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家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
一、先秦道家思想 ㈢ 道家的升华与庄子
2.人生哲学 . ④ 理想人格 浑沌、神仙 浑沌、
应帝王》中有一个寓言: ●《应帝王》中有一个寓言:“南海之帝为 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 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 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 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 与忽谋报浑沌之德, 人皆有七窍, 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 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 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 七日而浑沌死。 窍,七日而浑沌死。”
一、先秦道家思想 ㈡ 道家的创始与老子
2.老子的社会观 .
② 政治学说 ●圣人治国,无为而治。 圣人治国,无为而治。 《老子》说:“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 老子》 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 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治大国若烹小鲜。”《60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 章 ●愚民政策 老子说: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老子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19章)又说:“不尚贤,使民不 章 又说: 不尚贤,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 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道家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
一、先秦道家思想 ㈢ 道家的升华与庄子
3.相对主义认识论 . ①有限的观点
天籁” 地籁、人籁) ●“天籁”(地籁、人籁) 天籁 是非莫辩” 辩无胜” ●“是非莫辩” “辩无胜” 是非莫辩 正处、正味、 ● 正处、正味、正色 ● 朝三暮四 《齐物论》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 齐物论》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 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 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
2.老子的社会观 .
① 处世的方法 ●袭明: 按道、常、规律办事。 袭明 ●处柔:(贵柔守雌)“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 处柔:(贵柔守雌)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 :(贵柔守雌 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JIN),故长。夫唯不争, (JIN),故长 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JIN),故长。夫唯不争, 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无为”:” 无为” ” 无为 寡欲”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寡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寡欲 (第46章)所以要“寡欲”。 章 所以要“寡欲” 三宝” 一是慈,即宽容;二是俭, ●不为天下先 :“三宝”:一是慈,即宽容;二是俭, 即退缩,保守;三是“不敢为天下先” 即退缩,保守;三是“不敢为天下先”。
道家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
一、先秦道家思想 ㈢ 道家的升华与庄子
2.人生哲学 . ③ 生死观
●主张“重生”,反对“轻生” 主张“重生” 反对“轻生” 外生死” ● “外生死” 外生死 《大宗师》说:“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 大宗师》 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 人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 也。人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 圣人“不知说( 圣人“不知说(悦)生,不知恶死”。 不知恶死” 超生死——游无何有之乡 ● 超生死 游无何有之乡
道家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
一、先秦道家思想 ㈡ 道家的创始与老子
1.以“道”为最高实体的宇宙观 . ① “道”是什么 道
●《老子》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 老子》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 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 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 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老子》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 ●《老子》: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迎 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老子》:“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 老子》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一、先秦道家思想 ㈡ 道家的创始与老子
2.老子的“认识论” .老子的“认识论” 老子说: 智慧出, 有大伪” 老子说 : “ 智慧出 , 有大伪 ” ( 18章 ) 。 章 为学日益,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为学日益 为道日损。 ●闭目塞耳,静心沉思。 闭目塞耳,静心沉思。
一、先秦道家思想 ㈡ 道家的创始与老子
道家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
一、先秦道家思想 ㈢ 道家的升华与庄子
1.“自本自根”的天道观 . 自本自根” ②物
凡有貌象声色者, ● “凡有貌象声色者,皆物也。” 凡有貌象声色者 皆物也。 ●物是不断变动的 ●物是气构成的 “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 人之生 故曰通天下一气也。”《知北游》 故曰通天下一气也
道家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
一、先秦道家思想 ㈡ 道家的创始与老子
1.以“道”为最高实体的宇宙观 .
② 老子的宇宙生成模式 道生一, ●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生一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大, ●“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 道大 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 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 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 法自然。 法自然。”
道家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
一、先秦道家思想 ㈢ 道家的升华与庄子
2.人生哲学 . ① 幸福观
●相对幸福 ●以理化情,达生知命 以理化情, ●绝对幸福 无己、无功、 无己、无功、无名 自由尽性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彼且恶乎待哉?故曰: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 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 人无名。 人无名。”
道家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
一、先秦道家思想 ㈢ 道家的升华与庄子
2.人生哲学 . ② 人生观
缘督以为经” ●“缘督以为经”,才与不才之间 缘督以为经 《庄子.养生主》里说:“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 庄子.养生主》里说: 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 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 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 尽年。 尽年。”
道家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
一、先秦道家思想 ㈢ 道家的升华与庄子
3.相对主义认识论 . ② 更高的知识 更高的知识 知识——“不知之知” 不知之知” 不知之知
中国传家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
李约瑟博士说: 中国如果没有道家, 李约瑟博士说:“中国如果没有道家, 就像大树没有深根一样。 就像大树没有深根一样。” 郭沂: 郭沂: 一派源于史官, 其传承系统是: 老聃→ 一派源于史官 , 其传承系统是 : 老聃 → 文子 太史儋→关尹子→黄老学派; →太史儋→关尹子→黄老学派; 一派源于隐者, 其传承系统是: 早期隐者→ 一派源于隐者 , 其传承系统是 : 早期隐者 → 杨朱→列子→庄子→庄子后学。 杨朱→列子→庄子→庄子后学。
道家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
一、先秦道家思想(老子、杨朱、庄子) 先秦道家思想(老子、杨朱、庄子) ㈠ 早期隐者和杨朱
杨朱的基本观念 ① “为我” 为我” 为我 ② “轻物重生” 轻物重生” 轻物重生
《列子.杨朱》篇有个故事说:“禽子问杨朱曰:去子体 列子.杨朱》篇有个故事说: 禽子问杨朱曰: 之一毛,以济一世,汝为之乎?杨子曰: 之一毛,以济一世,汝为之乎?杨子曰:世固非一毛之所 禽子曰:假济,为之乎?杨子弗应。 济。禽子曰:假济,为之乎?杨子弗应。 《列子.杨朱》篇还说:“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 列子.杨朱》篇还说: 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 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 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 天下治矣。 天下治矣。”
一、先秦道家思想 ㈡ 道家的创始与老子
1.以“道”为最高实体的宇宙观 .
物极必反” 宇宙的不变规律( ③ “物极必反” ——宇宙的不变规律( “ 常 ”) 物极必反 宇宙的不变规律 大量存在: 老子》中有( 余对 余对) ●矛盾 大量存在:《老子》中有(70余对) 故有无相生, ●矛盾相互依存 :故有无相生,难易向成,长短相形, 故有无相生 难易向成,长短相形, 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反者道之动”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反者道之动”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物 反者道之动 壮则老。 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壮则老。” “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 ●转化是一个过程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 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道”、“常”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天道无 道 常与善人。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亲,常与善人。”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一、先秦道家思想 ㈡ 道家的创始与老子
2.老子的社会观 .
② 政治学说 ●圣人治国,无为而治. 圣人治国,无为而治 ●愚民政策 小国寡民” ●“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 小国寡民 老子说: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 老子说:“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 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 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 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 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 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 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 相往来。 相往来。”
道家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
道家的三个阶段: 道家的三个阶段: ①先秦道家思想 ②黄老道学 ③魏晋玄学 ④道教
道家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
一、先秦道家思想(老子、杨朱、庄子) 先秦道家思想(老子、杨朱、庄子) 道家的出发点: 道家的出发点: 出发点 全生避害
杨朱的方法—— 逃离人世,遁迹山林 逃离人世,遁迹山林。 杨朱的方法 老子的方法——遵道行事,自然无为。 遵道行事,自然无为。 老子的方法 遵道行事 庄子的方法——无待无我,避于仙境。 无待无我,避于仙境。 庄子的方法 无待无我
道家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
一、先秦道家思想 ㈢ 道家的升华与庄子
1.“自本自根”的天道观 . 自本自根” ①道
● 自本自根 “夫道 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授,可得 夫道,有情有信 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授, 夫道 有情有信, 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 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 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 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 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 ,;先天地生而不为久 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 ● “道,理也。” 道 理也。 ● 道无成无毁
道家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
一、先秦道家思想 ㈢ 道家的升华与庄子
3.相对主义认识论 . ② 更高的观点 更高的观点
●《齐物论》说:“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 齐物论》 是亦彼也,彼亦是也。 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 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 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 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 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故曰:莫若以明。 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故曰:莫若以明。” ●《齐物论》说:“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 齐物论》 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 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 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 为一。 为一。”