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态办公楼设计研究的现状与问题_杨思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第9期总第123期
福 建 建 筑
F ujian A rchitectur e &Constructio n
No9 2008Vo l 123
浅谈生态办公楼设计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杨思声 关瑞明
(华侨大学建筑学院 362021)
摘 要:本文明确了生态办公楼设计的意义,对我国生态办公楼的现状和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后续理论研究与实践创作的有关建议。
关键词:生态办公楼
观念
中图分类号:T U 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135(2008)09-0036-03
The Situation Analysis of Eco -Office building
Y ang sisheng Guan ruiming
(Depar tment o f A rchitectur e,H uaqiao U niversit y 362021)
Abstract:T he paper deter mines the ecolo gica l significance o f the office building design, It also analy sis China's ecolog ical building
on the current situatio n and pr oblems in an in-depth,and proposes a follo w-up study theo ry and pr act ice o f cr eat ing the pro po s -al
Keywords:eco log ical office building
concept 作者简介:杨思声,1977年4月生,男,讲师,博士研究生,
长期从事建筑设计创作和研究。
收稿日期:2008-07-12
基金项目: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名称"生态办公楼设计原理与观念研究",项目编号:
2007DA105167 华侨大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06H ZR13
1 办公楼设计的生态观
办公楼作为21世纪城市中 信息的集散、加工与再创造的场所 ,是城市社会、科技、财政、经济活力的显著索引,城市的核心 象征 。纽约曼哈顿作为世界经济中心,办公楼的大量集聚以及形成的景观很大程度上说明了办公楼越来越成为城市 经济权力 中心场所。(图1)世界贸易中心办公大楼的被攻击,是对这一经济权力场所的反抗,从另一侧面也反应了办公
楼在当代城市中的地位。
图1 纽约曼哈顿的办公楼群
Fig 1New York's M anhattan office bu ilding group
在我国的城市中,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办公建筑也越来越扮演着城市社会经济生活中不可缺的角色,然而与此同时,大量的现代办公环境却建立在一种奢糜的消费方式的基础
之上:恒温恒湿的中央空调与大量的人工照明系统蚕食着自然界有限的资源;上班族们似乎早已习惯了荧光灯、镇流器、风机盘管与一年四季的衬衫、领带,习惯于这种毫无生气的 舒适感 。办公建筑在大量耗能的同时,作为 经济权力 建筑也做出了生态环境建设的负面表率,产生了超过自身范围的影响。当 生态觉醒 的浪潮逐渐地席卷全球,尊重自然、关注环境可持续、创造健康的生活与消费方式正在成为这个时代的强音。面对全球范围绿色思潮的巨大冲击,我们有必要改变以往陈旧的观念,去创造一种崭新的、健康的、富于生气的生态办公建筑模式。
生态观念在办公楼建筑设计中的建立在我国目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现状背景下,要贯彻实现确有困难。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与环境生态难得到和谐,公共政策的控制难全面改变这种状态。作为经济、社会、科技、财政显著索引的城市核心的办公楼应该主动做出表率作用,承担起人类社会的重要责任。
2 我国生态办公楼设计理论与实践现状
目前我国关于生态办公楼研究的论文有,夏海山发表的著作 城市建筑的生态转型与整体设计 文中对我国的生态建筑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其中对生态办公楼的设计也进行了小篇幅探讨[1]。清华大学胡绍学、宋海林等人对生态办公楼的实验性研究在国内产生了一定影响,其发表于建筑学报2000年第5期的 生态建筑研究绿色办公建筑 清华大学设计中心楼(伍威权楼)设计实践和探索 [2],通过对清华大学设计院办公楼(图2)的设计实践和研究,提出绿色办公建筑新设计理念并分析了实现 绿色办公建筑 的几种设计策略:缓冲层策略、利用自然能源策略、无害化健康化策略以及整体绿色化策略。宋海林博士论文 中国绿色办公建筑研究 ,同样结合清华大学设计院办公楼论述了生态型办公建筑的各种技术策略。胡绍学、黄柯等发表于建筑学报2004年第3期的 生态办公建筑的有效实践 清华大学设计中心楼综合评价 对清华大学设计中心楼的生态实践进行建成后的实际检测评价。周正楠、栗德祥发表的论文 清华大学超低能耗示范楼介绍 (发表
2008年第9期总第123期杨思声等 浅谈生态办公楼设计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37
图2 清华大学设计中心楼
Fig 2Design Center b uilding in Ts inghua U niver sity
于 绿色建筑与建筑技术 )以及周正楠、薛志峰等发表于建筑学报2004年第3期的 清华大学超低能耗楼设计理念介绍 对清华大学超低能耗示范楼的生态设计策略和各项生态技术也做了一定的分析[3]。卜震,陆善后发表的 生态办公示范楼节能设计及能耗模拟分析 ,介绍了上海市生态办公楼集成应用的多项建筑节能技术,采用DeST 和T A S 软件对其全年的能耗进行了动态模拟计算,并分析了各种节能措施的节能效果。位于上海建筑科学研究院莘庄科技发展园区内的生态办公示范楼的建造实验研究对我国的生态办公建筑的发展起了技术上的推动作用。
3 当前我国生态办公楼设计研究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生态办公楼设计理论与实践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国内生态办公楼的设计理论和实践研究常局限于 如何创作出具有生态特点的办公楼 的研究视野中,缺乏对生态办公楼的 经济效益 进行深入探讨[4]。以上海建筑科学研究院在莘庄科技发展园区内的生态办公示范楼的设计
研
图3 上海生态办公示范楼
Fig 3M odel eco-office bu ilding in Shanghai (图片引自:http://bbs chinazh uyi com )
究[5][6]为例可以说明此问题。(图3)虽然 上海生态办公楼
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对节能效果、资源节约和回收利用、人体健康等建筑生态性设计方面的探索较多,并取得了相应的成果。但是,其生态办公楼建设的经济性研究却没能取得实质性进展,每平方米造价为4603元,比普通办公楼每平方米造价3140元增加了46 6%,一次性投资成本大,虽然这些初次投资成本可以在将来的二三十年中陆续节约出来,但是回收的周期相对较长。除了造价外,上海生态办公楼设计研究中对其中某
些生态技术的应用也未能考虑经济效益,如中水回用处理技术未能结合建筑的规模,设计成日处理20t,而实际使用仅为6t/d 。这显然忽略了经济效益的研究。
目前生态办公楼设计研究中,重视对生态策略和技术的研究,却忽略经济可行性的分析。这使得生态办公楼设计理论和实践的 示范和宣传效应 大大超过其 实际应用的借鉴价值 ,流于实验性。我国当前处于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生态策略和生态技术的研究固然重要,但是如何能研究出适应特定经济国情,特别是适应我国广大中小城市经济条件的生态办公楼设计方法,也是不容忽视的研究课题。
第二,国内生态办公楼设计研究大多集中在生态技术策略和各种生态技术手段的研究上,把生态办公楼设计的技术研究等同于生态办公楼设计的研究。这样往往使得生态办公楼的设计成为了一项纯技术性的工作。
如,清华大学超低能耗示范楼的设计中[7][8],根据国家 十五 科技攻关项目 绿色建筑关键技术研究 的科研要求,展示和实验多种低能耗、生态化的建筑形式及先进的技术产品,并在此基础上陆续开展建筑技术科学领域的基础与应用性研究,示范并推广系列的节能、生态、智能技术在生态办公楼中的应用,包括建筑物理环境控制与设施研究(声、光、热、空气质量等)、建筑材料与构造(窗、遮阳、屋顶、建筑节点、钢结构等)、建筑环境控制系统的研究(高效能源系统、新的采暖通风和空调方式及设备开发等)、建筑智能化系统研究,等等。应该说,它在生态技术层面的研究过程中,取得了重大成果。(图4)但是,就建筑设计学的角度来看,它更像是一个生态技术产品,而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建筑。建筑是容纳人类活动的空间表现,其生态性应该首先体现在人类活动的生态性,由此才反应到空间和技术形式上的生态性。清华大学超低能耗示范楼在专注对生态办公楼技术的研究中,忽略了对其中的办公活动的生态模式的研究,这是十分遗憾的。由于没有和生态性办公活动模式的研究相配合, 清华大学生态示范楼 的生态性技术研究具有浓厚的技术表现主义特点,各种生态技术产品在一幢建筑上尽情表现和堆积,成了名副其实的具有宣传色彩的 生态技术示范楼产品
。
图4 清华大学生态示范楼
Fig 4M odel eco-office bu ilding inT singhua University
(图片引自:千家楼宇自控网)
(下转第4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