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示语翻译的十种错误观念
公示语错误例子
公示语错误例子【篇一:公示语错误例子】为了认识详细情况,笔者组织学生走上街头进行实地察看,对哈尔滨市存在的公示语汉英翻译错误进行了检查解析,睁开了一次授课实践活动。
在实践授课中,学生们发现,城市的街头巷尾上各处充斥着公示语汉英翻译的错误。
包括商场及酒店旅店的牌匾、街路牌、银行及旅游景点指示牌等等。
经过对所发现的翻译错误进行总结,我们将主要错误分类以下:1.拼写错误例 1 美视达眼镜译为“mei shi da giass 〞眼镜应拼写为“glass 〞,而且应使用复数形式。
而且,依照?现代实用英语例解?,英语公示语的突出特色之一是常常所实用大写字母。
建议译为“meishida glasses 〞。
拼写错误在公示语翻译的全部错误中属于最先级的错误,简单的一个“glass 〞是小学生都会拼写的。
但令人遗憾的是,在我们身边此类错误俯拾皆是,在此就不一一赘述。
2.语法错误例 2 金太阳购物中心的广告语“创立流行,带动潮流〞译为“createtopdriven trend 〞其中的两个动词“创立〞和“带动〞,一个使用了动词原形“create 〞,一个使用了过去分词形式“driven 〞,而且“createtop 〞两词中间没有空格。
建议动词使用现在分词形式,名词“top 〞和“trend 〞前加定冠词,译为“creating the topdriving the trend 。
〞3.用词不当例 3 某一处售楼的广告语“大江岸上的院馆〞译为“museum of the hospital on shore dajiang 。
〞依照该楼盘的地址能够推测,“大江岸上〞指该处房产位于松花江边,翻译成“shoredajiang 〞会让外国人误解为“d ajirig 为另一条江的名字,而非松花江。
“hospital 一〞词的使用实在令人难懂,我们查阅了多部字典,该词只有“医院〞的意思。
试想一下,若是让外国读者看这那么广告的话,他们也许会以为是“医院博物馆〞的广告吧。
语用学视野下公示语英译中的失误
语用学视野下公示语英译中的失误汇报人:2023-12-17•引言•公示语英译中的常见失误•语用学角度下的失误分析目录•公示语英译中的优化策略•案例分析与实践应用•结论与展望01引言公示语的定义与重要性定义公示语是一种面向公众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文本,用于传达信息、指示、警告或提示等。
重要性公示语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对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正确的公示语翻译有助于提高公众的生活质量,促进跨文化交流。
语用学在公示语翻译中的应用语用学概念语用学是研究语言使用和理解的学科,关注语言在特定语境中的意义和功能。
在公示语翻译中的应用在公示语翻译中,语用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从而更准确地传达信息。
同时,语用学还可以指导我们如何选择合适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以使公示语更易于理解和接受。
02公示语英译中的常见失误词汇选择不当专有名词错译在公示语翻译中,专有名词的错译是常见的失误之一。
例如,将“人民公园”错译为“people's park”,正确的翻译应该是“People's Park”。
词汇搭配不当在英语中,某些词汇的搭配是固定的,而中文的词汇搭配则较为灵活。
如果翻译时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就容易出现搭配不当的错误。
例如,“保持安静”被错译为“keep quiet”,正确的翻译应该是“keep silence”。
公示语中的信息通常是针对未来的,因此应该使用将来时态。
然而,在翻译过程中,如果不注意时态的转换,就容易出现时态错误。
例如,“已经售罄”被错译为“already sold out”,正确的翻译应该是“will be sold out”。
语态错误公示语中的信息通常是要求受众采取某种行动,因此应该使用祈使句或被动句。
然而,在翻译过程中,如果不注意语态的转换,就容易出现语态错误。
例如,“请勿践踏草坪”被错译为“Don't step on the lawn”,正确的翻译应该是“Keep off the lawn”。
公示语汉英翻译的问题和对策
公示语汉英翻译的问题和对策【摘要】文章从当前公示语翻译的一些典型错误入手,分析了公示语在汉译英过程中容易出现的比如拼写混乱、语法错误、中式英语、语意模糊;文化误解等问题,结合相关翻译理论,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以期改善与提高公示语的翻译质量。
【关键词】公示语翻译;错误;对策“公示语”指的是街头路牌、商店招牌、宣传语、警示语、旅游简介等,广泛应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不断增多,全国各地公共场所的汉英双语标识及提示语也越来越多,但各种错误及不规范现象也层出不穷,比比皆是。
不规范、不正确的翻译不但影响到国外友人在中国的吃穿住用行等,更甚者还关系到城市的精神面貌和整体形象,进而影响到我国的国际形象。
近年来在众多语言学、翻译学专家的呼吁声中,公示语翻译研究逐渐成为翻译界关注的热点。
相关部门对此提高了认识,加强了整改的力度。
在此,笔者依托一些实例,谈谈对公示语翻译中存在的几点问题的看法。
一、公示语汉英翻译存在的问题(一)拼写混乱拼写错误是公示语翻译中最为常见、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种错误。
除了拼错、大小写或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等,以下三类错误也应引起重视。
(1)直接写成拼音,比如把“恒美创意图文有限公司”错译为“HENMEI CHUANGYITUWEN GONG SI”;(2)直接写成英语,中英文整齐的对号入座,比如“售票处”,原译为“SELL TICKET ROOM”;(3)中英混用。
“XX街道政务服务大厅”,原译为“SUBDISTRICT ZHENGWU FUWU DATING”。
这类错误可能不会引起很严重的误解,但是他们不但给读者留下了极为不好的印象,并极大的影响了公示语应该达到的目的。
这里建议分别改译成“Hen Mei Photo Workshop”,“Tickets Office”和“District Office”。
(二)语法错误在翻译公示语时,常会出现一些语法错误,如词性误用、名词单复数不当、冠词遗漏、动词形式错误的等。
公示语翻译出现问题的原因及解决对策-应用语言学论文-语言学论文
公示语翻译出现问题的原因及解决对策-应用语言学论文-语言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一、武汉市公示语翻译存在的普遍问题公共标志在日常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任何模棱两可的翻译都有可能造成误解,因此,公共标志应该尽可能标准化和规范化,不仅能为外国人提供帮助也能促进良好城市形象的打造。
武汉作为我国中部崛起的主导力量,必须更加重视公共标志语的翻译。
但是,在武汉,存在着大量公示语翻译不佳的现象。
在调研过程中,我发现了以下几类错误。
1.拼写错误。
湖北省博物馆中的消防专用品被译为了Fireemgencyspecialitems。
乍一看,公众可能会忽略其错误,若仔细看,则会发现单词紧急的拼写错误,正确拼写应为emergency。
该单词在日常生活中会被经常使用,此错误显然会对湖北省博物馆的形象造成不良影响。
2.语法错误。
Nosmoking指请勿吸烟,此标识为外国人接受并在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
但是,在武汉市植物园内,请勿吸烟被翻译成了Dontsmoking,please。
武汉某大学的图书馆内有以下标志语:pleasesetmobilephonetosilent。
显然,译者未能分清to和silent的词性,两者并不能一起搭配使用。
其准确翻译应该是Pleasesetyourmobilephonemute。
3.中式英语。
在一家超市,小心夹手被翻译成Bewareofyourhand,而Watchyourhands可能会更恰当一些。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常被译成Comeinhurry,Goinhurry,违反了高保真规则,不仅可能导致混乱,也会闹出笑话。
所以,正确的翻译是Flushafteruse。
然而,类似的公共标识如禁止乱刻乱画禁止在公园内随地大小便收费厕所及严禁赌博等明显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公示语实际无必要进行英译。
若译成英文,外国朋友会感到滑稽可笑,反而影响了中国的形象,所以选择不译。
浅析国内公示语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国内公示语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目前,公示语翻译在我国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出现在各种场合,如政府部门、商业领域、旅游服务等。
然而,在实践中我们也注意到,公示语翻译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既有一些技术性的问题,也有一些文化性的问题。
本文将就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一、语义不准确由于公示语常常直接翻译自原文,许多翻译中的语法和单词并不符合汉语的语法规则或文化习惯,导致翻译的含义与原文严重不符合。
例如,在一些公共场所中使用“no smoking”的翻译,直译可以是“不准吸烟”,但在实际场合中,这个翻译会使人觉得有些生硬。
因此,我们应该在翻译时根据实际语境和文化习惯,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
二、文化差异造成的障碍文化差异是公示语翻译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由于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和习惯,所以在翻译时要考虑到这些差异,以避免文化上的误解。
例如,一些西方国家的食品标签上可能会使用一些“有机食品”或“生态食品”的字眼,但在中国这些概念并不是司空见惯的,这就需要翻译者用适当的汉语来表达这个意思。
三、专业性术语翻译不当公示语往往涉及到许多专业知识和术语,如果翻译人员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那么翻译的质量将会受到影响。
例如,翻译一份机械操作手册时,需要对机械操作相关的术语有充分的了解。
否则,就可能会出错并影响机器的运作。
因此,在翻译专业性文本时,应该请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的人进行翻译。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对策来提高公示语翻译质量。
首先,翻译人员应该充分了解所翻译文本的背景和文化含义,同时也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以保证翻译的准确性。
其次,需要重视目标文化的文化习惯和语言特点,对翻译进行得当的调整。
最后,多媒体等现代科技的发展也为公示语翻译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和机遇,可以采用更直观、更生动的方式来表达原文。
总之,公示语翻译的重要性在中国不断上升,我们需要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高公示语翻译水平。
探析公示语英译中的语用失误2
探析公示语英译中的语用失误(2)ﻭﻭ例6。
游人止步Tourist Stops!ﻭ“旅客止步”、“游客止步"、“宾客止步”、“闲人免进”等公示语的英译一般都采用“Staff Only"。
例7。
兴兴上班去,平平安安回家来。
Go to workhappily, ande back safely!这条公示语的用意是提醒司机小心驾驶,平安上路,安全回家,隐含着反映汉文化中相互关心的人际关系。
英译文却套用了汉语结构,没能表达其中的内涵,使一些不了解汉文化的西方人看了不解其意。
从语用学的观点看,用“Good Luck!"、“Drive carefully!”或“Safety first in driving” [4],就可以表达公示语所隐含的关心和祝愿。
2.社交语用失误ﻭ社交语用失误指由于在交际中因不了解或忽视交际双方地、文化背景差异和交际规约而出现的语言表达失误。
社交语用失误在公示语的翻译中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1)由于不了解或忽视交际双方的和文化背景而出现表达失误译者把不该对外只能对内的公示语直接译成了外语,即给对方的理解造成困难,又给外宾留下不好的印象,损害民族和国家的形象。
例如:例8.向文明市民致敬!Salute to Civilized Citizens!例9.争做文明游客,共建生态景区。
Be civilized visitors,set up the ecosystemscenery together!ﻭ这类用语是通过呼吁的方式诉诸市民的公德意识和道德觉悟,以规范本国市民的行为,所以实在是没有对外翻译的必要 [5]。
况且,读了这样的文字反而会产生不好印象,还以为该国市民和游客是uncivilized people(野蛮人)呢!另外,还有类似的“小心扒手”,“违者罚款”,“严禁”,“严禁随地吐痰、便溺”等明显具有本土意义的汉语公示语也没有必要译成外文. ﻭ(2)忽视文化和价值观念差异而导致的语用失误.许多公示语的英译错误不仅是用词不当或翻译不准确,其错误在于缺乏对中西方两种文化差异的了解.例10.(某市公共汽车告示)老年人优先候车Old People Waiting and Gettingon First在,我们常说“请为老、弱、病、残和孕妇让座"。
公示语英译中的语用失误
公⽰语英译中的语⽤失误2019-06-26摘要:本⽂以语⽤学的语⽤失误理论为分析框架,分析了公⽰语英译中存在的各类语⽤失误,指出公⽰语的英译应注重语⽤语⾔等效和社交语⽤等效。
关键词:公⽰语;语⽤语⾔失误;社交语⽤失误中图分类号:H059 ⽂献标识码:A ⽂章编号:1005-5312(2013)17-0214-01⼀、引⾔公⽰语是⼈们⽣活中最常见的实⽤语⾔,是⼀种公开和⾯对公众的,以达到某种交际⽬的的特殊⽂体。
公⽰语在我们⽣活中应⽤⼴泛,⼏乎随处可见,例如路标、⼴告牌、商店招牌、公共场所的宣传语、旅游简介等等。
公⽰语是国际化都市、国际旅游⽬的地语⾔环境、⼈⽂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以语⽤学的语⽤失误理论为分析框架,分析公⽰语英译中的语⽤失误问题。
语⽤失误不是指来⾃语⾔本⾝的语法错误等⽅⾯的问题,语⽤失误⽐语法失误产⽣的不良影响更为严重,因为“语法错误只表明使⽤语⾔不够熟练,⽽语⽤失误却说明说话⼈的品质。
”⼆、语⽤失误语⾔学家Jenny Thomas认为,语⽤失误指表达不合适或表达⽅式不妥,不合⽬的语习惯等导致交际不能取得效果的这类语⽤⽂化错误。
她把语⽤失误现象分为两种:⼀种是语⽤语⾔失误(pragma-linguistic failure);另⼀种是社交语⽤失误(socia-pragmatic failure)。
(⼀)语⽤语⾔失误语⽤语⾔失误指将本族语对某⼀词语或结构的语⽤意义套⽤在外语上造成的语⽤失误。
这类失误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1.把汉英词语⼀⼀对应造成的语⽤失误。
英语中的词和概念与汉语并不完全是⼀⼀对应,⽽是呈现复杂的关系,翻译时如果⼀⼀对号⼊座,就会闹出笑话。
如例.⼩⼼绊倒Be Careful Trip “⼩⼼什么” 在英语中不⽤“be careful of”。
这⾥的“⼩⼼” 是“警⽰―beware of”,不是特别“细⼼―be careful”的意思。
为此,涉及汉语 “⼩⼼”的英译,如“⼩⼼路滑”可以有两种译法“Beware of Slippery Road”或 “Caution:Slippery Road”; “⼩⼼地滑”译为“Caution: Wet Floor”或“Watch Your Step”。
城市公示语翻译失误现象探究
城市公示语翻译失误现象探究城市公示语是城市管理部门发布的一种宣传和指引方式,旨在向公众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政策指导。
在翻译过程中,常常出现一些错误和不准确的现象。
本文将就城市公示语翻译失误现象进行探究,并提出改善翻译质量的建议。
第一,字面翻译。
许多城市公示语在翻译时只是简单地进行字面翻译,而没有充分考虑上下文以及当地的文化背景。
这种翻译方式容易导致词语的意思被曲解,或者翻译后的语句听起来生硬、难以理解。
“禁止吸烟”被翻译为“Prohibit smoking”,虽然基本传达了信息,但缺乏当地文化的考量,无法很好地达到宣传和引导的目的。
第二,语法错误。
翻译城市公示语时,常常出现语法错误的问题。
一些翻译者可能没有进行语法校对或者缺乏语法知识,在翻译过程中忽略了句子结构和词语之间的搭配。
这导致翻译出来的语句不通顺,很难理解。
“请勿在此区域停车”被翻译为“Please do not stopping the car in this area”,明显存在停车和停止搭配错误。
用词不当。
在翻译城市公示语时,一些翻译者可能没有选择合适的词汇,导致翻译结果与原文意思相差较大。
有时候,译者可能选择了近义词或者直译词,但这些词汇在当地并不常用或者不准确。
“无证骑行罚款200元”被翻译为“Fined RMB200 for riding without a certificate”,而不是使用“riding without a license”的表达方式,这使得翻译结果不够准确和可信。
针对以上问题,建议翻译城市公示语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提高翻译质量。
了解当地文化和习惯。
通过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社会背景和习惯,能够更好地理解原文的意思,并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注重语境和上下文。
翻译时应该注意将词语和句子置于正确的上下文中,以确保翻译结果能够准确传达原文的意思。
进行语法校对。
在翻译过程中需要注意语法结构和词语搭配的正确性,避免出现语法错误的情况。
浅析国内公示语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国内公示语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翻译工作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而公示语翻译作为翻译的一种特殊形式,也经常出现各种问题。
本文将就国内公示语翻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存在问题1. 语言表达不准确在我国的公示语翻译中,经常出现语言表达不准确的问题。
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一些公示语的翻译往往无法准确表达原文的含义,导致传播对象难以理解。
原文可能是“禁止吸烟”,但翻译成“不准抽烟”,这两种表达虽然含义差不多,但在特定场合下,就可能引起误解。
如果是在医院或学校等场所,应该使用“禁止吸烟”这样的表达更能凸显禁止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2. 文化差异导致理解不当公示语的翻译中,会经常出现因为文化差异而导致的理解不当的问题。
中国的公示语往往包含着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而在翻译过程中,由于翻译人员可能对中国传统文化不够了解,导致译文与原文相去甚远。
原文可能是“礼让行人”,但翻译为“礼貌过马路”,显然,这样的翻译无法准确表达原文的含义,反而会给行人造成误解,认为过马路时需要更多的礼貌。
3. 翻译风格不统一在公示语的翻译中,由于翻译人员的水平和风格不同,导致译文的风格也不尽相同。
有的译文偏向于口语化,表达生动形象,有的译文则偏向于正式化,过于拘谨。
这样的翻译风格不统一,不利于传达传播对象的统一性和权威性。
二、对策建议1. 提高译者的语言功底和翻译水平在公示语的翻译中,最根本的解决办法是提高译者的语言功底和翻译水平。
只有熟练掌握原文的语言表达方式,才能更好地理解原文的含义,并有能力准确地将其表达出来。
应该加强对翻译人员的培训和学习,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和翻译水平。
2. 加强文化背景的了解和运用在公示语的翻译中,应该加强翻译人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运用,以便更好地理解和翻译原文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只有真正理解了原文的文化内涵,才能更好地将其表达出来,避免文化差异导致的理解不当。
论公示语翻译中的常见错误
论公示语翻译中的常见错误公示语双语翻译是每个城市对外宣传交流的一种重要途径,能够鲜明得表现出一座城市的软文化实力。
英译公示语时,我们需要了解中英语言文化的差异以及避免社交环境下的语用错误,才能展现出公示语应有的功能。
本文分析了公示语翻译的常见语用错误、过度翻译现象,总结了翻译公示语的方法策略,规范正确的公示语翻译对国家间的文化交流、经济发展的作用不容小觑。
标签:公示语;语用错误;过度翻译;翻译策略一、引言公示语是生活中最常见的“语言”,是一种公开面向公众的,以达到某种交际目的的指示性文字。
在我们的生活中,公示语随处可见,被广泛使用在路标、广告牌、公共场所的宣传语、旅游概况等地方。
公示语是国际化城市、旅游目的地语言环境、人文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为公示语在公众和旅游参观者的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如果对公示语有任何误解、滥用,都可能产生不必要的麻烦。
翻译不当可能影响到一个城市和地区的形象以及对外交流,并可能对外国游客造成许多不利影响。
在公示语翻译的实践中,必须考虑到文化差异、公示语的特点。
二、汉英公示语翻译常见的错误类型公示语常见的翻译错误类型有:过度翻译,语用失误等。
(一)过度翻译过度翻译是指忽视了翻译的基本原则,尊重原文。
公示语过度翻译的字面表现有:(1)词汇过度翻译Over-translated:翻译超出了原先的信息量,就会显得冗余、重复。
比如说:注意安全CAUTION DANGER;正确译法应该是CAUTION,这一词本身就代表了让人对于危险要小心谨慎,不需要再译出一个重复意义的词。
英汉语言的差异性,通常会造成公示语翻译时词汇层面上的累赘重复(Wordy)。
根据The free dictionary 的释义,此处的Wordy可理解为:包含公示语意义的词汇量超过所需词汇量。
少数单词即可达意,但追求词汇形式的对等而不注重文化语境的要求,采用了生硬重复的译法。
词汇过度翻译常常表现为同义词或叠词、行政区域名称以及某些介词的生硬翻译。
公示语纠错
公示语纠错一、语法错误语法错误是指公示语中存在的不符合语法规则的现象。
例如,“请勿乱扔垃圾”中的“勿”应该改为“不要”,因为“不要”是更常见的否定表达方式。
二、拼写错误拼写错误是指公示语中存在的拼写错误或打字错误。
例如,“严禁烟火”中的“烟”被误写为“因”,“小心地滑”中的“地”被误写为“的”。
三、语义错误语义错误是指公示语的意思与实际意图不符或引起误解。
例如,“由此进入”可能被误认为是“只能从此进入”,而实际意图是引导游客从这里进入。
四、标点符号标点符号在公示语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起到断句、强调等作用。
例如,“请走人行道”中的逗号应该改为感叹号,以强调行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五、表达方式表达方式是指公示语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
例如,“请勿践踏草坪”的表达方式过于生硬,不够亲切,可以改为“请爱护草坪,不要踩踏”。
六、语言统一语言统一是指公示语中使用的语言应该统一规范,避免出现不同语言版本的现象。
例如,同一个公示语在不同地方出现时,应该保持语言的一致性和规范性。
七、文化敏感度文化敏感度是指公示语应该考虑到不同文化背景和理解习惯,避免出现文化冲突或误解。
例如,“Happy Chinese New Year!”在某些场合可能不太合适,应该改为更符合语境和习惯的表达方式。
八、语言准确性语言准确性是指公示语应该准确无误地传达信息,避免出现歧义或误导现象。
例如,“停车收费”应该明确标明收费标准和收费时间等具体信息。
九、视觉效果视觉效果是指公示语的字体、颜色、大小等视觉元素应该符合规范和标准,以便更好地吸引注意力和传递信息。
例如,“紧急出口”的字体和颜色应该醒目突出,以便在紧急情况下更容易被发现和识别。
十、法律合规性法律合规性是指公示语应该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避免出现违法或违规现象。
例如,“禁止吸烟”的标识应该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并标注在显眼的位置上。
公示语汉译英翻译常见错误
公示语汉译英翻译常见错误word格式论文公示语汉译英翻译常见错误公示语汉译英翻译常见错误近年来,随着中国与国际间交往的日益密切,在政治、经济、文化、旅游等方面加快与其他国家的融合与共同发展,中国在打开国门加快经济建设的同时,也注重文化的建设,现代化的生活节奏与国际化的文化环境,既满足了国际旅游者,外交人员,商务人员等在中国经历和体验不同文化的需要,又提升国家或城市的自身形论文联盟象。
因此,对于到访的国际友人来说,要想让他们在中国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公共场所的英文公示语就显得非常重要,它明确地告诉信息接受者相关信息和友善提示。
所以,英文公示语对城市乃至国家的形象与对外宣传的影响显而易见。
毋庸置疑,在公共场所使用规范化的伴有英文的公示语对中国加快国际化进程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因此,正确的做好公示语英汉互译为外国友人提供便利的同时,展示良好的中国形象,已经成为伴随国际交流日益融洽过程中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
如何使用恰当的词语及形式将公示语有关信息准确地传达给公众,是公示语汉英互译的关键所在。
公示语通常出现在醒目的位置,具有窗口的作用,其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几乎涉及到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如街头的路牌、广告牌、路标、商店招牌、警示语、宣传语、旅游简介等等。
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它用图标或文字与图标相结合等方式把必要的、有用的信息传达给大众,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帮手。
word格式论文作为一种特定功能的文本形式,公示语应用历史久远,对其翻译研究意义深远。
在世界各民族的社会、文化、经济发展进程中,准确的公示语翻译对外籍人员来说,具有良好交际效果,可有效地对其规范社会行为,提高生产效率以及优化生存质量等方面。
由于公示语在传递信息中的语言特色和特殊功能,我们应该认清公示语翻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背后的原因。
将极大地有助于翻译人员采取正确的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来解决问题。
要想解决以上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公示语翻译研究趋势。
公示语翻译的十种错误观念
人 的行为 , 常有一 定 目的性 。 通 公示语 翻译 的 产 生也是 在一定 目的支配 下 的行 为 ,那就是 为不 懂 汉语 或 者汉 语 不甚 灵光 的 人提 供公 示语 信 息 。
轨道在 哪里才起 作用 。 设立 双语标示牌 , 因为有 是
的 问题 。
关键词 : 公示语 ; 翻译 ; 目的论
Te ic n e i ns i h a l to f Pu i g s n M s o c pt o n t e Tr nsa i n o bl Si n c
H A G D xa D aj n U N ei n U Xi u o
一
味 的照搬 国外的公示语 , 甚至抹 杀文化 差异性的现 象也影 响 了公 示语 翻译 的得 体性 。 还有 就是 以
为翻译使用的语种越 多, 国际化程度就越 高。 重文字表述轻图示, 群众运动式的纠错 , 和把不该承担 公示语和 国际接轨 的任务 交给公共 交通部 门和政 府部 门来承担 ,也 是 "前公 示语 翻译 中值得 注意 3 -
明确的需求 , 是为了给国际人士提供便利 , 绝不是
像 乞讨 的人也 在 纸上 写 上 m ny那样 来 赶 时髦 。 oe
・
31・
《 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09  ̄ 0 年第 2 2 期
・ 言学理论 与研 究 ・ 语 源自我国的《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明确规定 , 也 广播 、
to e t r in s co .
Ke r s: u lc i n ;r n lto s o o t e r y wo d p b i sg s ta sa in; k p s h oy
公示语汉译英翻译常见错误
公示语汉译英翻译常见错误[摘要]公示语英译文本在城市对外宣传自身形象的活动中起重要作用,并且,每个城市对于英译文本公示语的需求与日俱增。
对公示语汉英翻译中经常出现的错误进行分析,将汉语直接翻译成英语;英译文本语意交际效果欠佳;英文与汉语拼音混用等。
针对公示语翻译中出现的误译提出相应的,符合英美国家语言习惯的译文。
[关键词]公示语;汉英翻译近年来,随着中国与国际间交往的日益密切,在政治、经济、文化、旅游等方面加快与其他国家的融合与共同发展,中国在打开国门加快经济建设的同时,也注重文化的建设;现代化的生活节奏与国际化的文化环境,既满足了国际旅游者,外交人员,商务人员等在中国经历和体验不同“文化”的需要,又提升国家或城市的自身形象。
因此,对于到访的国际友人来说,要想让他们在中国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公共场所的英文公示语就显得非常重要,它明确地告诉信息接受者相关信息和友善提示。
所以,英文公示语对城市乃至国家的形象与对外宣传的影响显而易见。
毋庸置疑,在公共场所使用规范化的伴有英文的公示语对中国加快国际化进程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因此,正确的做好公示语英汉互译为外国友人提供便利的同时,展示良好的中国形象,已经成为伴随国际交流日益融洽过程中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
如何使用恰当的词语及形式将公示语有关信息准确地传达给公众,是公示语汉英互译的关键所在。
公示语通常出现在醒目的位置,具有窗口的作用,其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几乎涉及到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如街头的路牌、廣告牌、路标、商店招牌、警示语、宣传语、旅游简介等等。
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它用图标或文字与图标相结合等方式把必要的、有用的信息传达给大众,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帮手。
作为一种特定功能的文本形式,公示语应用历史久远,对其翻译研究意义深远。
在世界各民族的社会、文化、经济发展进程中,准确的公示语翻译对外籍人员来说,具有良好交际效果,可有效地对其规范社会行为,提高生产效率以及优化生存质量等方面。
公示语的翻译问题
公示语的翻译问题摘要:公示语翻译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但其中也存在一些错误的观念,如公示语翻译的对象不明确,没有区分对内的公示语和对外的公示语,依然按照忠实的原则,采用一一对应的模式来提供公示语信息,而不是从功能的角度考虑等效翻译,甚至以为翻译提供的信息越多越好。
此外一味的照搬国外的公示语,甚至抹杀文化差异性的现象也影响了公示语翻译的得体性。
还有就是以为翻译使用的语种越多,国际化程度就越高。
重文字表述轻图示,群众运动式的纠错,和把不该承担公示语和国际接轨的任务交给公共交通部门和政府部门来承担,也是当前公示语翻译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最好的公示语就是那些不引起人们关注的公示语,它尽职尽责地向人们提供所需要的信息。
而现在公示语翻译所出现的错乱,不但引起公众、学者、国际人士、媒体、政府的关注,而且变成了一场群众翻译纠错运动,几乎成了全民的话题。
从公示语翻译中所产生的错乱现状,可以发现人们对公示语翻译的认识还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就当前公示语翻译中所存在的问题,做了简单的梳理,大致有以下十种错误观念。
1.没有明确的翻译服务对象人的行为,通常有一定目的性。
公示语翻译的产生也是在一定目的支配下的行为,那就是为不懂汉语或者汉语不甚灵光的人提供公示语信息。
因此,公示语翻译的服务对象是以英语为母语或者以英语作为交际语言的人群。
因此,公示语翻译是因有明确的服务对象需求,才主动提供这种服务,而不是臆想的、抽象的服务对象。
公示语译者首先要有明确的公示语翻译的对象意识,即翻译目的论(Skopos theory)所强调的“目标文本接受者”。
在一些领域,可能完全涉及不到英语的需求人群,那就没有必要冒充什么国际化,大跃进式地与国际接轨,而是先看清楚是否需要接轨,再确认轨道在哪里才起作用。
设立双语标示牌,是因为有明确的需求,是为了给国际人士提供便利,绝不是像乞讨的人也在纸上写上money那样来赶时髦。
我国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也明确规定,广播、电影、电视用语用字;公共场所的设施用字;招牌、广告用字;在境内销售的商品的包装、说明等应当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基本的用语用字。
公示语英译语用失误论文
公示语英译语用失误论文概述公示语在现代社会中十分常见,涉及法律、安全、交通、公共服务等多个领域。
在国际化背景下,英译语的准确性尤为重要,然而在实际使用中,我们发现公示语的英译语存在诸多失误。
本文将探讨公示语的英译语用失误现象,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失误类型公示语的英译语失误类型多种多样,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类型:字面翻译失误字面翻译指的是直接将中文单词逐字逐句翻译成英语,不顾及英语语法和惯用法。
这种翻译方法会导致很多语法错误。
例如:•英语中不使用“请留步”的说法,应该使用“Please come in”或者“Welcome”。
•中文中使用“请勿收垃圾”,但正确的翻译是“Please do not litter”。
断句不当断句不当是指英文公示语的长度过长,或者使用了过多的逗号和句号,使读者阅读不流畅。
这种现象尤其在交通领域的英文公示语中比较普遍,例如:•“Please do not park here, this is a no parking area”应该修改为“Please do not park here, this area is for no parking”。
•“The traffic lights turn green, please walk”应该修改为“The traffic lights turn green. Please walk”。
用词不当用词不当指的是在英语公示语中使用了过于生硬的词汇或不恰当的词汇。
这种失误可能会使读者产生误解。
例如:•中文公示语中使用“请勿踩草坪”,但在英语中应该用“Please do not walk on the lawn”。
•中文公示语中使用“请勿商业广告”,但在英语中应该用“Please do not put up commercial signs”。
失误原因公示语英译语的失误主要源于两个方面,一是翻译人员个人英语水平、文化背景等因素的限制,二是翻译软件的低效性和不准确性。
汉语公示语英文翻译中的问题及其伦理引导
汉语公示语英文翻译中的问题及其伦理引导
问题:
1.翻译不准确:由于语言和文化差异,翻译可能存在不准确的情况,甚至可能导致误解。
2.礼仪问题:汉语公示语常常包含礼貌用语和谦虚语,英文翻译时可能需要调整语气和用词。
3.文化差异:汉语公示语中可能包含中国特有的文化元素,需要针对不同的语境进行翻译。
4.语言风格:汉语公示语的语言风格可能比较正式、庄重,而英文翻译可能需要更加简洁、通俗易懂。
5.翻译标准:翻译时需要遵守相应的翻译标准,以确保翻译结果的准确性和连贯性。
伦理引导:
1.尊重文化差异:在翻译汉语公示语时,应尊重中文表达方式和文化差异,避免用英语的思维方式来翻译。
2.保持客观中立:在翻译时,应保持客观中立,避免加入个人观点或情感色彩。
3.保护隐私权:在翻译涉及到个人隐私的公示语时,应注意保护个人隐私权,并避免泄露个人信息。
4.保护知识产权:在翻译涉及到知识产权的公示语时,应遵守相应法律法规和知识产权保护原则,以确保翻译结果的合法性和权益保护。
5.确保翻译准确性:在翻译时,应充分了解公示语的背景、用途和语境,遵守翻译规范,确保翻译结果的准确性和连贯性。
城市公示语翻译失误现象探究
城市公示语翻译失误现象探究近年来,城市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公示语,这些公示语广泛地存在于城市的各个角落,如购物商场、政府机关、公共交通等地。
然而,在这些公示语中,存在一些语言表述上的失误。
这些失误不仅会误导读者,还会影响城市形象。
因此,本文将就这一现象进行探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公示语翻译失误的表现形式公示语翻译失误的形式有很多,但以下几种是较为典型的表现形式:1、语法不当公示语中出现的语法失误主要表现在句法结构、语序等方面。
例如:“为保障公共安全,请不要在车内吸烟”,正确的表达应当是“为保障公共安全,请勿在车内吸烟”。
2、词义混淆公示语中出现的词义混淆主要表现为词意不当、多义词搭配不当等。
例如:“不要把山西机场当成机场废物”,正确的表述应为“不要把废弃物扔在山西机场”。
3、语言表述不清公示语中出现的语言表述不清主要表现为描述不准确、表述不严谨等。
例如:“禁止酒后驾车,一经发现立即给予警告处理”,正确的表述应为“禁止酒后驾车,一经查处将受到相应的处罚”。
因此,为了避免公示语的表述错误,我们必须对公示语进行认真细致的翻译工作。
二、公示语中的翻译错误原因1、翻译人员专业水平不足翻译人员对某些专业词汇和场景的翻译不准确,导致公示语中出现错误。
2、语言文化差异公示语往往需要面向具有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的读者,因此可能存在翻译过程中的语言文化差异,使得一些公示语的语言表述不当。
3、翻译过程中存在的化简和漏译公示语往往需要对某些内容进行简化,而在此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疏忽和漏译。
1、加强翻译人员的职业培训翻译人员在进行公示语的翻译时应当严格遵循翻译规范和标准,提高翻译人员专业水平,增加翻译过程中的准确性、档次和规范性。
2、注重语言文化交流公示语翻译应当注意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差异,以免出现表述不当的情况。
3、关注翻译的完整性公示语的翻译应当遵循完整、准确的原则。
在翻译过程中,不应简单化和漏译,以确保语言表述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示语翻译的十种错误观念黄德先(中国民航飞行学院)杜小军(四川大学)《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2009年第2期,第31-35页摘要:公示语翻译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但其中也存在一些错误的观念,如公示语翻译的对象不明确,没有区分对内的公示语和对外的公示语,依然按照忠实的原则,采用一一对应的模式来提供公示语信息,而不是从功能的角度考虑等效翻译,甚至以为翻译提供的信息越多越好。
此外一味的照搬国外的公示语,甚至抹杀文化差异性的现象也影响了公示语翻译的得体性。
还有就是以为翻译使用的语种越多,国际化程度就越高。
重文字表述轻图示,群众运动式的纠错,和把不该承担公示语和国际接轨的任务交给公共交通部门和政府部门来承担,也是当前公示语翻译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公示语;翻译;目的论最好的公示语就是那些不引起人们关注的公示语,它尽职尽责地向人们提供所需要的信息。
而现在公示语翻译所出现的错乱,不但引起公众、学者、国际人士、媒体、政府的关注,而且变成了一场群众翻译纠错运动,几乎成了全民的话题。
从公示语翻译中所产生的错乱现状,可以发现人们对公示语翻译的认识还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就当前公示语翻译中所存在的问题,做了简单的梳理,大致有以下十种错误观念。
1.没有明确的翻译服务对象人的行为,通常有一定目的性。
公示语翻译的产生也是在一定目的支配下的行为,那就是为不懂汉语或者汉语不甚灵光的人提供公示语信息。
因此,公示语翻译的服务对象是以英语为母语或者以英语作为交际语言的人群。
因此,公示语翻译是因有明确的服务对象需求,才主动提供这种服务,而不是臆想的、抽象的服务对象。
公示语译者首先要有明确的公示语翻译的对象意识,即翻译目的论(Skopos theory)所强调的“目标文本接受者”。
在一些领域,可能完全涉及不到英语的需求人群,那就没有必要冒充什么国际化,大跃进式地与国际接轨,而是先看清楚是否需要接轨,再确认轨道在哪里才起作用。
设立双语标示牌,是因为有明确的需求,是为了给国际人士提供便利,绝不是像乞讨的人也在纸上写上money那样来赶时髦。
我国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也明确规定,广播、电影、电视用语用字;公共场所的设施用字;招牌、广告用字;在境内销售的商品的包装、说明等应当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基本的用语用字。
确实有需要用英文的地方,才加上英文,并不是所有的标牌都加上英文,比如“语言文明,礼貌待人”,就没有必要翻译为Speak nicely,Treat people well;再比如“禁止在公园内随地大小便”,“文明参观,讲究卫生”,“有您的参与,垃圾不会无家可归”等。
2.翻译时没有区分对内的公示语和对外的公示语有些汉语公示语,在人们看来没有任何刺眼的地方,一旦翻译为英语,就会显得过于直露,不得体。
英语中,语言的得体性往往产生于间接、含蓄。
因此,不能够把一些对内的公示语拿来对外。
如“衣履不整,恕不接待”,人们也是见怪不怪,而翻译为英语Proper dress required,就会让人觉得有歧视的成分存在。
“文明参观,讲究卫生”的英语翻译Visit in civilization,pay attention to hygiene!就显得可笑、粗鲁。
不同语言文化的人群对警示信息的反应存在差异。
汉语中表示警告的公示语,大多语气较重,如含有“禁止”、“不要”、“请勿”等字样,而有些在表达强烈禁止时含蓄委婉,语气不严,而进行友善提示时又略显生硬,拒人于千里之外。
而英美等国家标准推荐使用“小心”、“警告”和“危险”作为警示用语,以表示不同的危险程度。
研究表明,中美两国受试者对这类警告的反应的差异很明显(赵正宣,饶培伦,刘成益2006:102)。
针对这些公示语的翻译,一定要有明确的翻译服务对象意识,在翻译时要注意到这种对内和对外提供的信息所产生的差异。
国外常用的公示语,不一定适合对内使用。
国外很多地铁出口用ABCD字母标注,一些人为了与国际接轨,把对中国人来说很熟悉的“东、南、西、北”出口全面接轨了,以至于不常坐地铁的本地人也看不太明白,更不用说外地人了。
这种内外不分的做法,只会引起混乱。
3.以为翻译提供的信息越多越好用公示语来提供各种人性化的服务,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
这些人性化的公示语也被一字不漏地用英语传递了出去,以为这样所提供的服务就周到、热情了。
殊不知,公示语的运用不是以信息多少来判定是否满足人们的需求,而是看是否恰当,是否符合公示语的目的。
比如某地公交车上的广播,“各位乘客大家好,欢迎乘坐××路公交车,本车由××××开往××××,途经××个站点,准点运行××分钟,早晨××发车,晚上××收车,请掌握好乘车时间以免错过,请各位乘客自觉遵守乘车规则,前上后下,谢谢!”这段广播的英语翻译:Good morning,ladies and gentlemen,welcome to board No.××bus.Our bus is going from××××to××××.It will pass××stops and take about ××minutes on the whole line.Our service time is from××am.to××pm.Please pay more attention to our service schedule and not to miss the bus.Please follow the passengers’regulation,allow these passengers to get off before you get on.Thank you!这就是典型的公示语信息扰民,利用公示语对乘客狂轰滥炸,似乎不把英语学好连乘车的乐趣也没有了。
那才是开始,一路上的汉英广播,轮番轰炸乘客,让人不得片刻安宁。
再看看乘客下车时的待遇“,前方到站是本次车的终点站××××,请乘客拿好随身携带的物品,依次从后门下车,欢迎您再次乘坐××路公交车,如果您对我们的服务有什么意见和建议,请拨打公交热线××××6868,祝您一路平安,谢谢!”这段广播的英语翻译是:The next stop is our terminal××××;please get all your belongings readyto exit from the back door.Please come back again.If you have any good ideas or suggestion,please call the hot line xxxx6868.Have a good trip.Good-bye!尽管满口的please,试想乘客哪里来这样的热情,享受你的人性化服务。
公交车所提供的公示语信息,就是要告诉乘客你现在到达哪个车站,没有必要附加其他任何更多的内容。
此外,公示语不同于书籍,要简单平民化,所以不论是汉语还是英语,都应该简洁,防止所谓的温馨提示泛滥。
4.没有区分“翻译”和“信息提供”一些翻译观念也会导致公示语的翻译错误。
大众甚至一些专业人士对翻译的理解,依然是所谓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以“信达雅”为标准的语言转换行为,认为一切语言间转换都得遵循忠实通顺原则。
把汉语的公示语转换为英语,其实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翻译行为,而是用英语提供公示语信息的行为,按照目的论者弗米尔(V ermeer)的说法,就是一种“信息提供”(information offer)。
遵循“目的论”的“信息提供”原则,汉语公示语的英语信息提供才可能走出误区,摆脱因翻译之名而导致的困境。
目的论者的“信息提供”,认为原文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原文,而只是译者可以使用的信息中的一种,因此也不要求对等或者忠实地在译文中把原文再现出来。
译者作为这种信息的传递者,要根据接受者的需求来确定、选择传递哪些信息,把被选中的信息通过使用译者认为合适的对传达目的有利的语言转移到目的语中,从而实现公示语的指示性、提示性、限制性、强制性四种突出的应用功能。
因此,公示语的翻译应该归属于隐性翻译(covert translation),是通过生成与源文本功能对等的文本,来隐藏其属于翻译文本的本质。
因此,汉语公示语的英语表达,是另外一套服务于英语受众的独立存在的文本。
如公交车报站广播仅仅起到一个提示性功能,没有任何特指意义,对那些附加在其上的功能,在翻译时译者应该做出自己的选择,删除掉多余的信息,而不是忠实地传递原文的所有信息。
如“叮咚(提示音),×××站到了,请后面下车。
本车××路无人售票车,票价1元,方向×××,乘客朋友们,乘车是您的权利,助人是您的义务,请您关注身边需要照顾的人,让我们共同加强公民道德建设,营造车厢文明环境。
”这样明显带有宣传性质的报站广播,所提供的信息就是到达某个车站,而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翻译,也就没有必要再忠实了。
5.以为汉英公示语是一一对应一些人认为放置在同一块标牌上的公示语翻译,肯定是汉语和英语一一对应的,否则就担心会出错,导致别人的笑话。
恰恰就是这种一一对应的观念导致了错误的翻译。
汉语的公示语是为熟悉汉语的人士提供信息,有其独立存在的地位。
同样,英语公示语也是一种独立存在,和汉语公示语不是语言上的对应关系,而是功能上的对应。
比如“佛教圣地,清净庄严,洗心池内,严禁乱丢。
”是一个禁止性的提示,所提供的信息就是此处严禁乱丢垃圾。
而下方的英语翻译显得多余,Washing heart pool,So pure and so clean,Holy Buddhism land,No Litter into please.如果实在要在此处提醒国际游客,只需注明No Littering就可以了,确保英语翻译的功能一致。
国内这样的对应随处可见,如“有难事,找民警”,If you have any trouble please ask for the policeman.“小心压破玻璃受伤”,Don’t press the glass to get hurt.“公共厕所”,对应于Public Toil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