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在开展旅游活动的过程中,环境是前提。旅游是依附环境而发展的。对于景区来说没有优质的环境就不能吸引游客。为此,本文对旅游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进行阐述,分析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旅游之间的关系。进而为旅游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标签: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环境旅游业

当世界范围内大众旅游蓬勃发展之时,以单纯获取经济利益为目的的旅游增长方式导致了旅游区环境的日益恶化、民俗文化迅速衰竭,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1 环境是旅游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21世纪最大的文化是环境,最大的资产是生态。”这种观点越来越多被人们所认同。生态环境作为一种舒适性资源,是人们观光、游览、休闲等旅游活动的主要对象和客体,一方面是发展旅游的基础,另一方面也是发展旅游的依存条件。巩固和强化旅游环境资源价值观,重视其环境价值,为了适应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需要克服以损耗旅游资源和恶化生态环境的方式换取经济效益。

1.1 旅游资源的生态依赖性

中国的旅游业在近二十年多年有了长足的发展,旅游产业化的程度经过初期的培育与建设,已经有了明显的提高,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相对完整的产业系统。通常情况下,旅游业的成功与自然自然环境所具有的吸引力带给旅游者的愉悦息息相关。

任何经济活动都要依托一定的空间才能进行与发展。旅游业是一个依靠自然禀赋和社会遗赠的产业,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及其价值共同构成了吸引旅游者的力量。因此,旅游产业一方面依赖生态资源的供给,另一方面依赖于生态资源保护。另外,自然景观的不可再造性和不可移置性,在一定程度上,使旅游产业完全依赖自然可再生性。

①自然生态旅游资源。所谓自然旅游资源,是指在地球表面具有旅游价值的景观,是人类大力开发下得以保存下来的经数亿万年演化的珍贵景观,它是旅游活动的基础环境,自然旅游资源所处的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它所突出的是物质的物理特性,特别强调人的官能感受,自然美的形态,和谐的色彩,音响等美感,使其具有观赏价值。物种的多样性能给予旅游者不同的感觉并满足他们的求知欲,群落外貌的差异及季相变化极具旅游观赏价值,而群落的内部环境光照、温度、湿度等与外部环境存在差别,能满足人们疗养、保健等目的。生态环境成为生态旅游的绝对吸引因素,在旅游资源中处于核心地位。

②人文、社会生态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是人类几千年悠久历史长河中遗留下来的珍贵文化遗产,人文旅游资源以形写神表现出历史文化的内涵和韵味,突出一种历史特性,是将动态的历史静态地显示出来,而社会资源则是人为载体的一种社会现实,人类的历史就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变史,人文社会旅游资源是人和自然共处的历史展现,它动态平衡中不断调适,最终以和谐状态存续到现在,我们对历史的传承必须维持这种社会生态的平衡。

1.2 旅游资源的环境价值

旅游资源并非独立存在,从形态上附属于土地面附着物,如森林、河流、滩涂、草原、文物古迹等,而且它往往与更广范围的气候、生物多样性结合在一起,因此旅游资源很难从自然资源或环境中单独剥离出来。旅游资源具有价值难以市场化、无法分割和不可交易等许多环境资产的特征,属于环境的一部分。

旅游资源的价值体现在两方面:①满足人类对旅游业的发展和资源本身可持续利用的需要。②满足其所处生态环境系统的需要,维持所处区域基本生态过程的健康发展。中国旅游业发展所依赖的自然资源处于极为脆弱的生态区,旅游资源的环境价值越来越突出,其环境价值主要体现在物质、容量、观光、维护生态平衡、保持物种多样性等方面的价值,符合旅游资源特性的自然资源往往具有以上价值。

英国环境经济学家皮尔斯和沃福德在合著的《世界无末日——经济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一书中,提出了环境资源的总经济价值理论,该理论认为环境资源的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选择使用价值和存在价值之和共同构成环境资源的全部价值。①所谓直接利用价值是指生态系统产品所产生的食品、医药,以及工农业生产原料、景观娱乐等带来的直接价值。②所谓间接利用价值是指维持生命物质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与水文循环,净化环境,维持大气化学的平衡与稳定等支撑与维持地球生命支持系统的功能等无法商品化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③选择价值是人们愿意为保护环境资源以备自己将来利用、子孙后代利用、别人将来利用的支付意愿。④所谓存在价值是指生态系统本身具有的价值,为确保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继续存在的支付意愿。

1.3 旅游业对旅游环境的正负影响

①正面影响。在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方面,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天然优势,通过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和环境,进而实现旅游业的良性循环与发展,在一定条件下,为环境保护和改善奠定物质基础,并且对环境保护起到相应的促进作用。社会经济日益发展,人们工作、生活的压力逐渐增大。为此,人们渴望回归自然,并对自然资源和野生动植物给与高度的关注和认可。在保护自然环境和野生动植物方面,旅游确实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发展旅游改变当地居民的观念,同时增强他们对环境价值的认识。尤其是当旅游给当地居民带来实际利益时,这种作用会更加明显。同时,政府观念也会改变。肯尼亚的安波沙提国家公园,每年的旅游创收达800万美元,而养牛业创收只有45万美元,当政府意识到发展旅游业可以赚取外汇,就颁布“禁猎令”,建立多处自然保护区和国

家公园,发展自然旅游和生态旅游,不仅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收益,还让环境得到了有效的保护。②负面影响。旅游业并非是人们长期所认为的无污染行业,在旅游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产生各种废物,在一定程度上,其所产生的“旅游公害”难以弥补对自然生态环境所造成的破坏。

旅游开发建设会对土地造成占用和浪费。机场、车站、码头、宾馆等设施的不断建设,占用浪费了大量土地和耕地。例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给我国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但与此同时,不合理的规划施工、过量接待设施的兴建以及大量游客的涌入已经使公园的环境发生了一系列的改变。使植被、空气和水体都不同程度遭受了污染和破坏。游客的各种行为也会导致对野生动植物的破坏,游客对野生动物的消费行为,会直接导致捕杀,除了吃之外,游客还喜欢购买动物毛皮、象牙等动物制品。游客购买稀有植物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当地居民进入保护区采摘天然稀有物种,导致大量奇花异草濒临灭绝。据统计,我国鼎湖山自然保护区成立35年来,已有27种植物群数日趋减少,有7种已经灭绝。

旅游活动是外来旅游者和当地居民之间文化的相互渗透。双方的价值观、社会观、道德观在整个过程中也会进行渗透,对旅游目的地的社会影响尤其严重。例如在四川泯江上游的羌族地区,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原本“十里不同羌”的羌族,由于盲目仿效其它羌族的服装,使不同地区的羌族在服饰上日趋相同。原本淳朴的民风也在经济利益的诱惑下严重衰退,无偿互助变成争夺客源,中青年人以家传物品为幌子销售造假商品,并强制游客购买商品,导致旅游目的地犯罪行为增多。

2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旅游

当代旅游高速发展之时,旅游带来的种种环境破坏也与日俱增,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业的关注。旅游是人类发展行为的一种具体方式,对资源有着很强的依附性。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实现经济的发展、保持环境资源效用的持续性,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中国旅游发展的必然选择。

2.1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应遵循的原则

实现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从根本上是一个转变观念的问题,摒弃旧的传统发展观,树立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观,并将其落实到各项实践活动的指导中。

①资源计划原则。旅游景点的开发都不可避免会涉及土地资源的占用问题,在很多情况下,旅游景点的开发都要以牺牲土地的其它用途为代价。在决定占用某块土地进行旅游项目开发之前,要对其所有不同用途可能带来的社会收益和可能付出的社会成本进行比较和权衡,尽可能使这些资源的配置符合当地目前和将来的最佳利益。1990年在温哥华召开的全球可持续发展大会上,旅游组行动策划委员会在向大会提出《可持续发展旅游行动战略》中特别强调指出,可持续旅游发展要求所有开发决策都应反映自然和文化环境的合理配置。②临界点原则。在旅游开发和开展旅游活动方面,要将对环境和旅游资源的使用控制在不会导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