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优化方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1 第19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9讲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Ⅱ)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1.肺炎双球菌的类型

提示:(1)显微观察:制作装片,显微镜观察是否有荚膜结构。

(2)宏观观察:培养形成菌落,根据培养基中两种细菌不断增殖形成菌落的形态可以区分,肉眼即可辨别。

2.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

(1)过程

(2)结论: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促成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

3.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 (1)过程

(2)结论:DNA 才是使R 型活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即DNA 是转化因子,是遗传物质。

(必修2 P44图3-3改编)艾弗里和同事用R 型和S 型肺炎双球菌进行实验,

结果如表所示。由表可知( )

A.B .②说明S 型细菌的荚膜多糖有酶活性 C .③和④说明S 型细菌的DNA 是转化因子 D .①~④说明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答案:C

1.(2018·武汉模拟)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S型肺炎双球菌的菌落为粗糙的,R型肺炎双球菌的菌落是光滑的

B.S型菌的DNA经加热后失活,因而注射S型菌后的小鼠仍存活

C.从病死小鼠中分离得到的肺炎双球菌只有S型菌而无R型菌

D.该实验未证明R型菌转化为S型菌是由S型菌的DNA引起的

解析:选D。S型肺炎双球菌的菌落为光滑的,R型肺炎双球菌的菌落是粗糙的,A错误;因加热杀死的S型菌不能在小鼠体内繁殖,所以仅注射该菌后小鼠存活,B错误;S型细菌中有活性的DNA能将部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因此从病死小鼠中分离得到的肺炎双球菌有S型菌和R型菌,C错误;该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但不能证明R型菌转化为S型菌是由S型菌的DNA引起的,D正确。2.(2018·福建高三质检)艾弗里完成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后,持反对观点者认为“DNA 可能只是在细胞表面起化学作用形成荚膜,而不是起遗传作用”。已知S型肺炎双球菌中存在能抗青霉素的突变型(这种对青霉素的抗性不是荚膜产生的)。下列实验设计思路能反驳上述观点的是()

A.R型菌+抗青霉素的S型菌DNA→预期出现抗青霉素的S型菌

B.R型菌+抗青霉素的S型菌DNA→预期出现S型菌

C.R型菌+S型菌DNA→预期出现S型菌

D.R型菌+S型菌DNA→预期出现抗青霉素的S型菌

答案:A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1.实验材料——T2噬菌体

2.实验方法:同位素标记法,该实验中用35S、32P分别标记蛋白质和DNA。

(必修2 P45图3-6改编)为什么选择35S和32P这两种同位素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而不用14C和18O标记?

答案:S是蛋白质的特征元素,P是DNA的特征元素。若用14C和18O进行标记,由于蛋白质和DNA都含有C和O,因此无法确认被标记的是何种物质。

3.实验过程及结果

(1)标记噬菌体

能否用35S 和32P 标记同一噬菌体?

提示:35

S(标记蛋白质)和32P(标记DNA)不能同时标记在同一噬菌体上,因为放射性检测时只

能检测到存在部位,不能确定是何种元素的放射性。 (2)侵染细菌

(3)结果分析

DNA ,即DNA 是遗传物质。

考向1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分析

1.(2018·山东泰安模拟)如图表示“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过程,图中亲代噬菌体已用

32

P 标记,A 、C 中的方框代表大肠杆菌,分别来自于锥形瓶和试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 .图中锥形瓶内的培养液要加入含32P 的无机盐来培养大肠杆菌

B .图中A 少量噬菌体未侵入细菌会导致沉淀物中的放射性强度偏低

C.若亲代噬菌体的DNA中含有腺嘌呤50个,3次复制需要胸腺嘧啶350个

D.C中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的合成,需要噬菌体的DNA和细菌的氨基酸参与

解析:选A。图中锥形瓶是用来培养大肠杆菌的,亲代噬菌体已被32P标记,所以锥形瓶内不需要加入32P标记的无机盐,A错误;图中A少量噬菌体未侵入细菌,搅拌离心后其出现在上清液中,所以会导致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强度偏低,B正确;若亲代噬菌体的DNA中含有腺嘌呤50个,则胸腺嘧啶也是50个,所以3次复制需要胸腺嘧啶为50×(23-1)=350(个),C正确;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的合成,需要以噬菌体的DNA 作为模板,细菌的氨基酸作为原料,D正确。

2.1952年“噬菌体小组”的赫尔希和蔡斯研究了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在侵染细菌过程中的功能,搅拌离心后的实验数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被侵染细菌的存活率基本保持在100%,本组数据的意义是作为对照组,以证明细菌未裂解

B.通过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32P的培养基分别培养噬菌体,再用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从而追踪在侵染过程中蛋白质和DNA的变化

C.细胞外的32P含量有30%,主要原因是有部分标记的噬菌体还没有侵染细菌

D.本实验证明噬菌体复制和传递遗传物质的过程中DNA起着重要作用

解析:选B。实验设置要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为了防止细菌裂解释放噬菌体干扰实验结果,因此设置被侵染的细菌存活率的实验数据作为对照,A正确。噬菌体是病毒,不能在普通培养基上培养,应是先培养大肠杆菌,再用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B错误。由题图知,被侵染的细菌存活率基本保持在100%,说明细菌未发生裂解,故细胞外32P含量有30%是因为部分标记的噬菌体还未侵染细菌,C正确。本实验证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D 正确。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上清液和沉

淀物放射性分析

(1)32P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