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土壤退化过程与环境质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用地形地物设置障碍物或铺压遮蔽
3. 化学固沙
在流动沙地上喷洒化学胶结物质
4. 旱地节水 低压管道输水、喷灌微灌 5. 退化地开发 沙地衬膜水稻栽培
整治措施—植树造林
设置沙障——草方格
藻类结皮固沙
第四节 土壤酸化与环境质量
• 进入土壤的H+的来源:
①CO2的溶解 H2CO3、生物体分泌 ②SOx、NOx
土壤盐渍化
土壤碱化
土壤胶体被钠离子饱 和的过程
主要发生在灌溉地区
一、土壤盐渍化过程及其影响因子
S = C本底+C输入 – C输出 • 盐分的来源:矿物的风化、降雨、含盐构造
地层、地下水、灌溉水、人为活动
• 土壤盐分迁移:
①随自由水运动(重力下渗运动、毛管水蒸发) ②溶质的扩散迁移:浓度梯度 ③对流迁移:由运动的水携带(孔隙)
• 有机质吸附理论
RAl(3-x)(s)+xH+
RHx(s) + Al3+
• 溶解有机碳的配位-溶解理论
DOC
二、土壤酸化的主要成因
(1)自然土壤发生过程 矿物分解、合成-盐基流失-富铁铝化
酸性硫酸盐土的形成:
FeS2 +3.5O2+H2O
Fe2++2SO42-+2H+
(2)生物地球化学平衡的失调
• 异位影响:
①径流高峰增大,加剧洪水灾害; ②泥沙沉积影响河道、库容
黄河、三门峡水库 ③受纳水体养分增高,产生富营养化
库湾、河口、湖泊水库 磷:颗粒态磷(PAP)、溶解态磷(DP) ④土壤有机碳流失 对大气影响 0.15%
我国水土流失情况
水土流失治理
• 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促进退耕还林 • 加大植被建设力度,从数量型向质量型
第八章 土壤退化过程 与环境质量
气圈
Gas-sphere
生物圈
Biosphere




养 分土Biblioteka 圈循 环物 质Pedosphere
与 平



金属与微量元素物质循环
水圈
Water sphere
岩石圈
Rocky-sphere
土壤圈的地位(position of pedosphere)
S = f (cl, o, r, p, t,…..)
地理位置差异
200mm
400mm
800mm
人为因素——过度开垦
人为因素—过度樵采
(三)荒漠化评价的土壤和环境指标
• 潜在产量损失:田间实验方法 • 植被指标、土壤指标和人类活动指标 ➢沙地草场:植被盖度、表土层厚度、
风蚀模数、土壤有机质 植被群落类型
(四)荒漠化治理
1. 植物固沙 建立人工植被或恢复天然植被 2. 工程治沙
全球范围内pH<5的土壤占全球土壤 面积的1/3。我国?
一、土壤酸化过程的形成和实质
(1)矿物分解,盐基淋溶-自然酸化过程
• 2MgAl7Si16O40(OH)8.Na + 45H2O
高岭石
2Mg2+ + 2Na+ + 6OH- + 18Si(OH)4 + 7Al2Si2O5(OH)4
• Al3++Si(OH)4 + 0.5H2O
转变 • 机修梯田,推行生物经济复式埂 • 经济林建设走产业化发展的路子 • 有计划地发展畜牧业,减少植被破坏
第三节 荒漠化过程及其环境影响
荒漠化 其他
41.6%
58.4%
36×108hm2
干旱区面积:62×108hm2
世界范围
92.8%
草场面积 雨养耕地 灌溉耕地
我国情况
• 荒漠化面积2.62×108hm2 ,占国土面积27.3% • 风蚀荒漠化:全国分布 • 水蚀荒漠化:黄土高原北部、黄河中上游地区 • 盐渍荒漠化:西北、华北产粮区 • 冻融荒漠化:青藏高原
和耕作方式的改变、化学污染等
• 土壤退化
土壤侵蚀、土壤性质恶化
• 植被与土壤退化相互作用
荒漠化的形成过程
植被蒸腾作用减弱, 空气湿度减小
降水减少,蒸发加强
(荒漠化) 植被覆盖减少
下渗减弱、径流 加强、蒸发加强
地面变干燥
(二)荒漠化过程的影响因子
• 主要原因:水分短缺 干旱、半干旱
• 人为活动的影响:加速荒漠化 (1)土地滥垦与不适宜的种植业发展 (2)过度放牧与不当的草场管理 (3)森林滥伐与地表植被的破坏
第二节 土壤侵蚀与环境质量
一、土壤水蚀及其影响因子:
降雨、水流(沟蚀、沟间侵蚀) ➢气候因素:降雨、生物生长、物质分解 • 地表覆盖:减少沟间侵蚀、减少径流 • 地形:坡地>平地 • 人为管理:耕作、梯田
二、土壤水蚀的估计和预测
• Wischmeier等(1978) USLE
• Laflen等(1991) WEPP
H++ 0.5Al2Si2O5(OH)4
• Al3+ + 3H2O
H+ + Al(OH)3 三水铝石
(2)H+与土壤胶体吸附的阳离子发生交换作用
Na>K>Mg>Ca>H>Al
(3)植物凋落物产生具有强酸性的有机物
(二)铝的活化
• 矿物的溶解-沉淀理论
Al(OH)3 + 3H+
Al3+ +3H2O
log[Al3+] = logKsp -3pH+14
NH4+、K+、Na+、Ca2+、Mg2+
H+
(3)施肥和土壤管理 (4)大气酸沉降
NH4++2O2
2H++NO3-+H2O
三、土壤酸化的环境效应
1. 作物效应
生产力下降、CEC下降、铝中毒
2. 水质效应
①对水体中盐基养分的影响 ②缓冲酸沉降-Al释放(中毒)
第五节 土壤盐渍化
可溶性盐类在土壤 土壤盐化 中的累积
• 土壤变化:①土壤与环境
②土壤内部 ∆S = ∆Se + ∆Si 土壤发育:有序化-熵减 环境:熵增加-混乱度增加-负熵(太
阳能)
人为导致的土壤退化
• 土壤退化:一个或多个功能不能发挥
农业生产力+环境调节能力
• 土壤退化的类型:
①自然土壤形成过程 ②人为活动:农业、城市化、工业化
土壤侵蚀、荒漠化、酸化、盐渍化
荒漠化概念
• 指干旱、半干旱、干旱的半湿润地区在自然 和人为活动影响下造成的土地退化。
① 土壤退化:侵蚀、盐碱化、肥力衰竭等
② 土壤生态与环境退化:植被覆盖度降低、生 物量减少、生物多样性下降等
(一)荒漠化过程的特点
• 植被退化
生产力下降、群落结构简单、植物 生物多样性降低、植被再生能力下降
二、盐渍化土壤的管理
(一)盐土和碱土的判断
盐土:盐积层厚度15~30cm 10~20g/kg
与干燥度成正比
碱土:[Na+]>阈值 钠吸附比(SAR) =
[Na+]
SAR>13
([Ca2+]+[Mg2+])0.5
(二)盐渍土的管理
• 不合理的灌溉-次生盐渍化主因 • 森林植被破坏、过度放牧、土地利用
USLE: A = RKLSCP
• R:降雨因子 K:土壤可蚀性因子
• LS:坡度和坡长的复合因子
• C:覆盖度
P:人为管理措施
三、土壤水蚀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 原位影响:
耕作层丧失、土壤肥力、有机质下 降、植物有效水库容的下降、土壤热反 射能力增加及结壳和压实等
• 评价: ①估计侵蚀量; ②侵蚀量-作物产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