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成果知识产权保护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成果知识产权的确认和保护,不仅具有上述知识产权确认和保护的一般意义,它还具有特殊的作用。下面来看看项目成果知识产权保护的意义。
(1)保障国家科学资金的合理应用
我国的自然科学基金均来自于公共财政,是国家用于科学技术研究的专项拨款,对这一资金的合理利用,一方面本身是公共资金使用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也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国家资金的本来目的。国家通过知识产权的确认与保护制度以及项目成果的管理制度,促使项目负责人和依托单位能够按照国家法律所引导的方式进行相关行为,尽量使得国家资金的使用符合其所预定的目标。
我国每年投入大量的资金资助科学研究,就投入数量而言,已经位居世界的前列,但就其所发挥的作用而言,客观来说,对于整体社会科学技术的推动作用还是比较有限的。这其中有很复杂的原因,其中的一点是我国的相关知识产权制度还不够完善,在对相关人员的约束与激励方面还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
知识产权人享有确定的权利,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激励,同时,知识产权人也必须接受特定的约束,这是知识产权制度发挥引导作用的重要手段。科学基金使用应当朝着能够带来知识产权的方向,这是通过知识产权制度保障科学基金合理应用的关键。
(2)激励依托单位督促项目负责人进行项目研究
在国家资助项目运行体制中,存在着至少三方当事人:国家资助机构、依托单位、项目负责人和实施者,其中依托单位居于中间环节,对科学基金的应用和管理发挥着重要作用。
国家通过知识产权制度,比如规定项目成果的知识产权归属于依托单位,来激励依托单位积极督促项目负责人及其团队认真进行科学研究,并提供相应的研究条件和时间保证。
由于基金委负责着众多的项目,其无力对所有的项目进行监督管理,因此依托单位的管理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故而通过知识产权制度来调动依托单位的积极性,是国家项目运行机制中的关键环节。这一点,区别于相关主体通过自投资金进行的研究,对后者而言,由于资金本身属于自己,研究者会努力追求有益的结果,如果研究过程中出现懈怠,那必然自己承担相应的后果。
换言之,自主投资、自主负责的原则在一般情况下本身就会发挥约束与监督作用。与之相反,由于国家基金资助研究的经费来自于国家,研究失败或者怠于研究的结果由国家承担,这时如果缺少必要的监督管理,则出现弊端的可能性会大幅增加。
(3)促使项目成果发挥社会功能
国家投资进行科学研究的领域与范围区别于一般企业或事业单位的自主投资研究,后者研究的重点可能多集中在能够短期内带来经济效益的研究项目,研究者希望尽快收回投资并能带来额外的收益,因此这类项目可能是辐射面较小,集中于技术层面,并且仅仅是与本主体的利益紧密相关的。
反之,国家资助研究的项目具有全局性、重大性,一般而言,其发挥作用需要一段时间,但这些研究对于社会整体的进步是必要的。
概言之,国家资助研究的项目具有社会公益性和整体性。国家通过知识产权制度,来保障这一社会公共性目的的实现。比如通过国家优先权、强制许可制度等,促使知识产权的应用首先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公共利益。同时也通过知识产权的其他制度,来激励和约束研究者及相关主体能够在研究以及知识产权的应用中关注和保护社会公共利益。
汇桔网(中外知识产权网)是全球领先知识产权交易与产业升级平台。在知识产权运用领域,开创了知识产权交易与综合服务线上线下融合新模式,围绕知识
估、知商会员服务、知识产权金融等创新服务,让知识产权在流通中创造财富,在产业化运用中创造商业价值,让知识产权成为中国企业转型升级的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