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文学发言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土文学
A、学情分析
从我个人的教学经验看,学生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对乡土文学的理解是比较感性也比较狭隘的。我在教授本单元前曾让学生先写下自己对乡土文学的理解(要求不查任何资料,只写自己的真实想法)。下面呈现的是部分学生的理解:
孙思洋:乡土文学是以故乡为题材的文学,里面所介绍的都是作者亲身经历的或感受的,为我们勾勒出真实的故乡,汪曾祺对家乡高邮的描写、老舍笔下的北京城,至今仍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
高泽奇:乡土即家乡的土地。作家们经常在各地漂泊,很难回一次家乡,而这份漂泊的辛苦只有家乡才能缓解。现实中回不到家乡,于是把家乡写于文章中,也是对心灵的慰藉。
史笛:乡土文学就是讲述那些山里、贫民窟里的穷人的故事。讲讲他们生活艰苦却有着顽强的意志,或是谈谈淳朴的民风、热情的老农民。然后抒发一下对他们的尊敬和对这片土地的赞美。
张昭:乡土文学在我眼中并没有突出的亮点,就是一大堆感情丰富的伟大作者对各自的家乡表达出的千篇一律的感情——伤感啊、怀念啊、热爱啊……相似的内容相似的情。
张盈希:乡土的文字,像阳光下的向日葵,兴高采烈地舒展着自己的身子,绿绿的叶子油得发亮,花盘上满满挤着鼓鼓的瓜子,它充满着生命力,给人温暖的享受。乡土的气息就像微风,吹过我我却不会形容它,但我真真地感受到了它的存在。
白文娟:我认为乡土文学就是写最本质、最不加修饰的平凡小事的文章,但这些最平凡琐碎的小事却能让人感受到最质朴的温情,在灯红酒绿的生活中,给人以清新、自由、恬静的感觉。
许以欣:无论谁都有自己的故乡并往往与故乡有着解不开的情缘,所以人们总能在乡土文学中找到本真的自我,找到自己心灵的避风港——或许自己的记忆与作者的不相吻合,但心中的感情却是殊途同归的——追求故土,回归自我,这就是乡土文学的大智慧。
朱丝雨:我想,乡土文学的美好就在于它让我们认识到,依然有那一方纯净的天空、纯净的土地;依然有那一群还很淳朴、还很真实的乡里人。
孙博宇: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大量的农民子弟涌入城市谋求更好的发展,于是,农村渐渐变成了老人们的孤守地,随着老一代的渐渐离去,很多乡土文化也因少有人问津成为了陪葬品。于是作家们创作出了乡土文学,它为我们保留了正在消逝的一切……
从中不难看出,学生普遍认为乡土文学就是思乡,家乡或许贫穷落后,但很美,值得爱,值得纪念。似乎不用读就知道文章的主旨了,那乡土文学的价值到底在哪里。所以,我希望能通过本单元的教学,让学生真正理解作家的现代情怀,理解他们对乡土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期望与担忧,理解这份深沉的爱而不是一个个抽象的概念。
B、进行单元教学之前,我认为教师应该先对乡土文学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我查阅了相关资料,在此可以向大家做一个简单的汇报总结。
中国现代乡土文学理论,自诞生以来,就存在分歧,这种基于不同立场、不同学术背景、政治背景的分歧,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在建国后的十七年至今,学界对于“乡土
文学”理解的分歧仍在继续。影响比较大的主要是三个人的理论。
1、周作人——民俗学视角的乡土文学理论
严家炎说过:“‘五四’以后乡土文学理论的最重要的倡导者是周作人。他从1921年起, 就在一些文章中表示‘对于乡土艺术很是爱重’, 认为‘风土在文艺上是极重大的’, 如果‘因反抗国家主义遂并减少乡土色彩’, 那‘是觉得可惜的’(《旧梦》序)。”严家炎阐述了周作人提倡乡土文学的三条理由, 认为是为了使新文学在本国的土壤中扎根; 是为了克服新文学在某种程度上的概念化毛病; 是为了发展充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学。可见, 周作人提倡乡土文学是从民族文学建设上着眼的。
周作人认为“国民文化程度不是平摊的, 却是堆垛的, 像是一座三角塔;测量文化的顶点可以最上层的少数知识阶级为准, 若计算其堕落程度时却应以下层的多数愚人为准。”因此,“我们要研究文学或研究文学史, 以至所谓纯文学, 非包括民间文学与通俗文学二类不可。”而“若在中国想建设国民文学, 表现大多数民众的性情生活, 本国的民俗研究也是必要。”为此, 周作人致力于民俗学的研究, 在童话、儿歌、民歌、民谣、神话、传说、风俗和地方志方面都做出了可贵的探索, 成为“中国民俗学的一位重要先驱者”(钱理群语)。
周作人从风俗与文学的关系入手, 阐述了他的乡土文学理论观, 他特别强调乡土文学要有地方色彩, 认为它是建设本民族文学的重要因素, 并说道:“我们说到地方, 并不以籍贯为原则, 只是说风土的影响, 推重那培养个性的土之力。”而且“这不限于描写地方生活的‘乡土艺术’, 一切的文艺都是如此”。
其实,就地域与民俗与文学的关系, 中国古代早有论述, 孔颖达在《十三经注疏》中就说: “南方谓荆扬之南, 其地多阳。阳气舒散, 人情宽缓和柔”;“北方沙漠之地, 其地多阴, 阴气坚急, 故人刚猛, 恒好斗争。”地不同, 民风有异, 文风亦不同。而周作人是从如何发展民族文学的立场强调文学的地方特色。他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为废名的第一部小说集《竹林的故事》写序时, 藉着对废名乡土小说的批评, 论述了地域风俗具有现实性、理想性和独特性的优势。说,“冯君的小说我并不觉得是逃避现实的。他所描写的不是什么大悲剧大喜剧, 只是平凡人的平凡生活, ——这却正是现实。”“冯君所写多是乡村的儿女翁媪的事, 这便因为他所见的人生是这一部分, ——其实这一部分未始不足以代表全体。”它与周作人早期倡导的“平民文学”相一致, 即能“以普通的文体, 记普遍的思想与事实”。
周作人的民俗学研究和他对乡土文学的提倡, 是从大众的着眼点, 探索一种最适合国民个性自由发展的合理生活方式。他认为“纯文学是不能代表全民众的思想的, 也没有什么大的力量。”尤其是“这几年来中国新兴文艺”“太抽象化了, ……却没有真实地强烈地表现出自己的个性, 其结果当然是一个单调。”认为改变这种状况的一个办法是加强地方色彩, “自由地发表那从土里滋长出来的个性。”
周作人对乡土文学地方特色的推崇, 抓住了乡土文学的一个基本因素, 他对“土气息, 泥滋味”的提倡, 从地方风景、地方风俗、地方风情的角度强调了乡土文学的现实主义内涵, 客观上也纠正了当时文界创作的抽象化、概念化的倾向, 并为中国新文学立于世界文学之林指明了一条民族化的创作方向。他的乡土文学理论直接影响了废名、沈从文、汪曾祺等京派乡土文学家, 从二十世纪乡土文学的发展流脉上看, 他也影响了孙犁、刘绍棠为代表的荷花淀派, 并给新时期出现的地域文学提供了理论上的根据。从而形成了二十世纪注重地域色彩的乡土文学流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