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ppt 32页)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人才培养模式
学工合一、知技融通
学工合一
知技融通
“工作过程”导向
“理实一体”教学
分段 轮换
交替
柔性集中顶岗实习
穿插
学工合一: 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相融合 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相融合 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相融合 专业教师与能工巧匠相融合
知技融通 知识与能力相融通 理论与实际相融通 技能与素质相融通
三、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体系
标
识及良好职业道德的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从业人员,能适
应生产、建设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
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模式体系
4. 人才规格
懂设计
人
精工艺
才
规
格
通操作
会维修
能创新Biblioteka Baidu
掌握各种常用机构和通用机械零件设计;熟练掌握
二、培养模式体系
4. 人才培养模式
二、培养模式体系
内
5.工作概要; 6. 工作范围;7.岗位知识;8.岗位能力;
容
9.岗位素质; 10. 毕业生质量(知识、能力、素质)
二、培养模式体系
2. 调研结果与教育规律分析
中职 操作岗位
高职 一般技术与管理岗位
本科 设计与开发岗位
机床操作工
车间工艺员 车间质检员 车间生产调度
设计技术员 助理工程(艺)师
工程师、工艺师
形 式
会议研讨、专家访谈
企业与信社函调会研、的网络人调研才需求
专业建设的逻辑起点 调
机床工具、交通运输
研
工程机械、电工设备
行
业
化工机械、通用机械
二、培养模式体系
1. 企业调研
调
研
岗位设置与 企业人才需求 毕业生质量
分 类
岗位能力调研 状况调研
跟踪调研
调 研
1.人才需求; 2. 岗位设置;3.工作职责;4.工作任务;
获我省教学成果特等奖(2013)
九、专业建设成效
2. 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
每年招生均超过600名, 学生的一次性就业率始终在98%以上 技能大赛中获得各级奖项302项(2009年—2017年) 学生取得国家专利40项(2009年—2017年) 培养质量得到用人单位的充分肯定
九、专业建设成效
基本结构
年通龄结构 用
师
职能 力称结构
资
双师结构
队
能力结构
伍
专兼结构
建 设
专 学业历结构 能
管
知识结构
学力缘结构
理
体
系
素质结构
五、师资队伍建设管理体系
基本结构
师
资
队
能力结构
伍
建
设
管
知识结构
理
体
系
素质结构
六、日常教学管理与运行体系
专
实
师
课
教 教教
业
验
资
程
学 学学
设
实
队
设
过 研评
置
训
伍
置
程 讨价
序
系
学习情境 设计
教学情境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教学活动
三、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体系
3. 课程体系
三、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体系
四、实验实训基地管理运行体系
设备 配置
设置
功能划分 布局 安排
四、实验实训基地管理运行体系
基地设置系统化、设备配置系统化、实训项目系统化、布局安排职业化
五、师资队伍建设管理体系
岗位职业标准 人才标准 专业规范
全国机械职业教育发展中心 机械工业联合会
行业标准
九、专业建设成效
6. 同行认可
该专业的培养方案与培养效果得到了德国高校联盟(BSK)等的认可,承认 学分,并据此安排该专业学生在德国进一步学习,获得德国相应文凭和德制工程 师资格。专业建设经验和成果被国内很多兄弟院校采用
4. 师资队伍建设实现突破
国家教学团队一个 国家教学名师奖一人 省级师德模范教师两人 教师取得国家专利50项 发表科技论文100多篇
省级教学团队一个 省级教学名师奖两人 省技术能手两人 承担各类教科研项目25项 教师获得各类奖项近百项
九、专业建设成效
5. 标准与规范建设成绩喜人
63家企业调研结果
存在问题 指导
系统论
一、前奏
系
统
复
化
杂人的 系才人 统培才
工养 培
程
养
体
系
培养模式体系
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体系
实验实训建设与运行体系 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体系 日常教学管理与运行体系 学生素质养成教育体系 培养质量监控评价与反馈体系
二、培养模式体系
1. 企业调研
调 研
企业走访、深度座谈
职业成长规律
二、培养模式体系
3. 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通过系统的知识学习与技能培训,培养具备扎实
人
的机械制造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精通机械加工工艺方
才
案设计与现场工艺实施、工艺装备设计与制造;掌握各
培
种常用机构和通用机械零件设计;有较强的机械加工设
养
备操作、调试和各类机械零件加工、产品质量检验分析
目
等能力,具有质量意识、安全意识、环境意识、创新意
3. 教学资源建设成绩突出
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一门 建成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一门 建成省级精品课程三门 建成校级精品课程五门 建成网络课程八门 《机制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一部 出版《机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部 出版《机制专业课程标准》一部 出版核心课程教材七部
九、专业建设成效
作
作
工
岗
范
任
作
位
围
务
任
务
行行动动领领域域归分纳析
典 型
所需知识、能力 素质
工 作
知识、能力(1)
任 。。。。。。。。。。
务 ……知…识…、…能…力。(。N)
分 析
职业素质
学学习习领领域域转分换析
支撑的课程和技能 理实一体化课程1 。。。。。。。。。。。 理实一体化课程n
专项技能训练 。。。。。。。。。。。
职
标
制 常规
列
统
业
准
度 态范
化
化
化
化
化 化化
七、学生素质养成教育体系
八、培养质量监控、评价与反馈体系
九、专业建设成效
1. 专业建设水平显著提升
2010年,国家示范专业 2007年,陕西省重点专业 2006年,省优秀教改试点专业 2011年,全国机械行业特色专业 机械加工实训基地获省级实训基地称号(2010年) 数控技术实训基地省级实训基地称号(2008年) “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与实践”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2014)
说专业
一、前奏
国家精品专业(2004年) 国家教改试点专业(2002年) 国家示范专业(2010年) 全国机械行业特色专业(2011年) 陕西省重点专业(2007年)
一、前奏
人才定位不能完全适应社会需求 人才培养过程缺乏系统设计 人才培养质量参差不齐 培养质量监控评价体系不全面 缺乏社会监督及信息反馈不及时
1. 岗位职业标准与人才标准 校企合作,共同主笔,反复研讨,专家论证
岗位职业标准与人才标准
理论依据
该标准成为全国机械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机械工业教 育发展中心的行业标准
三、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体系
2. 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体系
三、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体系
3. 课程体系
职业领域分析
确
学
确
确
定
生
定
定
典
就
工
工
型
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