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满时期的长春建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伪满时期的长春

文、图/云发

和北京、西安、南京这些古城相比,仅有200年的历史的长春绝对是一个年轻的城市。但就城市规划和建筑风格而言,长春在中国城市规划和建筑史上,却抒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有一定的地位。

长春起源于伊通河沿岸的“长春堡”,清嘉庆5年,公元1800年在此设“长春厅”,1865年始筑城垣。1896年俄帝入侵东北,攫取中长铁路筑路权,在长春建起俄国人居住区。1906年日本在日俄战争中获胜,长春的俄帝权益为日帝取代。1932年,日本帝国主义扶持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成为傀儡政权——“满州帝国”,将长春定为“国都”,改名“新京”。长春成为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东北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1948年10月18日,长春重新获得解放,被确定为特别市。1953年改为中央直辖市。1954年划归吉林省,成为吉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省会城市。

“新京”案内地图

“新京”观光案内图

纵观历史,不难看出,长春遭受多年的外国殖民,多元文化在此融汇,互相影响,在城市规划和建筑风格上表现尤为突出。这段时期的城市和建筑却成为那段屈辱史的鉴证,是时刻敲打我们的警钟。

1932年伪满洲国成立后,长春改名为“新京”。当年3月,南满铁道株式会社(简称“满铁”)经济调查会开始编制“新京”城市规划。随后成立的直属伪满国务院的“国都建设局”承担了该规划的编制任务。不久,《大新京都市计划》出台。

《大新京都市计划》由日本城市规划专家设计,参考了19世纪巴黎的改造规划、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以及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城市规划设计理论和中国传统城市规划理论。空间形态规整方正,充分利用核心、放射线、同心圆、扇形、轴线等元素。

此版规划搭建起现代长春城市的骨架。城市布局采取同心圆内向结构,以大同广场(今人民广场)为中心,纵向以大同大街(今人民大街),横向以兴仁大路(今解放大路)为轴线,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新市区。行政中心位于安民广场(今新民广场)至顺天大街(今新民大街)。

道路系统采用直角交叉与方格状结合,设置环岛广场,加宽道路设计,绿化带结合公园形成绿化系统。1934年长春整个城区已几乎全部掩映在绿海之中,

因而获得“城市山林”和“森林之都”的美称。到1942年时,长春人均占有绿地2272平方米,超过华盛顿1倍,是日本大城市人均绿地面积的5倍,为世界大城市之冠。

干道网采用放射状、环状与方格状结合的多心形式,重要路口都设置了广场。规划建设120公里的环城地铁和有轨电车道路,以及环城高速公路。主要街道的照明和电讯线路采用地下管线。给排水规划采用分流系统,强制推行厕所水洗化,利用伊通河的若干支流改造为人工湖,实行雨污分流制排水,利用人工湖修建临水公园带。

在长达14年的伪满洲国时期,日本侵略者及伪满洲国当局对长春进行了系统性的规划和建设,为现代长春城市奠定了骨架和基础。但是规划带有强烈的侵略特征,为一线侵略军提供物质支持的铁路系统在城市规划中占首要地位,甚至城市的路网形态也带有日本国旗中太阳的形态。新中国成立以后,对长春的城市定位做了调整,逐步实现“消费型城市”转变成“生产型城市”的功能转变。

由于特殊历史语境和空间规划布局,长春的古建筑遗存在时间上主要集中在伪满时期和建国初期两个时间维度;空间上主要集中在两条街区,人民大街——城市的主轴线,新民大街——城市的历史轴线。其他较为集中的地区还有伪满皇宫街区、第一汽制造厂街区、南广场街区、中东铁路宽城子车站、长春电影制片厂街区等。

伪满时期的建筑和兴亚式建筑风格相近,也有学者直接将其归属为兴亚式建筑。这种独特的建筑风格是日本侵略者为达到“日、朝、满、蒙、汉”“五族协和”目的,体现“新满洲、新国家、新形象”,掩盖其由日本制造的傀儡国家的实质,尽量避免采用欧美古典以及国际流行的建筑样式。它借鉴中国传统的“大屋顶”建筑形式和日本传统建筑构件、细部作法,掺杂有欧洲折衷主义建筑特征与构图的一种杂糅的建筑样式。伪满建筑,正面或立面呈现“日”字和“亚”字结构,顶部延续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大檐帽,立面给人以压迫感。占据了当年长春伪满洲国政府办公建筑和纪念性建筑的主导地位。

文化广场

新民大街

新民大街历史文化街区是吉林省首条“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作为伪满洲国时期重要行政机关集中建设的区域,它曾经是伪满洲国的政治中心,是日本侵略并妄图长期霸占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历史见证,具有深远的历史警示教育意义。1933年建成后,取名“顺天大街”,出自《圣经》“人应顺天”;1946年国民党时期改为“民权大街”,是根据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而命名;新中国成立后改为新民大街,沿用至今。大街两侧,矗立的历史建筑十余栋,保存完好。仅1446米的新民大街,在长春算很短的道路。但在伪满时期,大街的两侧却聚集了一个伪满国务院、四大部和一个综合法衙。

伪满时期国务院旧址

伪满时期军事部旧址

新民大街北端东南角和西南角各有一栋古建筑。东南角位置是伪满国务院旧址,现为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教学楼。伪满洲国国务院是伪满洲国的中枢机关,掌理行政事务。西南角是伪满八大部之一的军事部,现为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临床医院。

伪满司法部,现为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当年掌管司法、法院、监狱、民

事、刑事、民籍、地籍及其他司法等事项,它以制定镇压爱国力量的法律而著名,制造了一个又一个血案。

伪满经济部,现为吉林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伪满经济部在经济上实行的是统制政策,采用设立特殊会社为主要手段,使东北的物资不断地被伪满洲国控制,使原有的民族工业纷纷倒闭,大量的资财流入日本侵略者手中。

伪满交通部,现为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学楼。

综合法衙,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八医院四六一分院。综合法衙是伪满最高检察厅,是伪满洲国最高的司法机关,楼内设有刑讯室和绞人机等十几种刑具。

伪满时期司法部旧址

人民大街

人民大街是长春市的景观大道,北起长春火车站,南到长春市政府。自1907年起建设,先后经满铁附属地时期、伪满“新京”时期、新中国时期的建设,由最初的“长春大街”更改为“中央通”、“大同大街”、“中山大街”、“中正大街”、“斯大林大街”,1996年更名为“人民大街”,沿用至今。

人民广场矗立着一座纪念碑。这座纪念碑是为了纪念在这次出兵东北同日伪军作战中光荣牺牲的将士而修建的。纪念碑采用苏式造型,用花岗岩方条石分6个层次垒砌而成。塔身第四层中部镶嵌苏联国徽图案,顶部有绿色飞机模型、呈振翼状向北翱翔姿势,碑身上写有中文“苏军烈士永垂不朽”和“中苏友谊万古长青”。

人民大街东西两侧历史建筑保存完整,近现代优秀建筑集中,各个历史时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