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小城镇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的小城镇发展

日本国土面积狭小,人口众多,资源匮乏,但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日本也逐渐找到一条适合本国城镇发展的道路。

——大中小城镇综合发展。

日本把小城镇的发展纳入大中小城市发展之中,这是日本小城镇得以稳步发展的途径之一。日本的《整备计划》中纳入了大约108个农村小城镇。在政府出台的优惠措施和大都市的长久拉动下,小城镇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如群马县大泉镇,工业品上市额从1995年的8296.8亿日元(100日元约合8.11元人民币,2012)增加到1998年的8417.6亿日元,跃居镇村前60位排序的第一位。类似的城镇还有很多,足以说明此项政策对城镇发展具有拉动作用。

——颁布城镇建设法。

日本制定和颁布了土地开发和城镇建设的相关法律,将城镇建设的进程法律化。在推进城镇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根据建设的实际情况,每隔10年左右的时间,对关于城镇建设的法律进行一次修改,以满足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日本的法律对于城镇建设目标有着十分明确的规定,以确保建设任务保质保量地完成,并对城镇建设者有着鼓励和限制的双重功能,以避免建设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问题。无论内阁如何更替,都必须承认和遵守法律规定,这是保证城镇化发展稳步推进的重要基础。

——政府公共投资基础设施建设。

与许多欧美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同,日本是通过政府扩大公共资源投资,主导城镇建设的发展。日本政府的支出主要包括政府的消费和公共建设的投资,政府的投资大约占国内总支出的15%—20%,而且总金额逐年加大,在1950—2000年,50年间投资年均增长约为12%。城镇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极大地促进了企业的入驻,拉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并在人口逐渐增加的同时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加速了城镇现代化的发展进程。根据各地城镇的发展情况,因地制宜地发展现代化城镇,也为城镇设计了未来的发展方向,提高了日本国内生产的密集率和生产率,节约了建设成本,进而为整合高效的科学化产业提供了物质基础。学校的大量建设也为小城镇建设注入了新鲜的活力,1950—2000年,教育投资猛增3443倍,足以说明日本政府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此外,日本还通过培养城镇建设的相关人才,为城镇发展储备了大量人才,保证了城镇建设的持

续力。

——日本特色的农业发展。

日本在小城镇建设中十分注重运用地方资源,创建特色城镇。20世纪80年代初,大分县就已发起了“一村一品”运动,强调本地特色产品的生产,其中既包括农产品,也包括文化和旅游产品等。以大分县的汤布院镇为例,该镇充分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在保持原始形象的基础上,开发特色鲜明的旅游活动和旅游贸易。汤布院镇有铁路、国道直通县首府,交通发达,温泉资源丰富,是大分县“一村一品”运动的典型案例。

日本国土面积相对较小,从而导致大部分城镇的规模不大,然而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人口数量的急剧增加,粮食问题也日益严重。在此背景下,以高新科技带动农业城镇发展刻不容缓。城镇在发展高新科技农业方面具有劳动力资源丰富,工业占地相对较小,耕地面积相对广阔的优势。随着各级政府的大力推进,日本农业的新技术发展日趋完善,比如覆膜滴灌方式的优质柑橘栽培技术、节省劳动时间的单性结实茄子新品种、夏季和秋季收获的优质草莓栽培技术等,实现了在有限的时间内创造出更加优质的农产品。加之对于新技术的推广力度,全国范围内的城镇农业生产逐步走向以科技为导向的现代化农业发展道路。

澳大利亚的小城镇建设

澳大利亚是全球土地面积第六大的国家,国土面积比西欧大一半,其不仅国土辽阔,而且矿产丰富,自然环境优美,是全球第四大农产品出口国,也是第一大矿产出口国。

——采取有效监管体制避免恶性竞争。

澳大利亚的政治体制为联邦制,其行政规划体制分为3级,分别为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三者之间职责明确,分工协作,联邦政府负责处理国家事务,比如外交、海关和贸易;州政府负责处理影响全州的事务,包括公共医疗、商品储备等;地方政府主要是负责地方上的基础设施建设。各地政府分工明确,共同组成澳大利亚的行政规划。

在城镇建设中,招商引资不仅能增加地区的就业率,也能有效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以各地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措施,促进地区城镇的招商引资。然而,各地政府为了谋求自身利益,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暗箱操作,相互压价,导致城镇之间的恶性竞争。为了解决此类问题,一些州政府建立了协商机制和财政、经济委员会。这一类的委员会经常召开会议,互通信息,交流招商引资的经验,

共同应对投资商。在州政府层面上,一些以自治性为基础的地方政府,上级政府没有权利干预下级政府的招商引资,州政府则派人参加各个地区政府的会议,调节各地政府在招商引资方面的矛盾。在建立联盟的基础上,各地政府的招商引资政策趋于一致,避免了恶性竞争,并且根据具体城镇的特色,调整政策方案,以达到既招商引资,也能发展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提供信息服务的目的。

——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生产带。

农产品是澳大利亚的主要出口产品之一,政府通过一系列的规划形成了因地制宜的发展格局,根据不同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分别发展不同的农业生产带:①集约农业带,又称高雨量带。其范围从昆士兰州北部海岸延伸到南澳大利亚洲的东南角,以及西澳大利亚州的西南部和塔斯马尼亚,降水较充沛,适于发展种植业和奶牛业。②小麦、养牛带。其范围从昆士兰州中部向南延伸,经过新南威尔士州坡地至维多利亚北部和南澳大利亚洲农业区,是半干旱至湿润气候的过渡区,年降水量400—600毫米,以旱作农业为主,大多数农场经营小麦、养牛和肉牛业。③牧业带。包括西澳大利亚州、南澳大利亚州大部分地区以及新南威尔士州西部、昆士兰州南部,年降水量少于400毫米,大陆中部沙漠地区少于200毫米。该地带面积最大,牧场面积达3.8亿公顷,但气候干燥,植被稀少,以养牛业为主。

——市场化的公共卫生体系。

澳大利亚的许多城镇都有私人的企业家监理的垃圾回收公司。地方政府把城镇的垃圾清运和垃圾处理的工作承包给这些私人企业,这些私人的企业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以完成城市的卫生管理工作。在两个相邻的城镇之间建立一些垃圾以及污水处理公司,那些在城镇内部的垃圾处理公司不能解决的业务,将会延伸到城镇之间的垃圾处理公司,这样既节省了成本,发挥了企业的优势,又有利于鼓励企业展开合理竞争,降低公共卫生的成本。澳大利亚在吸烟管理方面有着严格的法律规定,不允许在较封闭的公共场所吸烟,办公室工作人员需要吸烟的话,一般必须乘坐电梯到室外,吸完烟之后再返回办公室,违规者将受到严厉处罚。城镇的公共交通设施上有专门的烟雾探测记入装置,如果发现有抽烟的情况,会对司机和乘客处以重罚,所以没有司机和乘客愿意冒险。由此可见,高额的经济处罚和科学化的双重监督机制,有利于维护城镇的公共环境卫生。

——土地的买卖方式。

澳大利亚的大部分土地都掌握在私人手中,私人土地占有量约有70%。城镇的扩张过程主要占用公共用地和私人用地,公共用地主要是由市政府进行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