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房屋设计计算书

多层房屋设计计算书
多层房屋设计计算书

注:结构高度指室外地坪至檐口或大屋面(斜屋面至屋面中间高)

二、工程设计条件

1、

2、设计依据

(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3、可变荷载标准值选用(kN/㎡)

4、上部永久荷载标准值及构件计算

(1)楼面荷载

·首层:

卧室、起居室、书房、厨房、普通卫生间:

150厚砼板 3.75kN/m2

板面装修荷载 1.0kN/m2

板底粉刷或吊顶 0.50kN/m2

恒载合计 5.25kN/m2(2)屋面荷载

屋面板120厚:

4cm细石混凝土面层 1.00kN/m2

三元乙丙橡胶卷材防水层 0.3kN/m2聚苯乙烯板隔热层2%找坡(h min=40) 0.5kN/m2

防水卷材 0.30kN/m2

2cm找平 0.40kN/m2

120厚砼板 3.0kN/m2

2cm底粉刷 0.4kN/m2

恒载合计 6.2kN/m2 (3)墙体荷载

三、结构分析计算

1、采用SAP2000建模计算、世纪旗云验算配筋。

楼板配筋及主梁、次梁、柱配筋采用软件计算结果,并进行人工干预调整归并. 结构施工图中适当加厚开大洞口周围楼板及屋面板,并双层双向加强配筋,以削弱温度应力,要求施工单位加强养护。因建筑物体型过长,故在转折处设320mm宽抗震缝。其结构计算模型如下:

2、楼板配筋计算

(1)参考书目: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

(2) 计算参数:

混凝土强度等级:C30 钢筋级别:HRB400 计算方法:弹性方法

泊松比:0.2

边界条件:[上边] 固端; [下边] 固端; [左边] 固端; [右边] 固端 角柱:左上:无 右上:无 左下:无 右下:无

板长:L = 3.60m ,板宽:B = 1.50m ;板厚:h = 150mm 最外层纵筋外缘至受拉区底边距离:c s = 20 mm

均布恒荷载标准值:5.25kN/m 2

均布活荷载标准值:2.00kN/m 2

准永久值系数 :0.40

混凝土容重:25.00 kN/m 3

三角形活荷载标准值:0.00kN/m 2

三角形恒荷载标准值:0.00kN/m 2

(3) 计算结果:

1) 计算时荷载设计值

均布荷载设计值(包含自重):

1.35×(5.25 + 25.00×150/1000) + 0.7×1.4×

2.00 = 14.11kN/m 2

2) 计算公式

M = a 1f c bx (h 0 - x

2

)

a 1f c bx = f y A s h 0 = h - c s - 5

r min = max(0.2%,0.45f t f y ) = max(0.2%,0.45 × 1.43

360.00

) = 0.20%

3) 配筋计算结果

4) 挠度计算结果

最大挠度:0.150mm ≤ 7.500mm

满足要求

3、主梁计算

i.

几何数据及计算参数

单位: mm

混凝土: C30 主筋: HRB400

箍筋: HPB300

第一排纵筋合力中心至近边距离: 40 mm 跨中弯矩调整系数: 1.00 支座弯矩调整系数: 1.00 最大裂缝宽度: 0.30 mm 自动计算梁自重: 是

由永久荷载控制时永久荷载分项系数G1: 1.35 由可变荷载控制时永久荷载分项系数G2: 1.20

可变荷载分项系数Q : 1.40

1

300×6004500

可变荷载组合值系数

c

: 0.70

可变荷载准永久值系数q

: 0.40

(2) 荷载数据

1) 恒载示意图

单位: 集中荷载--kN 集中弯矩--kN·m 其他荷载--kN/m

2) 活载示意图

单位: 集中荷载--kN 集中弯矩--kN·m 其他荷载--kN/m

(3) 内力及配筋

1) 剪力包络图

单位: kN

2) 弯矩包络图

单位: kN·m 3) 截面内力及配筋

1

12.31

64.2563.58-96.61-40.62

32.09

86.631500

1500

1500

1

01127.31

-120.050

1

72.07

-100.04

注:1).弯矩--kN·m 剪力--kN 钢筋面积--mm挠度--mm 裂缝--mm 2).括号中的数字表示距左端支座的距离,单位为m

4、柱子计算

(1)设计资料

(2) 计算结果 1) 纵筋计算 1 纵筋配置计算 1.1 计算偏心距e i

e 0 = M N = 8.12×10001254.86

= 6.5 mm

附加偏心距, 按混凝土规范6.2.5, 取20mm 和偏心方向截面最大尺寸的1/30两者中的

大值

e a = max(20,h /30) = 20.00mm

e i = e 0 + e a = 6.5 + 20.00 = 26.47mm 1.2 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b 按混凝土规范6.2.1-5

cu = 0.0033 - (f cu,k - 50)×10-5 = 0.0033 - (30 - 50)×10-5

= 0.00350 >0.0033 取cu = 0.0033

按混凝土规范公式(6.2.7-1)

b

= b 11 + f y E s e cu =0.801 + 3602.00×105

×0.00330

=0.518

1.3 配筋率范围

抗震等级为2级 max = 5.00% 指定的最小配筋率, 取min = 0.50% 一侧最小配筋率(受压) 0.20% 一侧最小配筋率(受拉) 0.20% 1.4 计算

按混凝土规范6.2.6 1 = 1.00 按混凝土规范式6.2.17-1

RE N ≤ 1f c bx + f 'y A '

s - s

A

当采用对称配筋时,可令 f'y A's = s A 因此

=

g RE N a 1f c bh 0 =1.00×1254.86×1000

1.00×14.30×400×360

=0.61 > b

= 0.52

属小偏压, 按混凝土规范6.2.17-8

=

g RE N - x b a 1f c bh 0

g RE Ne - 0.43a 1f c bh 02

(b 1 - x b )(h 0 - a '

s )

+ a 1f c bh 0 + x b

= 0.69 1.4 计算A s

按混凝土规范6.2.17-7

A s = g RE Ne - a 1f c bh 02x (1 - 0.5x )f y (h 0 - a 's )

= 1.00×1254.86×1000×186.00 - 1.00×14.30×400×3602

×0.69×(1 - 0.5×0.69)360.00×(360 - 40)

= -876.54 mm 2

一侧最小配筋率(受压)纵筋面积: 0.20%×A = 320.00 mm 2

取A s = 320.00 mm 2

配筋结果: 4D25, A s = 1963.50 mm 2

2) 箍筋配筋

箍筋肢数: 4、箍筋直径: 8 mm 、箍筋间距: 100.00 mm 、箍筋计算A sv /s: 0.00 mm 2

/mm 、箍

筋实配A sv /s: 2.01 mm 2

/mm y 方向根据构造要求得:

箍筋肢数: 4、箍筋直径: 8 mm 、箍筋间距: 100.00 mm 、箍筋计算A sv /s: 0.00 mm 2

/mm 、箍

筋实配A sv /s: 2.01 mm 2

/mm 3) 裂缝计算 最大裂缝宽度限值: 0.30 mm

ωmax = 0.26 mm ≤ ωlim = 0.30 mm

满足要求!

5、楼梯计算

(1) 设计示意图

(2) 二、基本资料

1)设计规范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2) 2.几何参数

楼梯类型: 板式A型楼梯( / )

约束条件: 两端简支

斜梯段水平投影长度: L1 = 2080 mm

梯段净跨: L n = L1 = 2080 = 2080 mm

楼梯高度: H = 1500 mm 楼梯宽度: W = 1155 mm

踏步高度: h = 166 mm 踏步宽度: b = 260 mm

楼梯级数: n = 9(级)梯段板厚: C = 100 mm

面层厚度: C2 = 30 mm

上部平台梯梁宽度: b1 = 250 mm

下部平台梯梁宽度: b2 = 250 mm

3) 3.荷载参数

楼梯混凝土容重: b = 25.00 kN/m3

楼梯面层容重: c1 = 25.00 kN/m3

楼梯栏杆自重: q f = 0.50 kN/m

楼梯均布活荷载标准值: q = 2.50 kN/m2

可变荷载组合值系数: c = 0.70

可变荷载准永久值系数: q = 0.50

4) 4.材料参数

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

受拉纵筋合力点到斜梯段板底边的距离: a s = 15 mm (3)荷载计算过程

1)楼梯几何参数

梯段板与水平方向夹角余弦值: cos =

b

b2 + h2

=

260

2602 + 1662

= 0.84

斜梯段的计算跨度: L0 = Min{L n + (b1 + b2)/2,1.05L n} = Min{2080 + (250 + 250) / 2,1.05 × 2080} = Min{2330,2184} = 2184 mm

梯段板折算到水平投影后的计算厚度:

T = (h + C / cos×2) / 2 = (166 + 100 / 0.84 × 2) / 2 = 202 mm

2)荷载设计值

2.1 均布恒载标准值

2.1.1 L1段梯板自重

gk1' = b× T/ 1000 = 25.00 × 202 / 1000 = 5.04 kN/m2

gk1 = gk1' × L1 / L n= 5.04 × 2080 / 2080 = 5.04 kN/m2

2.1.2 L1段梯板面层自重

gk3' = c1× C2× (H + L1) / L1/ 1000 = 25.00 × 30 × (1500 + 2080) / 2080 / 1000

= 1.29 kN/m2

gk3 = gk3' × L1 / L n= 1.29 × 2080 / 2080 = 1.29 kN/m2

2.1.3 将栏杆自重由线荷载折算成面荷载

gk6 = q f / W× 1000 = 0.50 / 1155 × 1000 = 0.43 kN/m2

永久荷载标准值

gk = gk 1 + gk 3 + gk 6 = 5.04 + 1.29 + 0.43 = 6.76 kN/m 2

2.2 均布荷载设计值 由活荷载控制的梯段斜板荷载设计值:

p L = 1.2gk + 1.4q = 1.2 × 6.76 + 1.4 × 2.50 = 11.62 kN/m 2

由恒荷载控制的梯段斜板荷载设计值:

p D = 1.35gk + 1.4c q = 1.35 × 6.76 + 1.4 × 0.70 × 2.50 = 11.58 kN/m 2

最不利的梯段斜板荷载设计值:

p = Max{p L ,p D } = Max{11.62,11.58} = 11.62 kN/m 2

(4) 正截面承载能力计算 1) 斜梯段配筋计算

h 0 = T - a s = 100 - 15 = 85 mm

跨中最大弯矩, M max = 18pL 02 = 18 × 11.62 × 21842× 10-6

= 6.93 kN·m

2) 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b

cu = 0.0033 - (f cu,k - 50) × 10-5 = 0.0033 - (30 - 50) × 10-5

= 0.0035 > 0.0033 取cu = 0.0033

按规范公式(6.2.7-1)

b

= b 11 + f y E s e cu =0.801 + 3602.00 × 105

× 0.00330

= 0.52

3) 受压区高度x

按规范公式(6.2.10-1), A s '

= 0, A p '

= 0 M = a 1f c bx ? ??

??

h 0 - x 2

x = h 0 -

h 0

2 - 2M

a 1f c b

= 85 -

852

- 2 × 6.93 × 10

6

1.00 × 14.30 × 1000

= 5.90mm

< b h 0 = 0.52 × 85 = 44.00mm, 按计算不需要配置受压钢筋 4) 受拉钢筋截面积A s

按规范公式(6.2.10-2) 1f c bx = f y A s 得 A s =

a 1f c bx f y = 1.00 × 14.30 × 1000 × 5.90360.00

= 235mm 2

梯段中间截面实际配置受拉钢筋为D8@150, 每米宽板实际配筋面积为335mm 2

5) 验算配筋率

r = A s bh = 335

1000 × 100

× 100% =0.34% <

max

= 2.06% 不超筋

??

?

??r min = 0.2%r min = 0.45 × 1.43 / 360.00 = 0.179%min

= 0.200% <

满足最小配筋率要求 (5) 斜截面承载能力验算

V = 0.5pL 0cos = 0.5 × 11.62 × 2184 / 1000 × 0.84 = 10.7 kN 1) 复核截面条件

按规范公式(6.3.1) 0.25c f c bh 0 = 0.25 × 1.00 × 14.30 × 1000 × 85 = 303.9 × 103

N

V = 10.7 kN < 303.9 kN, 截面尺寸满足要求

2) 验算构造配筋条件 按规范公式(6.3.7)

0.7f t bh 0= 0.7 × 1.43 × 1000 × 85= 85.1 × 103

N > V = 10.7kN

斜截面承载力满足要求 (6)

跨中挠度验算

1) 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值

p k = gk + q = 6.76 + 2.50 = 9.26 kN/m

M k = 18p k L 02 = 18

× 9.26 × 21842× 10-6

= 5.52 kN·m

2) 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值 p q = gk +

q

q = 6.76 + 0.50 × 2.50 = 8.01 kN/m

M q = 18

p q L 02 = 1

8

× 8.01 × 21842× 10-6

= 4.78 kN·m

3) 挠度验算 1 裂缝间纵向受拉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

由规范公式(7.1.4-3), 纵向受拉钢筋的应力:

sq

=

M q 0.87h 0A s = 4778715.240.87 × 85 × 335.10

= 192.84 N/mm 2

对矩形截面受弯构件, 有效受拉混凝土截面面积:

A te = 0.5bh = 0.5 × 1000 × 100 = 50000 mm 2

按规范公式(7.1.2-4)计算纵向钢筋配筋率:

te

=

A s A te = 33550000

= 6.7020 × 10-3

混凝土抗拉强度标准值: f tk = 2.01 N/mm 2

按规范公式(7.1.2-2)

= 1.1 - 0.65

f tk r te s sq = 1.1 - 0.65 × 2.01 × 1000

6.7020 × 192.84

= 0.09 当 < 0.2时, 取 = 0.2;

2钢筋弹性模量和混凝土弹性模量的比值: E

E

= E s E c =

200000

30000

= 6.67 3受压翼缘面积与腹板有效面积的比值: f

'

对于矩形截面, f ' = 0.00 4 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

=

A s bh 0 = 3351000 × 85

= 0.003942 5受弯构件的短期刚度: B s

由规范公式(7.2.3-1), B s = E s A s h 0

21.15y + 0.2 +

6a E r

1 + 3.5 g f '

= 200000 × 335 × 852

1.15 × 0.20 + 0.2 +

6 × 6.6

7 × 0.003942

1 + 3.5 × 0.00

× 10-9= 574.01 kN·m 2

6考虑荷载长期效应组合对挠度增大的影响系数: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7.2.5条规定: ' = 0, 取 = 2.00 7受弯构件的长期刚度: B

根据规范公式(7.2.2-2), 可得

B = B s q = 574.012.00

= 287.01 kN·m 2

8 跨中挠度: f

f = 5384p q L 04

B cos a cosa = 5384 × 8.01 × 21844

287.01 × 0.84

2 × 10-9

= 11.65 mm

9容许挠度: L x =

L 0

cos a = 2184

0.84

= 2591 mm

因计算跨度L x 小于7000mm, 所以容许挠度[L 0] = L x 200 = 2591

200

= 12.96 mm

跨中最大挠度小于容许挠度, 满足要求。 (7) 裂缝宽度验算

1) 裂缝间纵向受拉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

由规范公式(7.1.4-3), 纵向受拉钢筋的应力:

sq

=

M q 0.87h 0A s = 4778715.240.87 × 85 × 335.10

= 192.84 N/mm 2

对矩形截面受弯构件, 有效受拉混凝土截面面积:

A te = 0.5bh = 0.5 × 1000 × 100 = 50000 mm 2

按规范公式(7.1.2-4)计算纵向钢筋配筋率:

te

=

A s A te = 33550000

= 6.70 × 10-3

当te < 0.01时, 取te = 0.01

混凝土抗拉强度标准值: f tk = 2.01 N/mm 2

按规范公式(7.1.2-2)

= 1.1 - 0.65

f tk r te s sq = 1.1 - 0.65 × 2.01 × 1000

10.0000 × 192.84

= 0.42 2) 构件受力特征系数 cr

根据表7.1.2-1, 对于受弯的钢筋混凝土构件, 其构件受力特征系数cr

取为1.9

3) 受拉区纵向钢筋的等效直径 d eq

根据表7.1.2-2, 对于带肋钢筋, 其相对粘结特性系数 = 1.0

根据规范公式(7.1.2-3), d eq = ∑n i d i 2

∑n i n i d i = 8

1.0

= 8.00 mm

4) 最外层纵向受拉钢筋外边缘至受拉区底边的距离 c 取钢筋保护层厚度20 mm

5) 最大裂缝宽度 max

根据规范公式7.1.2-1得max

= a cr y

s sq E s ? ??

??1.9c + 0.08d eq

r te

= 1.9 × 0.42 × 192.84200000× ? ??

??

1.9 × 20 + 0.08 × 8.000.0100

= 0.0789 mm

6) 容许裂缝宽度 []

根据规范第3.4.5条,楼梯所处环境取为一类环境, 裂缝控制等级取为三级, 所以容许裂缝宽度

[] = 0.3 mm

最大裂缝宽度小于裂缝宽度限值, 满足要求。

6、基础计算 (1) 设计资料 1) 依据规范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以下简称规范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以下简称混凝土规范

2) 计算选项

计算形式: 程序自动计算 基础类型: 现浇锥形基础,无基础短柱 荷载类型: 单工况 ,基本组合 最小配筋率: 0.15% 3) 基础尺寸及标高

柱: B = 400mm, L = 400mm 基础各阶宽度:

L 1 = 50mm, R 1 = 50mm B 1 = 50mm, T 1 = 50mm L 2 = 900mm, R 2 = 900mm

B 2 = 2350mm, T 2 = 2350mm 基础各阶高度: H 1 = 310mm H 2 = 200mm

基础沿X 方向的长度: b = 2300mm 基础沿Y 方向的长度: l = 5200mm 基础底面绕X 轴的截面抗弯模量: W x = b ×l 2

6 = 2300×52002

6 = 1e+010mm 3

基础底面绕Y 轴的截面抗弯模量:

W y = b 2×l

6 = 23002

×5200 6 = 4.6e+009mm 3

地面标高: 0.000m

柱底标高: -0.600m

基础底面标高: -1.110m

基础埋深: d = 1110mm

基础底面至柱底部高度: H = 1110 - 600 = 510mm

4) 其他参数

纵筋合力点至截面外边缘距离: a s = 10mm

基础及其上覆土平均容重: g G = 20kN/m 3

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 钢筋强度等级: HRB400

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 a = 100.00kPa (2) 荷载统计

1) 作用在柱底中心处的荷载 作用在柱底的基本组合荷载: 竖向荷载: F = 1254.86kN

M x0 = -4.28kN.m, M y0 = -0.03kN.m V x = -3.45kN, V y = 0.05kN 作用在柱底的标准组合荷载:

竖向荷载: F k = F / K s = 929.53kN

M kx0 = M x0 / K s = -3.17kN.m, M ky0 = M y0 / K s = -0.02kN.m

V kx = V x / K s = -2.56kN, V ky = V y / K s = 0.04kN

2) 2.2. 作用在基础底部中心的荷载

基础自重及上部土重标准值: G k = γm ×b ×l ×d = 20.00×2.30×5.20×1.11 = 265.51kN

基础自重及上部土重设计值: G = 1.35×G k = 1.35×265.51= 358.44kN 柱中心相对基础底面坐标(x , y ): (0, 0) 作用在基础底部的标准组合荷载: 竖向荷载: F k = 929.53kN

M kx = M kx0-V ky ×H -F k ×y =-3.17-0.04×0.51-929.53×0.00 = -3.19kN.m

M ky = M ky0+V kx ×H +F k ×x =-0.02+-2.56×0.51+929.53×0.00 = -1.33kN.m

作用在柱底的基本组合荷载:

竖向荷载: F = K s ×F k = 1254.86kN

M x = M x0-V y ×H -F ×y =-4.28-0.05×0.51-1254.86×0.00 = -4.31kN.m M y = M y0+V x ×H +F ×x =-0.03+-3.45×0.51+1254.86×0.00 = -1.79kN.m (3) 地基反力计算

1) 荷载标准组合下的地基反力 基础底面面积: A = b ×l = 2.30×5.20=11.96m 2

荷载在X 方向和Y 方向都存在偏心 基底最小反力标准值:

p kmin = F k + G k A - |M kx |W x - |M ky |W y = 929.53 + 265.5111.96 - 3.1910.37- 1.33

4.58

= 99.32kPa > 0kPa

基底最大反力标准值: p kmax = F k + G k A + |M kx |W x + |M ky |W y = 929.53 + 265.5111.96 + 3.1910.37 + 1.33

4.58

= 100.52kPa

2) 荷载基本组合下的地基反力 荷载在X 方向和Y 方向都存在偏心 基底最小反力设计值:

p min = F + G A - |M x |W x - |M y |W y = 1254.86 + 358.4411.96 - 4.3110.37- 1.794.58

= 134.09kPa>0kPa

基底最大反力设计值: p max = F + G A + |M x |W x + |M y |W y = 1254.86 + 358.4411.96 + 4.3110.37 + 1.794.58

= 135.70kPa

(4) 地基承载验算

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 a = 100.00kPa 轴压验算:

p k =99.92 kPa≤ f a = 100.00kPa,满足要求

偏压验算:

p kmax =100.52 kPa≤ 1.2f a = 1.2×100.00 = 120.00kPa,满足要求

(5) 基础抗冲切验算 1) 冲切验算公式

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下列公式验算: F l ≤ 0.7b hp f t a m h 0 (8.2.8-1)

a m = (a t +a

b )/2 (8.2.8-2)

F l = p j A l (8.2.8-3)

记基础抗冲切力: F c = 0.7b hp f t a m h 0

冲切力F1根据作用在基底净反力设计值求得,计算时pj 取作用在A1范围内的冲切力平均值

2) X 方向冲切验算

应对如图所示的截面进行冲切验算

X方向冲切验算满足要求

3)Y方向冲切验算

应对如图所示的截面进行冲切验算

Y方向冲切验算满足要求

(6)基础局部受压验算

计算公式: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D.5.1-1)

F l≤ ω×βl×f cc×A ln

局部荷载设计值: F l = 1254.86kN

混凝土局部受压面积: A ln = b c×h c = 0.40×0.40 = 0.16m2混凝土受压时计算底面积:

混凝土受压时强度提高系数: βl = A b

A c=

0.25

0.16= 1.25

局压承载力: F c = ω×βl×f cc×A ln= 0.75×1.25×12155.00×0.16= 1823.25kN ≥ F l = 1254.86kN,满足要求

(7)受弯计算公式

1)受弯计算公式

当台阶的高宽比小于或等于2.5、荷载为轴压荷载或单向偏心荷载且基础底部不出现拉应力、基础为对称基础时,任意截面弯矩可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下列公式验算:

M I = 1

12a1

2

?

?

?

?

(2l+ a )(p max + p -

2G

A) + (p max - p)l(8.2.11-1)

M II = 1

48(l - a )

2(2b+ b )

?

?

?

?

p max + p min -

2G

A(8.2.11-2)

A s =

M 0.9f y h0

荷载在X方向和Y方向均存在偏心,且基底不出现拉应力时,可以通过叠加原理,运用以上公式:

当不满足以上条件时,将基础底面分为四个梯形悬臂板,然后用数值方法求得作用在梯形悬臂板某一截面上的弯矩

计算弯矩时,先计算出作用在基底的地基反力及其对验算截面产生的弯矩,然后再扣除基础自重及其上部土重产生的弯矩

2)受弯计算结果

多高层钢结构住宅楼毕业设计计算书

多 高 层 钢 结 构 住 宅 方案设计

1、工程概况 1.1工程名称:雅居乐多高层钢结构住宅; 1.2建设地点:东莞市区某地; 1.3工程概况:场地大小为30m×30m,8~12层,建筑总高度不超过40m,室内外高差为0.3m,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1.4基本风压:0ω=0.8kN/m2,地面粗糙程度为C类; 1.5抗震要求: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Ⅱ类场地土,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2、场地土层情况 表2-1 场地土层情况 3 3.1建筑布置 3.1.1首层建筑平面图 如下图3-1所示,首层平面设计为大空间的形式,可以用此空间做为店面,即商住两用住宅。中间设计为过道、楼梯和电梯。由过道和墙把首层建筑分开为四个大空间,作为四爿店。由于商业的要求,首层平面将进行比较豪华的装修,例如钢柱将外包为方柱,而墙也做成玻璃幕墙与装饰墙混合的形式。此外,门也将用比较好看的旋转门,以吸引顾客。

图 3-1 首层建筑平面图 3.1.2标准层平面图 如下图3-2所示,标准层平面设计为商品房,以中间两墙为分隔墙,分为四户。朝北两户面积较小,内设一个客厅,四个卧室,两个卫生间,一个厨房,一个阳台(左右侧阳台以一墙分开)。而朝南两户面积较大,内设一个客厅,五个卧室,一个书房,一个厨房,两个卫生间,一个杂物间,一个独立阳台。此外,左右两户为于中间墙对称。

图 3-2 标准层平面图 3.1.3顶层平面图 如下图3-3所示,顶层设计为空旷的天台,外围有1.2m的女儿墙,屋檐外挑500mm。

图3-3 顶层平面图

3.1.4剖面图 图3-4 剖面图1

【6层】6000平米框架结构办公楼毕业设计板计算书

办公楼设计计算书 设计简介: 拟建建筑多层办公楼为永久性建筑,能满足350左右的人工作,该建筑所在地使用面积(红线面积)2 72151080m ?=位于攀枝花市区,建筑周围配有休闲广场,绿化带。 办公楼实际占地面积69.6114.4L B ?=?=,分为六层。总建筑面积为2 6000m , 采用现浇楼板,现浇框架纵横向承重,各层层高均3.3m ,在设计计算时考虑抗震设防要求。 各层楼的布局中有普通办公室、专用办公室、会议室、接待室、陈列室、卫生间和 开水房等满足使用要求。 第一部分 双向板的设计 板采用现浇整体式楼板,板厚100h mm =,采用25C 混凝土,板中钢筋采用235HPB 级钢筋,在该多层办公楼设计中,除中间两跨为单向板外其余楼板均为双向板。采用弹性理论计算的方法来计算板和支座中的内力,采用弯矩调幅法对结构按弹性理论方法所求的弯矩值和剪力值进行适当的调整,以考虑结构非弹性变形所引起的内力重分布。 一.梁的截面尺寸和板的计算跨度及荷载确定 拟定板厚100h mm =,板的保护层厚度20mm , 则板的有效高度为01002080h mm =-=。纵横向主次梁确定: 主梁高1111 ( )()(60008400)5001050128128h l mm ==?=,取700h mm =, 1111( )()7003502332323b h mm ==?=,取300b mm =。 次梁高1 111( )()60005003331281218h l mm ==?=,取500h mm =, 1111( )()500250166.72 323 b h mm ==?=,取250b mm =。 所以主梁截面尺寸为300700b h mm mm ?=?, 次梁截面尺寸为250500b h mm mm ?=?。 二.板荷载的确定 (一)荷载设计值 1.楼面的做法如图所示:

建筑电气设计相关计算公式大全

一、常用的需要系数负荷计算方法 1、用电设备组的计算负荷(三相): 有功计算负荷 Pjs=Kx·Pe(Kw); 无功计算负荷 Qjs=Pjs·tgψ(Kvar); 视在功率计算负荷Sjs=√ ̄Pjs2+ Qjs2(KVA); 计算电流 Ijs=Sjs/√ ̄3·Ux·Cosψ(A)。 式中:Pe---用电设备组额定容量(Kw); Cosψ---电网或供电的功率因数余弦值(见下表); tgψ ---功率因数的正切值(见下表); Ux---标称线电压(Kv)。 Kx---需要系数(见下表) 提示:有感抗负荷(电机动力)时的计算电流,即: Ijs=Sjs/√ ̄3·Ux·Cosψ·η(A) η---感抗负荷效率系数,一般取值0.65~0.85。 民用建筑(酒店)主要用电设备需要系数Kx及Cosψ、tgψ的取值表: 注:照明负荷中有感抗负荷时,参见照明设计。

2、配电干线或变电所的计算负荷: ⑴、根据设备组的负荷计算确定后,来计算配电干线的负荷,方法如下:总有功计算负荷∑Pjs=K∑·∑(Kx·Pe); 总无功计算负荷∑Qjs= K∑·∑(Pjs·tg); 总视在功率计算负荷∑Sjs=√ ̄(∑Pjs)2+(∑Qjs)2。 配电干线计算电流∑Ijs=∑Sjs/√ ̄3·Ux·Cosψ(A)。 式中:∑---总矢量之和代号; K∑---同期系数(取值见下表1)。 ⑵、变电所变压器容量的计算,根据低压配电干线计算负荷汇总后进行计算,参照上述方法进行。即: ∑Sjs变= K∑·∑Sjs干线(K∑取值范围见下表2)。 变压器容量确定:S变=Sjs×1.26= (KVA)。 (载容率为80﹪计算,百分比系数取1.26,消防负荷可以不计在内)。变压器容量估算S变= Pjs×K×1.26= Pjs×1.063×1.26= (Kva)。 同期系数K∑值表: 计算负荷表(参考格式):

单层双跨重型钢结构厂房设计计算书

一.建筑设计说明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青岛市某重型工业厂房; 2.工程总面积:3344㎡ 3.结构形式:钢结构排架 二、建筑功能及特点 1.该拟建的建筑位于青岛市室内,设计内容:重型钢结构厂房,此建筑占 地面积3344㎡。 2.平面设计 建筑物朝向为南北向,双跨厂房,每跨跨度为21m,柱距为6m,采用柱网为21m ×6m,纵向定位轴线采用封闭式结合方式。 3.立面设计 该建筑立面为了满足采光和美观需求,设置了大面积的玻璃窗。 4.剖面设计 吊车梁轨顶标高为 6.9m,柱子高度H=6.9+3.336+0.3=10.536,取柱子高度为10.8m。 5.防火 防火等级为二级丁类,设一个防火分区,安全疏散距离满足房门只外部出口或封闭式楼梯间最大距离。 室内消火栓设在两侧纵墙处,两侧及中间各设两个消火栓,满足间距小于50m 的要求。 6.抗震 建筑的平面布置规则,建筑的质量分布和刚度变化均匀,满足抗震要求。 7.屋面 屋面形式为坡屋顶:坡屋顶排水坡度为10%,排水方式为有组织内排水。屋面做法采用《01J925-1压型钢板、夹芯板屋面及墙体建筑构造》中夹芯钢板屋面。 8.采光 采光等级为Ⅳ级,窗地比为1/6,窗户面积为1160㎡,地面面积为3344平方米,窗地比满足要求,不需开设天窗。 9.排水 排水形式为有组织内排水,排水管数目为21个。 三、设计资料 1.自然条件 2.1工程地质条件:场区地质简单,无不利工程地质现象,条件良好, 地基承载力标准值1000Kpa,为强风化花岗岩,场区内无地下水。 冻土深度为0.5m。 2.2抗震设防:6度 2.3防火等级:二级 2.4建筑物类型:丙类 2.5基本风压:W=0.6KN/㎡,主导风向:东南风

办公楼设计计算书

目录 第1章设计总说明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工程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层面及楼面做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1 层面做法错误!未定义书签。 1.2.2 楼面做法错误!未定义书签。 1.3结构选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1 主体结构错误!未定义书签。 1.3.2 其它结构构件选型错误!未定义书签。 1.4结构布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设计内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1 结构布置的坚向荷载计算 6 1.5.2 结构上水平地震力计算6 1.5.3 坚向力及水平作用下的内力分析 6 1.5.4 内力组合 6 1.5.5 梁柱载面设计 6 1.5.6 基础设计 6 第2章构件尺寸初定及材料选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确定板截面尺寸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确定框架梁截面尺寸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1 主梁截面尺寸错误!未定义书签。 2.2.2 次梁截面尺寸错误!未定义书签。 2.3确定框架柱截面尺寸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框架结构计算简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1 梁的计算跨度及柱高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2 确定框架结构的计算简图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3章荷载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屋面均布恒载标准值 (10)

电气设计负荷计算方法

电气设计负荷计算 1.设备组设备容量 采用需要系数法时,首先应将用电设备按类型分组,同一类型的用电设备归为一组,并算出该组用电设备的设备容量e P 。 对于长期工作制的用电负荷(如空调机组等),其设备容量就是设备铭牌上所标注的额定功率。 对于断续周期制的用电设备,其设备容量是: 对于照明设备:白炽灯的设备容量按灯泡上标注的额定功率取值;带自感式镇流器的荧光灯和高压汞灯等照明装置,由于自感式镇流器的影响,不仅功率因数很低,在计算设备容量时,还应考虑镇流器上的功率消耗。因此,对采用自感式镇流器的荧光灯装置,其设备容量取灯管额定功率的1.2倍,高压汞灯装置的设备容量取灯泡额定功率的1.1倍。 2.用电设备组的计算负荷 根据用电设备组的设备容量e P ,即可算得设备的计算负荷: 有功计算负荷 e x c P K P = (12-1) 无功计算负荷 ?tg P Q c c = 视在计算负荷 22c c c Q P S +=

或 ?cos c P S = 计算电流 U S I c c 3103 ?= (12-2) 式中 x K ——设备组的需要系数; e P ——设备组设备容量(KW ); ?——用电设备功率因数角; U ——线电压(V ); c I ——计算电流(A )。 上述公式适用计算三相用电设备组的计算负荷,其中式(12-2)计算电流的确定尤为重要,因为计算电流是选择导线截面积和开关容量的重要依据。 对于单相用电设备,可分为两种情况: (1)相负荷 相负荷的额定工作电压为相电压,正常运行时,相负荷接在火线和中性线之间,民用建筑中的大多数单相用电设备和家用电器都属于相负荷。在供配电设计中,应将相负荷尽量均匀地分配到三相之中,按照最大的单相设备乘以3,求得等效的三相设备容量,然后按上述公式求得计算电流(线电流)。 ?m e P P 3= ?m P ——最大负荷相的单相设备容量 (2)线间负荷 线间负荷是指额定工作电压为线电压的单相

钢结构厂房设计计算书

毕业设计说明书(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专业:土木工程专业 学生:赵鹏 指导教师:王羡农 河北工程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2013年05月29日

摘要 本设计工程为邯郸地区一67.5米双跨钢结构。主要依据《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和《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GECS 102:2002等国家规范,综合考虑设计工程的规模、跨度、高度及用途,依据“适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的原则,对各组成部分的选型、选材、连接和经济性作了比较,最终选用单层门式钢架的结构形式。梁、柱节点为刚性连接的门式钢架具有结构简洁、刚度良好、受力合理、使用空间大及施工方便等特点,便于工业化,商品化的制品生产,与轻型维护材料相配套的轻型钢结构框架体系己广泛应用于建筑结构中,本设计就是对轻型钢结构的实际工程进行建筑、结构设计与计算。主要对承重结构进行了内力分析和内力组合,在此基础上确定梁柱截面,对梁柱作了弯剪压计算,验算其平而内外的稳定性;梁柱均采用Q235钢,10. 9级摩擦型高强螺栓连接,局部焊接采用E43型焊条,柱脚刚性连接,梁与柱节点也刚性连接;屋面和墙面维护采用双层彩色聚苯乙烯夹芯板;另外特别注重了支撑设置、拉条设置,避免了一些常见的拉条设计错误。 关键词:轻型钢结构门式钢架内力分析双层彩色聚苯乙烯夹芯板节点

Abstract This project in handan area is a 67.5m double-span steel structure. The project designed strictly complies with the relavant stipulations of the "CODE FOR DESIGN OF STEEL STRUCTURES (GF50017-2003)" and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TEEL STRUCTURE OF LIGHT WEIGHT BUILDINGS WITH GABLED FRAMES (CECS 102:2002)", and some others. Synthesize the scale of the consideration design engineering and across a principle for span and use, according as" applying, economy, under the possible term attention beautifully", Connecting method, structure type and material of each part which consist of a light-weight steel villa are analysed, then choose the construction form that use single layer a type steel. The beam, pillar node is a light steel construction frame system that rigid and copular a type steel a ware for having construction Simple, just degree goodly, suffering dint reasonablely, using space bigly and starting construction convenience etc. characteristics, and easy to industrialisation, commercializing produce, thinking with light maintenance material the kit the already extensive applying in the building construction inside, this design is to proceeds the building, construction design to the structural and actual engineering in light steel and calculation. The tractate includes the internal force analyzes and combines, based on these analyses; we can choose the section of beam and calumniation. Next, checking computatians of stability calculatian of the plane structure. The steel beam and column employs Q235 carbon structural steel. Connection bolts are high strength bolt of friction type with behavioral grade 10.9. Common bolts are rough type made by Q235-B.F steel. Rod for manual welding usually adopts E43..Rigid connections apply to the column leg and the connection of column and beam adopts hinged connection. The metope and roofage adopts the Bauble-decked colored polystyrene clamps the circuit board. otherwise, it is analysed that the forced state of the bracing system for a steel factor building under wind land, and the design of a bracing truss for a building with larger width. Avoid some errors in the design of brace, tension rod, and tension rod jpints. Keywords:Lightweight steel structures; gabled frame; the internal force analyzes; The double-decked colored polystyrene clamps the circuit board;joint

四层框架办公楼结构设计计算书毕业设计

四层框架办公楼结构设计计算书毕业设计 目录 第一章设计任务及基本要求 (2) 1.1 设计原始资料 (2) 1.1.1 工程概况 (2) 1.1.2 设计条件 (2) 1.2 建筑设计任务及要求 (3) 1.3结构设计任务及要求 (4) 第二章建筑设计说明 (5) 2.1建筑平面设计 (5) 2.1.1建筑平面布置 (5) 2.1.2柱网布置 (6) 2.2剖面设计 (6) 2.2.1房间各部分高度 (6) 2.2.2屋面做法 (6) 2.2.3楼面做法 (7) 2.2.4 地面做法 (7) 2.2.5 墙体构造 (7) 2.3 立面设计 (8) 2.3.1 外墙面做法 (8) 第三章结构设计 (8) 3.1 结构方案的选择及结构布置 (8) 3.1.1 结构方案的确定 (8) 3.1.2 基础类型的确定 (8) 3.1.3 结构构件截面尺寸和材料的选择 (8) 3.1.4 结构计算简图 (11) 3.1.5 框架柱的线刚度计算 (12) 3.2 框架荷载计算 (13) 3.2.1 恒荷载计算 (13) 3.2.2 楼面活荷载计算 (17) 3.3 风荷载计算 (18) 3.3.1 风荷载标准值计算 (18) 3.3.2 风荷载作用下的位移验算 (20) 3.4 力计算 (22) 3.4.1 恒荷载作用下的力计算 (22)

3.4.2 活荷载作用下的力计算 (27) 3.4.3 风荷载作用下的力计算 (31) 3.5 力组合 (39) 3.5.1 一般规定 (39)

3.5.2 框架梁柱力组合 (42) 3.6 框架梁、柱截面设计 (74) 3.6.1 框架梁的截面设计 (74) 3.6.2 框架柱的截面设计 (81) 3.7 现浇板的结构设计 (91) 3.7.1 板的结构计算简图 (91) 3.7.2 楼面现浇板设计 (91) 3.8 楼梯设计 (97) 3.8.1 平面布置图 (97) 3.8.2 楼梯梯段斜板设计 (98) 3.8.3 平台板设计 (100) 3.8.4 平台梁设计 (102) 3.9 框架结构柱下基础设计 (103) 3.9.1 设计资料 (103) 3.9.2 基础设计 (104) 3.10 PKPM 力计算 (111) 总结 (122) 参考文献 (123) 致谢 (124) 附录任务书 毕业设计指导书 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 外文原文与翻译 实习报告

电气设计相关计算公式大全

电气设计相关计算公式大全 一、常用的需要系数负荷计算方法 1、用电设备组的计算负荷(三相): 有功计算负荷Pjs=Kx·Pe(Kw); 无功计算负荷Qjs=Pjs·tgψ(Kvar); 视在功率计算负荷Sjs=√ ̄Pjs2+ Qjs2(KVA);计算电流Ijs=Sjs/√ ̄3·Ux·Cosψ(A)。 式中:Pe---用电设备组额定容量(Kw); Cosψ---电网或供电的功率因数余弦值(见下表);tgψ ---功率因数的正切值(见下表); Ux---标称线电压(Kv)。 Kx---需要系数(见下表) 提示:有感抗负荷(电机动力)时的计算电流,即:Ijs=Sjs/√ ̄3·Ux·Cosψ·η(A) η---感抗负荷效率系数,一般取值0.65~0.85。

民用建筑(酒店)主要用电设备需要系数Kx及Cosψ、tgψ的取值表: 注:照明负荷中有感抗负荷时,参见照明设计。 2、配电干线或变电所的计算负荷: ⑴、根据设备组的负荷计算确定后,来计算配电干线的负荷,方法如下:总有功计算负荷∑Pjs=K∑·∑(Kx·Pe); 总无功计算负荷∑Qjs= K∑·∑(Pjs·tg); 总视在功率计算负荷∑Sjs=√ ̄(∑Pjs)2+(∑Qjs)2。 配电干线计算电流∑Ijs=∑Sjs/√ ̄3·Ux·Cosψ(A)。 式中:∑---总矢量之和代号; K∑---同期系数(取值见下表1)。

⑵、变电所变压器容量的计算,根据低压配电干线计算负荷汇总后进行计算,参照上述方法进行。即: ∑Sjs变= K∑·∑Sjs干线(K∑取值范围见下表2)。 变压器容量确定:S变=Sjs×1.26= (KVA)。 (载容率为80﹪计算,百分比系数取1.26,消防负荷可以不计在内)。变压器容量估算S变= Pjs×K×1.26= Pjs×1.063×1.26= (Kva)。同期系数K∑值表: 计算负荷表(参考格式):

某多高层钢结构住宅毕业设计含计算书、建筑结构设计图

雅居乐 多高层钢结构住宅方案设计

1.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雅居乐多高层钢结构住宅; 建设地点:东莞市区某地; 工程概况:场地大小为30m×30m,8~12层,建筑总高度不超过40m,室内外高差为0.3m,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基本风压:0ω=0.8kN/m2,地面粗糙程度为C类; 抗震要求: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Ⅱ类场地土,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场地土层情况: 表2-1 场地土层情况 2.建筑与结构布置 3.1.建筑布置 3.1.1.首层建筑平面图 如下图3-1所示,首层平面设计为大空间的形式,可以用此空间做为店面,即商住两用住宅。中间设计为过道、楼梯和电梯。由过道和墙把首层建筑分开为四个大空间,作为四爿店。由于商业的要求,首层平面将进行比较豪华的装修,例如钢柱将外包为方柱,而墙也做成玻璃幕墙与装饰墙混合的形式。此外,门也将用比较好看的旋转门,以吸引顾客。

图3-1 首层建筑平面图 3.1.2.标准层平面图 如下图3-2所示,标准层平面设计为商品房,以中间两墙为分隔墙,分为四户。朝北两户面积较小,内设一个客厅,四个卧室,两个卫生间,一个厨房,一个阳台(左右侧阳台以一墙分开)。而朝南两户面积较大,内设一个客厅,五个卧室,一个书房,一个厨房,两个卫生间,一个杂物间,一个独立阳台。此外,左右两户为于中间墙对称。

图 3-2 标准层平面图 3.1.3.顶层平面图 如下图3-2所示,顶层设计为空旷的天台,外围有1.2m的女儿墙,屋檐外挑500mm。

图3-3 顶层平面图3.1.4.剖面图

图3-4 剖面图1

某两层办公楼结构设计计算书

第一部分 工程概况 建筑地点:烟台市开发区 建筑类型:两层框架结构办公楼 建筑面积:约350㎡ 楼盖及屋盖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厚度80㎜,填充墙采用蒸压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 门窗使用:门窗全部为铝合金制作 地质条件:经过地质勘察部门确定,此建筑场地为Ⅱ类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g 柱距与层高:柱距为6.0和3.8的二跨柱网 底层(一层)层高标高3.9m ,顶层(二层)2.8m 竖向荷载的传力途径:楼板的均布恒荷载和活荷载经过次梁传至主梁,再由主梁 传至框架柱,最后传至基础和地基。

梁、柱尺寸的初步确定:已知柱子截面尺寸为400㎜*400㎜ 框架梁截面尺寸为250㎜*500㎜ 次梁截面尺寸为200㎜*400㎜ 板厚为80㎜,且梁、板尺寸符合构造要求,不必进行梁板的挠度验算 梁截面尺寸(㎜) 第二部分 框架侧移刚度计算 3800 2.056*1010 3.084

3 2 1 四、各层横向侧移刚度计算(D值法) 底层 ①选择A-2 A-3 A-4 计算 K=i1+i2/i c =2.604/2.286=1.139 a c=0.5+K/2+K=0.522 D1=12 a c i c/h2=12*0.522*1.641*1010/39002=6758 ②选择B-2 B-3 B-4 计算 K=2.203 a c=0.5+K/2+K=0.643 D2=12 a c i c/h2=8286 ③选择C-2 C-3 C-4 计算 K=1.799 a c=0.5+K/2+K=0.605 D3=12 a c i c/h2=7833 二层选择B-2 B-3 B-4 计算 K=i1+i2+i3+i4/2i c=2.506 a c=K/2+K=0.556 D=12 a c i c/h2=13965 第三部分重力荷载代表值的计算 一资料准备 1 顶层不上人屋面永久荷载标准值 铺改性沥青砂浆0.05 20厚1:3水泥砂浆打底找平0.02*20=0.4 100厚水泥珍珠岩保温层0.1*1.5=0.15 80厚钢筋混凝土面板0.08*25=2.0 V型龙骨轻钢吊顶0.25 合计 2.85KN/m2 2一层上人屋面永久荷载标准值

办公楼结构设计手算计算书

1 结构设计说明 1、结构方案选取 选择合理的抗侧力结构体系,进行合理的结构或构件布置,使之具有较大的抗侧刚度和良好的抗风、抗震性能,是结构设计的关键。同时还须综合考虑建筑物高度、用途、经济及施工条件等因素。 1.1竖向框架承重体系选取 框架结构体系:由梁、柱构件通过节点连接而成,其具有建筑平面布置灵活、造型活泼等优点,可以形成较大的使用空间,易于满足多功能的使用要求。在结构受力性能方面,框架结构属于柔性结构,自振周期长,地震反应较小,经合理设计可具有较好的延性性能。其缺点是结构的抗侧刚度较小,在地震作用下侧向位移较大。 1.2横向框架承重体系选取 常见的横向承重体系包括:现浇楼盖、叠合楼盖、预制板楼盖、组合楼盖等。现浇楼盖可分为肋梁楼盖、密肋楼盖、平板式楼盖和无粘结预应力现浇平板楼盖等。肋梁楼盖结构具有良好的技术经济指标,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省混凝土和钢筋的用量,能充分发挥材料的作用,结构整体性好,抗震性能好,且结构平面布置灵活,易于满足楼面不规则布置、开洞等要求,容易适用各种复杂的结构平面及各种复杂的楼面荷载。 1.3纵、横向混合承重体系选取 在纵、横两个方向布置主梁以承担楼面荷载,就构成了纵、横向混合框架承重方案。纵、横向混合框架承重方案具有较好的整体性,为空间受力体系。 本设计为六层的多层结构,根据功能使用性进行结构布置。经各方案比较筛选,本工程选用框架结构的纵、横向承重体系。 2、楼梯方案的选择 整体式楼梯按照结构形式和受力特点不同,可分为板式楼梯、梁式楼梯、剪刀式楼梯和圆形楼梯、螺旋楼梯等。其中,应用较为经济的、广泛的是板式楼梯和梁式楼梯,剪刀式楼梯、圆形楼梯和螺旋式楼梯属于空间受力体系,外观美

住宅电气设计说明标准版

一.设计依据 1.建筑概况: 本工程位于北京市,。地上6层,高3.0米,主要为民居,每层层高2.9米,总建筑面积为2584.68㎡。两个单元,每个单元11户,共22户。每户建筑面积112.94㎡。现浇混凝土楼板。本工程属于三类住宅建筑。 2. 设计环境参数: 1)海拔高度:40m ; 2)年最高气温38.5℃;最低气温-8℃,年平均气温20℃,七月平均最高气温32℃,电缆选择按室内℃环境温度。 3) 冻土层深度:-1.03m 4)全年雷暴日数:18.3d/a,年预计雷击次数:0.075次/年。 3.相关专业提供给的工程设计资料; 4.各市政主管部门对初步设计的审批意见; 5.甲方提供的设计任务书及设计要求; 6.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主要标准及法规参考如下: 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建筑电气通用图集》.92DQ1.华北地区建筑设计标准化办公室 3.《建筑电气安装工程图集》.第二版1~2.吕大光.中国电力出版社

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照明设计手册》.GB 50034-2013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6 .《天正电气CAD软件用户手册》.北京市天正工程软件公司 二.设计范围 1.本工程设计包括红线内的以下电气系统: (1)照明电气平面设计; (2)照明电气系统设计; (3)设计说明、图例、材料表; (4)有线电视系统(平面、系统); (5)通信系统(平面、系统); (6)简单的消防系统(平面、系统); (7)防雷接地系统; (8)计算书。 2. 本工程电源分界点为地下层配电室电源进线柜内的进线开关。电源进建筑物的位置及过墙套管由本设计提供。 三.220/3800V配电系统

钢结构桁架设计计算书概况

renchunmin 一、设计计算资料 1. 办公室平面尺寸为18m×66m ,柱距8m ,跨度为32m ,柱网采用封闭结合。火灾危险性:戊类,火灾等级:二级,设计使用年限:50年。 2. 屋面采用长尺复合屋面板,板厚50mm ,檩距不大于1800mm 。檩条采用冷弯薄壁卷边槽钢C200×70×20×2.5,屋面坡度i =l /20~l /8。 3. 钢屋架简支在钢筋混凝土柱顶上,柱顶标高9.800m ,柱上端设有钢筋混凝土连系梁。上柱截面为600mm×600mm ,所用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 c =1 4.3N /mm 2。 抗风柱的柱距为6m ,上端与屋架上弦用板铰连接。 4. 钢材用 Q235-B ,焊条用 E43系列型。 5. 屋架采用平坡梯形屋架,无天窗,外形尺寸如下图所示。 6. 该办公楼建于苏州大生公司所 属区内。 7. 屋盖荷载标准值: (l) 屋面活荷载 0.50 kN /m 2 (2) 基本雪压 s 0 0.40 kN /m 2 (3) 基本风压 w 0 0.45 kN /m 2 (4) 复合屋面板自重 0.15 kN /m 2 (5) 檩条自重 查型钢表 (6) 屋架及支撑自重 0.12+0. 01l kN /m 2 8. 运输单元最大尺寸长度为9m ,高度为0.55m 。 二、屋架几何尺寸的确定 1.屋架杆件几何长度 屋架的计算跨度mm L l 17700300180003000=-=-=,端部高度取mm H 15000=跨中高度为mm 1943H ,5.194220 217700 150020==?+ =+=取mm L i H H 。跨中起拱高度为60mm (L/500)。梯形钢屋架形式和几何尺寸如图1所示。

办公楼结构设计计算书

摘要 本计算书按照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要求进行编写,毕业设计的课题为榆林 办公楼。主体为五层框架,室内外高差为0.45米,本设计主要分为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两部分。结构设计部分包括手算和电算两部分。建筑设计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在了解本工程概况、领会初步设计意图的基础上进行建筑施工图的绘制,共手绘建筑施工图12张。主体五层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内容包括:结构方案选择、荷载标准值计算、水平风载作用标准值计算、竖向及水平荷载作用下内力分析及组合、框架梁柱截 面设计、板、楼梯设计和基础设计等。 关键词:底框结构、荷载内力组合、截面设计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is calculation on civil engineering graduate school design requirements for the preparation, Graduation to the tasks sanitary Yulin office , In the main for the five-storey frameworks, indoor and outdoor height difference of 0.45 meters, The design consists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structural design in two parts. Structural design includes manual calculation and computer operation . The key architectural design elements include :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ject profiles, understanding the intent of the preliminary design, based on the constructral plans, toelve figures were drawn. cast-in-place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structure were used in the five-storey, design elements include : structural options. Load standard values, the calculation of seismic standard values calculation,including the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load under stress analysis, and portfolio section framework column design, floor and stair design,and infrastructure design. Keywords: bottom frame, the load combination of internal forces, the cross-section design

高层住宅配电设计的负荷计算

高层住宅配电设计的负荷计算 尉向荣 (绍兴城市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浙江绍兴 312000) [摘要]随着建筑物的规模不断扩大,其内各种电气设备的使用日趋增多,要正确选择各类配电设备的容量,就必须科学、合理的进行负荷计算。文章对负荷计算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提出了新的工程计算方法。 [关键词]高层住宅;负荷计算 [收稿日期] 2005- [作者简介]尉向荣(1963-),男,浙江绍兴人, 绍兴城市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工程师, 研 究方向:建筑电气设计、工程管理。 1引言 按照我国《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规范》GB50045-95 (2001年版)的规定,凡10层及10层以上的住宅及建筑高度超过24米的其它民用建筑均属高层建筑,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建筑物的规模不断扩大,各种电气设备的使用日趋增多。 我国二十世纪80年代才开始进行高层建筑用电负荷的专题研究。许多计算都是照搬国外经验,但国情不同、地域不同,需要系数不合理,单位容量指标偏低。随着高层建筑的不断兴建,用电设备增加,特别是在高层建筑内,空调及电梯负荷的大量使用是电力负荷发生很大变化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对于高层住宅的负荷计算,过去按插座、灯泡数统计,主要是考虑照明,后来按2kW/户统计。这样根据计算结果所选的开关及导线截面均偏小,所配置的电表容量偏小,造成经常性的负荷跳闸,超负荷运行而烧坏开关、电表、电线的现象常有发生。随着现代家用电器的广泛使用,每户实际设备容量已超过20kW,使得按插座、灯泡统计和按2kW/户的负荷计算方法已不适应家庭用电负荷日益增长的现状及高层建筑用电的需求,正确确定用电的负荷尤为重要。要提高高层建筑配电系统的可靠性,正确选择各类配电设备的容量,就必须科学、合理的进行负荷计算。 2负荷计算方法 计算负荷又称需要负荷或最大负荷。计算负荷是一个假想的持续性负荷,其热效应与同一时间内实际变动负荷所产生的最大热效应相等。在建筑配电设计中,通常采用30min的最大平均负荷,作为按发热条件选择配电变压器、导体及电器的依据,并用来计算电压损失和功率损耗。在工程上为方便计算,

办公楼毕业设计计算书

目录

1 绪论 工程概况 此工程建于江西省南昌市(某企业4#办公楼建筑结构设计),工程采用框架结构,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丙类,设计使用年限50年,耐火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烈度6度,地震分组为第二组,类建筑场地;基本雪压m2;基本风压m2,地面粗糙程度为B类;地基允许承载力为f ak=80kPa。 设计内容与方法 建筑设计 1.建筑方案设计 根据房屋建筑学、民用建筑设计通则、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相关知识进行建筑方案设计,针对工程的使用性质作出具体的设计。功能分区要细致合理、符合规范,使建筑物发挥出其应有的功能。 2.建筑施工图 运用CAD、天正进行绘图,绘出建筑的平、立、剖等图。 结构设计 1.结构设计内容 (1)结构类型的选择,包括结构的布置及柱网尺寸。 (2)估算结构的梁、板、柱的截面尺寸以及材料等级。

(3)荷载计算:竖向荷载,水平荷载,包括框架柱侧移刚度计算。 (4)内力计算包括恒载,活载,风荷载,以及地震荷载。 (5)内力组合包括恒荷载,活荷载,风荷载以及地震荷载。 (6)框架梁、柱正截面设计斜截面设计。 (7)板的配筋计算。 (8)楼梯设计,包括楼梯板,平台板,梯梁等设计。 (9)基础的截面尺寸确定,承载力验算,冲切验算,配筋计算。 2.结构设计方法 (1)荷载计算:荷载计算包括竖向荷载与水平荷载计算,竖向荷载包括恒荷载与活荷载;水平荷载包括水平风荷载和水平地震作用。 (2)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框架结构内力计算: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框架结构的位移及内力可采用D值法计算。 (3)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框架结构内力计算:一般取一榀框架单元,按平面计算简图进行内力分析。 (4)内力计算。 (5)通过内力组合求得梁、柱构件各控制截面的最不利内力设计值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后,即可对其进行截面配筋计算和采取构造措施。

层框架办公楼结构设计计算书doc

一.工程概况 (2) 二.设计资料 (2) 三.横向框架内力计算 (3) (1)各梁柱截面尺寸确定 (3) (2)荷载计算 (3) 1)恒载计算 (3) 1)恒载计算 (3) (3)内力计算 (7) 1)恒、活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7) 2)分层法对一榀横向框架进行受力分析 (8) (4)梁截面计算 (16) 1)顶层梁截面面设计 (16) 2)中间层梁截面面设计 (18) (5)柱截面计算 (19) 四.参考资料 (21) 五.附图

一、工程概况 某企业新建办公楼,总建筑面积4581 m2,主体结构5层,无地下室。 办公楼采用框架结构形式,各层层高均为3.6m。 二、设计资料 (1)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5℃。 (2)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基本风压为0.75KN/m2。 (3)基本雪压为0.30 KN/m2。 (4)年降雨量:650mm,日最大降雨量:92mm,时最大降雨量:56mm。 (5)土壤最大冻结深度:450mm。 (6)地基土土质均匀,中压缩性,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60KPa。 (7)地下水稳定埋深8.5~10.8m,属潜水类型,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不具腐蚀性。 (8)不考虑抗震设防。 图1 柱网布置图

图2横向框架立面图 三、横向框架内力计算 (1)各梁柱截面尺寸确定如下。 =(1/18~1/10)*7200=400~720mm,取h=700mm 梁(A~D轴):h=(1/18~1/10)l 01 h/b<4,取b=300mm =(1/18~1/10)*6300=350~630mm,取h=600mm 梁(1~11轴):h=(1/18~1/10)l 02 h/b<4,取b=300mm 柱截面均为 b*h=550mm*600mm 现浇楼板厚150mm。 (2)荷载计算 1)恒载计算

建筑电气设计负荷计算

建筑电气设计负荷计算1、设备组设备容量 采用需要系数法时,首先应将用电设备按类型分组,同一类型的用电设备归为一组,并算出该组用电设备的设备容量Pe。 对于长期工作制的用电负荷(如空调机组等),其设备容量就是设备铭牌上所标注的额定功率。 对于照明设备:白炽灯的设备容量按灯泡上标注的额定功率取值;带自感式镇流器的荧光灯和高压汞灯等照明装置,由于自感式镇流器的影响,不仅功率因数很低,在计算设备容量时,还应考虑镇流器上的功率消耗。因此,对采用自感式镇流器的荧光灯装置,其设备容量取灯管额定功率的1.2倍,高压汞灯装置的设备容量取灯泡额定功率的倍。 有功计算负荷 Pc KxPe (12-1) 无功计算负荷 视在计算负荷Qc Pctg Sc Pc2 Qc2或 PcS cos 103 3U (12-2) 计算电流 式中 Kx——设备组的需要系数; U——线电压(V); ——计算电流(A)。 上述公式适用计算三相用电设备组的计算负荷,其中式(12-2)计算电流的确定尤为重要,因为计算电流是选择导线截面积和开关容量的重要依据。

对于单相用电设备,可分为两种情况: (1)相负荷:相负荷的额定工作电压为相电压,正常运行时,相负荷接在火线和中性线之间,民用建筑中的大多数单相用电设备和家用电器都属于相负荷。在供配电设计中,应将相负荷尽量均匀地分配到三相之中,按照最大的单相设备乘以3,求得等效的三相设备容量,然后按上述公式求得计算电流(线电流)。 3Pm——最大负荷相的单相设备容量 (2)线间负荷:线间负荷是指额定工作电压为线电压的单相用电负荷,正常工作时,线间负荷换算为等效的相负荷,再按照相负荷求得计算电流。 2、配电干线或变电所的计算负荷 用电设备按类型分组后的多个用电设备组均连接在配电干线或变电所的 低压母线上,考虑到各个用电设备组并不同时都以最大负荷运行,配电干线或变电所的计算负荷应等于各个用电设备组的计算负荷求和以后,再乘以一个同时系数,即配电干线或变电所低压母线上的计算负荷为: 有功计算负荷 PP KP. Pc (12-3) 无功计算负荷 Qq Kq1. QC 视在计算负荷 22 P QP C g 式中 KI C S3 10C3U (12-4) P,K q ——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同时系数,一般取为~和~; PC ——各用电设备组有功计算负荷之和(kW);——各用电设备组无功计算负荷之和(kvar); QC U ——用电设备额定线电压(V)。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