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力控制
张力控制系统类型与原理

张力控制系统类型与原理1.张力控制系统的类型:(1)张力控制系统可以分为闭环控制和开环控制两类。
闭环控制是通过测量张力信号,并根据信号与给定值之间的差异进行反馈调整,从而实现张力的精确控制。
闭环控制系统可以进一步分为单点调节和多点调节两类。
单点调节是指在整个张力控制系统中,只对一个点进行测量和调节。
多点调节是指对多个点进行张力测量和调节,从而更精确地控制张力的分布。
开环控制是根据张力的经验数值进行控制,缺乏对实际张力的测量和反馈,因此控制精度较低。
(2)在闭环控制中,根据传感器的位置和张力调节位置的不同,可分为两种控制方式:①高速控制方式:传感器安装在张力调节位置之前,这样可以使系统对速度的变化更加敏感,适用于对速度较高的工艺,例如纺织品的绕线操作。
②低速控制方式:传感器安装在张力调节位置之后,这样可以更精确地调节张力,适用于对速度较低的工艺,例如纸张的抄造过程。
2.张力控制系统的原理:(1)传感器测量张力信号:根据不同的控制方式,传感器可以安装在张力调节位置的前后。
传感器通过测量物体所受到的张力大小,将其转换为电信号输出,并传送给控制器。
(2)控制器对信号进行处理:控制器接收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通过放大、滤波等处理,得到一个与实际张力相关的数字信号。
(3)张力调节装置:根据控制器输出的信号,调节张力装置以实现需要的张力。
张力调节装置通常包括电机或气缸等控制元件,并通过调整传送装置的速度或张力装置的力来改变张力。
(4)闭环控制:如果采用闭环控制方式,控制器会将实际测量到的张力信号与设定值进行比较,计算出误差,并根据误差调整控制信号,以实现张力的精确控制。
闭环控制系统通常具有较高的控制精度,能够适应不同工艺的要求。
总结:张力控制系统通过传感器对物体的张力进行测量,并根据测量结果调整张力装置,以实现张力的控制。
控制系统可以分为闭环控制和开环控制两类,闭环控制通常具有较高的控制精度,能够适应不同工艺的要求。
张力控制

收放卷工艺要求恒张力控制。
张力的给定通过张力控制器。
张力控制器控制的原理是通过检测收卷的线速度计算卷径,负载转距=F*D/2(F为设定张力,D为当前卷径),因此当设定了张力的大小,因为当前卷径通过计算已得知,所以负载转矩就可以算出来了。
张力控制器能够输出标准的0~10V的模拟量信号,对应异步电机的额定转矩。
所以我们用该模拟量信号接入变频器,选择转矩给定。
这样在整个收卷的动态过程中,能够保证张力的恒定。
在变频器转矩模式下,对速度进行限制。
在张力控制模式下,不论直流电机、交流电机还是伺服电机都要进行速度的限制,否则当电机产生的转距能够克服负载转矩而运行时,会产生转动加速度,而使转速不断的增加,最终升速到最高速,就是所谓的飞车。
如图2中所示,收放卷的速度是通过主轴B系列变频器的模拟量输出AFM而进行限定的。
也就是将主轴B系列的变频器上3-05(模拟信号输出选择)参数设定为03(频率指令输出),如图3所示。
将该信号分别接到收放卷变频器的模拟量输入端口上,作为频率给定和上限频率的设定信号。
零速张力控制要求。
当收放卷以0Hz运行时,电机的输出轴上有一定的张力输出,且可调。
该要求主要是防止当收放卷运转当中停车,再启动时能够保证收放卷的盘头不会松掉。
在该控制系统中,可以通过调整张力控制器上的初始张力设定而达到要求。
2.3分条机恒张力原理设计1.恒张力控制的原理。
对于收放卷过程中恒张力控制的实质是需要知道负载在运行当中卷径的变化,因为卷径的变化,导致为了维持负载的运行,需要电机的输出转矩要跟随着卷径的变化而变化。
对与V系列变频器而言,因为能够做转矩控制,因此能够完成收卷恒张力的控制。
V系列变频器提供了三路模拟量输入端口,AUI、AVI、ACI。
这三路模拟量输入口能够定义为多种功能,因此,可以任选一路作为转矩给定,另外一路作为速度限制。
0~10V对应变频器输出0~电机额定转矩,这样通过调整0~10V的电压就能够完成恒张力的控制。
什么是张力控制

什么是张力控制?最佳答案1.什么是张力控制:所谓的张力控制,通俗点讲就是要能控制电机输出多大的力,即输出多少牛顿。
反应到电机轴即能控制电机的输出转距。
2.真正的张力控制不同于靠前后两个动力点的速度差形成张力的系统,靠速度差来调节张力的实质是对张力的PID控制,要加张力传感器。
而且在大小卷启动、停止、加速、减速、停车时的调节不可能做到象真正的张力控制的效果,张力不是很稳定。
肯定会影响生产出产品的质量。
用变频器做恒张力控制的实质是死循环矢量控制,即加编码器反馈。
对收卷来说,收卷的卷经是由小到大变化的,为了保证恒张力,所以要求电机的输出转距要由小到大变化。
同时在不同的操作过程,要进行相应的转距补偿。
即小卷启动的瞬间,加速,减速,停车,大卷启动时,要在不同卷经时进行不同的转距补偿,这样就能使得收卷的整个过程很稳定,避免小卷时张力过大;大卷启动时松纱的现象。
二.张力控制变频收卷在纺织行业的应用及工艺要求1.传统收卷装置的弊端纺织机械如:浆纱机、浆染联合机、并轴机等设备都会有收卷的环节。
传统的收卷都是采用机械传动,因为机械的同轴传动对于机械的磨损是非常严重的,据了解,用于同轴传动部分的机械平均寿命基本上是一年左右。
而且经常要维护,维护的时候也是非常麻烦的,不仅浪费人力而且维护费用很高,给客户带来了很多的不便。
尤其是纺织设备基本上是开机后不允许中途停车的,如发生意外情况需要停车会造成很大的浪费。
在这种情况下,张力控制变频收卷开始逐渐取代传统的机械传动系统。
2.张力控制变频收卷的工艺要求* 在收卷的整个过程中都保持恒定的张力。
张力的单位为:牛顿或公斤力。
* 在启动小卷时,不能因为张力过大而断纱;大卷启动时不能松纱。
* 在加速、减速、停止的状态下也不能有上述情况出现。
* 要求将张力量化,即能设定张力的大小(力的单位),能显示实际卷径的大小。
3.张力控制变频收卷的优点* 张力设定在人机上设定,人性化的操作,单位为力的单位:牛顿.* 使用先进的控制算法:卷径的递归运算;空心卷径激活时张力的线性递加;张力锥度计算公式的应用;转矩补偿的动态调整等等.* 卷径的实时计算,精确度非常高,保证收卷电机输出转矩的平滑性能好。
张力控制原理

张力控制原理
张力控制原理是一种常用于控制系统中的原理,通过对控制对象的张力进行测量和调节,实现对系统的稳定控制。
张力控制原理广泛应用于纺织、印刷、包装、造纸等行业中的连续生产线中,以确保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牵引力、张力等参数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
张力控制原理的基本思想是通过传感器对物体的张力进行实时测量,将测量结果反馈给控制器,再根据设定的控制算法进行调节,以实现对张力的精确控制。
其中的关键是如何准确地测量物体的张力。
常见的测量方法包括压力传感器、应变测量、光电传感器等。
在控制系统中,控制器根据测量到的张力数值与设定值之间的差异,通过控制执行机构的工作状态来调节张力,使其趋近或保持在设定值范围内。
控制器通常采用PID控制算法,即按照比例、积分、微分三个因素对误差进行调节。
这样可以快速响应、稳定控制系统,保证生产线的正常运行。
除了控制算法外,张力控制原理还需要配备合适的执行机构和传动装置。
常见的执行机构有电机、气缸等,通过调节工作状态来改变物体的张力。
而传动装置则用于将执行机构的动力传递给受控对象,主要包括传动带、链条、轮轴等。
在实际应用中,张力控制原理需要根据具体的控制对象和工作环境进行参数调整和优化。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系统的响应速度、稳定性、负载变化、环境扰动等因素,以保证控制效果和
系统性能的优良。
综上所述,张力控制原理是一种用于控制系统中的重要原理,通过测量和调节张力,实现对系统的稳定控制,并被广泛应用于众多行业中的连续生产线。
张力控制方案

张力控制方案随着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对于张力控制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无论是在建筑施工、机械制造,还是电力传输中,张力控制都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介绍一种高效可靠的张力控制方案,以帮助解决相关领域的问题。
一、背景介绍张力控制是指在一定范围内,通过对应力或应变的调节,使得构件或系统保持特定的张力水平。
正确的张力控制可以提高结构、设备或系统的性能和寿命,降低故障和事故的发生率。
因此,设计和实施合适的张力控制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基本原理张力控制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监测张力水平并根据设定值进行调节。
常见的张力控制方法包括手动调节、基于传感器的反馈控制和自动化控制系统。
1. 手动调节: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简单的情况,通过人工调整绳索、链条或缆线的张力来实现控制。
然而,这种方法在长期运行或需要高精度控制的情况下并不适用。
2. 基于传感器的反馈控制:这种方法通过安装张力传感器来监测张力变化,然后将实际张力值与设定值进行比较,并通过调节执行机构来控制张力的变化。
这种方法可以提供高精度的张力控制,并且适用于各种复杂应用。
3. 自动化控制系统:在一些需要大规模张力控制的情况下,引入自动化控制系统是更为有效的方法。
这种系统通常由传感器、执行机构和控制器组成,能够实现实时监测、精确调节和稳定控制,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人为错误。
三、具体方案基于对现有张力控制方法的研究和分析,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传感器和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高效张力控制方案。
1. 传感器选择:根据具体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张力传感器,如应变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位移传感器等。
传感器的选取应考虑其精度、响应速度和可靠性等因素。
2. 控制器设计:设计一个智能控制器,该控制器能够接收传感器的信号,并根据设定值进行调节。
控制器应具备高精度的数据处理能力和快速的响应速度,以实现准确的张力控制。
3. 执行机构优化:根据具体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执行机构,如电机、液压缸或气动装置等,并通过优化其控制算法和传动装置来提高响应速度和控制精度。
张力控制原理教程

张力控制原理教程张力控制是一种常见的控制原理,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的张力控制设备。
本文将介绍张力控制原理的基本概念、应用领域以及实现方法等内容。
一、张力控制的基本概念张力控制是指通过对拉伸或收缩的材料施加力,使材料保持一定的张力水平。
张力控制的目的是确保材料在生产过程中的稳定运行,避免材料过松或过紧引起的问题。
二、张力控制的应用领域1.包装行业:在印刷、涂覆、贴合等过程中,需要对卷材进行张力控制,以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2.纺织行业:在纺纱、织造、印染等过程中,需要对纱线、织物进行张力控制,以避免出现断纱、断经等问题。
3.金属加工行业:在连续拉拔、连续铸轧、连续热轧等过程中,需要对金属带材进行张力控制,以保证产品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
4.纸张行业:在造纸、印刷等过程中,需要对纸张进行张力控制,以避免出现张力差、翘曲等问题。
5.电子行业:在印刷电路板、光纤制造等过程中,需要对薄膜、线材进行张力控制,以确保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三、张力控制的实现方法1.传统方法:传统的张力控制方法主要通过机械装置来实现,如张力滚轮、张力锥轮等。
这些装置通过控制滚轮之间的接触压力来调节张力,但存在精度低、响应慢等缺点。
2.电气控制方法:电气控制方法通过检测材料的张力信号,并通过电动机或气缸等执行器来调节张力。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精度高、响应快,可实现自动化控制。
常见的电气控制方法包括PID控制、动态张力控制等。
3.光电控制方法:光电控制方法通过光电传感器检测材料的张力变化,并通过控制光源的亮度来调节张力。
这种方法可以较好地适应各种材料的张力控制,但对环境光线干扰比较敏感。
四、张力控制的关键技术1.传感器技术:张力传感器能够测量材料的张力,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
关键是选用合适的传感器,如压电传感器、应变传感器等。
2.控制算法:张力控制的核心是控制算法,常见的控制算法有PID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等。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控制算法,以实现稳定的张力控制。
印刷机张力控制原理

印刷机张力控制原理
印刷机张力控制原理是指在印刷过程中,通过控制印刷材料的张力,使其保持恒定的一种控制方法。
印刷机张力控制原理的关键是通过一系列的张力控制装置对印刷材料施加适当的张力,以达到控制张力稳定的目的。
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原理:
1. 张力感应原理:印刷机上装有张力感应装置,通过对印刷材料张力的感应,将其转换为电信号,用于监测和控制张力。
2. 张力调节原理:印刷机上的张力调节装置可以根据张力的变化,通过调整张力装置的工作状态,来改变印刷材料的张力。
3. 张力稳定原理:张力控制装置可以根据设定的要求,通过控制印刷材料的张力来保持其在一定范围内的稳定性,以保证印刷质量的稳定。
4. 张力传递原理:印刷机上的张力传递装置将张力从印刷机设备的张力感应点传递到印刷材料上,确保张力的传递和控制。
通过上述张力控制原理,可以实现对印刷材料张力的精确控制,保证印刷材料在印刷过程中的稳定性,从而保证印刷质量的稳定和提高生产效率。
叠片机张力控制

叠片机张力控制主要是在叠片过程中,保持物料张力的恒定。
这样可以确保叠片的质量和效率。
张力控制的策略因设备和工艺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但以下是一种常见的张力控制方法:
1. 反馈控制:通过传感器检测当前物料张力,并将其反馈到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根据反馈的张力与预设张力值的差异,调整电机转速或扭矩,以保持张力的恒定。
2. 预张力控制:在开始叠片之前,对物料施加一定的预张力,使其具有一定的初始张力。
这样可以减少在叠片过程中对张力的控制需求。
3. 动态调整:在叠片过程中,控制系统根据物料的特性、设备的状态和叠片的质量,动态调整电机转速或扭矩,以保持张力的恒定。
4. 自动补偿:对于一些容易受到外部因素影响的物料,控制系统可以自动检测和补偿这些因素对张力造成的影响。
例如,如果发现物料受到外界扰动的影响,控制系统可以自动调整电机转速或扭矩,以恢复张力的恒定。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咨询叠片机张力控制方面的专业人士。
标准张力控制控制方式

标准张力控制控制方式
标准张力控制控制方式有以下几种:
1.直接张力控制:直接张力控制方式是通过直接测量和调节张力
来控制张力。
在控制过程中,控制系统通过传感器实时检测张力值,并根据设定的张力目标值和检测到的实际张力值之间的差值,计算出调节量,然后通过执行机构对张力进行调节。
这种控制方式精度高,响应速度快,适用于高速、高精度的张力控制场合。
2.间接张力控制:间接张力控制方式是通过控制与张力相关的其
他参数来间接调节张力。
例如,通过控制线速度、卷径等参数来调节张力。
这种控制方式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但精度和响应速度相对较低,适用于对张力精度要求不高的场合。
3.补偿控制:补偿控制方式是通过补偿外部扰动或系统参数变化
来提高张力控制的稳定性。
例如,当外部扰动或系统参数变化导致张力波动时,控制系统可以通过补偿控制算法对扰动进行补偿,从而减小张力波动。
这种控制方式适用于存在外部扰动或系统参数变化的场合。
4.自适应控制:自适应控制方式是一种基于系统参数变化的控制
方式。
在控制过程中,控制系统能够自动适应系统参数的变
化,从而减小因参数变化引起的误差。
这种控制方式适用于系统参数变化的场合。
5.模糊控制:模糊控制方式是一种基于模糊逻辑的控制方式。
在
控制过程中,控制系统通过模糊逻辑规则对输入的变量进行处理,从而得到调节量。
这种控制方式能够处理不确定性和非线性问题,适用于复杂的张力控制系统。
以上是标准张力控制控制方式的几种常见类型,具体选择哪种方式需要根据实际应用场景和需求进行选择。
张力控制器的作用

张力控制器的作用
张力控制器是一种用于控制和调整物体的张力或拉力的装置。
它可以对物体施加或减小张力,使其达到预定的需求。
张力控制器的作用有以下几点:
1. 控制物体的张力:张力控制器可以根据需要调整物体上的张力,确保物体的稳定和正常运行。
在一些需要保持恒定张力的应用场景中,如纺织、造纸、印刷等行业,张力控制器能够实时监测并调整物体的张力,使其保持在设定的数值范围内。
2. 保护物体:张力控制器可以防止物体因受到过大的张力而损坏或断裂。
当物体受到外部拉力或重力的作用时,张力控制器可以实时调整物体的张力,使其始终处于合适的张力范围内,避免过度拉伸或断裂。
3. 提高生产效率:张力控制器可以自动监测和调整物体的张力,从而实现自动化生产和提高生产效率。
它可以根据生产过程中物体的速度和张力变化,自动调整张力控制器的输出,使生产过程更加稳定和高效。
4. 提高产品质量:通过控制和调整物体的张力,张力控制器可以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
在一些需要精确操作和控制张力的行业中,如电子元器件制造、塑料薄膜制造等,张力控制器可以
保证产品的制造质量和一致性。
综上所述,张力控制器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
用,可以用于控制和调整物体的张力,保护物体、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张力控制培训PPT课件

为什么要进行张力控制〔 四〕
5、材料卷起
发生褶皱、横向偏移、产生间隙、确保牢固 性、确保卷径
主要用在江一定长度的材料卷成预定卷径的 卷筒。
张力和转矩的关系〔一〕
张力和转矩的关系〔二〕
张力控制系统根本结构
• 张力控制最根本的结构如以下图,包括收卷、放卷和进给 驱动三个局部。整个系统的收放卷速度由进给驱动电机的 转速来决定。以下图中的系统为传统形态的张力控制系统 结构,采用了磁粉制动器和磁粉离合器的形式。
张力控制方式〔一〕
1、手动张力控制方式
张力控制方式〔二〕
手动张力控制就是在收卷和放卷过程中,通 过人工分阶段调整张力的幅值,以满足不 同阶段的张力控制。
由于采用人工调节,而且分不同的步长,其 无法保证整个过程中张力的恒定。
由于张力采用人工调节,一般为电位器模式 ,其张力的调节精度比较差。
一般应用在张力控制精度要求不是很高,自 动化程度要求不高的场合。
应的输入通道为:模拟量和高速脉冲。
卷径计算方法〔三〕
厚度积分法 对于实际卷材具体可以分为带材和线材,我们的变频器中对
于带材和线材专门做了不同的处理,实际上带材就是每层 一圈的线材。 计算公式: 收卷:D = D0+2×n×d。 放卷:D = D0-2×n×d。 其中 : D0 初始卷曲直径 n 收、放卷圈数 d 带材平均厚度 关键点:收放卷圈数确实定,具体方式可以通过编码器脉冲 信号、接近开关信号两种方式来进行。
张力控制的类型
在实际的工程应用中,最常用的张力控制模 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1、磁粉制动器〔离合器〕+张力控制器模式 2、张力控制专用变频器模式
张力控制系统原理

张力控制系统原理
张力控制系统原理指的是通过对物体施加合适的张力,实现对物体运动过程中张力的准确控制的一种系统机制。
该机制经常应用于各种需要保持物体线形平稳、防止松弛或过紧的应用场景,比如纺织品生产、电线电缆生产、印刷机械、包装机械等。
张力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对张力的测量和反馈控制来实现。
通常,该系统由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组成。
传感器用于测量物体上的张力,将其转换为电信号后传送给控制器。
控制器根据测量得到的张力信号与设定的目标张力进行比较,计算出误差,并通过调节执行器实时调整张力,使其趋近于目标张力。
为了实现有效的张力控制,系统需要考虑到多种因素。
首先,它需要精确测量张力,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
传感器选择要考虑到测量范围、精度和稳定性等因素,以保证准确性。
其次,控制器需要具备高精度和高速度的运算能力,能够根据测量值和目标值计算出误差,并迅速调整执行器以实现即时控制。
最后,执行器应具备良好的响应能力和可调整性,能够快速且准确地调整物体的张力。
在实际应用中,张力控制系统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进行调整和优化。
例如,在纺织品生产中,张力控制系统需要考虑到织物的材质、宽度、速度等因素,并通过调整辊筒的张力和速度来实现对织物的准确控制。
在印刷机械中,系统需要根据印刷材料的特性和印刷速度等因素,合理控制张力,以确保印刷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总之,张力控制系统原理是通过测量和反馈控制,准确调整物体的张力,实现对物体线形平稳、防止松弛或过紧的控制机制。
它在各种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并需要根据具体场景进行定制和优化,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张力控制pdf

张力控制是指在各种工程和物理应用中对材料或系统中的张力进行监测、调节和控制的过 程。张力通常指的是材料或系统中的拉伸或压缩力,可以是线性的,也可以是非线性的。
在许多工程领域中,张力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过高或过低的张力都可能导致材料或系 统的失效、损坏或不稳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张力控制应用:
1. 纺织工业:纺织品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纱线、织物或纤维的张力进行控制,以确保产品 的质量和性能。
张力控制
2. 电线和电缆制造:电线和电缆的张力控制对于保证其导电性能和机械强度非常重要。
3. 包装行业:在包装过程中,需要控制包装材料(如纸张、塑料薄膜等)的张力,以确保 包装的牢固性和外观。
4. 印刷行业:在印刷过程中,需要控制印刷材料(如纸张、油墨等)的张力,以确保印刷 质量和准确度。
5. 线材和钢带制造:在线材和钢带的生产中,需要对材料的张力进行具应用:在吊索、电缆和索具等应用中,需要对张力进行控制,以确保安全性 和稳定性。
张力控制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实现,包括使用张力传感器进行实时监测、调整传动系统或张 力装置的参数、采用自动控制系统等。准确的张力控制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确 保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张力控制

张力控制系统往往是张力传感器和张力控制器的一种系统集成,目前主要应用于冶金,造纸,薄膜,染整,织布,塑胶,线材等设备上,是一种实现恒张力或者锥度张力控制的自动控制系统,其作用主要是实现辊间的同步,收卷和放卷的均匀控制。
这种控制对机器的任何运行速度都必须保持有效,包括机器的加速、减速和匀速。
即使在紧急停车情况下,也应有能力保证被分切物不破损。
张力控制的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分切产品的质量。
若张力不足,原料在运行中产生漂移,会出现分切复卷后成品纸起皱现象;若张力过大,原料又易被拉断,使分切复卷后成品纸断头增多。
一、标准变频器与收放卷变频器型号介绍尤尼康收放卷行业专用变频器,可以进行卷径计算。
AF201仅仅支持速度控制模式,AF202不仅支持速度控制模式,还支持转矩控制模式。
AF200标准产品不能进行卷径计算,收放卷行业专用变频器系列包括了标准产品的主要功能,还有行业特定的功能,可以进行卷径计算,有相应卷径计算功能码做相关设置,比如H0.00、H1.00、H1.24等等功能码。
AF201标准产品仅仅能做一个无速度编码器反馈的矢量控制,比如木工机械、音乐喷泉、扶梯、陶瓷机械、离心机、塑料吹塑机、细微拉丝机、磨床、雕铣机、跑步机、大圆机等等行业应用中。
AF202可以做有速度编码器反馈的闭环矢量速度控制,还能做转矩控制,设置PD.00=1变频器由速度控制模式变为转矩控制模式,这里可以设置P6.21作转矩给定或者张力给定及速度限定。
主要应用有:替换力矩电机、皮革机、鱼网编织机、浸胶机等等。
AF201收放卷行业专用变频器只能实现有位置摆杆或者浮动辊的速度控制,比较典型的行业应用是拉丝机速度控制。
AF201收放卷行业专用变频器可实现卷径计算、进行PID调节的复合控制模式实现恒定线速度收放卷控制。
应用行业主要有:双变频拉丝机、直进式拉丝机、层绕机、动力放线架、复卷机等等。
AF202收放卷行业专用变频器包含了AF201收放卷行业专用变频器的主要功能,不仅能做速度控制,还能做转矩控制,可以实现恒定转矩控制或者恒定张力控制。
张力控制总结

张力控制一、开卷机、卷取机控制开卷机和卷取机采用间接张力控制:上图为开卷机和卷曲机的控制框图,主控制环还是速度电流控制双环,但其设定值和速度主令有一个速差。
在主控制环的速调输出上叠加一个张力限幅值,这个值就是开卷机和S 辊间的张力值转换为的转矩值。
二、活套控制活套控制采用直接张力控制:主控制环也还是速度和电流控制双环,另外根据活套的张力设定值,通过张力调节其输出速度调整量,叠加到到速度调节器的输入上。
张力调节器的实际张力值来源:1)张力计2)进行间接计算。
三、张力辊的控制张力辊为S辊,其分为两类:(1)速度控制张紧辊主辊做标准速度电流控制双环,速调用PI调节器,从辊也是速度电流双环,但是采用P调节器,其I来自于主辊(因为P和I调节器分开,所以一定要关闭从调节器的I环节)(2)张力控制张紧辊有以下4种情况:1)直接张力控制,有张力计2)直接张力控制,无张力计3)间接张力控制4)转矩控制注:A速度控制张紧辊和张力控制张紧辊都要分为主辊和从辊,其中主辊的速度调节器采用PI 调节器,而从辊的速度调节器采用P调节器,其I分量来自于主辊,因为主辊的积分分量反映了主辊的转矩,这样两辊的出力百分值都相同了。
B两辊中到底那个作为主辊:对于P100=4 功率大的作为主。
P100=5,靠近张力计的为主。
在没有张力计的场合,带钢进入的为主。
对于以上1)和2),主辊的控制方法都是在速度电流双环的速度环上叠加张力调节器输出,张力调节器的张力实际值可能来自于张力计,也有可能来自于计算值。
作负荷平衡需要SCB2,通过硬线连接,做点对点通讯。
四、速度调节器和张力调节器在张力调试中,调试的主要参数是能够对速度调节器及张力调节器产生影响的参数。
如下图(1)所示为速度调节器,在程序中所在位置为NCNOT/H3/NCO200。
如图(2)所示为张力调节器,在程序中所在位置是TECON/E3/TREG120。
速度调节器张力调节器(一)、速度调节器控制:1、速度环速度给定的由来:(1)速度控制器:当采用“经典积分控制环节时”,速度给定用的速度给定参考模型NSET_RM,当不采用“经典积分控制环节时,速度给定用的是综合速度N_ADD。
张力控制_??????

张力控制
张力控制是指在物体或系统中施加力的过程中,控制力的
大小和方向,使物体或系统达到所期望的状态或运动。
以
下是一些常见的张力控制方法:
1. 张力传感器:通过安装张力传感器来实时测量力的大小,然后根据测量结果调整施加力的大小,以达到所需的张力
控制。
2. 张力控制器:使用具有反馈回路的张力控制器,可以根
据实时测量的张力值与期望的张力值之间的差异,调整施
加力的大小和方向,以实现张力的控制。
3. 制动装置:通过应用制动力来调整物体的张力,制动装
置可以通过机械或电子方式控制制动力的大小和方向。
4. 张力调节器:通过调整装置的位置、角度或形状等方式,改变物体上的张力分布,从而实现张力的控制。
5. 反馈控制算法:使用状态反馈或模型预测控制等控制算法,根据物体或系统的动态特性,通过实时的反馈信息来优化控制策略,实现张力的精确控制。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张力控制方法,实际应用中,根据具体的情况和需求,可以选择合适的方法来实现张力的控制。
张力控制

张力控制方案恒张力控制实现的几种方案在日常工作中,我们经常遇到张力控制问题,张力控制得好坏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由于张力控制的多样性及复杂性,选用一套合理经济实用的张力控制系统是企业采购设备前所要考虑的首要条件。
下面我列举几中常见的张力方式供大家参考。
一、力矩电机及驱动控制器1、性能:张力控制不稳定,线性不好。
2、经济性:设备简单,价格便宜,可正反转。
3、适用于张力精度要求不高的场合。
如:电线、电缆。
二、磁粉制动器/磁粉离合器张力控制1、经济性:电气省不了钱,机械也费钱,同样需要调速单元(如变频器、直流调速器)及张力控制仪。
2、精度差:线性不够好,控制的卷径变化范围不大。
(特别是在大负荷或高速时张力精度不够);3、故障率高,维护费用高(经常要更换磁粉),磁粉制动器/磁粉离合器的可靠性差,发热严重功率大的还需水冷等。
4、性能:张力稳定性比力矩电机稍强,张力及速度可调。
适用范围比力矩电机广。
三、舞蹈棍控制器1、性能:张力控制平稳,有张力贮能功能、张力调节麻烦。
2、电气调速单元要求响应快,机械设备较复杂、局限于线材不适合于片材。
如:光纤,光缆。
四、直接张力闭环控制1、性能:张力控制平稳,电气调速单元要求响应快,张力可视,系统容易振荡。
2、电气设备复杂,需要调速单元、张力控制仪及张力传感器,设备初投资大,价格贵。
3、性能价格比不高,不适用于大张力控制场合。
2.1 控制电机的不同选择由上面的系统图可以看出,当收线控制电机旋转速度不变时,光纤缠绕到收线管上的线速度基本保持不变,而且光纤上允许的张力在80g~300g之间,此时,只要控制张力控电机的转速,使放线时的线速度与收线时的线速度达到平衡,就可以保证两轴之间光纤上的张力在一个很小的范围之内。
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选择适合的张力控制电机是首要解决的问题。
2.2 张力检测的不同选择同时,为了方便于对光纤上张力的检测,合理的选择和放置三个滑轮也是张力控制中重要的部分。
张力速度控制原理

张力速度控制原理引言: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张力的控制是一个重要的技术问题。
张力的大小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而张力的控制需要借助张力控制系统来实现。
本文将介绍张力速度控制原理,包括其基本原理、实现方式和应用场景。
一、基本原理张力速度控制是指通过调节传动系统中的张力来控制传送带或线材的运动速度。
其基本原理是根据张力与速度之间的函数关系,通过控制张力的大小来实现所需的运动速度。
一般来说,张力与速度成正比,即张力越大,速度越快;张力越小,速度越慢。
二、实现方式1. 张力传感器为了实现张力速度控制,首先需要获取传送带或线材的张力信息。
通常采用张力传感器来测量张力的大小。
张力传感器可以将张力的物理量转化为电信号,然后通过电路进行处理,最终得到张力的数值。
常用的张力传感器有压力传感器、应变片传感器等。
2.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实现张力速度控制的关键部分。
它根据张力传感器获取的张力数值,通过控制信号输出来调节传动系统的工作状态,进而控制传送带或线材的运动速度。
常见的控制方法有PID控制、模糊控制、自适应控制等。
控制系统的设计要考虑到系统的稳定性、响应速度和误差补偿等因素。
三、应用场景张力速度控制在各个行业都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列举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1. 纺织工业:用于控制纺纱、织布等过程中的纱线或织物的张力,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2. 包装行业:用于控制包装机械中的传送带的张力,以确保包装过程中的平稳运行和产品的完整性。
3. 电子行业:用于控制印刷机、贴标机等设备中的传送带的张力,以保证印刷和贴标的精度和稳定性。
4. 钢铁行业:用于控制钢铁生产线中的钢带或钢丝的张力,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尺寸精度。
结论:张力速度控制原理是通过控制传动系统中的张力来实现传送带或线材的运动速度控制。
它是现代工业生产中重要的技术手段,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
通过合理设计的张力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张力和速度的精确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张力的控制原理

张力的控制原理
张力的控制原理是一种常用于机械系统中的控制方法。
该原理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对张力的测量和调整,控制系统中的张力保持在预设的范围内。
在机械系统中,张力的控制非常重要,因为不同的物体和材料都有其特定的张力要求。
例如,在纺织工业中,纱线、绳索等材料的张力需要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以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张力的控制原理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实现:
1. 张力的测量:在系统中安装张力传感器或张力计,用于实时测量张力的大小。
张力传感器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选择,例如压力传感器、应变传感器等。
2. 控制信号的生成:根据测量到的张力数值和设定的目标值,控制系统生成相应的控制信号。
控制信号可以是电气信号、气压信号等,用于驱动执行元件。
3. 执行元件的控制:根据控制信号,控制系统调整执行元件(例如电机、气缸等)的工作状态,以实现张力的调整。
根据系统的具体要求,可以采用不同的控制策略,如PID控制、模糊控制等。
4. 反馈控制:在实际应用中,通常需要采用反馈控制来实现张力的稳定控制。
通过不断地比较实际测量的张力值与设定的目
标值,控制系统可以对控制信号进行调整,使张力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内。
通过以上步骤,张力的控制原理可以实现对机械系统中张力的精确控制。
这种控制方法在许多工业领域中都得到广泛应用,如纺织、印刷、包装等。
张力控制_精品文档

张力控制方法一.控制原理下图是PV800H 所用的钢丝线走线原理图,从右侧放线电机4——> 右侧排线电机6——>通过导论到张力调节电机8——>主辊电机1主辊电机2——>通过导论到张力调节电机7——> 左侧收线侧排线电机5——>左侧收线电机1张力控制基本方案, 电机1,电机2,电机3,电机4伺服工作在速度模式。
电机7,电机8工作在扭矩模式。
电机2,电机5,电机6,工作在位置模式 保持电机1,电机2所带的主辊和电机4,电机3收放线电机的线速度一致。
当线速度绝对一致的情况下张力控制电机7电机8保持抱匝不动,则钢线上的张力T 为0。
假设线速度一致:通过张力调节电机施加一个扭矩M 通过力臂L 转换到导轮上的力就是线的张力T 。
(忽略摩擦力、导轮的大小、摆杆的重量和电机自身的惯量),设作用在滚轮3上的力F 。
L=0.3m (测量得) M=0~30nm (电机输出扭矩)则F=M/L=0~100(n )(力矩:力臂(L)和力(F )的叉乘(M)。
物理学上指使物体转动的力乘以到转轴的距离) 作用在线上的张力T=F/2=0~50(n )计算所得数据和PV800H 所查询的钢线扭矩可设定的范围0~50n 吻合。
FANUC 系统参数查看电机7电机8也工作在扭矩控制模式下。
可以肯定PV800H 是用这个控制方式。
以上是假设线速度一致,张力控制的精度就取决于伺服电机输出的扭矩精度(需要咨询张力检测4张力检测2张力检测1 张力检测3伺服厂家)。
但实际上线速度不可能控制到完全的一致,由于左右收放线桶通过绕线其外径会随时变化。
也就是说收放电机需要跟随外径的变化而变化。
此时如何控制其线速度的统一。
1.通过张力伺服电机的绝对值编码器反馈张力摆杆的实时位置,调整收放线电机的速度。
右侧放线侧:当摆杆往左摆动时,张力过大,电机4线速度太慢。
当摆杆往右摆动时,张力过小,电机4线速度过快。
左侧收线侧:当摆杆往左摆动时,张力过大,电机3线速度太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恒张力控制介绍AMD产品处王浩•张力控制系统的目的就是保持线材或者带材上的张力恒定恒张力控制市场发展过程•一、力矩电机及驱动控制器• 1、性能:张力控制不稳定,线性不好。
• 2、经济性:设备简单,价格便宜,可正反转。
• 3、适用于张力精度要求不高的场合。
如:电线、电缆。
恒张力控制市场发展过程• 二、磁粉制动器(磁粉离合器)张力控制• 1、精度差:线性不够好,控制的卷径变化范围不大。
• 2、故障率高,维护费用高(经常要更换磁粉),磁粉制动器/磁粉离合器的可靠性差,发热严重功率大的还需水冷等。
• 3、性能:张力稳定性比力矩电机稍强,张力可调,但无法实现正反转。
适用范围比力矩电机广。
恒张力控制市场发展过程• 三、变频恒张力控制• 1、性能:张力控制平稳,系统响应快,张力可视。
• 2、系统结构简单。
• 3、性能价格高。
恒张力控制应用市场范围•线缆机械动力放线架精密绕线机绞线机恒张力控制应用市场范围•拉丝机械直进式拉丝机双变频拉丝机恒张力控制应用市场范围•印刷机械薄膜分切机凹版印刷机恒张力控制应用市场范围•印刷机械复合机涂布机恒张力控制应用市场范围•纺织机械:卷染机恒张力控制应用市场范围•化纤设备:高速卷绕头竞争对手分析一、艾默生、汇川二、英威腾、正弦、三肯、康沃、森兰三、ABB、丹佛斯•张力控制的途径:•一是通过控制电机转速来实现;•二是通过控制电机输出转矩来实现;控制原理图—速度模式v = π* D1 * n1 / G1,n1 = F1 * 60 * (1-s) / p v = π* D1 * F1 * 60 * (1-s) / (G1 * p)F1 = G1 * p * v / (60 * π* D1 * (1-s))控制原理图—速度模式控制原理图—速度模式•控制方法:速度值=理论计算值+PID修正值•相关信息:卷径线速度张力架PID机械齿轮比电机级数控制原理图—转矩模式fT = ( F * D ) / ( 2 * G ) ;张力控制方案•----速度•1张力闭环速度控制(BW/VE)•----转矩•2张力开环转矩控制(VE)•3张力闭环转矩控制(VE)张力闭环速度控制•BW/VE系列支持张力开环转矩模式•VE系列支持张力闭环转矩模式•VE系列支持张力控制功能模块•1线速度检测模块•2卷径计算模块•3PID模块•4张力锥度控制•5断带检测•6智能启动1线速度检测•在张力控制系统中,准确的测量线速度是很重要的,只有一种方案可以不用线速度信号:即选用直接控制电机的转矩且卷径来源不选线速度计算法。
•α模拟量输入(缺点:低频时容易被干扰)•β脉冲检测法(缺点:增加成本)•γ通讯设定BW相关参数•10-37线速度来源选择(无/AVI/ACI/AUI/485/脉冲/DFM)•DFM频率=输出频率(H)*数字输出频率倍数(03-07)•最大线速度对应的最大接受频率(PG卡)•=最高操作频率(1-00)*数字输出频率倍数(03-07)•10-38最大线速度•10-39最小线速度•10-40每米脉冲数•10-41当前线速度VE相关参数•08-37线速度来源选择(无/AVI/ACI/AUI/485/脉冲)•08-38最大线速度•08-39最小线速度•08-40每米脉冲数•08-41当前线速度2卷径计算•所有方案都需要计算卷筒的卷径。
•α线速度计算法• D = ( G * V ) / (π* n ),•D卷径,G机械传动比,V线速度,n电机转速•β厚度积分法•γ模拟量输入法BW相关参数10-42卷径来源选择(线速度/AVI/ACI/AUI/485/厚度积分(编码器在收卷轴/编码器在马达侧))•10-43最大卷径•10-44空卷卷径•10-45初始卷径设定选择(AVI/ACI/AUI/485 )•10-46初始卷径设定值0•10-47初始卷径设定值1•10-48初始卷径设定值2BW相关参数•10-49每圈脉冲数(厚度积分法-编码器在收卷轴)•10-50每层圈数(厚度积分法)•10-51材料厚度(厚度积分法)•10-52卷径滤波时间•10-54当前卷径•10-10PG脉冲范围设定(厚度积分法-编码器在电机侧)•10-11PG输入设定(厚度积分法)VE相关参数08-42卷径来源选择(线速度/AVI/ACI/AUI/485 /厚度积分(编码器在收卷轴/编码器在马达侧))•08-43最大卷径•08-44空卷卷径•08-45初始卷径设定选择(AVI/ACI/AUI/485 )•08-46初始卷径设定值0•08-47初始卷径设定值1•08-48初始卷径设定值2VE相关参数•08-49每圈脉冲数(厚度积分法-编码器在收卷轴,接入PG2端子)•08-50每层圈数(厚度积分法)•08-51材料厚度(厚度积分法)•08-52卷径滤波时间•08-54当前卷径•10-00PG脉冲范围设定(厚度积分法-编码器在电机侧,接入PG1端子)•10-01PG输入设定(厚度积分法-编码器在电机侧,接入PG1端子)•10-15脉冲输入形式设定(厚度积分法-编码器在收卷轴,接入PG2端子)3PID模块•张力闭环情况下使用•一般都会提供两组PID参数,针对卷径相差很大的情况下使用;两套PID参数可以选择随卷径,频率调整,使工作全过程取得比较好的控制效果。
BW相关参数•10-25张力控制PID目标来源选择(10-26/AVI/ACI/AUI/485 )•10-26张力控制PID设定值•10-27张力控制PID回授来源选择(AVI/ACI/AUI/脉冲)•10-28张力PID参数调变方式选择(PID参数是否随外部变量变化)•10-29/10-30/10-31 P1/I1/D1(对应空卷卷径/低频)•10-32/10-33/10-34 P2/I2/D2 (对应满卷卷径/最高操作频率)•10-35张力控制回授方式(正回授/负回授)•10-36张力控制PID输出限制VE相关参数•08-25张力控制PID目标来源选择(08-26/AVI/ACI/AUI/485 )•08-26张力控制PID设定值•08-27张力控制PID回授来源选择(AVI/ACI/AUI/脉冲)•08-28张力PID参数调变方式选择(PID参数是否随外部变量变化)•08-29/08-30/08-31 P1/I1/D1 (对应空卷卷径/低频)•08-32/08-33/08-34 P2/I2/D2 (对应满卷卷径/最高操作频率)•08-35张力控制回授方式(正回授/负回授)•08-36张力控制PID输出限制4张力锥度控制•有的卷曲控制,需要材料张力随着卷径增大而相应降低,以防止损伤卷轴和提高产品卷曲质量。
•张力锥度公式:F=F0*(1-K(1-D0/D))•F实际输出张力,F0设定张力,K张力锥度系数,D0最小卷径,D当前卷径VE相关参数•08-71 张力锥度系数选择(AVI/ACI/AUI/485)•08-72 张力锥度系数5断带检测•断带检测是根据卷径的异常变化来检测的,如果在收卷时计算的卷径连续变小,或放卷时计算的卷径连续变大的情况下,我们就认为可能发生断带。
•注意:这里判断的卷径是通过线速度计算出来的,若要选用断带检测功能,必须要有较为准确的线速度输入。
BW相关参数•10-59断带检测启动选择•10-60断带检测最小线速度限制•10-61断带检测卷径误差量•10-62断带检测时间VE相关参数•08-59断带检测启动选择•08-60断带检测最小线速度限制•08-61断带检测卷径误差量•08-62断带检测时间6智能启动智能启动目的:启动时,张力较小,摆杆不在平衡位置,此时张力回授值与目标值误差量较大,如果直接由PID控制启动,则系统有可能发生过冲,将加工材料张断。
智能启动工作条件:α收卷模式;β实际张力小于目标值;γ|回授值-目标值|>启动准位智能启动动作时序:“主频+智能启动频率”Æ摆杆接近平衡位置Æ回授信号=智能启动/PID切换准位Æ智能启动完成,“主频+PID”运行。
智能启动仅启动时一次有效。
工作区域示意图BW相关参数•10-55智能启动功能选择(主频+PID/主频+智能启动频率)•10-56智能启动/PID切换准位•10-57智能启动频率•10-58智能启动加速时间VE相关参数•08-55智能启动功能选择(主频+PID/主频+智能启动频率)•08-56智能启动/PID切换准位•08-57智能启动频率•08-58智能启动加速时间转矩模式下相关参数(VE)•08-66张力来源选择(485/ACI/AUI/AVI)•08-67最大张力•08-68张力设定•08-69零速张力来源选择(关闭/ 485/ACI/AUI/AVI)•08-70零速张力设定•08-71张力锥度来源选择(485/ACI/AUI/AVI)•08-72张力锥度比例其他相关参数•多功能输出:•1满卷卷径到达输出•2空卷卷径到达输出•3卷绕断线输出•4停机机械刹车•5张力PID回授异常其他相关参数•张力PID回授异常(BW):•10-63张力控制PID回授信号异常准位•|回授值-目标值|•10-64张力控制PID回授异常侦测时间•10-65张力控制PID回授异常处理方式其他相关参数•多功能输入:•1初始卷径选择0•2初始卷径选择1•3初始卷径命令张力客户测试情况汇报•1复卷机1•2复卷机2•3双变频拉丝机•4层绕机•5并列式连续拉丝机•6自动盘带机复卷机1复卷机1复卷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