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琳嫒_北洋政府时期直隶地区的灾荒及救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 目:

北洋政府时期直隶地区的灾荒及救灾 系 别:

历史系 专 业:

历史学 班 级:

2011级 姓 名:

孙琳嫒 学 号: 1108207139 指导教师:

焦以爽 教师职称: 副教授

2015 年 6 月 2 日

毕业论文

沧州师范学院2015届毕业论文

郑重声明

本人的毕业论文是在指导教师焦以爽的指导下独立撰写并完成的。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所有合作者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如有剽窃、抄袭、造假等违反学术道德、学术规范和侵权行为,本人愿意承担由此产生的各种后果,直至法律责任;并愿意通过网络接受公众的监督。

特此郑重声明。

毕业论文作者

年月日

第 1 页

北洋政府时期直隶地区的灾荒及救灾

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沧州师范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毕业论文作者

指导教师

年月日

第 2 页

沧州师范学院2015届毕业论文

目录

北洋政府时期直隶地区的的灾荒及救灾 (1)

摘要 (1)

引言 (1)

一、灾情及其成因 (1)

(一)灾情 (1)

(二)灾荒的成因 (2)

1.自然成因 (2)

2.社会成因 (4)

二、灾荒影响 (5)

(一)社会方面 (5)

1.生理方面 (5)

2.心理方面 (6)

(二)经济方面 (7)

三、防灾救灾 (8)

(一)政府防灾救灾 (8)

(二)民间救灾 (9)

参考文献 (11)

致谢 (12)

第 3 页

北洋政府时期直隶地区的灾荒及救灾

北洋政府时期直隶地区的灾荒及救灾

孙琳嫒

摘要北洋政府时期,直隶地区发生了严重的旱灾、水灾和蝗灾等自然灾害。灾情十分严重。灾害发生的自然原因主要是气候变迁和地理环境;社会原因主要包括频繁的战争、北洋军阀的腐败统治以及社会生产技术的落后。直隶地区的灾荒对直隶地区的社会生活以及民众心理等都产生的重大影响。面对灾情,北洋政府、直隶政府以及社会团体和个人等采取了许多措施进行赈灾,以减少灾害的影响。

关键字北洋政府直隶地区灾荒成因影响防灾救灾

Famine and Disaster Relief Zhili District Northern

Government Period

Abstract The Northern Government, Zhili region has witnessed severe droughts, floods and locusts and other natural disasters. So severe. The main natural causes disasters are climate change and geography; social reasons include frequent wars, corrupt rule of the Northern Warlords and the backward social production technology. Zhili famine areas significant impact on social life and the people in the region are all psychological Zhili generated. The face of disaster, the Northern government, Zhili government and community groups and individuals to take a number of relief measures to reduce the impact of disasters

Key Words The Northern Government Zhili region Natural disasters Influence Relief measures

第 4 页

沧州师范学院2015届毕业论文

北洋政府时期,直隶地区发生了严重的旱灾、水灾和蝗灾等自然灾害,灾情十分严重。灾害发生是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的共同作用结果。直隶地区的灾荒对社会生活以及民众心理都产生了恶劣影响。面对灾情,政府以及社会采取了许多措施进行赈灾,以减少灾害的影响。中国是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通过对北洋政府时期直隶地区的灾荒研究,总结期间抗灾救灾的经验教训,有益于当今的救灾防灾工作,也有助于对直隶地区历史的认识,更有益于对全国荒政史的研究。

一、灾情及其成因

(一)灾情

近代直隶是近代中国灾害严重的地区之一,特别是北洋政府时期,各种灾害相继发生,灾害程度极深、范围极广。在短短的的十六年间,几乎每年都要遭受水、旱、蝗和地震等灾害的肆虐。这里主要就其中较严重的水、旱、蝗三大灾害为例,分别加以分析。

北洋政府时期的水灾发生次数频繁,受灾面积、损失在全国范围内属于较为严重的。单就特大水灾,近代灾荒史奠基之作《中国救荒史》中就可以看出至少有三次,“二年,八月,直隶永定、河南岸决口,六年冀、鲁、晋水还有十三年河北大水”[1](P39)其中直隶地区最为严重,可见当时直隶地区的水灾就全国来说是很严重的。水灾的发生与河流的决堤泛滥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探讨直隶水灾就有必要分析直隶河流决堤泛滥对这几次重大水灾的影响。如1913年,“盐山韩扣铺等十八村被水灾,沧州南运河东决受灾甚重。1924年,沧州减河决,淹县境十多个村庄。”[2](P70)由此可以看出来,河流决堤与水灾形成有直接联系。而直隶地区的河流较多,决堤时常出现,给河流附近的村庄农民带来了恶劣的影响。

直隶因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影响,春季降雨量极少,天气干旱易形成旱灾,因此旱灾也是对直隶社会生活影响较大的自然灾害之一。据统计,从1912年到1927 ,除少数年份有少数受灾县外,较为严重的是1920年的大旱灾。该年华北地区的直隶、山西、山东、河南等省份发生旱灾,灾区连成一片,其中直隶地区受灾最重,达85县,重灾区在南部和东南部。1920年的旱灾一直延续到1921年夏季,不少县份一年或一年以上无透雨或无雨。是年直隶地区降雨量仅205mm,是70多年来降雨量最少的年份。如邯郸“一百尺之深井干涸,而灾民无力向他处取水。”[3]当时中等家庭都已经没有粮食吃,贫苦农民更是吃尽树皮、草根。当时唯

第 5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