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隐喻认知对比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汉隐喻认知对比研究
【摘要】:两千多年以前,隐喻作为修辞格就为世人所知。

在西方,亚里斯多德在其著作《诗学》和《修辞学》中就对隐喻进行了系统地研究,并确立了其后两千年西方修辞学界隐喻研究的基本线索。

在中国古代,“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是认识和描述事物的基本原则,“比”与“兴”是《诗经》中主要的两种表现手段,“比者,比方于物也;兴者,托事于物。

”它们都属于我们当代隐喻研究的范畴。

尽管人类早已把隐喻作为认知手段,但它的认知作用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受到语言学家的认可和重视。

Lakoff和Johnson指出,隐喻是人们用清楚的、具体的经验建构复杂的、抽象的概念的过程。

人类在总结自己的经验时,往往以比较熟悉的概念描述和理解比较陌生的事物,从而认识人类自身及其周围的世界。

实质上,隐喻是一个认知域映射到另一个认知域的过程。

当代隐喻认知研究除了隐喻认知的本质特征、隐喻认知的形成机制和工作机制等方面外,还面临着一个重大课题。

首先,应该对英语以外的语言的隐喻系统做大量的基础研究,以求证明不仅在英语中,而且在其他语言中,抽象思维都是部分通过隐喻来实现的。

其次,是有关隐喻概念系统的普遍性和相对性的问题。

一方面,人类的认知活动植根于日常的身体体验,而不同民族的身体体验却是相同的,因此有理由假设普遍性的隐喻概念的存在;另一方面,由于身体体验不能独立于特定的文化和社会之外,我们也有理由推论在不同文化的隐喻概念系统中应该存在差异。

然而,不同的语言、文化究竟在
多大程度上表现出隐喻概念系统的异和同,却是亟待通过扎扎实实的对比研究来回答的问题。

正如吕叔湘先生所说的:“指明事物的异同所在不难,追究它们何以有此异同就不那么容易了。

而这恰恰是对比研究的最终目的”。

本论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英汉两种日常语言中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人体、空间、时间、情感和基本颜色等五个方面的隐喻进行系统的对比研究。

全文共分九章。

第一章为导言部分,主要论述了选题的缘由,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假设,从而确定了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并且确立了课题研究所使用的主要研究方法。

第二章是有关国内外隐喻研究的文献综述,主要以隐喻研究从作为从属地位的修辞格研究发展到独立的认知研究的过程为线索,对国内外从古代到当代的隐喻研究进行了简要的梳理和总结,并且在对国内外隐喻研究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发现问题,确立本论文的研究目标。

第三章确立英汉隐喻认知对比研究的理论基础,本论文第一次从语言世界观、隐喻认知的普遍性、系统性以及与文化的一致性等方面对英汉隐喻认知对比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探讨和阐释。

第四章主要从人体隐喻化认知的工作机制及其特点、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投射模式与对应程度以及英汉语中的优势分布等几个方面来集中探讨英汉语中人体隐喻认知的共性和差异性及其原因。

第五章主要考察英汉两种语言在空间关系的选择和表达形式方面以及对数量、状态、范围、社会关系等方面的空间隐喻化认知,有何相似和不同及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第六章主要对英汉两种语言中时间的空间隐喻化认知、结构隐喻化认知、本体隐喻化认知这三种类型的隐喻方式进行系统的对比研究,以期发现它
们之间的异同,并对其中产生异同的原因加以探讨。

第七章以人类四种基本情感,喜悦、愤怒、恐惧和悲哀的隐喻表达作研究对象,对英汉日常语言中的情感隐喻认知做进一步的收集、归纳和分析,比较全面地找出英汉两种语言的情感隐喻概念系统有哪些异同,并对其异同的原因进行分析和论述,从而帮助人们进一步了解情感隐喻的实质。

第八章本章从人类对颜色的认知及基本颜色词语的隐喻形成机制等角度对由基本颜色词语组成的隐喻认知功能进行论述,并在此基础上对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基本颜色隐喻化认知进行系统的对比研究,以期发现它们的异同,并对其产生异同的原因进行分析论述。

第九章为结论部分,主要对本论文所讨论的内容进行总结和概括,指出有待于深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隐喻认知人体空间时间情感基本颜色对比研究英语汉语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H05
【目录】:第一章导言11-17第二章国内外隐喻研究综述17-62第一节国外隐喻研究17-42第二节国内隐喻研究42-56第三节国内外隐喻认知研究现状分析56-62第三章英汉隐喻认知对比的理论基础62-84第
一节隐喻认知的普遍性63-71第二节隐喻概念的文化一致性和系统性71-76第三节对比研究的哲学基础76-82第四节结语82-84第四章英汉人体隐喻化认知对比84-103第一节人体隐喻化认知85-89第二节英汉人体隐喻化认知的投射模式与对应程度89-97第三节英汉人体隐喻化认知的优势分布97-100第四节结语100-103第五章英汉空间隐喻化认知对比103-120第一节空间隐喻化认知104-108第二节英汉数量、状态和范围的空间隐喻化认知对比108-114第三节英汉社会关系的空间隐喻化认知对比114-118第四节结语118-120第六章英汉时间隐喻认知对比120-136第一节英汉时间的空间隐喻化认知对比121-127第二节英汉时间的结构隐喻化认知对比127-130第三节英汉时间的本体化隐喻认知对比130-134第四节结语134-136第七章英汉情感隐喻认知对比136-153第一节英汉“喜悦”隐喻认知对比137-141第二节英汉“愤怒”隐喻认知对比141-145第三节英汉“恐惧”隐喻认知对比145-149第四节英汉“悲伤”隐喻认知对比149-151第五节结语151-153第八章英汉基本颜色隐喻化认知对比153-167第一节人类对基本颜色的范畴化认知153-157第二节英汉基本颜色隐喻化认知的双重性157-159第三节英汉基本颜色隐喻化认知对比159-166第四节结语166-167第九章结论167-178第一节本研究的特点及创新167-176第二节本研究的局限及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176-178参考文献178-185后记185 本论文购买请联系页眉网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