)、南
越、濮、僚、俚、溪峒蛮、乌浒,
在宋代史籍中始称为“撞”、
“僮”、“仲”,明清时也有称
为僮人、良人、土人的。1949年
蛋等到先祖坟头去祭祀、清扫墓地,并 由长者宣讲祖传家史、族规,共进野餐。 还有的对唱山歌,热闹非凡。1940 年后,这一传统已逐步发展到有组织的 赛歌会,气氛更加隆重、热烈。其他节 日食俗也都各有讲究,各具特色,比如 中元吃鸭、端午吃粽、重阳吃粑等等。
九做糍粑。除夕晚,在丰盛的菜肴中最富
特色的是整煮的大公鸡,家家必有。壮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