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智慧城市助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打造智慧城市助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

【摘要】: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突出城市生态的重要,强调尊重和保护环境,强调人类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和爱护自然,追求城市人类活动和区域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共生的建设关系,以及城市人与人、局部与整体、眼前和长远之间的整合关系。“智慧城市”的构建,能够充分运用和整合现金的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智能响应民生要求,推动城市运行的合理高效和社会形态的转变;促进产业的升级改造,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保护和维持城市生态稳定,保障城市与城市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城市生态文明智慧城市可持续发展

一、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智慧城市

(一)智慧城市的内涵、特征及背景

智慧化是继工业化、电气化、信息化之后,世界科技革命又一次新的突破。利用智慧技术,建设智慧城市,是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趋势和潮流,更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助推器和重要标志。智慧城市是近年来人类对城市发展关注和探索的产物,“智慧城市”的概念正逐渐被更多的国家和社会公众所理解和接受。

“智慧城市”的概念源自IBM公司2008年提出的“智慧地球(smart planet)”理念,其核心是“感知化”、“互联化”和“智能化”,该理念一经提出即引起了全球广泛的关注。所谓的智慧城市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知识社会创新环境下的城市形态,智慧城市通过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社交网络、Fab Lab、Living Lab、综合集成法等工具和方法的应用,实现全面透彻的感知、宽带泛在的互联、智能融合的应用以及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征的可持续创新。智慧城市在技术上实现了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实现全面感知、泛在互联、普适计算与融合应用,从而极大的推动了社会发展。智慧城市建设要求通过社交网络、Fab Lab、Living Lab、综合集成法等工具和方法的应用,实现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征的知识社会环境下的可持续创新,强调通过价值创造,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可持续发展。21世纪的“智慧城市”,能够充分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于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的响应,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

(二)智慧城市的特征

城市生态文明背景下的“智慧城市”需要具备三大特征:对城市生态的全面透彻的感知和信息的互联互通;城市管理的智能融合的应用以及城市生态文明发展的的可持续创新。

1、对城市生态的全面透彻的感知和信息的互联互通

通过传感技术,智慧城市的核心技术是传感技术,能够实现对城市生态各方面监测和全面感知。智慧城市利用各类随时随地的感知设备和智能化系统,智能识别、立体感知城市生态中环境、状态、位置等信息的全方位变化,对感知数据进行融合、分析和处理,并能与业务流程智能化集成,继而主动做出响应,促进城市各个关键系统和谐高效的运行。

同时,智慧城市中各类宽带有线、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城市生态与人、人与人的全面互联、互通、互动,为城市各类随时、随地、随需、随意应用提供了基础条件。宽带泛在网络作为智慧城市的“神经网络”,极大的增强了智慧城市作为自适应系统的信息获取、实时反馈、随时随地智能服务的能力。

2、实现城市管理的智能融合应用

现代城市生态形式复杂多变,需要决策与管理的准确高效。智慧城市基于云计算,通过智能融合技术的应用实现对城市生态中海量数据的存储、计算与分析,并引入综合集成法(综合集成研讨厅),通过人的“智慧”参与,大大提升决策支持的能力。技术的融合与发展还将进一步推动“云”与“端”的结合,推动从城市中个人对城市管理的参与程度。

3、以人为本,促进城市生态文明发展的可持续创新

智慧城市重视以人为本和知识的创新。面向知识社会的下一代创新重塑了现代科技以人为本的内涵,也重新定义了创新中用户的角色、应用的价值、协同的内涵和大众的力量。智慧城市的建设尤其注重以人为本、市民参与、社会协同的开放创新空间的塑造以及公共价值与独特价值的创造。注重从市民需求出发,并通过微博、Fab Lab、Living Lab等工具和方法强化用户的参与,对传统的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汇聚公众智慧,提升人的观念创新和技术创新,不断推动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以人为本,构建城市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智慧城市推动城市生态文明的国际和国内实践

(一)智慧城市推动城市生态文明的国际实践

欧盟于2006年发起了欧洲Living Lab组织,它采用新的工具和方法、先进的信息和通讯技术来调动方方面面的“集体的智慧和创造力”,为解决社会问题提供机会。该组织还发起了欧洲智慧城市网络。Living Lab完全是以用户为中心,借助开放创新空间的打造帮助居民利用信息技术和移动应用服务提升生活质量,使人的需求在其间得到最大的尊重和满足。

2009年,迪比克市与IBM合作,建立美国第一个智慧城市。利用物联网技术,在一个有六万居民的社区里将各种城市公用资源(水、电、油、气、交通、

公共服务等等)连接起来,监测、分析和整合各种数据以做出智能化的响应,更好的服务市民。

亚洲的韩国和日本也非常重视智慧城市的建设对城市管理和城市生态维护的积极推动作用。韩国以网络为基础,打造绿色、数字化、无缝移动连接的生态、智慧型城市。通过整合公共通讯平台,以及无处不在的网络接入,消费者可以方便的开展远程教育、医疗、办理税务,还能实现家庭建筑能耗的智能化监控等。

(二)智慧城市推动城市生态文明的国内实践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人口从农村向城市涌入。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城市人口已经达6.6亿,占全国总人口的49.68%。人口的急剧膨胀和资源的加速消耗,为城市治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城市生态面临和承受巨大的压力,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维持和支撑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城市治理面临的首要问题。“智慧城市(smart city)”已经在国内的许多城市探索作为城市治理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在继承其电子政务、城市信息化、数字城市方面的工作基础上,多个城市引入了“智慧城市”治理理念,上海、武汉、南京、宁波、扬州、无锡等城市纷纷开始智慧城市的建设,并将智慧城市上升到城市发展战略的高度,以发挥智慧城市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关键作用。例如,2010年9月20日,浙江海港城市宁波,出台了《中共宁波市委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智慧城市的决定》,在国内率先迈出了系统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步伐。通过智慧城市在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和生态文明等五个方面的建设,使这座古老的港城成为绿色和谐的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力争于2020年跻身于国际智慧城市的行列。山东省也非常重视智慧城市的建设,在省第十次党代会正式提出建设智慧山东的战略部署。

三、构建智慧城市,助推城市文明建设

(一)智慧城市直面城市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困境

城市生态系统是以城市为中心,自然生态系统为基础,人的需要为目标的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交织的经济生态系统;同时又是以人为主体的生命子系统、社会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共同构成的有机生态巨系统,它是城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人口与产业在城市高度集中,城市生态系统面临巨大的挑战,其中资源过度利用和环境污染问题尤为突出。水污染、垃圾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对城市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城市自然资源破坏严重。城市生态的破坏对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产生了不利影响。于此同时,我国大多数城市人均资源严重不足,经济转型压力大,城市管理面临挑战。我国人均资源不足,人均耕地、淡水、森林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32%、27.4%和12.8%,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资源的人均拥有储量也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由于我国城市的发展长期实行主要依赖增加投资和物质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能源和其他资源的消耗增长很快,资源的过度消耗使得城市可持续发展难以为继,维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的增长面临困境。人类社会的发展实践证明,如果生态系统不能持续提供资源能源、清洁的空气和水等要素,物质文明的持续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