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课体验式教学初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音乐课体验式教学初探

肖芬近年,体验式学习理论已成为多种培训模式和学习方式的核心。尝试把体验式学习理论与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相结合,探索体验式教学模式在艺术类课程中应用的可行之路。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组织行为学教授大卫•库伯提出体验式学习理论,他认为有效的学习应是“始于体验,进而发表看法,由此引发反思,既而形成理论,并最终把理论所得应用于实践的过程”。该理论强调为学习者提供真实或模拟的环境或活动,目前已成为多种培训模式和学习方式的核心理论,其中包括体验式教学。何谓体验式教学?需要先介绍一下“体验”的内涵。有学者曾在教育学的层面对“体验”进行了界定,即“体验是指主体在亲身经历中感受情感、获得认识,其中包括实践体验和心理体验两种类别,前者指主体在实践上亲身经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识和情感;后者指主体从心理上对他人或自己以前的‘亲身经历’重新进行体验。”由此,引申出对“体验式教学”的界定,即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或己有经验来认识周围事物,并理解、感悟、验证教学内容的一种教学方式或学习方式。当前关于体验式教学的应用主要集中于思想品德、语文等基础教育学科,而鲜有在艺术类课程中的探索。笔者尝试把该理论应用于小学的

音乐课堂,力求实现将原有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课程功能转变为注重培养学生积极学习态度、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一、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笔者借鉴前述的相关成果,构建了在音乐课堂实践中的体验式教学模式,共四个环节:

1.情境创设组织学生参与某种活动,基于对某事物深刻理解的前提下,激活学生的情感,从而获得体验。

2.问题导引设计一些富于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与感受,深化“情境创设”中所引发的体验。

3.分享感悟引导学生基于情境和对问题的思考,开展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环节,从而升华体验,获得知识上的提升。

4.评价反思作为教育学意义上的“体验”,归根结底就是要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认识。因此,在评价与反思中要帮助学生进行理性的归纳与概括,最终实现知行统一的核心目的。

二、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应用

我们以《切分节奏》一课为例试说明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应用。

1.课题名称:《切分节奏》目标要求:在知识层面,通过先感受、后认识使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切分节奏;在技能层面,通过对比使学生分辨出切分节奏的规律、特点,并能准确拍打切分节奏型;在情感、态度层面,培养学生良好的节奏感,鼓励学生进行大胆创作,激励学生去观察身边各种各样的劳动节奏、运动节奏及生活节奏。教学对象分析:四年级学生已经接触、掌握了一些基础的音乐知识及节奏技巧,开始能够独立聆听、思考音乐。在此基础上,要注意引导学生更好地感知、认识音乐,对学生进行表现节奏、创作练习等各方面的训练。教学重点与难点:激发学生对节奏的兴趣,通过比较引导他们认识、切分节奏。教学资源:钢琴、录音机、卡片、磁带。

2.教学过程环节一:情境创设。在音乐中师生互动,教师组织学生分享生活中的种种“节奏”,如,天空下着大雨时节奏是怎么样的,小朋友跑步时的节奏是怎么样的,青蛙叫时节奏又是怎么样的,等等;播放一组2/4拍子的铃鼓拍,如新疆音乐、体育课中的某些节奏等,用生活中的节奏引发学生的真切感受。环节二:问题导引。设计如下问题引发学生思考:(1)刚才听到的都是2/4拍,除了音符不同之外,还有一个地方不同,请同学们试一试,打一打拍子,结合刚才你的感受讨论一下。(2)2/4拍子的强弱规律是什么?(3)生活中有哪些类似的2/4拍节奏?环节三:分享感悟。以小

组为单位,组织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观点,各小组汇报讨论的结果。环节四:评价反思。教师就学生的汇报进行点评,并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归纳概括。其中包括解析2/4拍子的强弱规律、切分节奏的内涵以及初步感受《放牧归》中切分节奏的位置。

三、实践反思

笔者认为,体验式教学模式在音乐教学的应用中,最突出的难点在于情境的创设。事实上,教师在进行备课的时候,在思考如何传授知识的时候,已经在为学生创设情境。然而,我们所创设的情境是否都是好的,都是有效的?笔者以为不然。由此引发笔者思考,如何创设有价值的情境,从而为学生的有效学习提供必要的前提?经由自身的实践经历以及前人的探讨,笔者认为,有价值的情境可从以下几个特点中予以构建:1.情境的真实性美国教育学家布朗曾提出“:学习的环境应该放在真实问题的背景之中,使它对学生有意义。”那么,什么样的情境才是最真实的?笔者以为,源于生活的事物就是最真实的情境。即,在课堂实践中,我们所选用的素材最好能和学生的生活实践经历有某种程度的吻合。因为,与生活实践越贴近的事物,就是越容易与听众产生共鸣的东西,而共鸣的本质也是一种情感,而情感正是体验式教学的核心。因此,可以考虑从听众的过去经历、已有

经验等生活实践中创设情境。2.情境的典型性这强调的是所选取素材的代表性。这需要教师根据教学的内容、学生的心理需求、学生关注的热点话题等原则去筛选出最具有代表性的素材。比如,在讲解“切分节奏的位置”这一知识点时,最经典的素材就是《放牧归》。3.情境的情感性在此强调的是情境所带来的气氛具有激发学生情感的功效,这是教学情境能否启动学生体验的关键。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动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4.情境的学科性情境的创设要凸显心理学的学科特色,紧扣教学目标,突出学习重点。其中,作为教学者,备课时需要考虑:在这个知识体系中,学科的逻辑体系是什么?由此引申的教学内容可能有哪些?而学生对于这些教学内容的需求如何?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来选择并调整授课的具体内容,即可以对学科知识内容进行有理有据的取舍。5.情境的问题性这一特点是为教学模式的第二环节所服务的,即有价值的情境是带有悬念性的情境,它能引发一些有益的思考,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