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水景观建设生态城市

打造水景观建设生态城市

打造水景观建设生态城市

1981年开始就参加过深圳的环境科学研究,对深圳很有感情的,是看着这座城市发展起来。新的水法颁布之后,深圳市的水务管理和流域机构执行的水法管理有一个很大的不同,现在世界各国都讨论赞同流域综合管理,我们在研究中国流域综合管理时感觉中国的综合流域管理差了一个最基本的事儿,就是没有政府身份。这个流域机构没有政府身份,你让它去管有政府身份的省市,就很难。所以,我们觉得,在法律上争取实现相关方利益的代表方加入,水法、水污染防治法等这些法的综合协调、综合管理才可能有一个前提。对水务来讲,在流域管理和区域行政管理结合这一点,深圳市水务局有了政府身份,这就解决了流域机构存在的问题。那么如何在这个基础上解决水的管理,解决水和城市发展的问题呢?第一,生态安全,我看了你们的材料,觉得深圳市水务局做了非常好的防洪工作。生态安全的第一件事是防洪。

任何一个城市如果没有防止洪水,保证安全的第一条,这个城市将不复存在。第二是生态保护,深圳市水务局在九十年代初期深圳河的一、二期工程开始时,就把防洪和保护生态结合起来,这在当时全国是最先进的。全国很多水利工程在生态保护这一点是能介入的,但却缺乏这样现代的理念。深圳河在这一点是做得比较好的,现在已上到罗湖以上,三期了。第三是面源污染,这不是水利一家能干得了的,现在城市的污水处理厂,比如说有雨水的污水处理厂和没有雨水的污水处理厂,整个城市排污和排洪的管道是不一样的。世界各国很多的大城市都有雨水处理厂,对地表径流的污水进行处理,通过对洪水的处理可以减少铅、锌

关于生态城市研究的理论综述

国内外关于生态城市研究的理论综述 摘要:中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阶段,资源和环境矛盾突出,建设生态城市是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生态城市发展研究现状和实践情况,研究表明: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迅速,但普遍忽视了产业发展问题;国外生态城市发展模式并不完全适合中国;生态城市发展理论研究已严重滞后于实践,急需针对中国现有城市和新城开发的产业选择与发展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以分类指导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实践。 关键词:生态城市内涵评价指标设计原理 1、引言 短短 300 年的工业文明历程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使地球的资源环境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这在城市地区表现更为集中和明显。传统城市发展模式以“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排放”为特征,造成了城市人口膨胀、资源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恶化等“城市病”[1]。摒弃工业文明理念下的粗放式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生态城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已成为世界各国城市发展的潮流与趋势[2]。 生态城市是对传统城市发展模式的重大变革,它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把环境保护、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高效生态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合理规划城市布局,重构城市交通、建筑与土地

利用方式,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3]。生态城市的内涵与发展目标与党中央提出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等理念完全一致,是根治“城市病”,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国内外生态城市研究与实践主要关注土地利用、建筑、交通、可再生能源利用等领域,产业发展问题尚未引起足够重视。然而,产业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动力与支柱,是生态城市建设成功与失败的关键。因此,有必要系统梳理与生态城市产业发展相关的理论,总结国内外实践情况,为我国生态城市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经验借鉴。 2、生态城市的内涵 2.1生态城市的起源 生态城市的概念是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不断升华而提出来的[4]。城市作为人们改造自然最彻底的一种人居环境,是人类在不同历史阶段,改造自然的价值观和意志的真实体现。生态城市不仅反映了人类谋求自身发展的意愿,最重要的是,它体现了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更加丰富的规律的认识。 生态城市,又称生态社区( eco - community)1980年代发展起来的生态城市理论认为城市发展存在生态极限[5]。其理论从最初在城市中运用生态学原理,已发展到包括城市自然生态观、城市经济生态观、城市社会生态观和复合生态观等的综合城市生态理论[6],并从生态学

城市公园水体景观设计

目录 前言、、、、、、、、、、、、、、、、、、、、、、、、、、、、、、、、、、、、、、、、、、、、、、、、 第一章城市公园、、、、、、、、、、、、、、、、、、、、、、、、、、、、、、、、、、、、 1、1城市公园得概念、、、、、、、、、、、、、、、、、、、、、、、、、、、、、、、、、、 1、2城市公园得功能、、、、、、、、、、、、、、、、、、、、、、、、、、、、、、、、、 1、3水体得概念、、、、、、、、、、、、、、、、、、、、、、、、、、、、、、、、、、、、、、 1、4水体景观在城市公园中得地位与作用、、、、、、、、、、、、、、、 第二章水景得构成元素、、、、、、、、、、、、、、、、、、、、、、、、、、、、 2、1 水景植物得配置、、、、、、、、、、、、、、、、、、、、、、、、、、、、、、、、、、2、2水景山石得应用、、、、、、、、、、、、、、、、、、、、、、、、、、、、、、、、、、、2、3水体雕塑得应用、、、、、、、、、、、、、、、、、、、、、、、、、、、、、、、、、、 第三章水体景观总体设计原则、、、、、、、、、、、、、、、、、、、、、、、、 3、1安全性设计原则、、、、、、、、、、、、、、、、、、、、、、、、、、、、、、、、、、、3、2生态性设计原则、、、、、、、、、、、、、、、、、、、、、、、、、、、、、、、、、、、、3、3持续性设计原则、、、、、、、、、、、、、、、、、、、、、、、、、、、、、、、、、、、、、3、4功能性设计原则、、、、、、、、、、、、、、、、、、、、、、、、、、、、、、、、、、、、、、3、5因地制宜设计原则、、、、、、、、、、、、、、、、、、、、、、、、、、、、、、、、、、、第四章公园水体景观得重要性、、、、、、、、、、、、、、、、、、、、、、、、、 第五章公园水体景观设计要点、、、、、、、、、、、、、、、、、、、、、、、 5、1 公园水体景观得层次感、、、、、、、、、、、、、、、、、、、、、、、、、、、、 5、2 公园水体景观与自然得与谐统一、、、、、、、、、、、、、、、、、、、、、、5、3 公园水体景观得视听感受、、、、、、、、、、、、、、、、、、、、、、、、、、、

浅谈城市公园景观水体污染与对策

河北农业大学 浅谈城市公园景观水体污染与对策 专业: 准考证号: 身份证号: 联系电话: 指导老师:肖建忠 完成时间:二O一六年三月十日

[论文摘要]城市景观建设中,景观水体作为中国园林重要组成之一,日益体现在当代的园林建设中。本文就当代园林的水系污染成因做出分析,就此基础提出基本的对策。

前言 随着城市建设发展,园林建设成为城市建设中比不可少的一部分,水系作为中国园林重要组成之一,日益体现在当代的园林建设中。作为后期养护重点的水系污染,也应该得到更为广泛的重视。 孔子有“仁者要山,智者乐水”,理水观念从古至今一直在中国的传统景观建设中占据重要的位置。 城市用地的水系,不仅为城市提供人民休闲娱乐的场所,而且为一些水生动植物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栖息地,水系建设为城市提供排水徐水记忆抗洪防老的舰载,避灾功能。城市水体景观不仅需要满足景观设计的规划要求,同时还需对水的性质、内涵、历史、文化底蕴进行深层次的挖掘。从而满足人民视野和感官上的满足。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水景工程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必然会新建很多带景观水体的一些公园场所。由于景观水体后期养护不得当和部分设计不合理造成了水质更容易腐败发臭,而且水体营养化过度,藻类等疯狂生长。水体自净能力差,易污染等特点,并对环境和市民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如何把这些水体建成生态、清洁、无污染型景观公园已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第一章水系现状和分析 1、景观水体污染的现状 1.1景观水体——人工驳岸 现状:1、水体表面附着大量微生物产生的绿藻,水体发绿,并伴有恶臭。 2、尘土、落叶、生活垃圾附着与水体表面和水底。 3、水底大量沉积淤泥。 4、水体流失严重。 1.2 景观水体—自然水体

生态城市的基本概念

1、生态城市的基本概念 1.1生态城市的概念的演化过程 现在,国内外都在建设生态城市,由于各地对生态城市的理解不同,所以会有不同的表现和内涵,同时受各城市地理、空间、位置的限制,其规模、资源和环境特征不一样,也很难用一个标准来衡量。但有一个原则,就是生态城市必须保持系统的健康和协调,具有高效率的物流、能流、人口流、信息流和价值流,具有持续发展和消费的能力,具备高度生态文明的生活空间。生态城市在维护本城市生态环境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持相关区域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协调。因此我们必须对生态系统作进一步的了解。 什么是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应该是指生物群落与其生存环境之间,以及生物种群相互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通过物质交换、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成为占据一定空间、具有一定结构、执行一定功能的动态平衡整体。生态系统是现代生态学的重要研究对象,20世纪60年代以来,许多生态学的国际研究计划均把焦点放在生态系统,如国际生物学研究计划(IBP)其中心研究内容是全球主要生态系统(包括陆地、淡水、海洋等)的结构、功能和生物生产力;人与生物圈计划(MAB)重点研究人类活动与生物圈的关系;4个国际组织成立了“生态系统保持协作组(ECG)”,其中心任务是研究生态平衡及自然环境保护,以及维持改进生态系统的生物生产力。并因此给我们带来生态城市的概念。 生态城市,这一概念是在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经出现,立刻就受到全球的广泛关注。关于生态城市的概念众说纷纭,虽然至今还没有公认的确切的定义。但前苏联生态学家杨尼斯基认为生态城市应是一种理想的城市模式,其中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而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保护。同时中国学者黄光宇教授认为,生态城市是根据生态学原理综合研究城市生态系统中人与“住所”的关系,并应用科学与技术手段协调现代城市经济系统与生物的关系,包含保护与合理利用一切自然资源与能源,提高人类对城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修复、维持和发展的能力,使人、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互惠共生。 1.2 生态学对生态城市的观点 从生态学的观点而言,城市是以人为主体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由社会、经济和自然三个子系统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一个符合生态规律的生态城市应该是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关系协调的城市生态系统。这里所谓结构合理是指适度的人口密度,合理的土地利用,良好的环境质量,充足的绿地系统,完善的基础设施,有效的自然保护;功能高效是指资源的优化配置、物力的经济投入、人力的充分发挥、物流的畅通有序、信息流的快速便捷;关系协调是指人和自然协调、社会关系协调、城乡协调、资源利用和资源更新协调、环境胁迫和环境承载力协调。

城市水景观设计中的生态理念运用探讨

城市水景观设计中的生态理念运用探讨 发表时间:2019-07-16T16:48:09.05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7期作者:王雅慧1 张超2 [导读] 城市水景观作为城市公共空间,具有重要的生态效用,在海绵城市视角下,城市应结合自身情况。 1武汉工商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 430000;2 湖北省建筑设计院 摘要:目前,各个城市越来越重视水景观的设计,高水平的水景设计能够提升城市形象,全方位提升城市品位。本文对城市水景观设计中生态理念的运用展开了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够给同行业工作人员带来一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水景观;设计方式;生态理念 城市水景观作为城市公共空间,具有重要的生态效用,在海绵城市视角下,城市应结合自身情况,优化道路景观与广场景观设计,做好水系整理,完善水体设计,减少水体污染与破坏,同时做好植被修复,建设人工湿地植物塘,从各个方面做好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加强滨海景观建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1、城市水景观概述 1.1 水景观内涵 水景观其生态环境主要为水域,其自然环境相对较好,对自然环境进行一定的修缮并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可以为普通群众创造休闲娱乐的平台。在城市中,要对滨水区进行更有规划的设计和布局,因为滨水区会影响到城市本身的建设与规划的问题,因此在对其进行设计时是应统筹考虑、多方兼顾。滨水区是一个城市的特色,展现了该城市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水景观也从休闲、运动、音乐、艺术等方面也会大大吸引各类人群,从而提高水景观在城市中的品味。 1.2 水景观特征 水景观可以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来创造出其所在城市的文化空间,并且水域具有自然界的调整生态的功能,可以有效地改善其所在城市的气候,调节其环境,并且可以创造大量的旅游文化和旅游经济收益,是对城市建设具有非常大的推进作用。 2、水景观生态设计 2.1 生态植物的配置与选择 在水景观生态设计中,对生态植物的配置与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在城市水景观设计中,要人为地对自然生态系统进行改造,那就会将不属于该区域的植物强行移植过来,我们都知道,在一个小型生态系统中,植物种群的数量与种类是相对固定,当对生态系统进行改造时,人们会增加观赏时的层次感与丰富感,会增加生态植物的多样性,这样就会使很多外来植物移植到该生态区域中,如果不加以保护,势必会对其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因此在移植过程中更要以当地植物为主。 2.2 交通网的设计 在城市滨水区域内,其主要交通方式水路和陆路,陆路与水路的交叉使用构成了滨水区域的交通网络。根据各地区的不同情况,考虑其环境因素将口岸环境连接起来,并根据城市旅游人群对便利交通的心理需求,在城市滨水区的交通网设计中一定要设计建造便捷、舒适的交通系统。 2.3 植被修复,植物塘设计 植被修复,植被景观塑造是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的重要内容,在植被修复与设计方面,遵循恢复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城市生态学等生态学理论,引入乡土湿生、中生植物种类,进行人为辅助的自然恢复。在高水位区域配植大面积湿生草本植物群落,在低水位区域配植中生植物群落,形成洼地、池塘、草地、小岛、山丘等多种生境类型。同时,设计人工湿地植物塘,合理搭配植物床与植物塘这两大要素,结合城市环境特点,营造出极具城市特色的自然景观。如遂宁就,结合“观音”文化主题,种植浮萍、凤眼莲、荷花等水生植物和芦苇、香蒲等挺水植物,拌生有各种鱼类、青蛙、蜻蜓、昆虫和大量微生物及原生物,一个独具特色的人工湿地塘床系统,在美化城市环境的同时也解决了污水净化问题,可谓一举两得。 2.4 植物景观设计 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植物设计是重点内容,合理选择植物品种,塑造景观造型,可完善城市形象,净化城市空气,实现对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在设计植物这部分时,可选取当地生长良好的树种,保证植物的成活率,并利于后期的粗放管理。同时,依据现有的植被状况及功能场地需求,以策略性的手法进行保护、重建,一方面减少对现状植被的破坏,另一方面利用场地现状的特色,将其优化,形成与其它公园的差异化景观风貌。并根据不同植物的花期属性,对其种类进行组合搭配,营造季相变化丰富的植物景观。同时结合现实情况,对现场空间梳理,配合功能性场所进行植物重新设计,合理布局空间,打造不一样的景观效果。 2.5 驳岸的处理 通常我们定义陆地和水域的交接的地方,处于其中心处的交界线称为驳岸。在城市水景观设计中,对于驳岸的优良设计可以对整体滨水域产生良好的自然环境与便捷的交通环境。在对驳岸进行设计中,通常分为原始型、自然型与人工型驳岸,根据滨水域本身的生态环境和设计方案进行选择,在对驳岸进行设计时一定要考虑其整体的规划与布局。 3、水景观设计原则 3.1 防洪原则 城市滨水域的设计不仅仅提供人民的娱乐、休假、观赏和游玩的功能外,由于其本身具有的生态环境特点,尤其是在多雨的季节,很大可能会造成洪涝灾害,因此在对其进行设计、规划与整体的布局过程中,必须要满足其具有一定的防洪能力。城市滨水域具有非常复杂的生态功能,从而使其具有非常强大的环境调节能力,但是在设计时,首先要满足城市具有足够的安全性。 3.2 生态原则 城市滨水是城市最有价值的自然资源之一,在对其进行旅游、观赏开发的同时应进行相应的保护,在满足人们美好生活的需要的同时要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在开发的同时要持续增加绿色生态植物的数量,对当地本土的历史遗产进行保护,以保护为首要任务,其次才能进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要点

浅谈城市公园景观设计要点 摘要:城市生态公园是保护及改善城市系统的生态基础和生态结构,减少大气污染,改善生存环境,保护自然景观以及物种的多样性。城市生态公园的本质还是公园,可以供游人休息,散步,锻炼身体,享受清新空气。人有亲近自然的天性和权利,城市当中的生态公园,不应该以隔离人的活动为代价,而因适当引导和规范人的活动,使之遵循生态原理,创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场所。远景设计研究院提出以下几点的要素: 1、城市生态公园设计的指导思想 生态公园是以森林植物与生态环境等自然景观为主体的郊野型公园, 其规划设计应突出自然景观, 而以人文景观为辅。生态公园在整体上应该是点、线、片、面相结合形成的生态植物群体, 并且通过植物、水体、地形、道路、建筑等要素创造森林公园环境和园林景观。在植物配置上, 采用乔灌草相结合的形式,使具有不同生态特性的植物能够各得其所, 充分利用环境因子, 构成和谐有序、稳定的群落; 在景观上应该体现丰富多彩城市风貌, 体现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 2、城市生态公园的特征 城市生态公园具有“真”、“健”、“美”的基本特点。 所谓“真”,就是生态公园的建设要体现自然,减少人工雕琢的痕迹,给人们建设真正的自然生态环境。“健”,首先是生态健康,就是生态公园的建设要注重生态效益,要科学的配置,做到防风固沙、水土流失、涵养水源等方面有显著作用;其次是能为人们提供一个旅游、休闲、散步、锻炼、娱乐等生态良性循环的生活环境。“美”,就是景观美学功能, 生态公园是通过绿色植物与建筑、雕塑与绘画的相结合, 营造出自然与意境美。使人们置身其中愉悦心情, 陶冶情操, 提高艺术修养。 3、城市生态公园的景观格局原则 生态优先原则:城市生态公园是建立在以人工生态系统为主导的城市区域内,它以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为目标。因此,其景观规划应服从于生态优先的原则,即城市生态公园的景观格局规划应首先满足“有利于生态保护的设计目标”,其余的使用功能和美学功能应该尽可能地服从和协调于生态设计的要求。 空间异质性和多样性原则:异质性是景观的重要特征之一,景观空间的异质性的维持与发展是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的重要原则。景观多样性是描述景观中嵌块体复杂性的指标,包括斑块多样性、类型多样性和格局多样性。多样性对于景观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是景观规划设计的准则。 空间异质性依赖于空间尺度,景观中不同斑块的类型与尺度都有不同的变异性和复杂性。空间异质性可以根据其斑块类型的数目和比例、空间排列、斑块形状、相邻板块之间对比度、相同类型板块之间的连接度来形成。 多样性原则不仅讲求的是空间的多样性,也应充分体现在植物品种的丰富性和植物群落的多样性特征上,营造丰富多样的植物景观首先依赖于丰富多样的环境空间的塑造,同时也是为各种植物群落营造更加适宜的生境。 生态可协调性原则:生态可协调性原则是指景观格局构成并不是被动的,完全依据现有自然状况、过程以及现有资源条件来营造景观生态的过程,而是可以主动结合生态、经济、社会等诸多因素来反复协调以最终达到一个满意方案的过程。

衡水市水生态水文化水景观建设构想

衡水水生态水文化建设构想 水生态水文化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走一条低投入、低消耗、少排放、高产出、能循环、可持续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而水的要素贯穿始终,所以推动水生态文明建设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整体步伐,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目标的前提和保障。推动衡水市水生态修复和水文化建设,正是站在“人水和谐”的视角,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坚持以人为本、和谐高效、持续发展,重新审视和构建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以有限的水资源环境承载力,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构建“乐水宜居,特色鲜明”的水生态水文化建设体系,充分依托“一湖、九河、百渠、千塘”绕城的水网条件,修复受损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加强水资源保护,改善水环境,建设“一个衡水湖、十个水利风景区、百条生态渠道、千处蓄水坑塘、万眼备用水井”的环境景观,水生态、水环境、水景观、水文化四位一体,改善河湖生态环境,展现水韵田园风貌,彰显水城文化风韵,打造生态宜居湖城,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人居环境。 水生态水文化建设布局如图9-1所示。

图9-1 水生态水文化建设体系布局图 一、河湖与地下水生态系统修复 当前衡水市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生态恶化等问题十分突出,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一是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缺水量大,导致大量开采深层地下水;二是水资源过度开发,严重超过承载能力,引发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三是水体污染严重,

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低。水生态环境恶化对衡水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影响日益凸显。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加快实施全流域、全空间的水生态环境整治,注重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加强地表、地下水生态环境建设,维系河湖湿地健康,按照水功能区管理和水量、水质、水生态统一规划和协同保护的需求,依托“一湖、九河、百渠、千塘”的水网体系构建水生态保护体系,全面提升水生态环境质量,实现衡水水生态环境“内外联动、水清河畅”的良好局面,促进水生态环境进入良性循环。 (一)河湖生态系统修复 河湖生态系统修复见专栏9-1。 专栏9-1 河湖生态系统修复 1、加强水源地保护与涵养 加强水源地的水源涵养与保护,划定保护范围,采取卫生围护、污染源清理、调整生产方式等措施,保障水源地水质安全。衡水市境内的衡水湖是国务院确定的国家级湿地和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核心区是衡水市区及周边县城的地表水水源调蓄地,承担着调蓄南水北调中

城市水域空间景观建设中的文化振兴

55 摘 要:水域文化是历史上广大人民在用水、治水、亲水中形成的,是城市中特有的语言和宝贵的财富。本文阐述了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恢复及保护各种形式水域文化的多种途径,以及满足现代人对水文化传承和创新需求的各种措施。通过水域文化的振兴引导城市建立人水和谐的生产生活方式,积极的促进城市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水域空间;景观建设;文化振兴 Abstract:People use water, administer water and get intimate water.Water culture is formated in the process of exploiting water in history. Water culture is the inimitable language and precious wealth in city.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various forms means that protect and restorate all kinds of format water culture, as well as the all sorts of measures that meet modern people’s demand of heritages and innovations of the civilization.Through the revitalization of water culture, production and life style of harmonious coexistence between man and water in city are established. The harmony of human and water will positively promote urban construc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 y wo r d s :w a t e r s p a c e ;l a n d s c a p e construction; culture revitalization 中图分类号:TU984.11+ 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09)11-0055-03水是生命之源,也是文化之源。人类在与水长期共处的过程中,不断地认识水、治理水、利用水、爱护水和欣赏水,创造出许多璀璨的水景观与水文化。在当代城市水域空间开发建设的过程中,如何通过振兴文化来推动城市景观的发展,实践人水和谐的理念[1],既是时代的要求,更是人类文明的呼唤。 1 景观建设与文化振兴的关系 城市水域空间中景观建设与文化振兴的关系主要是:以文建景、以景兴文、水景靓城、水城共生。 1.1 以文促景 随着城市景观艺术的繁荣,水景的功能也从单一转向综合,挖掘水的文化潜力,焕发水文化的魅力,凸显水景观的特色和个性,不仅促进了水景与城市文化的交融,形成既有地域风情又富一定特色的水域空间,而且 作者简介:汪 川(1976-),男,四川简阳人,中国寰球工程公司工程师;曹阳,郑州大学建筑学院教师。※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2008A560014) 也是对当地居民的传统信仰以及场所感情的 尊重。因此,要在水景观建设中努力保护和发展城市的水文化特色,达到以文促景的目的。 1.2 以景兴文 一方面,水文化景观的建设反过来能够带动城市水环境、水生态的改善。原先河淤、坎塌、水脏、建乱、绿少的水域变成了水清岸绿、风景秀丽、文化特点鲜明的休闲旅游带,为周边的城市空间开发建设带来了良好的机缘。另一方面,水域文化在与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是一个不断自我更新的系统,这又为水景观的后续开发及更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将会赋予水域空间景观新的内涵和活力。 1.3 水城共生 水域文化的核心内容和本质特征在于注重水域环境的保护和水资源的永续利用[2],这也是城市景观建设的重要内容。注重水域文化建设,按照“资源、环境、生态、健康、安全”协调发展的理念,突出“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促进水循环、建设水景观、延续水文化”等关键环节,弘扬可持续发展观的优秀文化传统,营造“水城共生”的城市景观,提升城市品质,恢复人与水的和谐关系。 城市水域空间景观建设中的文化振兴 ※ Culture Promotion in Urban Waters Space Landscape Construction 汪 川 曹 阳 WANG Chuan CAO Yang 图1 海河沿岸的历史风貌保护区图 2 都江堰放水节

中国如何进行生态城市建设

中国如何进行生态城市建设 城市走生态化发展之路,为城市发展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建设生态城市。生态城市建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城市发展的方向。近年来,我国很多城市都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本文在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对策和设想,以期推动我国城市生态化发展和生态城市建设工作的开展。 1生态城市的内涵和主要特点 1.1生态城市的内涵 生态城市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个概念,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形式,是自然、城市与人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所形成的互惠共生结构。简而言之,生态城市是一类生态健康的城市。 1.2生态城市的主要特点 生态城市与传统城市比较,主要有以下几大特点: 1.2.1和谐性 生态城市的和谐性,不仅反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与人共生、人回归自然、自然融于城市等方面,更重要的是反映在人与人的关系上。 1.2.2高效性 生态城市能提高一切资源的利用效率:物尽其用、地尽其利、人尽其才、各施其能、各得其所,使物质、能量得到多层次分级利用,废弃物循环再生,使各行业、各部门之间共生关系得以协调。 1.2.3可持续性 生态城市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的。同时兼顾不同时间、空间,合理配置资源。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保证其健康、持续、协调的发展。 1.2.4整体性 生态城市不是单纯追求环境的优美或自身的繁荣,而是兼顾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的整体效益,不仅重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更注重对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是在整体协调的秩序下寻求发展。 1.2.5区域性 生态城市作为城乡统一体,其本身即为一区域概念,是建立于区域平衡基础之上的。而城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只有平衡协调的区域才有平衡协调的生态城市。 2中国目前的城市环境状况和生态环境建设的起步 2.1目前的城市状况 “九五”期间是环境保护大发展的五年,集中体现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全民族环境意识普遍提高、环保措施力度加大、环保投入大幅增加、环境质量有所改善等方面。但是,环境污染依然严重,生态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水环境污染相当严重,全国有36%城市河段的水质为劣5类,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和面状污染;大气污染十分突出,受监测的341个城市中,有66.7%的城市空气质量超过国家二级标准;固体废物、城市垃圾、“白色污染”仍然严重;全国城市垃圾真正达到无害化处理的还不到总量的10%;城市噪音扰民十分普遍,2001年监测区域55.7%的城市噪音处于中度以上污染。严重的环境污染导致市民发生多种疾病。 2.2生态环境建设的起步

城市公园水体景观设计

欢迎阅读 目录 前言................................................ 第一章城市公园.................................... 1.1城市公园的概念.................................. 1.2城市公园的功能 ................................. 1.3 1.4 第二章 2.1 2.2 2.3 第三章 3.1 3.2 3.3 3.4 3.5 第四章公园水体景观的重要性......................... 第五章公园水体景观设计要点....................... 5.1 公园水体景观的层次感............................ 5.2 公园水体景观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5.3 公园水体景观的视听感受...........................

第六章公园水体景观存在的问题........................ 6.1水体流动性较差................................... 6.2补水水源水质较差................................... 6.3外源污染物进入水体............................... 6.4水体生态系统不完善................................. 7.1 7.2 7.3 7.4 7.5 8.1 8.2 8.3 9.1 9.2 9.3生态净化法.................................... 结论........................................... 致谢.......................................... 城市公园水体景观设计 作者:刘小勤 【摘要】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的绿色基础设施、公共空间,既是具有实用功能的自然化的游憩生活境域,是游人休息游憩的主要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经典规划方案——银川艾依河滨水公园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经典规划方案——银川艾依河滨水公园 城市公园景观不仅是城市绿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座城市风貌的 基本体现。在进行城市公园景观规划设计时,设计师们应尽可能的营造和谐原 生态的景致。 作为中国最优秀的滨水景观设计专家、城市旅游度假新模式的倡导者,毕 路德在建筑景观方面,以创造独特“意境”体验的能力著称。由毕路德首创的 以城市公园为核心的旅游度假规划新模式,运用匠心独运的设计为城市挖掘“可记忆的一面”,令景致虚实相生、底蕴丰厚,吸引游人流连其中。下面, 以刚刚作为中国首个景观作品入围了“2015英国WAN Waterfront滨水设计大奖”的经典公园景观——银川艾依河滨水公园为例进行分析。 银川艾依河滨水公园 项目名称:银川艾依河滨水景观公园 项目面积:212000平方米 项目客户:银川水务局 设计单位:毕路德 景区面积:192000平方米 项目地点:中国宁夏银川 项目主创:杜昀 完成时间:2014年3月 项目概况: 银川艾依河滨水景观公园基地位于银川市金凤区东北部,紧邻城市新区, 北起唐徕渠,南到贺兰山路,东临海宝公园,西至亲水大街,位于交通黄金焦 点上。滨水优美休闲空间是每个城市的梦想,艾依河正是实现这种梦想的地方。但项目面临的现状却是粗糙的城市滨水区域,不仅水和城市割裂,未能实际解 决城市的环境问题;而且滨水景观只作装饰存在,没有建立多元的体验体系,

毫无无人气;定位不全面,只考虑简单的城市配套性质,对城市影响力的提升无能为力。 规划设计方案: 在进行规划设计中,毕路德的设计理念从融合地域特色、凸显生态低碳、以人为本三大主题核心入手,立意于银川的发展和传统文化的结合,采用较为抽象的手法来表达主题设计理念。由金凤栖水、塞上奇观抽象出来的折线造型阐述公园现代游憩体验的主体空间结构。创造先进的设计体验及优越的城市形象,营造一条视觉享受和生态休闲的记忆性景观地标。 通过与传统文化的结合,打破绿化隔离,拉近亲水距离,形成一个水城交融、展示城市魅力的舞台。将其打造成中国西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城市轴线,形成银川面向世界的形象窗口与最靓丽的城市名片。 银川艾依河滨水公园平面设计图

景观水系建设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景观水系建设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现代化城市建设进程中,景观水系建设是最重要的设计内容,在社会经济和生态功能方面,景观水系的建设可以吸纳储水、排泄防洪,能为城市的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充足的水资源。本文主要探讨了景观水系建设的功能、景观水系建设中面临的问题以及如何应对等方面的问题,以便可以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标签:景观水系功能问题应对 人类的生活是从水源开始的,古代人找水源而居是古代人类生活的显著特征。在我国五千年来的悠久文化历史中,传统的观念认为水是有灵性的东西,古代的人们认为它是智慧、美德的象征。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水文化是积淀下来的我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到现代社会,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建设的不断扩展,城市规模越来越大,水资源是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最重要的资源,景观水系的建设是现代城市建设中最重要的内容。无论是自然形成的水系还是人工铸成的水系对经济、社会和生态都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价值。在社会经济和生态功能方面,景观水系的建设可以吸纳储水、排泄防洪,能为城市的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充足的水资源。 现代化城市建设进程中,景观水系建设是最重要的设计内容。因此,水系以及景观水系周围的地区是人们最喜爱的休闲活动场所和最乐意居住的栖息地,水系在城市中的经济地位也越来越重要。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城市规模的迅猛发展和人们对水环境的需求,城市中景观水系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人们希望居住在一个美好的亲水环境中。因此,城市景观水系的建设在注重城市储水、排泄防洪的前提下,还要注重人们对于景观水质的需求,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生态景观建设,注重人与景观的和谐共处。 1 景观水系建设的功能 1.1 景观水系建设具有蓄水排泄防洪功能现代化城市建设往往是朝向大城市方向发展,城市的排泄防洪决定着整个城市规划设计的成败,由于洪涝灾害不是人为的,但是我们可以利用自然规律,把洪涝灾害的损害程度降低到最低程度。景观水系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蓄水排泄防洪的功效。科学合理的景观水系建设在夏季可以储存大量的雨水资源,弥补水资源短缺的困境,并且可以更好地应对城市暴雨集中所引发的自然灾害。 1.2 景观水系建设具有经济功能众多周知,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也是社会发展和整个经济健康良性运行的最重要的资源。当今的水資源短缺已经成为人类即将面临的共同难题,如何才能更好地节约储存水资源是保护水资源的最重要的方式。景观水系建设可以为城市人们提供充足的饮水资源,也可以为城市的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动力支持。 1.3 景观水系建设具有审美功能山与水常常是人们最向往居住的场所,古人认为水是具有灵性的,水是人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中的景观水系建设不仅可以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它与园林景观的结合还具有很好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生活在田园水临的城市是人们不断的向往和追求,因此,景观水系的建设还具有审美的艺术价值。 2 景观水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 景观水系建设与城市的其它水系相脱离现代城市的景观水系布局往往

城市滨水空间生态规划探析

城市滨水空间生态规划探析 摘要:城市滨水空间的景观建设是指营造或改造原有滨水环境来稳定和保证整个城市的生态平衡,以呼应现代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理念。景观生态规划的迅速发展和合理应用,为城市滨水景观的生态规划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本文运用生态性原则与景观规划的理论,探究了滨水区的景观规划,为致力于滨水区的规划者和设计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景观生态规划;城市景观规划;生态学;滨水区;湘江风光带 1 生态规划的内涵与意义 1.1 内涵 传统规划设计的设计原则是满足人为设定的功能性、艺术性和社会文化性,最终是为了满足当代人生理需求、安全保障、社交需要和自尊心,归根结底,就是一切以人为中心,忽略自然及生态。而生态规划设计不同于传统规划设计,其最初纳入的理念是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它在理解景观与自然、生态及与人类活动关系的前提下,发挥对景观及内部结构与自然生态过程的协调作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以实现生产与生态相结合、资源开发与保护相协调、环境质量与社会经济发展共进步,从而完善整个景观生态系统的功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它的最终目标。

1.2 意义 景观生态规划是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其他相关学科 的知识,通过研究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以及人类活动与景观的相互作用,在景观生态分析、综合及评价的基础上,提出景观最优利用方案和对策及建议[1]。 2 城市滨水景观相关概念 城市滨水区包含在城市公共区域之内,它特指城市中陆域与水域接壤的区域,是指水域向土地缓冲的并可供人活动或建设的区域,如江河湖海毗邻的土地。它是以水域为重点,相对陆地来说,是一个功能元素复杂存在的区域系统。城市滨水区生态规划需要遵守以下几个原则: 2.1 系统原则 就是将滨水区作为整个城市规划中的一个部分或一个 单元来进行用地规划;换而言之,滨水是作为整个城市规划中一个方面,不能因为单一考虑滨水区的规划而不考虑它和其它区域的联系,不能独立地不考虑整体规划的原则盲目进行城市滨水绿地的建设。 2.2 可持续发展性 其实就是说滨水绿地的规划,必须让规划地的生态系统可以实现经济循环,并不断发展繁荣,成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当然也同时合理考虑各个方面的需求,实现城市多样化。

中国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 开题报告课题名称 本科专业 本科班级 姓名 评分 指导老师(签名) 20 年月日 湖北工业大学

1)所选课题国内、外研究及发展状况 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我国兴起了生态城市建设热,生态产业按生态经济原理和知识经济规律组织起来的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具有完整的生命周期、高效的代谢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网络型、进化型、复合型产业。它要求社会、经济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谋求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有害废弃物的零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由于我国生态城市建设规划起步比较晚,所以我国生态产业的发展中存在不少问题。 国外的生态城市研究更注重具体的设计特征和技术特征, 强调针对西方国家城市现实问题( 如低密度、小汽车方式为主导和生活高消费) 提出实施生态城市的具体方案, 其理论与生态城市实践结合的十分紧密。如雷吉斯特提出了针对美国城市低密度现状的改造措施。但总的来说, 国外生态城市理论的实践性相当强。 与国外研究相比, 国内的生态城市研究更多地强调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征, 注重整体性,理论更加系统, 而且国内生态城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态学界和规划界, 此外还有环境学科和其它领域。总的来说, 虽然国内生态学界在建设生态村、生态县和生态市规划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虽然国内各学科也进行了一些理论研究, 但国内生态城市的已有实践和理论对当前城市规划的影响还是相当有限的。生态城市理念所包含的可持续发展特征和城市与自然平衡的目标, 对国内今后的城市规划工作有着显而易见的意义。不论规划是广义的, 还是狭义的, 在当今科学技术相当发达、人类改造自然即干预自然的能力远远超出以往的情形下, 人类必须意识到任何人居环境( 包括城市) 的人类活动都是全球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存在着人类活动 的生态极限, 人类必须克制自身的某些行为, 并充分地体现在规划之中,这是真正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也是建立生态城市的根本保证。 2)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自己的物质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对自己的居住和工作环境要求更是严格,生态城市建设已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生态城市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谋求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示范地、主抓手。这是因为:从国内城市化进程看,未来社会必将发展为城市社会,而生态城市可以比农村更好地结合自然、社会与文化要素形成一种更容易传承和发展的文明形式。从国际趋势看,联合国发表的一系列环境报告更加明确地关注城市、生态与人类福祉间的相互关联,造成环境恶化的驱动因素——人口增长和城市化等成为问题解决重点,生态城市将是世界潮流所趋。 3)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难点及关键技术; 在追求高品质的生活环境的同时往往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在发展的同时忽略了对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和节约,所以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态城市建设的发展。生态城市建设不仅要有一个科学的高水平、高质量的生态城市规划,而且要精心的做好生态城市设计,同时,在规划设计和实施建设中要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 本文从城市生态环境的发展入手展开论述,结合国外具有较高发展水平的生态城市的成功案例进行深入剖析,从中获得有利于我国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启示。

浅谈城市水系景观设计

浅谈城市水系景观设计 城市水系景观设计在满足雨季泄洪要求的前提下,应从生态和景观两个方面考虑,以不规则自然河岸形式结合复层绿化,创造优美、质朴的郊野景观,形成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 在以前的设计中,河流被渠化或硬化后,许多对生态起重要作用的自然要素消失了。河道拉直提高了河水流速,造成许多对水际和水生栖息地起到关键作用的深槽、浅滩、沙洲和河漫滩的消失。河道硬化则破坏了河岸与河床之间在水文和生态上的联系,原本可以降低水温的植被也因此不再发挥截留雨水、稳固堤岸、过滤河岸地表径流、净化水质、减少河道沉积物的作用。与此同时,河岸生物的多样性也不断降低。 通常,水系景观由景观工程、交通游览路线和城市道路景观线等部分组成。 景观工程 依据地形、地貌、地方文化及绿地系统规划要求,水系沿岸可设计若干个主题公园以丰富河道景观,如湿地公园、水景公园、生态公园。 湿地公园的河道、池底可在原址地形低洼处开辟蓄水盆地,然后在底部填入腐殖质丰富的淤泥层,以构造接近自然状态下的土壤结构。水体岸线以自然升起的湿地基质的土壤沙砾代替人工砌筑。湿地公园以

湿地景观保育为主,片植芦苇,营造湿地物种多样性的景观,吸引或人工放养鸟类、鱼类及保护各种野生植物在此栖息繁衍。 水景公园中的整体水景设计要动静结合,静水在于园林风景中,有湖泊、池塘、渊潭及流动极为缓慢的河流。静水形成倒影而产出优美如画的景观,具有悦目的作用。园林风景中动态水景有河流、瀑布、溪流、叠流、山泉以及完全人工的喷泉。由于水的流动,它撞击在其它物体上能产生美妙悦耳的声响。水声、水珠、水花及波动涟漪的水面,令人兴奋。 公园应更多地利用木材、贝壳、砖、石、沙、木屑等作为地面铺装,利用柳枝、麻绳、木材搭建景点、小品。冬季景观以观枝、干、树姿的植物为主,如红瑞木、金丝柳、龙柏、雪松等。 交通游览路线 交通游览线路设计,遵循纵向可达性、横向可达性、以人为本、人车分流等原则,分别设计车行系统、自行车行系统、步行系统、水上游览系统等,在满足各种游览方式需要的同时,也使各景点相互衔接。 滨河道路布置与水体的关系,既有远离水体,曲径通幽的,也有临水而设,豁然开朗的,体现多样性的景观设计思想。让有污染的车流系统远离廊道核心区与步行系统。水上游览线路相对独立于其他游览线路,同时在不同的景观区设置了亲水码头,使水上游览线路与岸上游览线路互动,形成一个整体。

邛崃南河滨水景观规划设计说明

古城滨水新景观——邛崃南河滨水景观规划设计说明文化与商业的有机交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古城文化的底蕴风貌 1、项目概况 邛崃南河滨水景观区位于成都平原西南部,距成都65公里,位于成都市“半小时经济圈”,幅员1384平方公里。南河河滨路两岸景观绿化带规划区位于邛崃市南城区南河,西起邛名高速,东至洄谰塔,全长约6公里,规划控制区面积2300余亩。生态环境良好,交通方便快捷,文化底蕴深厚,区域战略地位突出。 以“树影、楼影、塔影、岛影、”为总体设计理念,规划形成“历史人文、古窑遗韵、运动健康、生态湿地、”四大设计主题,将生态、文化等有机的景观要素穿插在城市肌理中,创造出邛崃地区独一无二的大尺度滨水城市空间。 1.1 区域位置 邛崃市区(临邛镇)位于成都平原西南部,西依邛崃山麓,与大同乡、水口镇连界;东瞰川西平原,与前进镇、宝林镇相接;南与卧龙镇、孔明乡毗邻;北与桑园镇、茶园乡接壤。东、北部原野平坦,西、南部山丘连绵。 1.2 设计范围 南河河滨路两岸景观绿化带规划控制区面积2300余亩。规划用地内现有人工水渠、湿地、树木、草坪、耕地以及农房和道路,自然环境良好。 滨河绿地用地地势呈西高东低走势,西部最高点高程504m,东部最低点高程494m,高差10m,南河以北为淤积岸,岸平水缓,有大量天然形成的滩涂地,南河以南为河流冲击岸,岸陡水急,河岸两侧植被状况一般,树种以杨树、枫杨等为主,老南桥西侧有一天然岛屿。此外沿南河分布着邛窑遗址、老南桥、和洄谰塔等文物古迹,都具有较高的游览和观赏性。 2、设计依据和设计原则 2.1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3、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 4、建设部《城市绿线管理办法》 5、行业标准《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