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互联网利用与心理健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游戏成瘾
是指上网者因为沉迷于网络游戏而导致的 成瘾行为。这是网络成瘾类型中,人数最多的 一类。在成瘾的大学生当中,以男生居多。大 学生群体对新鲜事物有浓厚的兴趣,往往被富 有挑战性的游戏所吸引,在游戏当中挑战别人 ,也挑战自我的能力,随着自身游戏级别的升 高,他们享受的是那种在现实世界中无法体会 到的激情、勇猛、控制感和征服感,部分同学 沉迷其中而无法自拔。
网络色情成瘾是指上网者沉迷于网 上的色情文字、图片、视频以及色情聊 天等内容。大学生群体容易受到网络色 情内容的诱惑,致使部分大学生完全沉 溺于低俗文化当中,损害身心健康。
【案例】
案例1:
பைடு நூலகம்

21岁的刘某系北京某重点高校大三学生。 2003年5月以来,刘某以牟利为目的,利用网 站在国际互联网上传播淫秽视频文件两个及 淫秽图片512张,获利两万余元后被逮捕。
网络游戏
• 借助道具对生活、生产和战斗的模仿,在网络世 界中,虚拟人们的个体和社会活动,实现互动, 对大学生极具诱惑力。
缓解压力,寻求刺激 网络游戏行为 心理影响因素 成就体验 逃避现实 交往与归属
第二节 网络成瘾及矫正
一、网络成瘾概述 指个体反复过度使用网络导致的一种精神行 为障碍,表现为对网络的再度使用产生强烈欲 望,停止或减少网络使用时出现戒断反应,同 时可伴有精神及躯体症状。
健康上网的七个方面
1、抵制不良:不登陆黄色、暴力等网站,限制浏览不 良网页及信息等。 2、不可沉迷:尤其是不沉迷于游戏、不依赖、不成瘾 等。 3、不扰常规:不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不带来消极 影响,或最起码不要有害。 4、控制时间:对上网的时间有一个限制。 5、放松身心:愉快身心、释放压力、调节自己。 6、辅助学习:利用互联网主要为促进学习、拓展知识 等。 7、长远获益:从长期来看有积极影响,给学习、生活 和身心带来积极的影响,有益发展。
本章学习目的
第一节 互联网与大学生
一、互联网的特点 • 1、快捷性和高效性 • 2、虚拟性和隐蔽性 • 3、开放性和平等性
快捷性和高效性
• 互联网24小时不打烊, 随时愿意都可上网。 • 不用出门,查阅大量信 息,发布信息、图像、 声音,及时传递到世界 各地。
虚拟性和隐蔽性
• 人们可以隐去面貌、年龄、性别、身 份、地位等特征,忽略人生的不如意 因而,给“欺骗”带来可乘之机。 • 如:魔兽、传奇、论坛、交友平台等
网络购物
网络恋情 网络游戏
4
信息获取
用途:学习、阅读、查看新闻
网络购物
• 方便快捷、种类新 颖,价格便宜。 • 丰富的产品信息、 提供更多、更全方 位的选择。 • 店庆、节日的促销 、特卖会、1元秒杀 刺激购物。
网络爱情
青春期的憧憬 特有的心理特点 特有的心理特点 从众心理
网络恋情动因
完美形象进入网络恋情,满足情感和心理体验
第八章 互联网利用 与心理健康
前 言
• 截止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91亿 互联网普及率44.1%。总结过去五年情况,高 中生和大学生及以上学历者占据较高水平,其 中学生占26.8%。
• 截至2014年6月,我国网民上网设备中,手机 使用率达83.4%,手机作为第一大上网终端设 备的地位更加巩固。手机综合征.mp4
给同学们的建议
• 没人能阻止你们的上网行为,请自己控 制上网的时间和掌握上网的目的。 • 没人能阻止你们在网上交友,请自己慎 重判断对方的真实意图。 • 保持使用网络获得资讯的方式,但不要 把网络作为获得资讯的唯一方式。 • 网络使用能力的加强意味着另一方面能 力的削弱,注意,人际交往的其他方式 和能力也要不断加强。
学业荒废
网络成瘾的危害
身体损害
心理与个性问题
三、网络成瘾的矫正
• 一、认知疗法 • 二、行为疗法 • 三、辅助疗法
四、网络成瘾的矫正
1 认知重建:找到除上网之外能带来内心愉悦的 健康行为。 2
一. 认 知 疗 法
自我提醒:制作警示卡,放在显著位置。
3
自我辩论:“理想的我”和“现实的我”进行辩论, 从感情上战胜自己。
• 6.情形:异地的网友 谎言:“什么时候来我们这边玩吧,带你去看看海。你可以住在 我家,你放心,我们只是朋友。” • 7.情形:当你在网上不停的跟他说着话,而他回话很慢,经常只用 几个语气词来回答,你问起来的时候。 谎言:“哦,我在找着一些资料,工作要用。” • 8.情形:得知你有男友后 谎言:“如果他不好好对你,我就揍他!” • 9.情形:分开在两地,长久不能见面。 谎言:“我会一直等你,只要你同意,我就会永远站在你身边。 ”或者“我已经等你等了八年!” • 10.情形:当你看清了他,再也不可能跟他发生爱恋的时候。 谎言:“你只要记得我曾经对你说过的话,相信我对你是真心真 意就够了。”
视频:精彩片段 沉迷网络高端装备 研究生玩家被骗近万元 140916 新闻 360-[ 沉迷 .flv
【案例】
案例1
• 2003年2月27日,武汉某大学计算机学 院21岁的大一学生唐某上午课程结束 后,顾不上吃午饭,便和同学直奔校 门外的一家网吧打游戏。连续上网5小 时后,突感头疼,口吐白沫,继而昏 迷,最终导致“脑死亡”而离开人世 。 • 缺乏睡眠会导致食欲下降、身体免疫 下降、情感冷漠、心理活动异常、感 知、记忆、思维、语言等各种反应能 力显著下降等。
2008年11月的网瘾诊断标准
• 4、因使用网络而减少或放弃了其他的兴 趣、娱乐或社交活动。 • 5、将使用网络作为一种逃避问题或缓解 不良情绪的途径。 • 网络成瘾的病程标准为平均每日连续使 用网络时间达到或超过6个小时,且符合 症状标准已达到或超过3个月。
网络成瘾的类型
• 一、网络游戏成瘾 • 二、网络色情成瘾 • 三、网络交际成瘾
课后作业
1、互联网对大学的影响?谈谈你的感受? 2、针对部分大学生过度上网的行为,我们如何 面对? 3、测测你是否有网络成瘾倾向? 谈谈如何预防和降低网络成瘾?
2008年11月的网瘾诊断标准
网络成瘾症状表现: 1、对网络的使用有强烈的渴求或冲动感。 2、 减少或停止上网时会出现周身不适、 烦躁、易激惹、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 等戒断反应。上述戒断反应可通过使用其 他类似的电子媒介,如电视、掌上游戏机 等来缓解。
2008年11月的网瘾诊断标准
• 下述5条内至少符合1条: 1、为达到满足感而不断增加使用网络的 时间和投入的程度。 2、使用网络的开始、结束及持续时间难 以控制,经多次努力后均未成功。 3、固执使用网络而不顾其明显的危害性 后果,即使知道网络使用的危害仍难以停 止。
四、网络成瘾的矫正 三. 辅 助 治 疗
1 转移注意法:在其他活动中寻找快乐, 如:跑步、游泳、逛街、看书、郊游等。
2
社会支持法:社会成员尤其父母关心、帮助他们, 为他们营造舒适、安全的人际关系,得到温暖,满 足心理需求。
第三节 健康网络心理与行为的培养
视频:河南:网瘾患者办“葬礼” 呼吁别 沉迷网络.mp4
【案例】
案例2
• 某大学生,智力超常,在高中时学习成绩优异 被保送国内名牌大学。但是,上大学后因痴迷 于电脑游戏而多门功课不及格被勒令退学。退 学后又重新高考,考入另一所重点大学。但仍 然痴迷于游戏而无心学业,即使在辅导员督促 下去教室上课,也是心不在焉。又面临退学的 危险。其父母十分担忧。
网络色情成瘾
开放性和平等性
• 任何人可以自由登陆网络任何网站,有 话语权,交友权,可以随时离开。 • 弱化经济地位的不平等,跨越时间、地 域、文化、政治的限制,自由交流。
二、大学生使用网络的心理动因
动因
积极的
1、求知欲与好奇 求新心理 2、自由平等的参 与意识与自我实现 欲望 3、追求开放新和 多元性
消极的
有关网恋的10句谎言
• 1.情形:当你开玩笑的问他:“你跟其他mm也是这样说话的?” 谎言:“我从来不在网络上跟陌生女孩说话,除了你以外。”
• 2.情形:谈起个人情况。 谎言:“我毕业于外语专科学校,能够自如和外国人打交道; 我身高有182;我爱好文学„„” • 3.情形:当你了解到他有女友,质问他为什么不肯分手时。 谎言:“请原谅我,我是情非得已,真正爱的还是你。” • 4.情形:当你找到了自己现实生活中的恋人时。 谎言:“唉。你总是太容易相信别人,小心受骗。” • 5.情形:当你失恋或者情绪低落时。 谎言:“出来喝杯酒吧,我们好好聊聊。”
1、追求感官刺 激的猎奇心理 2、逃避现实和 自卑心理 3、虚拟的自我 实现
三、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影响
积极影响 消极影响
1.拓展知识领域 2.扩大交际范围 3.增添休闲乐趣 4.提供宣泄途径
1.人际交往萎缩 2.不良信息的诱惑 3.网络成瘾的危险 4.网络犯罪的深渊
大学生网络使用情况
1
信息获取
2
3
案例2:
• 21岁周某是南京一所大学法律系在校大学 生,在网上充当皮条客角色,被玄武区法院 一审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刑为1年半,并处 罚金5000元。
网络交际成瘾
是上网者沉溺于凭借各种聊天 软件以及网站的聊天室进行的人 际交流,过分迷恋网络人际关系 ,并用这些关系取代现实生活中 的人际交流。
二、网络成瘾的危害
4
自我暗示:“我一定能行”,加强自己的意志。
四、网络成瘾的矫正 二. 行 为 治 疗
1
强化法:自我奖励、自我惩罚
2 行为契约法:与家长或尊重者达成协议,规范上网行为。
3
厌恶疗法:厌恶自己上网行为,激励自己找回自己。
4 放松训练:戒断过程中出现紧张、焦虑、不安等 不良情绪,采用肌肉放松法、深呼吸放松法稳定情绪,振作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