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分析法》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具 有三个特点:
⑴ 斯托克斯位移,波长: 荧光>激发光;
⑵ 荧光光谱和激发光谱大 致成镜像对称;
⑶ 荧光发射光谱的形状与 激发光波长无关。
图11-3蒽的激发光谱和荧光光谱
a
14
3.2 基本原理>>
3.2.2 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
/nm 图11-4 蒽(乙醇)的激发光谱和不同激发波长下的荧光发射光谱
a
5
3.2 基本原理>>
3.2.1 分子荧光光谱的产生
1. 分子能级与电子能级的多重态 2. 荧光和磷光的产生
a
6
3.2 基本原理>>
3.2.1分子荧光光谱的产生
1. 分子能级与电子能级的多重态 ※ 基态:处于基态的分子,由于成对电子填充在能量
最低的各轨道中,能量最低最稳定,所处的能态称 为基线单重态(图示A状态)。 ※ 单重态:当基态一对电子中的一个被激发到较高能 级,其自旋方向不会立刻改变,分子仍处于单重 态—激发单重态(图示B状态)。 ※ 三重态:如果某电子在跃迁过程中,发生自旋方向 改变,则分子具有两个自旋不配对、自旋方向平行 的电子,即分子处于激发三重态。激发三重态能量 比激发单重态略低(图示C状态)。
⑵ 分子的刚性和共平面性:具有刚性平面性结构的分 子荧光量子产率高。
3.2.4 影响物质发光的因素>>1.内部因素
➢ 内部因素:分子结构对荧光效率的影响。物质分子 有强的紫外吸收和一定的荧光产率是发射荧光的两 个必备条件。分子结构中有π→π﹡跃迁(K带强吸 收)或n→π﹡跃迁(R带弱吸收)。
⑴ 长共轭结构:分子中必须具有大的共轭π键结构。 共轭度越大,发射波长长移,发光强度增加。
相互碰撞而失去能量的过程。 • 系间窜越:激发态分子的电子自旋发生倒转而使
分子的多重态发生变化的过程。
a
12
3.2 基本原理>>
3.2.2 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
➢ 任何荧光化合物都具有激发光谱(吸收光谱)和发射 光谱(荧光或磷光光谱)两种特征光谱
a
13
3.2 基本原理>>
3.2.2 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
a
10
3.2 基本原理>>3.2.1分子荧光光谱的产生>>
2. 荧光和磷光的产生
➢ 辐射跃迁-发光失活 • 荧振动光能:级激回发到态基分态子S从0第所一发激出发的单辐线射态。S1的最低 • 磷振动光能:级激回发到态基分态子S从0第所一发激出发的三辐重射态。T1的最低 • 波长关系:激发光<荧光<磷光。
a
11
3.2 基本原理>>3.2.1分子荧光光谱的产生>>
2. 荧光和磷光的产生
➢ 无辐射失活 • 振动弛豫:激发态分子由同一电子能级中的较高
振动能级转至较低振动能级的过程,其效率较高 • 内转换:当两个电子能级非常接近以致其振动能
级有重叠时,电子由高能级回到低能级的过程。 • 外转换:激发态分子与溶剂、溶质分子之间发生
a
7
3.2 基本原理>>3.2.1分子荧光光谱的产生>>
2. 荧光和磷光的产生
光吸收过程 失活过程
发光失活
分子间能量转移失活
非辐射失活
a
荧光 磷光
振动驰豫 内转换 外转换 系间窜跃
8
3.2 基本原理>>3.2.1分子荧光光谱的产生>>
2. 荧光和磷光的产生
➢ 复习电磁波谱:光的波粒二象性
c, 1 c ; E h h c hc
• F0、Ft :开始时和t时的荧光强度,K为衰减常数。
➢ 荧光产率():又称为荧光量子产率、荧光效率。
荧光产率
发射荧光的光子数 吸收激发光的光子数
a
16
3.2 基本原理>>
3.2.4 影响物质发光的因素
1.内部因素:分子结构对荧光效率的影响 2.外部因素:外界条件对荧光效率的影响
a
17
3.2 基本原理>>
λ/nm 0.01 10
400 760 5×105 8×105MHz
γ射线 X射线 紫外光 可见光 红外光 微波 无线电波

波长


频率

a
9பைடு நூலகம்
3.2 基本原理>>3.2.1分子荧光光谱的产生>>
2. 荧光和磷光的产生
激发单重态
内转换
振动驰豫
激发三重态 系间窜跃
吸 收 基态

荧 光
转 换
磷 光
振动驰豫
第3章 荧光分析法
3.1 概述 3.2 荧光光谱的基本原理 3.3 定量分析方法 3.4 荧光分析技术及应用
a
1
3.1 概述
1. 荧光和磷光的发展简史 2. 基本概念
a
2
3.1 概述>>
3.1.1荧光和磷光的发展简史
16世纪:在矿物和植物提取液中发现荧光; 1575年:Monardes-植物愈创木切片黄色水溶液-天蓝色荧光; 1852年:Stokes阐明荧光发射机制(奎宁和叶绿素的荧光); 1905年:Wood发现气体分子的共振荧光; 1926年: Gaviola直接测定了荧光寿命; 1923年:荧光X射线光谱; 1964年:原子荧光光谱分析的建立; 1965年:荧光分析在生物分析中广泛应用;
a
15
3.2 基本原理>>
3.2.3 发光参数
➢ 荧光寿命(τf):除去激发光源后,分子的荧光强度 降低到激发时最大荧光强度的一半所需的时间称为 荧光寿命(10-8∼10-10s)。荧光物质受到一个极短 时间的脉冲光激发后,荧光强度从激发态到基态的 变化,可用指数衰减定律表示:Ft=F0e-Kt。
荧光光谱法:基于化合物的荧光测量而建立起来的 分析方法,称为荧光光谱法。特点:灵敏度高,检 测限通常在ppb级(荧光10-7-10-9mg/mL);发光 参数多,可进行动力学分析;分析线性范围比吸收 光谱法宽;选择性比吸收光谱法好。
a
4
3.2 基本原理
3.2.1 分子荧光光谱的产生 3.2.2 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 3.2.3 发光参数 3.2.4 影响物质发光的因素
15世纪: 磷光被发现(重晶石在强烈阳光下的发光) 1944年:Lewis提出磷光用于分析的可能性; 1957年:Keirs将磷光分析用于定量分析及多组分混合物分析; 1963年:广泛用于血液及尿液中痕量药物及农药残留量分析。
a
3
3.1 概述>>
3.1.2.基本概念
处于基态的分子吸收能量被激发至激发态,然后从 不稳定的激发态释放能量返回至基态。如果通过碰 撞以热能或动能的形式释放能量回到基态,称为无 辐射跃迁;如果是以辐射(发射光子)的形式回到基 态,此种现象称为光致发光。常见的光致发光包括 荧光和磷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