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 第一章 人地关系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 S人+S地=S :
V人+V地=V
wenku.baidu.com
人口增长
人口素质 政策
畜牧业盲目发展 气候 土壤 水源 植物生长不良
粮食与饲料不足 滥伐、滥垦、滥牧、滥撬 森林消失 草场退化 荒漠化
西北内陆地区人地矛盾示意图
四、现代人地关系的特征及发展现状
(一)现代经济条件及特征:P25-28 现代经济条件及特征: 25经济条件: ⒈经济条件:⑴经济关系国际化 ⑵市场经济中的区域竞争 ⑶经济因素的集中度在提高 现代人地关系的特征: ⒉现代人地关系的特征: ⑴人地关系的网络化 ⑵资源条件发生区域性变化 ⑶区域性生存条件的限制性在降低 ⑷全球的生存条件的限制性在提高 ⑸区位因素有静态转变为动态
一、环境决定论: 环境决定论: 孟德斯鸠 黑格尔 拉采儿 森普尔 亨丁顿 二、生产关系决定论、唯意志论: 生产关系决定论、唯意志论: 培根 叔本华
自然环境决定人类生理和心理 特征, 特征,决定人类社会的发展
贬低和忽视地理环境在人类社会生活中 的重要影响, 的重要影响,过分夸大人的能动作用
三、人地相关论(或然论、可能论): 人地相关论(或然论、可能论): 白兰士 白吕纳
人地系统调控示意图
区 域 可 持 续 发 展
全球 国家 省级 县级
人地系统 人口 资源 社会 环境 经济
道德规范 行政手段 技术手段 观念和行为转变 教育 管理
五、人地关系论—人文地理学 人地关系论 人文地理学 的基础理论
人地关系论是人们对人地相互影响、 人地关系论是人们对人地相互影响、相互 作用程度的哲学观讨论, 作用程度的哲学观讨论,是对人地关系的 理论概括; 理论概括;每种理论都围绕人地关系这个 客观实体作为立论的对象, 客观实体作为立论的对象,来说明人地关 系的客观规律。 系的客观规律。 人地关系论是指人们对人地关系的各 人地关系论是指人们对人地关系的各 种观点、思想的总称, 种观点、思想的总称,即关于人地关系的认 识论。 识论。
双重属性 :双重身份
二、人地关系的现实表现
㈠人类生产活动中人地关系的表现: 人类生产活动中人地关系的表现:
⒈自然环境提供了人类生产活动必须的物质基础决 定了各种生产活动的内容 ⒉自然环境以其提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影响人类生 产活动的程度 ⒊自然环境以其资源的空间组合性影响人类生产活 动的地域分工 ⒋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结合对人类经济发展产生 影响 ⒌人类生产活动对自然环境产生多方面的反作用
生产力水平 主要技术 主要环境问 题
人地关系思 想
系统识别
自控制调节结构
引起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不 断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断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人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 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 类认识、 类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范围及程 度不同,环境问题的表现不同, 度不同,环境问题的表现不同,人地 关系思想也不同。 关系思想也不同。
阶 时
段 期
工业社会 工业文明 发展速度惊人
全面不协调, 全面不协调,人地矛 盾激化, 盾激化,局部地区环 境污染演变为公害
3.征服自然
生产力水平 主要环境问 题 人地关系思 想 系统识别
人类试图成 为环境主宰
复杂功能结构
4.谋求人地协调 谋求人地协调
阶 时 段 期 谋求人地协调—信息社会 谋求人地协调 信息社会 20世纪60年代以来 20世纪60年代以来 世纪60 达到较高的水平
读表1.1回答人地关系有几大结构, 读表1.1回答人地关系有几大结构,你会得出 1.1回答人地关系有几大结构 什么结论?读教材24 24页澳门资料分析其人地关 什么结论?读教材24页澳门资料分析其人地关 系演变规律? 系演变规律?后工业化社会人地系统调控的中 心目标及总目标是什么? 心目标及总目标是什么? 人地系统调控的中心目标: 人地系统调控的中心目标:协调人地关系 中心目标 如图1.2)。总的目标 1.2)。总的目标是 (如图1.2)。总的目标是:探求人地系 统内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及系统的整体行为 与调整机理,从空间结构、时间过程、 与调整机理,从空间结构、时间过程、组 织序变、 织序变、整体效应和协同互补等方面去认 识不同层次、 识不同层次、不同尺度的各种类型地区人 地系统协调发展的优化调控模式, 地系统协调发展的优化调控模式,寻求全 球的、 球的、全国的和区域的人地关系的整体优 综合平衡及有效调控的机理。 化、综合平衡及有效调控的机理。
㈡人类生活中人地关系的表现: 人类生活中人地关系的表现:
⒈不同的环境中人们生活习惯有很大差异 ⒉不同的环境对人类生理特征产生影响 ⒊不同的环境对人类心理和精神也有着一 定的影响
三、人地关系矛盾的内涵
人地关系矛盾是指在一定的时空条件 下,人的生存和发展要求与地理环境在空 间以及物质、能量、信息交流关系上的对 间以及物质、能量、 立与统一。 立与统一。
适应(反应),人是中心论题,一切现象只有当 它们涉及到人和人的反应时才予以说明。
六、协调论:(和谐论)
一方面人类活动更加顺应地理环境的发展规律; 另方面对已破坏了的不协调的人地关系进行调整
文化景观论:美国地理学家索尔: 文化景观论:美国地理学家索尔:一个特 定的人群,有其特有的文化, 定的人群,有其特有的文化,在其长期活 动的地域内, 动的地域内,一定会创造出一种适应环境 的地表特征, 文化景观, 的地表特征,即文化景观,人类是造成景 观的最后力量。 观的最后力量。 文化决定论: 文化决定论: 人对地的影响和利用程度取 决于文化发展的程度, 决于文化发展的程度,人类的文化可以改 变自然。 变自然。 环境感知论:着重研究决策人的环境感知。 环境感知论:着重研究决策人的环境感知。
第三节 人地关系的协调
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历史演变 人地关系的客观属性 协调的含义 协调的依据与原则 人地关系协调的重大课题
一、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历史演变
读P22页表1.1人地适应的历史演变分析 P22页表1.1人地适应的历史演变分析 页表1.1 人地关系的发展经历那几个阶段? 人地关系的发展经历那几个阶段?
一、人地关系的含义P17-19 人地关系的含义P17“人”
1.是指在一定生产方式下从事各种生产活动或社会活动的人 1.是指在一定生产方式下从事各种生产活动或社会活动的人 2.有意识的从事同自然进行物质交换而组成社会的人 2.有意识的从事同自然进行物质交换而组成社会的人 “地” : 3.在地球表面一定地域空间上活动着的人 3.在地球表面一定地域空间上活动着的人 指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在空间存在地域差异的地理环境 包括自然环境与人为环境) (包括自然环境与人为环境) 的属性: “地”的属性:⒈数量上的有限性 ⒉地域上的差异性和整体 性 ⒊制约性和可变性 ⒋有限的稳定性 ⒌层次性和复杂性 人地关系: 实质: 人类社会、 实质:人、人类社会、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 间的相互关系。(联系、影响、制约、渗透) 。(联系 间的相互关系。(联系、影响、制约、渗透)
环境提供多种可能性, 环境提供多种可能性,利用什么和如何 利用则完全取决于人们的选择能力
四、适应论:adjustment---调整,调节 一是人们对其周围自然环境的适应; 罗士培 一是人们对其周围自然环境的适应;
二是居住在一定区域内人群及其和地 理区域之间的关系
五、生态论: 地理学的目的不在于考察环境本身的特征与客 巴罗斯 观存在的自然现象,而是研究人类对自然环境的
下列说法反映的人地关系属于哪个阶段? 下列说法反映的人地关系属于哪个阶段? 1、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 、广谷大川异制, 2、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人类应制天命而用之。 、人类应制天命而用之。 4、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 、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 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二)人地关系发展现状:P26-28 人地关系发展现状: 26⒈关注取向(区域差异、资源调配、 关注取向(区域差异、资源调配、 生态足迹、) 生态足迹、) ⒉全球化以后的人地关系 ⒊传统文化的区域性和现代文化的 全球性关系
生态足迹
“生态足迹”是计量人类对生态系统需求的指标。计量 生态足迹”是计量人类对生态系统需求的指标。 生态足迹 内容包括人类拥有的自然资源、耗用的自然资源、 内容包括人类拥有的自然资源、耗用的自然资源、以及 资源分布情况。它显示在现有技术条件下, 资源分布情况。它显示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指定的人口 单位内(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或全人类) 单位内(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或全人类)需要 多少具备生物生产力的土地和水域, 多少具备生物生产力的土地和水域,来生产所需资源和 吸纳所衍生的废物。 吸纳所衍生的废物。 计算我们自己的生态足迹, 计算我们自己的生态足迹,将使我们对公众的生活 方式、消费习惯以及生态足迹等数据有更加直观的统计。 方式、消费习惯以及生态足迹等数据有更加直观的统计。 同时,作为地球这颗行星中一员的我们, 同时,作为地球这颗行星中一员的我们,已经过度消耗 了地球所拥有的生态资源( 了地球所拥有的生态资源(每年的资源需求超过地球再 生能力20 以上)。我们每个人都应承担减少“ 20% )。我们每个人都应承担减少 生能力20%以上)。我们每个人都应承担减少“生态足 遏制生态超载的责任, 迹”,遏制生态超载的责任,共同为地球更安稳和全人 类享有美好生活的目标而努力。 资料) 类享有美好生活的目标而努力。 (资料)
2.改造自然 改造自然
阶段 时 期
农业文明
生产力水平 主要技术
主要环境问题
人地关 系思想
系统 识别
简单网 络结构
生产力发展灌 改造自 溉和农耕。农 溉和农耕。 业技术—铜铁 然—农 1万年前 农 万年前 万年前— 业技术 铜铁 年 业社会 1700年 器,耕作制度 等
依附减弱, 依附减弱,对抗增强 环境科 环境趋于恶化( 环境趋于恶化(人 口过剩、土壤侵蚀、 口过剩、土壤侵蚀、 学萌芽 生态破坏) 生态破坏)
高技术、清洁技术、 高技术、清洁技术、信息 技术 人口激增,资源欠缺, 人口激增,资源欠缺, 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环境和发展得到关注, 环境和发展得到关注, 20世纪70以来 世纪70以来可持续发展 20世纪70以来可持续发展 的思想逐步形成并得到公 的思想逐步形成并得到公 人口、资源、 认,人口、资源、环境和 发展相互协调
第二章 人地关系论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人地关系与人地关系论 人地关系论的主要思想流派 人地关系的协调
第一节 人地关系与人地关系论
人地关系的含义 人地关系的含义 人地关系的现实表现 人地关系的现实表现 人地关系矛盾的内涵 人地关系矛盾的内涵 现代人地关系的特征及发展现状 现代人地关系的特征及发展现状 人地关系论—人文地理学的基础理论 人地关系论 人文地理学的基础理论 人文地理学的
第二节 人地关系论的主要思想流派
环境决定论 生产关系决定论、 生产关系决定论、唯意志论 人地相关论(或然论、可能论) 人地相关论(或然论、可能论) 适应论 生态论 协调论( 天人合一” 协调论(“天人合一”)
古代地理学中的人地关系思想
中国: 中国: ①老聃:“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聃: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孟轲: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②孟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荀况: 制天命而用之” ③荀况:“制天命而用之” 管子·地员》 地者政之本也,辨于土而民可富” ④《管子·地员》“地者政之本也,辨于土而民可富” 墨子: 顺天意而得赏” ⑤墨子:“顺天意而得赏” 西方: 西方: 希波克拉底: 论空气、水和地方》 ①希波克拉底:《论空气、水和地方》。 柏拉图: ②柏拉图: 斯特拉波: ③斯特拉波:
崇拜自然
改造自然
征服自然
谋求人地协调
1.崇拜自然 采集狩猎社会 崇拜自然—采集狩猎社会 崇拜自然
阶 时 段 崇拜自然
期 采猎文明(一万年前) 水平低下,发展缓慢 原始技术—石器、木 器
生产力水平 主要技术
主要环境问 改造环境能力微弱 , 题 食物短缺 人地关系思 想 系统识别 恐惧和依赖 无结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