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γ射线测量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γ射线照射量率与单位时间内空气体积元中吸收能量的大小成正比。
物理量“照射量率”实际上表征了γ射线束强度的大小。
实际上,对γ射线照射量率的测量是通过记录γ射线 在探测器中沉积的能量来实现的--仪器谱
前提条件:假定光子进入探测器是一个一个的,两个 光子之间的时间间隔应足够长,至少应大于探测器的分辨 时间或者γ射线测量仪的分辨时间。
——γ或X射线产生电离的本领而作出的一种量度:
X=dQ/dm dm——某体积元的空气质量;
dQ——表示在质量为dm的某一体积元内的空气中,由X射线 或γ射线释放出来的全部电子(正电子或负电子)被完全阻止 于空气中时,在空气中产生的一种符号的离子的总电荷的绝 对值;
照射量率
C·kg-1·s-1
——γ或X射线产生电离的本领而作出的一种量度,单位时间内
二、“小探测器”模型的γ射线能谱响应
“小”探测器:
是指探测器的体积小于初始γ射线与吸收材料相互作用所产生 的次级γ辐射的平均自由程;同时假定γ射线与探测器介质相互作用 产生的所有带电粒子(光电子、康普顿电子、正负电子对)的能量全 部沉淀在探测器中。
次级γ辐射包括:
• 康普顿散射的散射γ射线; • 正电子湮没产生的γ光子; • 轫致辐射
上述分析是基于假 定与康普顿散射有关联 的电子最初是自由的或 无束缚的状态。
(散射角θ)
反冲电子的能量分布示意图
实际探测器材料在散射过程前的电子结合能在康普顿连续谱形 上会有可测到的效应,这些效应对于低能入射γ射线尤其引人注意。 它们使靠近连续谱向上的一端前沿圆曲,这样就给突然下降的那段 康普顿边缘引入了一定的斜率。这些效应常常被探测器有限的能量 分辨率所掩盖。但是,在固有分辨率高的探测器测到的能谱中就很 明显。
的初始能量
探测器响应是简单的δ函 数,在电子总能量相当于 入射γ射线的能量处有单 峰出现(称为全能峰)
结论:假若探测器足够大,并且探测器的响应与电子的动能呈 线性关系,则所有能量相同的γ光子产生的信号脉冲是相同的,这 跟γ射线与探测器相互作用的各个历程无关。
“大”探测器模型条件下γ射线的能谱响应曲线:
第五章 γ射线测量方法
§5.1 §5.2 §5.3
基本问题讨论 射线能量与照射量率测量方法 谱数据的处理
第一节 基本问题讨论
测量γ射线的什么物理量?
回顾第三章中的内容:
• 照射量率 C·kg-1·s-1 光子注量率(强度) 光子数/m2s
• 能量
eV、keV、MeV
照射量 C·kg-1
可见:光电效应截面随作用物质原子序数的变化最显著。
由于优先选用的相互作用形式是光电吸收(思考:原因?), 所以,选择用于探测γ射线的探测器侧重从含有原子序数高的元素 材料中挑选。
(一)光电效应产生的仪器谱特征
光子与原子相碰撞时,光子把 全部能量传递给原子,壳层中某一 个内层电子获得动能,克服原子束 缚成为自由电子,而光子本身消失, 这种过程称为光电效应。光电效应 中发射出来的电子叫光电子。
成都理工大学核自院 主讲教师: 杨 佳
《辐射探测技术基础》课程讲授的 主要内容
本课程的理论学时24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包括: 放射性测量的基本知识(4学时);
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4学时);
核辐射测量单位及核辐射防护(3学时);
带电粒子测量方法(6学时); γ射线测量方法(3学时); 核辐射测量的统计误差和数据处理(4学时);
电子的叠加
γ光子在探测器中沉淀 全部能量所需要的时间 (ns级)<<γ射线能谱学的 所有探测器的固有响应
时间
大探测器产生 的脉冲是各种 单个电子响应
之总和
探测器对电 子能量的响 应是线性的
产生的脉冲幅 度正比于沿着 该历程产生的 全部电子的总
能量
不管具体历程 多么复杂,这 些电子的总能 量等于γ光子
• 若入射γ射线能量足够高 (几个MeV),那么电子对生成 的效果在电子能谱中也是明显 的。对“小”探测器而言,只 有负电子和正电子的动能被积 存下来,而湮没辐射逃逸掉了, 其净效应是在低于光电峰 2m0c2(1.02MeV)的能谱位置上 叠加一个双逃逸峰。
“双逃逸”—指两个湮没光 子不与探测器进行相互作用就从 探测器中逃出去。
光电吸收是使入射γ光子消失的一种相互作用。在发生作用的 位置,γ光子从吸收体原子的某电子壳层打出一个光电子。
Ee h Bi
其中:Ee —光电子的动能;h —入射光子的能量;Bi —
原子的第i壳层电子的结合能。
通过光电子发射最终在电子壳层中所产生的空穴,经电子重 新排布迅速被填满。在此过程中,以特征X射线的形式或以俄歇 电子的形式释放出结合能。
照射量的增量,即为照射量率:
• 与能注量率ψ的关系:
• dX X
dt

X

en
e
W
其中:ψ为光子能注量率;μen/ρ为光子在空气中的质量
吸收系数,表示能量被转移到物质中去的几率;W为平均电离
能;e为电子电荷。e 1.60211019库仑
☺ 两个重要启示:
•γ射线照射量率与单位时间内入射到该体积元内的光子数φ (光子 注量率,为单位时间内进入体积元dv中的光子数目)成正比。
• 对低能射线与重物质(Z大),以发生光电效应为主; • 对高能射线与重物质(Z大),以发生电子对效应为主。
• 对中等能量的射线,在各种介质中(不论靶物质的原子序数Z大 小),以发生康普顿效应为主;
三种效应的截面均与物质的原子序数有关,存在下述关系:
ph Z 5
c Z
p Z2
键盘
显 示 器
脉 冲 数
γ能谱(离散谱):每一道计数值(脉冲数) 代表该道中记录的光子沉积的计数个数。
1024
512
0001 道数,CH
第二节 γ射线能量与照射量率测量方法
5.2.1 γ能谱的测量原理 5.2.2 γ射线仪器谱的复杂化 5.2.3 干扰辐射的影响 5.2.4 γ射线照射量率和能量测量的一般考虑 5.2.5 γ射线通过物质时谱成分的变化
原子核
入射光子 h
电子
反冲电子 Ee
Φ θ
’ 散射光子 h
康普顿散射作用的结果是产生了一个反冲电子和散射γ光子,两 者之间的能量分配依赖于散射角θ,考虑两种极端情况:
• 散射角θ=0,反冲康普顿电子的能量很小(≈0),而散射γ射 线的能量最大,与入射γ射线的能量几乎相等;
• 散射角θ=π,即正面碰撞,入射γ射线朝它的原方向反散射, 而反冲电子却沿着入射方向反冲,反冲电子获最大能量,此时的散 射光子与反冲电电子的能量为:
反冲电子能量:
散射光子能量:
更一般的情况,所有散射角在探测器中都会出现,入射γ光子传 递给反冲电子的能量是连续的,其能量分布介于0至上述最大能量 之间。
入射光子能量与最大反冲电子能量之差为:
在入射γ射线能量很大的极限情况下,即hv>>moc2,这个能量 差趋向于下式给出的常数:
对于特定的入射γ射线能量,反冲电子的能量分布都如下图所 示的一般形状:
例如:假设初次相互作用是个康普 顿散射事件,散射γ射线随后会在探测 器内另外某个地点发生相互作用;这个 第二次相互作用也可能是一个康普顿散 射事件,在此情况下就产生一个能量更 低的散射光子。最后,将发生光电吸收 而在那里结束此历程。
在大探测器中,没有射 线从探测器逃逸出去, 净效应是在各散射点产 生康普顿电子和末端光
否则:造成γ光子的漏计或累积效应。
仪器谱 ----表征“照射量率”、“能量”
•γ射线能量E(对应核素): E∝脉冲幅度V(t) ∝道址数 CH
V(t)
5000mV
V(t)

信号放大

滤波成形

2505mV 2500mV
模数 变换
E
•γ射线照射量率(源的γ 射线强度):

X S特征峰面积
电源
微机控 制器
三、“大探测器”模型的γ射线能谱响应
“大”探测器:
指探测器的尺寸足够大,以至包括康普顿散射的散射γ射线和 湮没辐射γ光子在内的所有次级辐射都在探测器灵敏体积内发生相 互作用,而逃不出探测器的表面。
对常见的γ射线能量,这 种情况就意味着要有数十厘米 量级大的探测器,这么大的探 测器对于多数实际情况说来是 不现实的,但有助于让我们了 解如何通过增加探测器体积来 大大地简化它的γ射线响应函 数。
正电子不稳定,以电子状态存在 的时间很短(10-10~10-7s ),它很快与物 质中的电子结合而湮没。正电子消失 时辐射出两个能量为0.511MeV(m0c2) 且方向相反的光子。
正电子慢化和湮没所需要的时
间很短,因此,实际上湮没辐射与
初始的电子对产生是同时出现的。
如果这对湮没光子将能量全部沉淀
入射γ射线 光电子 特征X射线
俄歇电子
因此,光电吸收效应就是释放一个光电子和一个或多个低能电 子,光电子带走了γ射线的绝大部分能量,而低能电子的能量相当 于吸收了光电子原来的结合能。假如没有任何粒子从探测器逃逸, 那么所产生的这些电子的动能总和必定等于γ光子的初始能量。
如果关注初始γ射线能量的测量,那么光电吸收正是一个理想 过程。如果论述的是单能γ射线,则总的电子动能就等于入射γ射 线的能量,而且始终相同。在这些条件下,对于一组光电吸收事件 说来,带电粒子动能的曲线图是简单的δ函数,在电子总能量相当 于入射γ射线的能量处有单峰出现。
因此,用于探测γ射线的探测器必须具有两个特殊的功能。
• 首先,转换介质的作用,入射γ射线在探测器中有适当的相互 作用几率产生一个或更多的快电子;
• 第二,它对于这些次级电子来说必须起普通探测器的作用,能 够记录这些次级电子在探测器中损失的能量。
在γ射线能谱测量中有实际意义的γ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形 式主要有三种机制:光电吸收、康普顿散射和电子对生成。
因为次级γ射线的平均自由程 一般有几个厘米左右,如果探测 器的尺寸不超过1或2厘米,就算 满足‘小”的条件。
“小”探测器模型条件下γ射线的能谱响应曲线:
• 若入射γ射线能量低于 1.02MeV,对能谱的贡献只 有康普顿散射和光电吸收的 综合效应产生。相应于康普 顿散射电子能量的连续谱称 为康普顿连续谱,而相应于 光电子能量的窄峰称为光电 峰。对于“小”探测器,只 发生单次相互作用,而且光 电峰下的面积与康普顿连续 谱下的面积之比,和探测器 材料的光电截面与康普顿截 面之比是相等的。
• 全能峰与光电峰: 两者都是γ光子的能量完全沉淀
在探测器中获取的能谱峰。不同之处 在于:γ光子在探测器中多次作用才 完全沉淀能量时获取的能谱峰称为全来自百度文库能峰。而光电峰是γ光子通过一次作 用(光电效应)形成的能谱峰。
光电效应产生仪器谱示意图
(二)电子对效应产生的仪器谱特征
当能量≥1.02 MeV的 光子与 吸收材料的原子核作用,入射光 子转化成一对正、负电子的过程, 称为电子对效应。因为产生一正 负电子对需要2m0c2(1.02 MeV)的 能量,所以γ射线的最小能量为 1.02MeV才能发生此过程。若入 射γ射线能量超过了这个值,则 过剩的能量将以正负电子对均分 的动能形式出现。
(消耗)在探测器中,那么电子对
效应产生的仪器谱也是一个简单的
δ函数,且落在等于入射γ射线能 电子对效应能量全部沉淀在探测器中
量的位置上(与光电效应产生的仪
的仪器谱示意图
器谱相同)。
(三)康普顿散射产生的仪器谱特征
在康普顿效应中, 光子 与原子的核外电子发生非弹性 碰撞,一部分能量转移给电子, 使它脱离原子成为反冲电子, 而散射光子的能量和运动方向 发生变化。
5.2.1 γ能谱的测量原理
γ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过程:
γ射线对物质的间接电离作用两步过程
第1步
γ射线
γ射线与 物质原子作用
第2步
产生载能次级 电子
三种相互作用方式 光电效应 康普顿效应 电子对效应
次级电子使 物质原子电离
一、γ射线仪器谱的形成机制
γ射线光子是不带电的,它通过物质时不能直接使物质产生电 离或激发。γ射线的探测主要依赖于使γ射线光子进行一次相互作 用,将全部或部分光子能量传递给吸收物质中的一个电子。该电子 的最大能量等于入射光子的能量,而且将以任何其它快电子(如β 粒子)的同一方式慢化并损失它们的能量。
电子对动能的能量分布示意图
对于常见的γ射线能量,正、负电子在把所有动能传给吸收介 质之前最多移动几毫米。由入射γ射线产生的全部(负电子和正电子) 带电粒子动能(hν- 2m0c2 )的曲线图也是个简单的δ函数,但此刻 它落在低于入射γ射线能量2m0c2的位置上。
电子对效应之后伴随正电子湮没。 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