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安徽省全民健身工程发展因素的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 要:本文从安徽省全民健身工程的政策法规、资金投入、组织管理、人文特色、科学指导等方面,对 安徽省皖江城市带全民健身工程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皖江城市带”全民健身工程可持续发展有 着重要意义,对安徽省全民健身工程建设起到可资借鉴的作用.
关键词:全民健身工程;安徽省;发展因素;人文特色 中图分类号:G 8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 260X(2012)05- 0155- 02
在我省现阶段全面健身工程主要由各级体育 局进行组织监管,也有相应的法规出台,其他部门 行业也有相应的全民健身实施计划领导协调机构, 但在实际操作中起到的作用不大. 而各级体育局, 由于人员数量和资金问题,组织往往不到位.存在 地域性差异,人群性差异,时间性差异、项目性差异 等多方面的问题.组织的手段单一,科学系统缺乏. 整体呈现为全民健身工程组织管理不全面的现状, 极大的制约了安徽省全民健身工程的开展. 4 全民健身工程场地设施缺少地方人文特色
全民健身工程从推广到现在,大量性的全民健 身工程场地设施的创建为全国广大群众提供了体 育锻炼的场所,极大的提高了广大群众的身体素 质,丰富了业余文化生活.
安徽省之所以能吸引人们的眼球,很大程度缘 于这里有“皖山皖水”昭著世界,人文环境脉络纵横 交错、风格迥异、特色鲜明,经济社会发展后发优势 明显,等等这些特质决定了皖江城市带未来的勃兴 之势.本文以人文环境为切入点,以全国全民健身 工程开展比较好的城镇为依据和皖江城市带的特 点为背景,重新审视“皖江城市带”视域下的全民健 身工程的建设;对影响安徽省全民健身工程建设发 展的因素进行分析. 1 全民健身工程政策法规不完善
第 28 卷 第 5 期(下) 2012 年 5 月
赤 峰 学 院 学 报( 自 然 科 学 版 ) 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Vol. 28 No. 5 May 2012
影响安徽省全民健身工程发展因素的分析
王华
(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合肥 230051)
综上所述,为提高我省全民健身工程的良性发 展,要着重从决策主体思维方式要与时俱进;全民 健身工程场地设施的地域特色;全民健身工程管理 组织的客观规范;全民健身工程科学指导的长效机 制;全民健身工程资金的节约化;这几点来改进,将 势必为我省全民健身工程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 ———— —————— — —— 参考文献: 〔1〕努力实现由体育大 国 向 体 育 强 国 的 迈 进.体 育
安徽省现阶段,主要颁布的有 《全民健身条 例》、《安徽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安徽省“十一 五”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施方案》等相关的政策法 规,但没有专门的健身工程政策法规,这就给实际 的工程实施中带来了较多的弊病,不能严格的按照 统一的标准和要求进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全民 健身工程的发展. 2 全民健身工程资金投入相对不足, 投资方式较 为单一
5 全民健身工程科学指导缺乏 健身路径锻炼的人很多,但对于怎样科学的使
用、怎样合理安排锻炼时间却是很少人能说的出 来,每年在健身路径锻炼时受伤的事件也不是稀罕 的事情,有的是因为残缺的锻炼器材出现问题有的 则是因为无人保护而受伤.这也反映出来首先是健 身路径的说明并不详细明确,其次是缺少专业人员 的指导及正确的科学锻炼的理论的宣传,同时,健 身路径的无人管理导致了很多的安全隐患.
资金短缺、投人不足一直是制约我国群众体育 更好开展的瓶颈.对各社会阶层的调查同样反映了 这一突出矛盾,多数社会阶层认为当前体育健身保 障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政府投入不足.投入不足带 来的直接结果是公共体育场馆设施的匮乏、活动组 织的稀少.这一问题在我省也比较突出.现阶段,全 面健身工程资金的投入主要可以分为市政建设、社 区建设、小区建设、企业自身建设、学校建设等形 式,但以市政建设为主.较为单一的资金来源,势必 会带来覆盖面的减少,同时,后期的维护也是一个 较大的问题.目前从我省范围看来,我省的健身路 径还是处于供不应求,发展不平衡的局面.除此之 外,随着时间的推进,前几批投入使用的器材的寿 命也逐渐到期,器材的维修、更新问题也随之出现. 特别是 2001 年开始大规模全面建设的路径之后, 每年都有一部分器材到达使用的期限,因此全民健 身路径工程进入了一种建设与更新共存的状态.这 势必需要大量的资金进行支持.因此,资金的投入 成为制约全面健身工程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3 全民健身工程管理组织不全面
科学,2009(3). 〔2〕 我国城市全民健身供给市场服务体系研究.山
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11). பைடு நூலகம்3〕 浙江省全民健身工程发展现状与创新模式.广
按我国全民健身工程管理组织体制的要求,县 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要依照本计划,根据当地实际 情况,制定本行政区域的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各部
基金项目:2010 年安徽省体育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项目(ASS2010206)
- 155-
门、各行业也要制定相应的全民健身实施计划.本 计划在国务院领导下,由体育总局会同有关部门、 各群众组织和社会团体共同推行和组织实施.县级 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要成立本行政区域的全民健身 工作领导协调机构,领导当地推行全民健身实施计 划工作.本行政区域的主管体育工作的部门会同有 关部门和组织共同推行当地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县 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要加强对推行当地全民健身 实施计划的组织和协调,并对当地全民健身实施计 划的实施情况负责.各部门、各行业也可成立相应 的全民健身实施计划领导协调机构.
我省之所以能吸引人们的眼球,很大程度缘于 这里有“皖山皖水”昭著世界,人文环境脉络纵横交 错、风格迥异、特色鲜明.有着较强的地域性特点.一 些传统的地方特色的健身项目,有着悠久的历史和 独特的形式.但现阶段,很多仅仅作为一种文化遗 产进行保存和传承,在推广方面还有这较大的欠 缺.在我省全民健身工程场地设施中,体现的较少. 我省大部分全民健身设施形式单一,设计传统,没 有体现区域性特点和地方人文特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