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动 行动 涌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动行动涌动
本文从“每日练笔”的实践出发进行理性思考,探究如何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写作,自然地表达出自己在生活中真实的感受。引导学生投入地观察、积极地构思、不断地创新。激励学生找回童心童趣,强调保护好学生的童心,让他们敢说真话,说好真话,并且在讲真话中享受写作的乐趣,减轻写作负担。
标签:每日练笔;体验真情;享受乐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我们在教学中鼓励学生用他们自己的语言写作,本色、自然的表达出自己在生活中真实的感受。可以看出,真实是首要地,也是最宝贵的。作为学生的写作启蒙者——小学语文教师怎样保护童心,让学生们敢说真话,说好真话,并且在讲真话中享受写作的乐趣,是教师最值得思考和应做的事。
本文意在通过“每日练笔”引发的思考,进一步探究如何让学生做作文时享受乐趣,让童心轻盈地飞翔。
一、缘由:几句童言引发的沉思
新接了三年級的语文教学任务,我研读了三年级起步作文的教学建议是,“初步培养观察事物的兴趣,初步学会有顺序地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能写出语句比较通顺连贯的一段话”。因此,我在平时教学中经常让学生多写日记。但是效果如何呢?下面是我在课间有意无意之间听到的一些童言:“今天又是日记一则,300字左右。我听到这个回家作业,心都碎了,天天写,有什么好写的呢?真把我逼死了。”“今天老师表扬小丽的日记写得好,其实我在作文选上早就见过面了。哈哈,抄作文真管用。”“哎,星期天真讨厌,上午学奥数,下午学写作,我什么时候才有自由呢?”……
这些童言反映了学生对写作文缺少兴趣,对作文缺少扑面而来的新鲜感。有意义的太多,有意思的不多;抒假情的太多,抒真情的不多。症结何在?我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把“八股”当宝
学生上述的这番童言使我无地自容,它迫使我反观自身。我认识到这些年的作文教学原本是一次教学生造假的苦难之旅。在自我评价中,我还算是对作文教学比较有经验的老师。现在想来,所谓的比较有经验,就是比其他老师多了一些怎么样授予学生作文的程式和腔调罢了,简言之,就是千方百计把八股经传授给学生而已。
(二)家长有“参考”撑腰
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家长的作用很重要。老师要求学生每天写日记,学生老是抱怨“没东西可写”。家长们不是引导学生去发现材料,而是买来一大堆作文选,让学生在作文选中找题材。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学生学习压力的加重,家长和学生之间很宽松的交流机会越来越少。
(三)学生的“体验”缺少
由于学生缺少生活的体验,写作题材单一,语言枯燥。为了应付沉重的课业负担,他们囚于一室,对外界的变化不闻不问。本应善感的心变得木然,本应多彩的生活变得单调枯燥。所以当他们拿起笔的时候总是感叹,写什么好呢。久而久之,心灵的触角不再敏感,心灵的空间日趋狭窄,对于作文日益恐惧。作文成了师生惧怕的对象。
“生本教育”理论的创始人郭思乐教授说过:作文乃是人的内心活动的一种表述。但长期以来,作文就被认为是外加之物,人们总是把作文当作学问来教。事实上,每个人都可以从自己最需要表达的,又最能表达的地方开始,形成自己的(书面或口头)语言表述的内核,并从这一内核出发,发展自己语言的方式。它本身就是具有活力的具有效率和具有享受性。一旦感受到了它,学生的学习就完全改观,就会形成积极的、自由的,甚至渴望的作文心态。由此,我改放学后的每日日记为课堂上的每日练笔。把学生在家里苦思冥想的日记时间减省到每天10分钟。其中的8分钟写一段话,2分钟收尾修改。当天写,当天批,当天讲评,当天订正。坚持了一段时间后效果很好。“每日练笔”带给我和学生许多快乐和收获。
二、实践:“每日练笔”,体验与梦想共存
与课堂作文、命题作文相比,“每日练笔”更具活力。这样的活力是怎么产生的?我想,这与我们的实践操作的方式是密不可分的。
(一)真情体验,闪现令人心动的瞬间
1.体验生活,与生活密切相关
“写作是为了生活”(叶圣陶语),一旦练笔和生活相融起来,学生就会感到它的意义和作用,增强兴趣和动机。有学生是这样记录他的妈妈:星期六,我在背第12课,可是我怎么也背不出来。妈妈听得不耐烦了,把我骂了一顿。爸爸过来安慰我说:“男子汉坚强一点。”于是我忍住了哭,一口气把课文全背出来了。妈妈听了又说我棒。哎,我的妈妈真是说变脸就变脸的人。
这篇练笔引起了学生广泛的共鸣。之后,我班学生关于父母的描写又有了新的写法:《我家的“火山”》。我家有两座“活火山”,一座是爸爸,一座是妈妈。爸爸火山可惹不起,我这次考试得了个合格,爸爸气得暴跳如雷——火山爆发了。妈妈火山也碰不得,只要我的作文写得不好,妈妈火山也可能随时喷发。我有个
愿望,希望我家没有火山,只有温泉。
2.体验情感,塑造个性化的角色
十九世纪意大利著名演员萨尔维尼,主张演员在表演时应生活于角色的生活之中,每次演出都要感受角色的感情。二十世纪初期,苏联戏剧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推崇其表演主张,强调表演艺术必须以内部体验(感受同角色相类似的情景)为基础,将内部体验过程视为演员创作的步骤。这就是著名的“体验艺术学派”表演理论。这不正和作文教学体验性原则相通吗?例如,写想象类的作文,学生很容易出现想象雷同、不合情理的毛病。但如果让学生进入想象中的角色,效果就截然不同。
学习完《燕子专列》之后,我请学生扮演被救的燕子跟贝蒂说些什么。学生想象了当时燕子的动作,当时的心里想法,有的还忍不住要为贝蒂跳舞。学生的想象力被极大地激发出来了,课后的小练笔也成了一次创造之旅。
3.体验精蕴,学会精细的观察和准确的表达
“接触了生活并不—定认识生活,有了丰富的生活材料,而且了解其‘精蕴’,才能成为写作的材料。” “精蕴”即事理的深奥处细密处,这是小学生在观察生活时很难认识到的,但如果给学生—个亲身体验、有一定时间和空间的观察点,必能激发观察意向,揣摩观察方法,获取深刻而细致的“观感”。
我带学生去公园“旅行”。他们躺在草地上,闭上眼睛感受阳光洒在身上的感觉,微风吹拂在脸上的感觉,他们聆听小鸟的叫声,小溪的流水声,睁开眼睛,看到阳光照耀在草地上,蝴蝶在自己的身边翩翩起舞,一只只白鸽在天空中展翅飞翔,天那么蓝,水那么绿,阳光照射在树木上好像满树都有火花在闪烁。孩子们陶醉在大自然中,被奇妙的景色深深吸引。在学生的练笔中写到“我想和小鸟一起飞……”“我想抱一抱太阳……” “今天的太阳有点特别,像妈妈的手抚摸我时的感觉,又像我家的小狗用舌头舔我脸的感觉,……”“原来太阳也是有味道的,闭上眼睛闻一闻,有点牛奶的味道,舔一舔,像棉花糖……” “旅行”没有教给孩子语文学习的任何技巧,但是它在孩子的精神家园中种植了灵性的种子。
(二)丰富的想象进入真情涌动的空间
课标指出,习作“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到高年级“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在日常的练笔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写出由熟悉的人、事、景、物引起的想象,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的做法是:
1.积累表象,丰富想象
眼观:引导学生多看身边的人和事、大自然的景和物、商店里摆卖的新产品、市场上的新景象以及有益的课外书报杂志、图片、电影、电视、录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