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克的病理生理机制

休克的病理生理机制
休克的病理生理机制

休克的病理生理机制

一、休克时微循环障碍的基本环节

虽然引起休克的原因不同,不同类型休克也各有其特点,但生命器官组织微循环灌流量不足是多数休克共同的发病学基础。休克时持续的低灌流状态必将导致重要器官的功能、代谢紊乱,引起细胞膜功能失常,细胞代谢障碍,最终导致细胞死亡。由生理学上决定组织器官血液灌流的因素可知,休克时组织器官低灌流的基本环节不外乎影响灌注和流出两大方面。

(一)灌注不足

组织器官的血液灌流首先取决于灌注压,即体循环动脉压,因为这是促使血流通过—切脏器的动力。而灌注压又受血容量、心输出量和外周血管阻力的影响。因此,凡是使血容量锐减、心输出量严重不足以及外周血管阻力突然降低(即血管容积增加)的情况,就会使灌注压降低而引起休克,而血容量减少、心输出量严重不足、外周血管容积扩大这三个因素也正是休克发生的始动环节。

(二)流通不畅

组织器官良好的血液供应除灌注压正常外,还取决于毛细血管的舒缩状态以及微血流的流态。内于微循环是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微血管的血液循环,是循环系统中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其在全身组织器官中数量多、分布广、容量大,毛细血管内表面积达6000m2以上,正常时,在神经体液的调节下,毛细血管是交替开放的,大部分处于关闭状态,毛细血管血量仅占总血量6%左右,如果全部开放,仅肝毛细血管就可以容纳全身血量。因此.该处毛细血管的功能状态会更多地影响到组织细胞处的血流供给和回心血量(图13—2A)。

休克时,各种致休克原因可直接(如内毒素、过敏等)或间接(如缺氧、酸中毒;儿茶芬胺增多、补体增多等引起的体液因子释放)地损害微血管,使其舒缩功能紊乱、内皮细胞受损、通透性增加、动—静脉短路开放以及微血流血液流变学异常等,从而使组织微循环流通不畅,回心血量进行性减少而引起休克。

二、休克的发展过程及其发病机制

人们对休克本质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自从20世纪60年代提出休克的微循环障碍学说以来,休克在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是内于休克的病理过程非常复杂,在休克时出现的很多细胞代谢障碍难以用微循环理论来解释。因此,有人提出了休克发生的细胞机制问题。近年来研究的热点转向感染性休克,发现感染性休克的发生与许多致炎的和抗炎的细胞体液因子有关,相应提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等新概念,开始从细胞、亚细胞和分子水平来研究休克,并探讨这些体液因子对微循环、细胞和器官功能的影响,目前对休克发病学机制的认识大体上可归纳为下述三个方面:

①微循环障碍学说;②休克的细胞机制;③体液因子在休克发生、发展中的变化与作用。其中微循环障碍学说是大多数休克的共同发病学基础、对理解休克的发生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一)休克时微循环变化的分期及其机制

体克的微循环障碍学说认为休克是—个以急性循环障碍为主的综合征,休克发病的关键不在于血压,而在于血流,共机制不是交感—肾上腺系统衰竭或麻痹,而是交感—肾上腺系统强烈兴奋引起的体内重要器官微循环血液灌流量不足和细胞的功能、代谢亲乱。根据休克发展过程中微循环的受化规律,以典型的失血性休克为例,休克时微循环的改变大致可分为如下三个时期。

1.微循环缺血期(休克早期,休克代偿期,缺血性缺氧期)

(1)微循环变化的特征

微循环缺血期是休克发展的早期阶段,该期微循环状态的主要特征是缺血。表现为小血管持续痉挛,真毛细血管网大量关闭,微循环少灌少流、灌少于流,组织呈缺血、缺氧状态。此时,微循环内血流速度显著减慢,血流限于从直捷通路或动—静脉吻合支回流,这一现象在皮肤、肌肉、肾脏等脏器较为显著(图13—2B)。

(2)微循环改变的机制

①引起微循环缺血的关键性变化是各种致休克动因(如创伤、疼痛、失血、大面积心肌梗死以及内毒素等)通过不同途径引起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的强烈兴奋、儿茶酚胺大量释放入血,既刺激α—受体造成皮肤、内脏血管明显痉挛,又刺激β—受体,引起大量动—静脉短路开放,构成了微循环非营养性血流通道,使这些器官微循环血液灌流锐减,造成这些组织器官严重的缺血性缺氧。已认明休克时患者血中儿茶酚胺含量比正常高几十倍甚至几百倍,这是休克早期微血管痉孪收缩的主要原因。

②休克早期除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大量增多外,体内还产生许多血管活性物质,如血管紧张素Ⅱ、血管加压素、皿栓素A2(TXA2)、内皮素、白三烯(LTs)以及心肌抑制因子(MDF)等缩血管物质也参与微血管的痉挛收缩作用。

(3)微循环变化的代偿意义

休克早期,机体的上述变化缩减了血管容量,驱使较多的血液加入全身循环,对保证心脑等重要脏器供血,维持有效循环血量、回心血量及血压有一定代偿意义。故本期也称之为代偿期,其代偿意义表现在下述两个方面。

1)维持动脉血压本期休克患者的动脉血压可不降低,其机制如下:

①回心血量增加:休克早期交感神经持续兴奋和儿茶酚胺大量分泌,使肌性微静脉、小静脉血管明显

收缩和动—静脉短路大量开放;静脉系统属于容量血管,可容纳血液总量的60%—70%。出此,静脉系统的收缩以及动—静脉短路开放可以迅速而短暂地增加回心血量,起到快速“自身输血”的作用,被称为休克时增加回心血量和循环血量的“第一道防线”。由于微动脉、后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比微静脉对儿茶酚胺更为敏感,导致毛细血管前阻力比后阻力升高更明显,毛细血管中流体静压卜降,使组织液进入血管,循环血量增加,起到缓慢“自身输血”的作用,被成为休克时增加回心血量的“第二道防线”。经此途径增加循环血量虽然比较缓慢,但其总增加量较为可观,据测定,中度失血的病例,组织液入血每小时达50~120ml,成人组织液入血总共可达1500ml。此外,休克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和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增多,可促使肾脏对钠水重吸收增多,从而增加血容量。

②心输出量增加:除心源性休克外,交感神经兴奋和儿茶酚胺增多可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率加快,加上代偿性回心血量增加,而使心输出量增多。

③外周血管阻力增大:由于大量缩血管物质的作用使微动脉、小动脉强烈收缩增加了外周阻力。

2)血液重新分布

由于机体各组织器官上α-受体分布的数量和密度不同,所以对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增多的反应也不均一。皮肤、内脏器官、骨骼肌、肾的血管上α-受体占优势,因而休克时这些部位血管收缩明显;而脑血管壁上交感缩血管纤维分布稀疏,受神经调节作用很小,加上脑血管平滑肌细胞α—受体密度低,故脑血管口径改变不大。冠状血管的舒缩活动主要受心肌局部扩血管代谢产物(如H+、C02,腺苷等)的影响,其平滑肌广分布有

α和β两类肾上腺素能受体双重支配,但对儿莱酚胺反应的净效应是β—受体兴奋引起的扩血管作用为主。因此,在休克早期,当灌注压(平均动脉压)不低于60 mmHg(8kPa)时,心、脑血液供应仍保持正常。

(4)临床表现

本期的临床表现主要与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的强烈兴奋有关。交感神经兴奋使皮肤、内脏血管痉挛性收缩致患者面色苍出、四肢冰冷、尿量减少、皮温及肛温下降。交感神经兴奋还引起患者呼吸浅促、心率加快、脉搏细速、脉压减小(外周阻力增高所致)、动脉血压可正常或略降,由于支配汗腺的交感神经兴奋而使患者冷汗淋漓。由于血液的重新分配,心脑灌流可以正常,所以早期休克的病人,神志一般是清楚的,但是,由于儿茶酚胺的作用导致小抠神经系统高级部位兴奋.患者表现为烦躁不安。

必须对休克早期微循环变化的本质有正确的认识,此时微血管收缩虽然有提升血压的代偿作用,但这种代偿的代价是除心、脑以外的组织器官微循环灌流不足,出现缺血性缺氧的改变。因此,组织器官微循环障碍发生在血压明显下降之前,血压下降并不是早期休克的判断指标,但脉压差缩小却是休克的早期表现。

该期为休克的可逆期,如果能在本期尽早消除休克动因,及时补充血容量,恢复循环血量,则患者较易恢复健康,否则,休克过程将继续发展而进入休克期。

2.微循环淤血期(休克期,可逆性失代偿期,淤血性缺氧期)

如果休克病因未能及时除去,病情继续发展,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长期过度兴奋,组织持续缺血缺氧,病情恶化而发展到微循环淤血期。

(1)微循环变化的特征

本期微循环状态的主要特征是淤血,表现为微血管大量开放,血液淤滞其中,微血管通透性升高,微循环处于灌注大于流出的状态。

本期中可见微循环中的血管自律运动现象首先消火,终末血管床对儿茶酚胺的反应件进行性下降。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的收缩逐渐减退,血液大量涌人真毛细血管网,微循环静脉端血流缓慢、红细胞聚集、白细胞滚动、黏附、贴壁嵌塞、血小板聚集、血黏度增加,毛细血管的后阻力大于前阻力,使织织微循环灌而少流,灌大于流,严定者血液淤泥(sludge)化,血流更为缓慢。此时组织处于严重的低灌流状态,组织细胞存在严重的淤血性缺氧,外周阻力也显若下降,机体逐渐由代偿向失代偿发展。故又将本期称为

失代偿期(图13

—2C)。

(2)微循环改变的机制

重点在于理解微循环是怎样由缺血转变为淤血的。淤血的发生与微血管长时间收缩致组织缺血、缺氧及多种体液因子释放有关。

1)酸中毒的影响持续性微血管收缩使组织严重缺血、缺氧,引起组织中氧分压下降,CO2和乳酸堆积,发生酸中毒。酸中毒导致血管平滑肌对儿茶酚脑的反应性降低,使微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

2)局部扩血管代谢产物增多长期缺血、缺氧、酸中毒使组织局部组胺、腺苷、K+、激肽类等扩血管代谢产物增多,组织间液渗透压增高等,均可引起血管扩张。休克时形成的多种体液因子也参与微循环紊乱的发生。如PGE2、PGI2、—氧化氮、内啡肽等促使血管扩张。

3)内毒素除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败血症外,休克后期常有肠源性细菌(大肠杆菌)和脂多糖(LPS)入血。LPS与其他毒素通过促进一氧化氮生成、激活激肽系统等多种途径,引起血管扩张,导致持续性的低血压。同时,还因内毒素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致使血液流变学异常,从而加重微循环淤血。

4)血液流变学的改变休克时的血液流变学异常,在休克期微循环淤血的发生发展个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微循环血管前阻力降低、后阻力升高,导致微循环“灌大于流”淤滞状态的最根本原出。在休克期,血流缓慢的微静脉中红细胞、血小板黏附聚集,加上组胺等体液因子使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外渗,血液黏度增高,使血流受阻,白细胞在微血管中滚动、贴壁、黏附于内皮细胞上,加大了毛细血管的后阻力,造成微循环血流缓慢,血液泥化、淤滞,甚至血流停止。休克期有许多体液因子(如TNF、IL—1、LTB4、PAF等)能够促进白细胞在微静脉附壁黏着,增加毛细血管后阻力,而血管内皮细胞在TNF—α、IL —1及LPS及氧自出基激活后,可介导白细胞黏附并激活白细胞引起微循环障碍及组织损伤。

(3)微循环失代偿变化的后果

本期微血管反应性低下,微循环内血液淤滞,带来以下后果。

①自身输液停止:由于毛细血管后阻力大于前阻力,血管内流体静压升高,组织液进入毛细血管的缓慢“自身输液”停止,血浆外渗到组织间隙。此外,组胺、激肽、前列腺素、白三烯、某些补体成分(C3a,C4a,C5a)、TNF、PAF、MDF等细胞体液因子的作用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和血细胞聚集,促进了血浆外渗、血液浓缩,加重了微循环淤滞。

②第三间隙丢失:休克时,由于酸性代谢产物、溶酶体水解产物以及儿茶酚胺的作用使组织间胶体的亲水性增加,出现血管外组织间水分被封闭或被隔离的现象,亦称第三间隙丢失,导致功能性细胞外液减少,造成血容量不足和血液浓缩。

③有效循环血量锐减:该期微循环血管床大量开放,血液分隔并淤滞在内脏器官,如肠、肝和肺,造成有效循环血量严重不足,静脉充盈不良,回心血量减少,心输出量和动脉血压进行性下降,组织缺氧日趋严重,形成恶性循环。当平均动脉压<50 mmHg时,心脑血管失去自身调节,冠状动脉和脑血管灌流不足,出现心脑功能障碍,甚至衰竭。

(4)临床表现

本期的临床表现主要与微循环淤血,有效循环血量显著减少有关。由于微循环淤血,皮肤出现发绀或花斑、厥冷,肾脏出现少尿或无尿。由于微循环淤血导致回心血量进行性减少,造成静脉充盈不良和静脉压(包括中心静脉压)下降,心音低钝、脉搏细弱频速,心输出量进行性减少,动脉血压进行性降低,可低于50mmHg,脑供血不足而引起神志淡漠、昏迷等征象。

在临床上,采取有效措施把握好对该期患者的治疗,是提高休克患者救治率的一个关键。因此,透彻了解该期全身微循环和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特点,对防治休克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如临床治疗上应针对该期微循环淤滞的发生机制,采用纠正酸中毒以提高血管对活性药物的反应;充分输液以扩充血容量,尤其要补足血浆外渗滞留在组织间隙的血浆量;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甚至用扩血管药物疏通微循环,而不是长期滥用拟交感的缩血管药物等。如果该期患者未能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则上述的微循环障碍将会越来越严重,病程将转入到休克晚期。

3.微循环衰竭期(休克晚期,休克难治期)

休克期即失代偿期持续较长时间以后,休克便进入微循环衰竭期,此时即使采取输血补液及多种抗休克治疗措施,休克状态仍难以纠正,故该期又称为难治期。失代偿期时出现的某些脏器的微循环淤滞更加严重,并且出现细胞、器官的功能障碍,

(1)微循环改变的特征本期微循环状态的特征是衰竭。表现为微血管的反应性显著下降并出现弛缓性麻痹扩张,毛细血管内血流停滞,出现不灌不流状态,甚至可有微血栓形成(图13—2D)。

(2)微循环衰竭的机制及后果

1)微血管麻痹扩张在休克难治期,即使在输血补液治疗以后,微血管对儿茶酚胺反应性仍然不断下降,出现微循环衰竭。本期血管反应性降低的机理可能与组织细胞酸中毒、一氧化氮(NO)生成增多、ATP 敏感性K+通道开放使血管平滑肌细胞膜超极化、钙内流减少等因素有关。

2)血液流变学改变加剧①毛细血管无复流:发生无复流现象的原因之一是休克晚期缺氧和酸中毒进一步加重,使微血管对血管活性物质失去反应,另一原因与休克晚期并发DIC形成微血栓有关,微血栓堵塞管腔是毛细血管灌流不易恢复和发生难治性休克的重要原因。②微血管结构和功能受损:严重缺氧、酸中毒、内毒素以及休克时增多的各种细胞体液因子共同作用于微血管,使内皮细胞受损、红细胞聚集、血小板黏附聚集、白细胞贴壁和嵌塞,从而导致管腔狭窄,血管壁通透性增高,血浆大量外渗,血液黏度显著增高、形成血液淤泥而使血流停滞。

3)DIC形成休克晚期,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和凝血系统的激活,可发生DIC,其发生机制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

①凝血系统的激活:严重缺氧、酸中寿、内毒素等原因使血管内皮细胞广泛损伤,使其下方的胶原暴露,激活凝血因子Ⅻ,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严重创伤、烧伤和外科手术等常伴有大量的组织破坏,组织因子释放入血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

②微循环障碍:休克期微循环淤滞,血流缓慢,血液粘滞性增高,血小板和红细胞易聚集而形成团块,导致DIC形成。

③高凝状态:机体强烈的应激反应,使血液中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增加,血小板的黏附、聚集性增强,加之休克过程中,由于严重缺血缺氧使肝清除能力降低,内毒素等物质“封闭”了单核吞噬细胞系统,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有利于DIC的形成。

④PGI2/IXA2平衡失调,休克时显著增多的TXA2可促进血小板聚集和DIC发生。

休克一旦并发了DIC,将使病情恶化,并对微循环和各器官功能产生严重影响。

①DIC时微血栓阻塞了微循环通道,使回心血量锐减;②凝血与纤溶过程中的产物,纤维蛋门肽、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和某些补体成分,增加了血管通透性,加重了微血管舒缩功能紊乱;③DIC时出血,导致血量进一步减少,加重了循环障碍;④器官栓塞、梗死,加重了器官急性功能衰竭,这样就给治疗造成极大的困难。

应当指出,并非所有休克患者都一定发生DIC,DIC并非休克的必经时期。

(3)临床表现

本期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循环衰竭、DIC以及重要器官功能不全或衰竭。

①血压进一步下降,甚至难以测出;

②可出现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③全身多部位出血,如皮肤出血点、淤斑、呕血、便血及其他器官出血;

④序贯性出现多系统器官衰竭,病情迅速恶化甚至死亡。

休克发展到DIC或生命重要器官功能衰竭对临床治疗带来极大的困难,通常称该期为休克的难治期。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休克的病理生理变化

休克得病理生理变化 一、微循环变化 各种休克虽然由于致休克得动因不同,在各自发生发展过程中各有特点,但微循环障碍(缺血、淤血、播散性血管内凝血)致微循环动脉血灌流不足,重要得生命器官因缺氧而发生功能与代谢障碍,就是它们得共同规律。休克时微循环得变化,大致可分为三期,即微循环缺血期、微循环淤血期与微循环凝血期、下面以低血容量性休克为例阐述微循环障碍得发展过程及其发生机理、 低血容量性休克常见于大出血、严重得创伤、烧伤与脱水。其微循环变化发展过程比较典型(图10-1)。 (一)微循环缺血期(缺血性缺氧期) 此期微循环变化得特点就是:①微动脉、后微动脉与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微循环灌流量急剧减少,压力降低;②微静脉与小静脉对儿茶酚胺敏感性较低,收缩较轻;③动静脉吻合支可能有不同程度得开放,血液从微动脉经动静脉吻合支直接流入小静脉。 引起微循环缺血得关键性变化就是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强烈兴奋。不同类型得休克可以通过不同机制引起交感——肾上腺髓质性休克与心源性休克时,心输出量减少与动脉血压降低可通过窦弓反射使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在大多数内毒素性休克时,内毒素可直接剌激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使之发生强烈兴奋。 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释放增加对心血管系统得总得效应就是使外周总阻力增高与心输出量增加。但就是不同器官血管得反应却有很大得差别、皮肤、腹腔内脏与肾得血管,由于具有丰富得交感缩血管纤维支配,。而且α受体又占有优势,因而在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增多时,这些部位得小动脉、小静脉、微动脉与毛细血管前括红肌都发生收缩,其中由于微动脉得交感缩血管纤维分布最密,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对儿茶酚胺得反应性最强,因此它们收缩最为强烈、结果就是毛细血管前阻力明显升高,微循环灌流量急剧减少,毛细血管得平均血压明显降低,只有少量血液经直捷通路与少数真毛细血管流入微静脉、小静脉,组织因而发生严重得缺血性缺氧。脑血管得交感缩血管纤维分布最少,α受体密度也低,口径可无明显变化、冠状动脉虽然也有交感神经支配,也有α与β受体,但交感神经兴奋与儿茶酚胺增多却可通过心脏活动加强,代谢水平提高以致扩血管代谢产物特别就是腺苷得增多而使冠状动脉扩张。 交感兴奋与血容量得减少还可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而血管紧张素Ⅱ有较强得缩血管作用,包括对冠状动脉得收缩作用。 此外,增多得儿茶酚胺还能剌激血小板产生更多得血栓素A2(thromboxane A2,TX A2),而。TXA2也有强烈得缩血管作用。

休克题病理生理学习题

第十一章休克 一、单择题1.休克是 ( ) A.以血压下降为主要特征的病理过程 B.以急性微循环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病理过程C.心输出量降低引起的循环衰竭 D.外周血管紧张性降低引起的周围循环衰竭 E.机体应激反应能力降低引起的病理过程 2.低血容量性休克的典型表现不包括 ( ) A.中心静脉压降低 B.心输出量降低 C.动脉血压降低 D.肺动脉楔压增高 E.总外周阻力增高 3.下列哪项不属于高排低阻型休克的特点 ( ) A.总外周阻力降低 B.心输出量增高 C.脉压增大 D.皮肤温度增高 E.动-静脉吻合支关闭 4.下列哪项不是休克Ⅰ期微循环的变化 ( ) A.微动脉、后微动脉收缩 B.动-静脉吻合支收缩 C.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 D.真毛细血管关闭 E.少灌少流,灌少于流 5.休克Ⅰ期“自身输血”主要是指 ( ) A.动-静脉吻合支开放,回心血量增加 B.醛固酮增多,钠水重吸收增加 C.抗利尿激素增多,重吸收水增加 D.容量血管收缩,回心血量增加 E.缺血缺氧使红细胞生成增多 6.休克Ⅰ期“自身输液”主要是指 ( ) A.容量血管收缩,回心血量增加 B.毛细血管内压降低,组织液回流增多 C.醛固酮增多,钠水重吸收增加 D.抗利尿激素增多,重吸收水增加 E.动-静脉吻合支开放,回心血量增加 7.下列哪项因素与休克Ⅱ期血管扩张无关 ( ) A.酸中毒 B.组胺 C.5-羟色胺 D.腺苷

E.激肽 8.下列哪型休克易发生DIC ( ) A.感染性休克 B.心源性休克 C.过敏性休克 D.失血性休克 E.神经源性休克 9.休克时细胞最早受损的部位是 ( ) A.微粒体 B.线粒体 C.溶酶体 D.高尔基体 E.细胞膜 10.休克时细胞最早发生的代谢变化是 ( ) A.脂肪和蛋白分解增加 B.糖原合成增加 C.Na+-K+-ATP酶活性降低 D.从优先利用脂肪酸供能转向优先利用葡萄糖供能E.血中酮体增多 11.下列哪种体液因子未参与休克的发生 ( ) A.内皮素 B.血管紧张素Ⅱ C.心房利钠肽 D.激肽 E.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12.下列哪种体液因子不具有收缩血管的作用 ( ) A.儿茶酚胺 B.5-羟色胺 C.内皮素 D.心房利钠肽 E.血管紧张素Ⅱ 13.下列哪项不属于SIRS的表现 ( ) A.心率>90次/min B.呼吸>20次/min C.PaCO2<40mmHg D.白细胞计数>12×109/L E.白细胞计数<4.0×109/L 14.SIRS的主要病理生理变化不包括 ( ) A.细胞大量凋亡 B.全身高代谢状态 C.全身耗氧量增高 D.心输出量增加 E.多种炎症介质释放 15.MODS最常见的病因是 ( )

休克的病理生理变化

休克的病理生理变化 一、微循环变化 各种休克虽然由于致休克的动因不同,在各自发生发展过程中各有特点,但微循环障碍(缺血、淤血、播散性血管内凝血)致微循环动脉血灌流不足,重要的生命器官因缺氧而发生功能和代谢障碍,是它们的共同规律。休克时微循环的变化,大致可分为三期,即微循环缺血期、微循环淤血期和微循环凝血期。下面以低血容量性休克为例阐述微循环障碍的发展过程及其发生机理。 低血容量性休克常见于大出血、严重的创伤、烧伤和脱水。其微循环变化发展过程比较典型(图10-1)。 (一)微循环缺血期(缺血性缺氧期) 此期微循环变化的特点是:①微动脉、后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微循环灌流量急剧减少,压力降低;②微静脉和小静脉对儿茶酚胺敏感性较低,收缩较轻;③动静脉吻合支可能有不同程度的开放,血液从微动脉经动静脉吻合支直接流入小静脉。 引起微循环缺血的关键性变化是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强烈兴奋。不同类型的休克可以通过不同机制引起交感——肾上腺髓质性休克和心源性休克时,心输出量减少和动脉血压降低可通过窦弓反射使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在大多数内毒素性休克时,内毒素可直接剌激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使之发生强烈兴奋。 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释放增加对心血管系统的总的效应是使外周总阻力增高和心输出量增加。但是不同器官血管的反应却有很大的差别。皮肤、腹腔内脏和肾的血管,由于具有丰富的交感缩血管纤维支配,。而且α受体又占有优势,因而在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增多时,这些部位的小动脉、小静脉、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红肌都发生收缩,其中由于微动脉的交感缩血管纤维分布最密,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最强,因此它们收缩最为强烈。结果是毛细血管前阻力明显升高,微循环灌流量急剧减少,毛细血管的平均血压明显降低,只有少量血液经直捷通路和少数真毛细血管流入微静脉、小静脉,组织因而发生严重的缺血性缺氧。脑血管的交感缩血管纤维分布最少,α受体密度也低,口径可无明显变化。冠状动脉虽然也有交感神经支配,也有α和β受体,但交感神经兴奋和儿茶酚胺增多却可通过心脏活动加强,代谢水平提高以致扩血管代谢产物特别是腺苷的增多而使冠状动脉扩张。 交感兴奋和血容量的减少还可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而血管紧张素Ⅱ有较强的缩血管作用,包括对冠状动脉的收缩作用。 此外,增多的儿茶酚胺还能剌激血小板产生更多的血栓素A2(thromboxane A2,TXA2),而。TXA2也有强烈的缩血管作用。

休克的主要病理生理

休克的主要病理生理 休克由于病因不同,在病理生理方面有很大区别,但也有其共同的生理变化特点。这些特点为:微循环障碍、代谢改变、身体重要脏器继发性损害等。 一、微循环障碍 休克发生后微循环血量锐减,血管内压下降,通过应激反应,体内释放出大量的儿茶酚胺,引起周围小血管及微血管,内脏小血管及微血管的平滑肌包括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强烈收缩,临床表现为皮肤苍白、湿冷、脉细数,尿量减少至30ml以下/小时,此期为休克的早期,亦即休克的微循环收缩期,亦称休克的代偿期。 如循环血量进一步减少时,组织因灌流量不足而发生缺氧,迅速产生大量酸性物质如丙酮酸及乳酸等,导致微血管平滑肌对儿茶酚胺反应性下降,微静脉血流缓慢而致微循环淤滞现象,大量血液潴留于毛细血管内,持续的缺氧使组胺大量产生,进一步加重已处于关闭状态的毛细血管网扩大开放范围,从而使回心血量进一步减少。临床表现血压下降,一般认为收缩压低于10.7kPa(80mmHg)、舒张压低于8.0~9.3kPa(60~70mmHg),即视为休克的微循环扩张期口亦即休克的失代偿期。如休克状态仍未能得到有效控制,病情进一步发展,且毛细血管内血液黏稠度增加,毛细血管壁受损,微循环内形成大量微血栓,造成所谓的病理性血管内凝血,组织器官由于细胞缺氧损害而发生的自溶导致这些组织血管发生器质性损害,此时已进入休克的晚期即微循环衰竭期(DIC期)。 二、体液代谢变化 休克时体内儿茶酚胺增多,儿茶酚胺作用于p受体,引起微动静脉吻合支开放,使血流绕过毛细血管加重了组织灌流障碍的程度。此外组胺、激肽、前列腺素、内啡肽、肿瘤坏死因子等体液因子在休克的发展中发挥不同的致病作用。此外由于血液灌流量不足通过一系列复杂的过程导致细胞破坏自溶,并引起心肌收缩力下降,加重血流动力学障碍。 三、重要脏器受损 休克持续超过l0小时,即可发生内脏器官的不可逆损害。如有两个以上器官发生功能障碍,称为多脏器功能衰竭,这是造成休克死亡的常见原因。 1.心脏开始时心排血量减少,血压下降,冠状动脉灌流量减少,心肌缺氧受损,心肌收缩力减弱,最终导致心衰。 2.肾由于持续性低血压及体内儿茶酚胺增加,肾小球前微动脉痉挛,肾血流量显著减少,最后导致肾功能衰竭。

病理生理学习题——休克

休克 单5选1 (题下选项可能多个正确,只能选择其中最佳的一项) 1.[1分]休克的发生主要由于 A:中枢神经系统在剧烈震荡与打击下由兴奋转入超限抑制 B:血管运动中枢麻痹,小动脉扩张,血压下降 C: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衰竭与麻痹 D:血量减少,回心血量不足,心输出量减少 E:重要生命器官低灌流和细胞功能代谢严重障碍 标准答案:E 2.[1分]过敏性休克属 A:Ⅰ型变态反应 B:Ⅱ型变态反应 C:Ⅲ型变态反应 D:Ⅳ型变态反应 E:混合型变态反应 标准答案:A 3.[1分]以下哪种情况不引起心源性休克 A:大面积心肌梗死 B:急性心肌炎 C:心脏压塞 D:严重心律紊乱 E:充血性心力衰竭 标准答案:E 4.[1分]成年人急性失血,至少一次失血量超过总血量多少才能引起休克? A:15% B:20% C:30% D:40% E:50% 标准答案:B 5.[1分]失血性休克血压下降早期主要与 A: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衰竭有关 B:低血容量引起回心血量不足、心输出量降低有关 C:血管紧张度下降、外周阻力降低有关 D:血液灌流不足、微循环血管大量扩张有关 E:细胞严重缺氧能量代谢障碍有关 标准答案:B 6.[1分]微循环的营养通路是 A:微动脉→后微动脉→直通毛细血管→微静脉 B:微动脉→后微动脉→真毛细血管→微静脉

C:微动脉→动静脉吻合支→微静脉 D:微动脉→后微动脉→直通毛细血管→真毛细血管→微静脉 E:微动脉→动静脉吻合支→真毛细血管→微静脉 标准答案:B 7.[1分]正常微循环中经常开放的通路指 A:直捷通路 B:迂回通路 C:营养通路 D:动-静脉短路 E:以上都不是 标准答案:A 8.[1分]正常微循环中经常关闭的通路 A:直捷通路 B:迂回通路 C:营养通路 D:动-静脉短路 E:以上都不是 标准答案:D 9.[1分]正常真毛细血管血流的调节主要与 A:交感神经的支配有关 B:毛细血管前括约肌自身节律性舒缩有关 C:局部体液因素有关 D:全身体液因素有关 E: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收缩有关 标准答案:C 10.[1分]休克缺血性缺氧期微循环开放的血管可有 A:微动脉 B:后微动脉 C:毛细血管前括约肌 D:动静脉吻合支 E:微静脉 标准答案:D 11.[1分]休克时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处于 A:强烈兴奋 B:先抑制后兴奋 C:先兴奋后抑制,最后衰竭 D:改变不明显 E:强烈抑制 标准答案:A 12.[1分]休克缺血性缺氧期引起微循环血管收缩最主要的体液因素改变是

病理生理学试题库-10休克(张静)

第十二章休克 一、名词解释 1.shock(休克) 2.hypovelemic shock(低血容量性休克) 3.hyperdynamic shock(高动力型休克) 4.hypodynamic shock (低动力型休克) 5.microcirculation(微循环) 6.autobloodinfusion(自身输血) 7.autotransfusion(自身输液) 8.hemorheology(血液流变学) 9.lipopolysacharide(LPS,脂多糖) 10.shock lung(休克肺) 11.shock kidney(休克肾) 12.hemorrhagic shock(失血性休克) 13.infectious shock(感染性休克) 14.myocardial depressant factor(MDF,心肌抑制因子) 15.cardiogenic shock(心源性休克) 二、选择题 A型题 1.休克的现代概念是 A.以血压下降为主要特征的病理过程 B.剧烈震荡或打击引起的病理过程 C.组织有效血液灌流量急剧降低导致细胞和重要器官功能代谢障碍和结构损害的病 理过程 D.血管紧张度降低引起的周围循环衰竭 E.对外来强烈刺激发生的应激反应 2.临床最常用的休克分类方法是 A.按休克的原因分类 B.按休克发生的始动环节分类 C.按休克的血流动力学特点分类 D.按患者的皮肤温度分类 E.按患者的血容量分类 3.下列哪一类不是低血容量性休克的原因? A.失血 B.脱水 C.感染

D.烧伤 E.挤压伤 4.微循环的营养通路指 A.微动脉→后微动脉→直捷通路→微静脉 B.微动脉→后微动脉→真毛细血管→微静脉 C.微动脉→动静脉吻合支→微静脉 D.微动脉→后微动脉→直捷通路→真毛细血管→微静脉 E.微动脉→动静脉吻合支→真毛细血管→微静脉 5.调节毛细血管前括约肌舒缩的主要是 A.交感神经 B.动脉血压变化 C.平滑肌自律性收缩 D.血液及局部体液因素 E.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6.休克早期引起微循环变化的最主要因子是 A.儿茶酚胺 B.血栓素A2 C.血管紧张素II D.内皮素 E.心肌抑制因子 7.休克时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处于 A.强烈兴奋 B.强烈抑制 C.先兴奋后抑制 D.先抑制后兴奋 E.改变不明显 8.休克早期“自身输血”的代偿作用主要指 A.动静脉吻合支开放,回心血量增多 B.容量血管收缩,回心血量增加 C.脾脏血库收缩,释放储存血液 D.R AA系统激活,肾小管对Na+、水重吸收加强 E.缺血缺氧,红细胞生成增多 9.休克早期“自身输液”的代偿作用主要指 A.动静脉吻合支开放,回心血量增多 B.容量血管收缩,回心血量增加 C.R AA系统激活,肾小管对Na+、水重吸收加强 D.A DH分泌增多,肾小管重吸收水功能加强 E.毛细血管流体静压降低,组织液回流增多 10.下列哪一项不是休克早期的微循环变化?

休克的病理生理

休克由于病因不同,在病理生理方面有很大区别,但也有其共同的生理变化特点。这些特点为:微循环障碍、代谢改变、身体重要脏器继发性损害等。一、微循环障碍休克发生后微循环血量锐减,血管内压下降,通过应激反应,体内释放出大量的儿茶酚胺,引起周围小血管及微血管,内脏小血管及微血管的平滑肌包括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强烈收缩,临床表现为皮肤苍白、湿冷、脉细数,尿量减少至30ml以下/小时,此期为休克的早期,亦即休克的微循环收缩期,亦称休克的代偿期。如循环血量进一步减少时,组织因灌流量不足而发生缺氧,迅速产生大量酸性物质如丙酮酸及乳酸等,导致微血管平滑肌对儿茶酚胺反应性下降,微静脉血流缓慢而致微循环淤滞现象,大量血液潴留于毛细血管内,持续的缺氧使组胺大量产生,进一步加重已处于关闭状态的毛细血管网扩大开放范围,从而使回心血量进一步减少。临床表现血压下降,一般认为收缩压低于10.7kPa(80mmHg)、舒张压低于8.0~9.3kPa (60~70mmHg),即视为休克的微循环扩张期口亦即休克的失代偿期。如休克状态仍未能得到有效控制,病情进一步发展,且毛细血管内血液黏稠度增加,毛细血管壁受损,微循环内形成大量微血栓,造成所谓的病理性血管内凝血,组织器官由于细胞缺氧损害而发生的自溶导致这些组织血管发生器质性损害,此时已进入休克的晚期即微循环衰竭期(DIC期)。二、体液代谢变化休克时体内儿茶酚胺增多,儿茶酚胺作用于p受体,引起微动静脉吻合支开放,使血流绕过毛细血管加重了组织灌流障碍的程度。此外组胺、激肽、前列腺素、内啡肽、肿瘤坏死因子等体液因子在休克的发展中发挥不同的致病作用。此外由于血液灌流量不足通过一系列复杂的过程导致细胞破坏自溶,并引起心肌收缩力下降,加重血流动力学障碍。 三、重要脏器受损休克持续超过l0小时,即可发生内脏器官的不可逆损害。如有两个以上器官发生功能障碍,称为多脏器功能衰竭,这是造成休克死亡的常见原因。 1.心脏开始时心排血量减少,血压下降,冠状动脉灌流量减少,心肌缺氧受损,心肌收缩力减弱,最终导致心衰。 2.肾由于持续性低血压及体内儿茶酚胺增加,肾小球前微动脉痉挛,肾血流量显著减少,最后导致肾功能衰竭。 3.肺肺脏的变化最为显著,肺泡上皮细胞受损,引起肺表面活性物质减少,肺泡萎陷,肺不张,导致肺通气障碍,造成低氧血症,临床出现呼吸困难,此期称为休克肺,这一表现即标志呼吸衰竭的出现,占休克死亡人数的1/3。

病理生理学题库及答案——休克

第十八章休克 一、名词解释 1.休克 2.低血容量性休克 3.感染性休克 4.烧伤性休克 5.创伤性休克 6.心源性休克 7.过敏性休克 8.神经源性休克 9.高动力型休克 10.低动力型休克 11.自身输液 12.自身输血 13.休克肺 14.休克肾 二、填空题 1.感染性休克常伴有败血症,故又称休克;在革兰阴性细菌引起的休克中,内毒素起重要作用,故又称性休克或性休克。 2.高动力型休克时,因外周阻力降低,皮肤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多,故又称休克,见于。

3.微循环是指和之间的血液循环。由个部分组成。微循环的灌流情况主要是受调节。 4.休克发生的始动环节 是、、。 5.根据休克发生过程血流动力学和微循环变化规律,一般可将休克发展过程分为期、期、期。 6.休克早期微循环的血管持续,口径明显变小,毛细血管前、后阻力均增加,尤以阻力增加更明显,因此出现微循环。 7.休克的淤血性缺氧期微循环微静脉端白细胞贴壁,粘附于内皮细胞,加大了毛细血管的,这种粘附是通过所介导的。 8.休克晚期微血管平滑肌麻痹,对任何血管活性药物均无反应,所以又称微循环期。由于该期微循环中形成微血栓,故又称期。 9.近年来认为损伤是休克发展过程中各器官功能衰竭的共同病理基础。在休克的基础上发生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中最常累及的器官是。 10.休克代偿期代偿意义表现为和。 三、选择题 (一)A型题

1.休克的概念是 A.是剧烈的震荡或打击 B.是外周血管紧张性降低所致的循环衰竭 C.是机体对外界刺激发生的应激反应 D.是以血压降低、尿量减少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 E.是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使全身微循环血液灌注严重不足,以致细胞损伤、重要器官机能代谢障碍的全身性病理过程 2.休克的最主要特征是 A.心输出量降低 B.动脉血压降低 C.组织微循环灌流量锐减 D.外周阻力升高 E.外周阻力降低 3.休克早期引起微循环变化的最主要的体液因子是 A.儿茶酚胺 B.心肌抑制因子 C.血栓素A2 D.内皮素 E.血管紧张素Ⅱ 4.休克早期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处于 A.强烈兴奋 B.强烈抑制

休克题 病理生理学习题

第十一章休克 一、单择题1.休克是( ) A.以血压下降为主要特征的病理过程B.以急性微循环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病理过程C.心输出量降低引起的循环衰竭 D.外周血管紧张性降低引起的周围循环衰竭 E.机体应激反应能力降低引起的病理过程 2.低血容量性休克的典型表现不包括( ) A.中心静脉压降低 B.心输出量降低 C.动脉血压降低 D.肺动脉楔压增高 E.总外周阻力增高 3.下列哪项不属于高排低阻型休克的特点( ) A.总外周阻力降低 B.心输出量增高 C.脉压增大 D.皮肤温度增高 E.动-静脉吻合支关闭 4.下列哪项不是休克Ⅰ期微循环的变化( ) A.微动脉、后微动脉收缩 B.动-静脉吻合支收缩 C.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 D.真毛细血管关闭 E.少灌少流,灌少于流 5.休克Ⅰ期“自身输血”主要是指( ) A.动-静脉吻合支开放,回心血量增加 B.醛固酮增多,钠水重吸收增加 C.抗利尿激素增多,重吸收水增加 D.容量血管收缩,回心血量增加 E.缺血缺氧使红细胞生成增多 6.休克Ⅰ期“自身输液”主要是指( ) A.容量血管收缩,回心血量增加 B.毛细血管内压降低,组织液回流增多 C.醛固酮增多,钠水重吸收增加 D.抗利尿激素增多,重吸收水增加 E.动-静脉吻合支开放,回心血量增加 7.下列哪项因素与休克Ⅱ期血管扩张无关( ) A.酸中毒 B.组胺 C.5-羟色胺 D.腺苷

E.激肽 8.下列哪型休克易发生DIC ( ) A.感染性休克 B.心源性休克 C.过敏性休克 D.失血性休克 E.神经源性休克 9.休克时细胞最早受损的部位是( ) A.微粒体 B.线粒体 C.溶酶体 D.高尔基体 E.细胞膜 10.休克时细胞最早发生的代谢变化是( ) A.脂肪和蛋白分解增加 B.糖原合成增加 C.Na+-K+-ATP酶活性降低 D.从优先利用脂肪酸供能转向优先利用葡萄糖供能E.血中酮体增多 11.下列哪种体液因子未参与休克的发生( ) A.内皮素 B.血管紧张素Ⅱ C.心房利钠肽 D.激肽 E.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12.下列哪种体液因子不具有收缩血管的作用( ) A.儿茶酚胺 B.5-羟色胺 C.内皮素 D.心房利钠肽 E.血管紧张素Ⅱ 13.下列哪项不属于SIRS的表现( ) A.心率>90次/min B.呼吸>20次/min C.PaCO2<40mmHg D.白细胞计数>12×109/L E.白细胞计数<4.0×109/L 14.SIRS的主要病理生理变化不包括( ) A.细胞大量凋亡 B.全身高代谢状态 C.全身耗氧量增高 D.心输出量增加 E.多种炎症介质释放 15.MODS最常见的病因是( )

休克题病理生理学习题

第十一章休克 一、单择题1.休克是() A ?以血压下降为主要特征的病理过程B?以急性微循环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病理过程C .心输出量降低引起的循环衰竭 D?外周血管紧张性降低引起的周围循环衰竭 E.机体应激反应能力降低引起的病理过程 2 ?低血容量性休克的典型表现不包括() A?中心静脉压降低 B. 心输出量降低 C?动脉血压降低 D .肺动脉楔压增高 E?总外周阻力增高 3?下列哪项不属于高排低阻型休克的特点() A?总外周阻力降低 B. 心输出量增高 C?脉压增大 D ?皮肤温度增高 E.动-静脉吻合支关闭 4?下列哪项不是休克I期微循环的变化() A ?微动脉、后微动脉收缩 B ?动-静脉吻合支收缩 C ?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 D. 真毛细血管关闭 E. 少灌少流,灌少于流 5?休克I期自身输血”主要是指() A ?动-静脉吻合支开放,回心血量增加 B ?醛固酮增多,钠水重吸收增加 C .抗利尿激素增多,重吸收水增加 D .容量血管收缩,回心血量增加 E.缺血缺氧使红细胞生成增多 6?休克I期自身输液”主要是指() A .容量血管收缩,回心血量增加 B?毛细血管内压降低,组织液回流增多 C. 醛固酮增多,钠水重吸收增加 D .抗利尿激素增多,重吸收水增加 E.动-静脉吻合支开放,回心血量增加 7 ?下列哪项因素与休克H期血管扩张无关() A .酸中毒 B ?组胺

C . 5-羟色胺 D ?腺苷

E.激肽 8.下列哪型休克易发生DIC ( ) A.感染性休克 B .心源性休克 C .过敏性休克 D. 失血性休克 E. 神经源性休克 9. 休克时细胞最早受损的部位是( ) A .微粒体 B .线粒体 C ?溶酶体 D?高尔基体 E.细胞膜 10. 休克时细胞最早发生的代谢变化是( ) A ?脂肪和蛋白分解增加 B .糖原合成增加 C. Na+-K+-ATP 酶活性降低 D ?从优先利用脂肪酸供能转向优先利用葡萄糖供能E.血中酮体增多 11. 下列哪种体液因子未参与休克的发生( ) A ?内皮素 B ?血管紧张素H C ?心房利钠肽 D .激肽 E.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12. 下列哪种体液因子不具有收缩血管的作用( ) A .儿茶酚胺 B .5- 羟色胺 C ?内皮素 D?心房利钠肽 E.血管紧张素H 13.下列哪项不属于SIRS 的表现( ) A .心率>90次/min B .呼吸〉20次/min C. PaC02v 40mmHg D .白细胞计数〉12X109/L E.白细胞计数V 4.0 X09/L 14.SIRS 的主要病理生理变化不包括( ) A.细胞大量凋亡 B .全身高代谢状态 C .全身耗氧量增高 D .心输出量增加 E.多种炎症介质释放 15.MODS 最常见的病因是( )

外科休克的病理生理

外科休克的病理生理 各类休克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础是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及组织灌注不足。所涉及的内容包括微循环改变、代谢变化和内脏器官继发性损害等病理生理过程。 1.微循环改变微循环是组织摄氧和排出代谢产物的场所,其变化在休克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微循环的血量极大,约占总循环血量的20%。休克时,全身的循环状态包括总循环血量、血管张力和血压等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受其影响,微循环的状态也出现了明显变化,并有功能障碍。 对于休克时的微循环变化已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在休克早期,由于总循环血量降低和动脉血压的下降,有效循环血量随之显著减少。此时机体通过一系列代偿机制,包括主动脉弓和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产生的加压反射,以及交感-肾上腺轴兴奋后释放大量儿茶酚胺、肾素-血管紧张素分泌增加等环节,选择性地收缩外周和内脏的小血管使循环血量重新分布,以达到保证心、脑等重要器官有效灌注的目的。此时骨骼肌和内脏微循环的相应变化表现为:小动、静脉血管平滑肌及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受儿茶酚胺等激素的影响而发生强烈收缩,同时动静脉间的短路则开放,其结果是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和回心血量增加。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和后括约肌相对开放虽有助于组织液回吸收,使血容量得到部分补偿,但对于组织而言,这些变化实际上使它已处于低灌注、缺氧状态。微循环的这种代偿的巨大代价在保证生命器官功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此时组织缺氧尚不严重,若能积极治疗,休克状态常能逆转。 在休克中期,微循环内动静脉短路和直捷通道进一步开放,组织的灌注更为不足,细胞严重缺氧。在无氧代谢状况下,乳酸等酸性产物蓄积,组胺、缓激肽等的释放增加,这些物质使毛细血管前括约肌舒张,而后括约肌则因对其敏感性低仍处于收缩状态。这样,微循环内则出现广泛扩张、血液滞留、毛细血管网内静水压升高、通透性增强等现象。由于血浆外渗、血液浓缩和血液粘稠度增加,进一步使回心血量降低,心排出量减少,以致心、脑器官灌注不足,休克加重。 在休克后期,病情继续发展且呈不可逆性。微循环内淤滞的粘稠血液在酸性环境中处于高凝状态,红细胞和血小板容易发生聚集并在血管内形成微血栓,甚至引起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由于组织得不到有效的血液灌注,细胞严重缺氧后溶酶体膜发生破裂,溢出多种酸性水解酶,后者则引起细胞自溶并损害周围其它细胞,以致组织及器官乃至多个器官受损,功能衰竭。 2.代谢变化休克时的代谢变化非常明显,反映在许多方面,首先是能量代谢异常。由于组织灌注不足和细胞缺氧,体内的无氧糖酵解过程成为获得能量的主要途径。葡萄糖经由无氧糖酵解所能获得的能量要比其有氧代谢时所获得的能量少得多。一分子葡萄糖分别产生2分子和38分子ATP,分别提供197J和2870J的热量。休克时机体的能量极度缺乏显而易见。随着无氧代谢的加重,乳酸盐不断增加;丙酮酸盐则下降,乳酸盐/丙酮酸盐(L/P)比值升高(>15~20)。 休克时代谢变化的另一特点是代谢性酸中毒。此时因微循环障碍而不能及时清除酸性代谢产物,肝对乳酸的代谢能力也下降,使乳酸盐不断堆积。重度酸中毒(pH<7.2)对机体影响极大,生命器官的功能均受累。可致心率减慢、血管扩张和心排出量降低,呼吸加深、加快,以及意识障碍等。 代谢性酸中毒和能量不足还影响细胞各种膜的屏障功能。除了前面提到的溶酶体膜外,还影响细胞膜、核膜、线粒体膜、内质网膜、高尔基复合体体膜等质膜的稳定及跨膜传导、运输和细胞吞饮及吞噬等功能。细胞膜受损后除通透性增加外,还出现细胞膜上离子泵的功能障碍,如Na+-K+泵和钙泵。表现为细胞内外离子及体液分布异常,如钠、钙离子进入细胞内,而钾离子从细胞内向细胞外逸出,导致血钠降低和血钾升高,细胞外液随钠离子进入细

休克的病理生理

业务学习 地点:急诊科 时间:2013年3月20日 主讲人:李莓 参加人员: 内容:休克的病理生理 休克的病理生理变化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血液动力改变为主要的早期变化,为休克代偿期(休克早期);另一类则是组织血液灌流不足、缺血缺氧引起的一系列损害,是为失代偿期--休克抑制期(休克期)。休克早期和休克期是一个连续性的病理过程。 1、休克发展过程中微循环的变化微循环收缩期(休克早期):在休克早期,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微循环受到休克因素的刺激,交感-肾上腺系统活动增强,大量儿茶酚胺及肾素-血管紧张素分泌增加,从而使心、脑以外器官组织的小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和微静脉、小静脉持续痉挛,动静脉短路和直接通路开放,微循环灌流量急剧减少,以保证脑、心等重要器官的血液灌流,也能相对增加循环血量。 2、微循环扩张期(休克朗):当休克加重时,小动脉和微动脉持续收缩,微循环内血量减少,组织和细胞严重缺氧,释出组胺位毛纫血管前括约助松弛,后微动脉和微静脉扩张,血管床容量增大,血液滞留在微循环内,回心血量减少。由于血流缓慢和滞留,细胞缺氧进一步加重,无氧代谢所产生的酸性物质,如乳酸、丙酮酸等7增多,加上毛细血管通透性受损,血浆和电解质外渗,血液浓缩,勃调度增加,有血液凝固的倾向。 3、微循环衰竭期(休克晚期>:滞留在微循环内的血液教稠废增加和酸性血液的高凝特性,使红细胞和血小板容易发生凝集,在毛细血管内形成微血栓,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使血液灌流停止,加重组织细胞缺氧,使细胞内的溶团体崩解,释放出蛋白溶解酶。蛋白溶解酶除直接消化组织蛋白外,还可催化蛋白质形成各种激肋,造成细胞自溶,并且损伤其他细胞,引起各器官的功能性和器质性损害。其中,毛细血管的阻塞超过1小时,受害细胞的代谢即停止,细胞本身也将死亡。

病理生理学题库 第11章休克

第八章休克 一、多选题A型题 1.休克的发生主要由于 A.中枢神经系统在剧烈震荡与打击下由兴奋转入超限抑制 B.血管运动中枢麻痹,小动脉扩张,血压下降 C.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衰竭与麻痹 D.血量减少,回心血量不足,心输出量减少 E.重要生命器官低灌流和细胞功能代谢严重障碍 [答案]E [题解]休克的本质不是交感衰竭导致血管麻痹而是各种强烈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引起的急性循环衰竭,其特点是微循环障碍、重要器官的灌流不足和细胞功能代谢障碍,由此引起的全身性危重的病理过程。 2.过敏性休克属 A.Ⅰ型变态反应D.Ⅳ型变态反应 B.Ⅱ型变态反应E.混合型变态反应 C.Ⅲ型变态反应 [答案]A [题解]给过敏体质的人注射某些药物(如青霉素)、血清制剂或疫苗可引起过敏性休克,这种休克属于Ⅰ型变态反应。发病机制与IgE及抗原在肥大细胞表面结合,引起组胺和缓激肽大量入血,造成血管床容积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有关。 3.以下哪种情况不引起心源性休克

A.大面积心肌梗死D.严重心律紊乱 B.急性心肌炎E.充血性心力衰竭 C.心脏压塞 [答案]E [题解]大面积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炎、心脏压塞、严重心律紊乱都可引起急性心力衰竭,引起心输出量明显减少,有效循环血量和灌流量下降,引起心源性休克;充血性心力衰竭呈慢性心衰改变,早期心输出量下降不明显,一般不引起心源性休克。 4.成年人急性失血,至少一次失血量超过总血量多少才能引起休克? A.15%D.40% B.20%E.50% C.30% [答案]B. [题解]休克的发生取决于血量丢失的速度和丢失量,一般15分钟内失血少于全血量10%时,机体可以通过代偿使血压和组织灌流量保持稳定。若快速失血量超过总血量20%以上,即可引起休克,超过总血量的50%则往往导致迅速死亡。 5.失血性休克血压下降早期主要与 A.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衰竭有关 B.低血容量引起回心血量不足、心输出量降低有关 C.血管紧张度下降、外周阻力降低有关 D.血液灌流不足、微循环血管大量扩张有关 E.细胞严重缺氧能量代谢障碍有关

休克的病理生理机制

休克的病理生理机制 一、休克时微循环障碍的基本环节 虽然引起休克的原因不同,不同类型休克也各有其特点,但生命器官组织微循环灌流量不足是多数休克共同的发病学基础。休克时持续的低灌流状态必将导致重要器官的功能、代谢紊乱,引起细胞膜功能失常,细胞代谢障碍,最终导致细胞死亡。由生理学上决定组织器官血液灌流的因素可知,休克时组织器官低灌流的基本环节不外乎影响灌注和流出两大方面。 (一)灌注不足 组织器官的血液灌流首先取决于灌注压,即体循环动脉压,因为这是促使血流通过—切脏器的动力。而灌注压又受血容量、心输出量和外周血管阻力的影响。因此,凡是使血容量锐减、心输出量严重不足以及外周血管阻力突然降低(即血管容积增加)的情况,就会使灌注压降低而引起休克,而血容量减少、心输出量严重不足、外周血管容积扩大这三个因素也正是休克发生的始动环节。 (二)流通不畅 组织器官良好的血液供应除灌注压正常外,还取决于毛细血管的舒缩状态以及微血流的流态。内于微循环是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微血管的血液循环,是循环系统中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其在全身组织器官中数量多、分布广、容量大,毛细血管内表面积达6000m2以上,正常时,在神经体液的调节下,毛细血管是交替开放的,大部分处于关闭状态,毛细血管血量仅占总血量6%左右,如果全部开放,仅肝毛细血管就可以容纳全身血量。因此.该处毛细血管的功能状态会更多地影响到组织细胞处的血流供给和回心血量(图13—2A)。 休克时,各种致休克原因可直接(如内毒素、过敏等)或间接(如缺氧、酸中毒;儿茶芬胺增多、补体增多等引起的体液因子释放)地损害微血管,使其舒缩功能紊乱、内皮细胞受损、通透性增加、动—静脉短路开放以及微血流血液流变学异常等,从而使组织微循环流通不畅,回心血量进行性减少而引起休克。 二、休克的发展过程及其发病机制 人们对休克本质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自从20世纪60年代提出休克的微循环障碍学说以来,休克在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是内于休克的病理过程非常复杂,在休克时出现的很多细胞代谢障碍难以用微循环理论来解释。因此,有人提出了休克发生的细胞机制问题。近年来研究的热点转向感染性休克,发现感染性休克的发生与许多致炎的和抗炎的细胞体液因子有关,相应提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等新概念,开始从细胞、亚细胞和分子水平来研究休克,并探讨这些体液因子对微循环、细胞和器官功能的影响,目前对休克发病学机制的认识大体上可归纳为下述三个方面:①微循环障碍学说;②休克的细胞机制;③体液因子在休克发生、发展中的变

2021年休克的病理生理变化

休克的病理生理变化 欧阳光明(2021.03.07) 一、微循环变化 各种休克虽然由于致休克的动因不同,在各自发生发展过程中各有特点,但微循环障碍(缺血、淤血、播散性血管内凝血)致微循环动脉血灌流不足,重要的生命器官因缺氧而发生功能和代谢障碍,是它们的共同规律。休克时微循环的变化,大致可分为三期,即微循环缺血期、微循环淤血期和微循环凝血期。下面以低血容量性休克为例阐述微循环障碍的发展过程及其发生机理。 低血容量性休克常见于大出血、严重的创伤、烧伤和脱水。其微循环变化发展过程比较典型(图10-1)。 (一)微循环缺血期(缺血性缺氧期)此期微循环变化的特点是:①微动脉、后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微循环灌流量急剧减少,压力降低;②微静脉和小静脉对儿茶酚胺敏感性较低,收缩较轻;③动静脉吻合支可能有不同程度的开放,血液从微动脉经动静脉吻合支直接流入小静脉。 引起微循环缺血的关键性变化是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强烈兴奋。不同类型的休克可以通过不同机制引起交感——肾上腺髓质性休克和心源性休克时,心输出量减少和动脉血压降低可

通过窦弓反射使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在大多数内毒素性休克时,内毒素可直接剌激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使之发生强烈兴奋。 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释放增加对心血管系统的总的效应是使外周总阻力增高和心输出量增加。但是不同器官血管的反应却有很大的差别。皮肤、腹腔内脏和肾的血管,由于具有丰富的交感缩血管纤维支配,。而且α受体又占有优势,因而在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增多时,这些部位的小动脉、小静脉、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红肌都发生收缩,其中由于微动脉的交感缩血管纤维分布最密,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最强,因此它们收缩最为强烈。结果是毛细血管前阻力明显升高,微循环灌流量急剧减少,毛细血管的平均血压明显降低,只有少量血液经直捷通路和少数真毛细血管流入微静脉、小静脉,组织因而发生严重的缺血性缺氧。脑血管的交感缩血管纤维分布最少,α受体密度也低,口径可无明显变化。冠状动脉虽然也有交感神经支配,也有α和β受体,但交感神经兴奋和儿茶酚胺增多却可通过心脏活动加强,代谢水平提高以致扩血管代谢产物特别是腺苷的增多而使冠状动脉扩张。 交感兴奋和血容量的减少还可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而血管紧张素Ⅱ有较强的缩血管作用,包括对冠状动脉的收缩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