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2-11-21T14:13:33.560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22期供稿作者:吴珂
[导读] 气候变暖影响下大风、洪涝等极端气候事件的频发,有利于一些传染性疾病尤其是虫媒传播疾病的传播和复苏
吴珂(山东省气象局后勤服务中心山东济南 250031)
【摘要】气候变化影响是多尺度、全方位和多层次的,其负面影响关系到人类健康和生存问题,社会公众应积极关注气候变化,了解气候因素对疾病的影响,通过保护地球大气和生态环境、创造良好的生活空间,加强气象公共卫生服务产品和疾病控制能力建设,改善日常不良卫生习惯,积极锻炼等来抵御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的威胁。
【关键词】气候变化人体健康疾病气候监测气象服务产品
【中图分类号】R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2-0069-02
引言
气候、天气变化是自然界中最活跃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早在远古时代人类就意识到了天气、气候与健康之间的关系,《黄帝内经》中就采用了大量的篇幅表达了顺应天时而养生的理念。近些年,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我国各地气候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和暖冬趋势,气候变化引起的高温、干旱、洪涝、低温冷冻等极端异常气候事件越来越频繁,直接或间接的对人类健康乃至生存产生了严重影响。当气候条件急剧变化超出了人体调节机能的一定限度时,人体就会感觉不适进而生病,这些不适症状或疾病主要为风湿痛、多发性关节炎、风湿病、疤痛、感冒、中风、心肌梗塞、栓塞以及传染病、流行病等,被统称为“气象病”。本文通过对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分析探讨,旨在提示公众应关注气候变化,加强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合理运动,根据气候要素变化及时采取调节生理、适应环境等防范措施。
1 山东气候变化趋势分析
山东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处黄河下游,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大气环流系统复杂,冬季受强大的蒙古冷高压控制,夏季受印度低压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影响,春秋季是冬夏环流转换时期,是我国气象灾害多发、易发地区。在全球气候变暖大背景影响下,山东省气温一路攀升,与全球气候变化趋势基本保持一致,并表现出明显的地域特色;近50年来,山东省气温出现了明显地变暖趋势,20世纪60~90年代年平均气温为12.51~13.46℃,以1986年为温度变化分界点,60年代至80年代中期(1986年)为偏冷期,随后山东省气候进入偏暖期,其中80-90年代气温增幅最大,为0.60℃,年平均气温变化倾向率为0.302℃/10a,进入21世纪后,气温变化趋势持续维持,2001-2008年平均气温高达13.9℃;山东省冬季气温变暖特征最为突出,1986-2006年共出现18个暖冬年;近50年山东省高温日数也呈现出先减后增的变化趋势,自90年代以来增加明显,同时最高气温也随着高温日数的增加而上升;山东省年平均降水量总体呈显著的下降趋势,倾向率为31.7mm/10a,主要表现在夏季降水量的减少。气候背景导致了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出现频率和强度呈增大趋势,受其影响,山东省强降雨、暴雪、高温、干旱、低温冷冻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对人体健康等方面产生了直接和间接影响,如农业生产、食品安全、饮水供应、卫生设施及疾病传播影响等。
2 气候变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1 气候变暖加速传染病传播速度和范围
气候变暖影响下大风、洪涝等极端气候事件的频发,有利于一些传染性疾病尤其是虫媒传播疾病的传播和复苏,适宜媒介动物生长繁殖的时空和空间范围扩大,细菌、病毒生长繁殖期延长,进而导致传染病传播范围和时间增加;影响人体健康的新的病种不断发现发展,原有的流行区域被扩大,疾病流行速度也出现了上升。如利用蚊媒传播的疟疾、登革热、病毒性脑炎,软体动物传播的血吸虫病等受温度影响最为显著,温度升高使蚊虫生存力、繁殖力和叮咬率加强,其体内病原体的致病力也相应增强,例如温度为20℃以下时,长期存活在蚊虫体内的乙脑病毒存活量较少,但在25~32℃时,病毒会迅速增多,病毒致病力也随之增强。气候变暖频现暖冬,对这些疾病传染体安全越冬十分有利,昆虫活动范围变大,由虫媒等传播的流行疾病发生、发展也较之以前增高。
2.2 高温增加死亡率
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最直接的影响之一就是极端高温造成的热效应,炎热天气高温热浪强度和持续时间的增加,使得人群中暑率发生率大大增加,导致心脏、呼吸系统等疾病或死亡率上升,尤其是年老体弱人群旧病复发率和死亡率加大,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大量资料研究证明,城区热浪对健康影响高于农村,原因是城市热岛效应使得城区温度偏高、持续时间长,中纬度地区人群对气候变暖导致的高温热浪反应最为敏感。
2.3 空气严重污染影响人体健康
气候变暖带来的夏季高温、暖冬以及干旱等异常天气增多,造成局地大气污染更加恶化,作为人口大省,近几年山东城市空气质量严重下降,大气中污染物进入人体后,会引起人体感官和生理机能的不适反应,引起头痛、头晕、恶心、乏力等,出现健康隐患。如气温升高加速大气中化学污染物光化学反应,增加大气中光化学氧化剂含量,使人体呼吸疾病和眼睛炎症发病率升高;气温增高促进了臭氧及悬浮颗粒等次级大气污染物的产生,增加了这些污染物引发的人体心肺异常、过敏症以及死亡发生率;空气中一些真菌孢子、颗粒物和花粉等浓度随着温度、湿度的增大而变大,加重了人群患上枯草病、过敏性哮喘以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等过敏性病症的机率。
2.4 紫外线辐射增强与疾病增加成正比
城市热岛效应致使空气中污染物难以排放,以氟氢烃为主的气体极大的破坏了臭氧层,造成光照紫外线辐射增强增加,影响人的皮肤、眼睛和免疫系统,增大人类皮肤癌、白内障、角膜炎和雪盲等眼部病病患病率等,提高感染病增加机率。有试验表明,大气臭氧层每减少1%,全球白内障发病率就会增加0.6~0.8%,而由白内障引起的失明人数将增加10000~15000人。
3 降低气候变化对人体负面影响的对策和建议
3.1 加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监测预报预警能力
发展气象科技,加强气象监测平台建设,建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监测网络,提高干旱、洪涝、风暴、寒潮等极端天气事件预报能力,并及时准确制作出天气信息实况,通过完善的气象公共服务发布系统,为社会公众提供准确、及时、丰富、权威的气象信息,提醒人们及早采取降暑、抗寒等应对措施,降低天气变化对人体健康的直接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