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门诊抑郁障碍患者临床特点分析治疗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内科门诊抑郁障碍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及治疗对策【摘要】目的了解神经内科门诊的抑郁障碍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对其特点进行分析和研究,探索出相应的治疗对策。方法采用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2d)对神经内科门诊的全部初诊患者共597例进行筛查并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神经内科门诊初诊患者抑郁障碍患病率为12.93%。抑郁障碍患者中躯体归因模式者占76.9%;心理归因模式者占23.1%。样本hamd总分平均(16.9±4.0)分,以轻中度抑郁为主。其中女性出现躯体化症状明显多于男性。结论根据相关比例我们总结了神经内科门诊抑郁障碍患者的临床特点,并针对患者的各种特点,积极的寻求适当的治疗方法,使患者得到康复。

【关键词】神经内科;抑郁障碍;治疗对策

近年来综合医院神经内科门诊患者中具有较高的抑郁/焦虑障碍发生率,国外资料显示,21%-26%的神经内科门诊病人有心理问题[1]。20世纪90年代上海市综合性医院的调查显示,神经内科门诊病人精神障碍的患病率为9.7%[2]。本实验针对为2008年7月至2008年8月期间我院神经内科门诊的病人597例进行临床研究和分析,探讨相关治疗对策。

1资料与方法

1.1调查对象与方法选取2008年7月至2008年8月就诊于我院神经内科的59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必须能配合实验的患者,失语、耳聋及病情危重等病人没有让其参加调查。

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调查:①设置调查表;②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3](ces2d,20项);③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进行评定。调查人员向神经内科门诊患者发放ces2d表,解释量表的填写方法,协助有需要的患者填写,患者自主得出评分。在其神经内科就诊后,评分16分以上者经同意由精神科医师做精神检查。参照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最后对符合f32抑郁发作、f33复发性抑郁、f341恶劣心境的抑郁障碍患者进行hamd

评分。

1.2治疗方法针对各个患者的不同情况,以及其就医意愿。主要采取药物治疗、心理咨询和精神科就诊三种治疗方法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1.3统计方法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

2结果

2.1抑郁障碍发病率总共调查597例中,ces2d表填写全部合格。ces2d大于16分者173例(占28.98%),其中5例不同意进行精神检查,诊断抑郁障碍58例,占3

3.52%。58例患者中男25例,女33例。就年龄来说,以老年患者居多。此外,有过不良生活的人(如失业,丧偶,家庭不和)患病的机率高。

2.2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主要临床特点分析主要表现出头晕,头痛及失眠、肢体麻木、紧张及心烦为21人(占80.77%,其他如纳差,哭泣,胸闷、头不自主晃动、面部发热、疲乏无力、担心患病11人(19.23%)。以躯体症状为第一主诉者共计51例,占88.46%。

2.3hamd评分hamd平均评分为(16.88±4.04)分。其中轻度(8-16分)27例,中度(17-23分)27例,重度(≥24分)4例,以轻中度抑郁为主(92.31%)。抑郁情绪0例(0.0%),有罪感2例(

3.4%)自杀1例(1.7%),早醒11例(18.9%),全身症状4例(6.8),性症状11例(18.9),入睡困难28例(48.2),睡眠不足4例(6.8),疑病0例(0.0%),躯体性焦虑15例(25.8%),胃肠道症状5例(8.6%),工作兴趣减退12例(20.6%),精神性焦虑20例(3

4.5),阻滞1

例(1.7%),激越2例(3.4%),体质量减轻9例(15.5%),自知力13例(22.4%)。从hamd各条目评分为重度者以入睡困难、精神性焦虑、躯体性焦虑和全身症状表现突出为多。

2.4相关治疗方法根据上面调查得到的相关症状,门诊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对患者进行治疗。主要通过三种途径来达到治疗的目的:心理咨询、药物治疗和精神科就诊。从hamd评分可以看出,患者主要以轻中度抑郁为主。对于这些病人,首先对其进行心理辅导,在可能的情况下咨询其病的起因,针对个人情况进行开导,使其精神放松。如果心理咨询效果不明显,可以结合药物治疗。如服用苯二氮卓类、丁螺环酮、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抗抑郁剂等抗焦虑药物,部分病例配合心理治疗。如果患者情况不可控制,在上述两种治疗方法不能改善病人的情况,将其送往精神科就诊。在三种治疗方法中,病人治疗效果最明显的是药物治疗配合心理辅导。其中病人最希望是是药物治疗,其次是心理辅导,最后是送往精神诊所。

3讨论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不断的提高,以及医学模式向生物-社会-心理模式的转变,神经内科门诊加强对抑郁障碍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从本研究中可以发现,抑郁障碍在神经内科初诊患者占12.93%。这一数据高于之前朱培俊等的研究。当然在不同医院,不同时期收集的样本会存在主观差异。

研究中通过hamd的方法,分类出神经内科门诊抑郁障碍患者各种不同的症状,非常痛苦,同时也避免了一个就诊误区,即:心理障碍常伴有的身体不适使患者误认为是躯体化障碍,就诊于非精神卫生专业门诊部,加上社会对精神病人的偏见,使得病人得不到正确治疗。病情不见好转,病人情绪进一步焦虑,促使其不断的就诊,如此循环往复,使患者怀疑医生的诊疗水平,丧失了信心,有甚者出现自杀现象。同时也给国家医疗资源也造成浪费。

目前市场上治疗神经内科门诊抑郁患者主要为三种,药物治疗,心理咨询,送往精神科进行治疗。医疗界公认,最佳的治疗方案是“药物与心理辅导”相结合。其中,药物的作用要占70%-80%,心理辅导的作用大概为20%。本研究中多数患者以躯体症状为第一主诉,分别为精力不中,疲乏,睡眠障碍,肌肉酸痛等。此类多为中轻度患者,只要医生提高对抑郁障碍的识别,采用适当的治疗,大家共同努力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wancata j,windhaber j,bach wm,et al.recognition of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